-
1 # 蜘蛛俠吉林
-
2 # 學史小作坊
如果永樂大典被找到,那麼就說明現存放於國家博物館的永樂大典有篡改行為。
至於正本,則有以下幾種猜測。
第一,李自成攻破北京城,離開時一把火燒了宮樓,無數文獻被毀,《大典》當然也難逃厄運了。
第二,正本被藏在皇史宬的夾層內,因為皇史宬牆壁奇特,東西厚3.5米,南北6.1米,非常罕見。
第三,嘉靖皇帝很喜歡,下令把《永樂大典》陪喪,因此正本可能在嘉靖帝的皇陵內。
第一種說法無從考證,可能性最大。
第二種說法,過於牽強,既然特殊,為什麼不檢查一下。
但是,《大典》的副本是在隆慶元年完成,當時嘉靖皇帝早已經下葬,如果正本被帶進了陵墓,那麼沒有正本做依託的副本是如何完成的,只能證明,副本的準確性有待考量。
-
3 # 啊嘻嘻嘻嘻嘻
一部殘本小說紅樓夢都能設立紅學研究機構 紅樓夢大學 幾十萬數百萬人 參與研究。你說要是永樂大典出世 會有多少人去研究?
-
4 # 史研
這個就是中國歷史上的瑰寶,沒有什麼比文化更重要的,金錢只是用來衡量一些物質的,但是文化是無價之寶。同時也是對於很多愛好歷史的人來講,這是一種信仰,要是能夠找到這個東西,比一些文物還要值錢,比如是傳國玉璽,比如是蘭亭序。
我們中華民族能夠屹立在這個世界上,並不只是靠著我們多麼努力,多麼勤奮,而是我們有一種文化自信,我們知道我們的文化是源遠流長,我們感到自豪,所以才會更加的奮鬥。文化真正的無價之寶,請所有人都要記住你是華夏兒女 ,你是在這種文化之中長大的。
-
5 # 無史不丈夫
個人覺得永樂大典可能在朱厚熜地宮裡,他在位期間很喜歡永樂大典,死後可能拿去當隨葬品。如今永樂大典存在的很少,不是原版,是後抄的,並且有的沒在國內。能找到意味著永樂皇帝的不朽功勞,值得後人敬仰。
-
6 # 興海亭
永樂大典找到意義不大,比如本草綱目,其中有許多已經落後於時代,封建迷信的東西很多。社會還是向前的。當然找到也不錯。
-
7 # 東嶽歷史
經過幾百年的流離失所,已經沒有完整的《永樂大典》,由於朝代更迭散落於世界各地。
估計找到完整版的很困難,如果真的找到,將對世人的發展有很大的推動作用,博古通今的永樂大典必將成為世界上的鉅作。
-
8 # 軒轅凌霄
意味著我們很多歷史記錄需要改寫!
《永樂大典》,是編撰於明永樂年間的一部類書,是中國的百科全書式的文獻集,是中華民族珍貴的文化遺產。全書22,937卷,11,095冊,約3.7億字。《永樂大典》常遭浩劫,大多亡於戰火,今存不到800卷。書中儲存了中國上自先秦,宋元以後的佚文祕典,下迄明初的各種典籍資料達8000餘種,是中國古代最大的百科全書。
這裡邊要提及兩個偉大的人物——姚廣孝
姚廣孝以及內閣首輔解縉總編的一部中國古典集大成的曠世大典!
如果能找到這部大典
那是世界人民的福氣
12.25
-
9 # 佳寧說歷史
此書永樂元年(1403年)開始編撰,直到永樂6年(1407)才編撰完成。書包羅永珍天文地理,花鳥魚蟲,農業,工業,紡織業,大家都知道乾隆年間,從組織編撰了《四庫全書》但和永樂大典比起來,那真是小巫見大巫。
明成祖朱棣是一位比較有作為的皇帝,除了參與編撰的永樂大典之外,他還組織鄭和先後7次下西洋建立外交,早期他雖然發動了靖難之役,但是但是必須承認他是一位好皇帝,如果是朱允炆未必有他做的好,他是明朝的第3位皇帝,同樣也是除朱元璋之外比較有作為的皇帝之一。
-
10 # 弋北談古今
公元1402年,燕王朱棣擊敗建文帝朱允炆之後在南京稱帝,年號為“永樂”,世人也多有稱朱棣為永樂皇帝的習慣。
為了方便處理政務,彰顯國威浩蕩,朱棣便命令大才子解縉主持編撰一部囊括明朝之前所有圖書的百科全書的任務。第二年解縉將書稿呈給朱棣看的時候,朱棣感到不是很滿意,又讓姚廣孝加入編撰隊伍,最後編撰隊伍達到了3000多人。
這本《永樂大典》包含了中國在明朝之前幾乎所有的文獻,無論是儒、道、釋,還是天文地理、醫術陰陽,全部囊括其中。
《永樂大典》是中國古典文化的整合,也是較為真實的文化整合。如果能找回這本經典,便可以使我們對中華文化增添多一分敬畏。
-
11 # 勿忘初心
《永樂大典》的科普這裡就不說了,畢竟大家都知道。單純討論下如果找到全本會是什麼局面。第一,可以補充明之前的歷史,很多歷史不全面性就是因為沒有正史可循。而《四庫全書》和《永樂大典》相比還是不夠全面。第二,在陰陽、風水、中醫、建築等方面可以有所考證。現在很多傳統學說的遺失是無法彌補的。有了永樂大典可以通過現代科學研究去驗證一些古代理論,其中可以斷定的是對中醫方面一定會有所幫助。第三,《永樂大典》裡記載的一些雜學可以通過現代科學體系進行分析考證對自然探索等方面有所幫助。
-
12 # 小光頭娛樂
在歷史的推進過程中,總有一些珍貴的文史書籍毀於戰火,永遠無法復原;或者是散落民間,再也不見蹤影。比如被稱之為“世界有史以來最大的百科全書”的《永樂大典》,這本囊括了中國14世紀以前各類傳統文化的華麗書籍,它的正本至今不知所蹤。
根據史書記載,《永樂大典》給後世留下了太多的驚奇讚歎,這本書籍包羅永珍,從歷史、文學、科技、醫術,到詩文、戲曲、工藝、兵法等,幾乎將明朝之前數千年的文化書籍全部囊括其中。
只可惜如今只剩副本的殘本,如果丟失《永樂大典》被後人所找到,這對於中國又或者是世界而言,將會帶來怎樣的衝擊與震撼呢?
我們先了解一下《永樂大典》從何而來。明成祖朱棣登基以後,每日都要處理很多公務,但是有時遇到一些不懂的問題經常要翻閱書籍,所以他就萌生了修一部百科全書的想法。永樂元年,他任用當時天下第一大才子解縉,專程負責這項艱鉅的工作,並明確下令編撰這本書的宗旨為:“凡書契以來經史子集百家之書”。
永樂二年,編書首次完成,永樂皇帝賜名《文獻大成》。不過,永樂皇帝翻閱書籍以後,認為這部書裡面含有眾多內容尚未錄入,所以並沒有特別滿意。第2年開春,又對這部書籍進行了第2次編寫,朝野上下參與重修書籍工作的人員達到了2169人。
到了永樂五年,書籍第二稿完成,這次永樂皇帝十分滿意,給這部書正式定名為《永樂大典》。不過正式成書卻是在永樂六年的冬天,書籍編撰完成以後,成書共11,095冊。
可惜的是,在1449年,藏在南京皇宮裡的書籍原稿被燒燬,只剩下紫禁城中的一套正本。結果1557年,紫禁城同樣失火,好在嘉靖皇帝早有防備,才讓《永樂大典》沒有完全葬身於火海。
心有餘悸的嘉靖帝,害怕皇宮失火的事件再次發生,便下令讓人抄寫了這本書的副本,所以根據史書記載,真正的《永樂大典》應該是正本、副本完整的兩套。可是自從副本抄寫完成以後,《永樂大典》的正本去向始終成了一個謎。
尤其是明清易代以後,就連現存於世的副本,都慘遭不測。八國聯軍1900年的侵華戰爭,這部珍貴書籍有的葬身火海,有的甚至被士兵拿來修路,還有一部分被那些侵略者帶回國成為珍貴的收藏品。
現如今,在全世界範圍內能夠明確知道《永樂大典》具體下落的只有400多冊,分別藏身於8個國家的30多個收藏機構,可是這部分你保留的書籍,仍然只是嘉慶時期流傳下來的手抄版本。
如果《永樂大典》的正本,在未來的某一天能夠驚現於世。那麼中國文化史上的某一些內容,或許將會重新改寫。要知道《永樂大典》要比18世紀才問世的百科全書要早300多年,裡面記錄著明朝初年以前的各種科技,也記錄著天文地理等方面的知識.
它是中國古代文明的大展示,更是世界級的文化瑰寶。如今只留下殘存副本,史學家和中國人都在希望著,這部珍貴的書籍有一天能夠重新問世,推動中國歷史文化的研究程序。
-
13 # 歷史紫陌閣
大家好,我是紫陌,謝邀解答。如果被稱之為“世界有史以來最大的百科全書”的《永樂大典》,被找到會意味著什麼呢?那麼我們先來了解一下《永樂大典》這本書世界最大的百科全書。有了一個大概的瞭解之後,相信在來述說大家就有個很清晰的認知了。大家來和紫陌一起來看一下吧!
《永樂大典》編撰於明朝永樂年間,是中國百科全書式的文獻集,全書22937卷,11095冊,約3.7億字,它儲存了14世紀以前中國歷史地理、文學藝術、哲學宗教和其他百科文獻,顯示了中國古代科學文化的光輝成就。
據粗略統計,《永樂大典》採擇和儲存的古代典籍有七八千種之多,數量是前代《藝文類聚》《太平御覽》《冊府元龜》等書的五六倍,就是清代編纂的大型叢書《四庫全書》,收書也不過3000多種。《不列顛百科全書》在“百科全書”條目中稱中國明代類書《永樂大典》為“世界有史以來最大的百科全書”。
《永樂大典》從何而來,又如何丟失?《永樂大典》從何而來?
朱元璋第四子,明成祖朱棣登基以後,每日都要處理很多公務,但是有時遇到一些不懂的問題經常要翻閱書籍,所以他就萌生了修一部百科全書的想法。永樂元年,他任用當時天下第一大才子解縉,專程負責這項艱鉅的工作,並明確下令編撰這本書的宗旨
為:“凡書契以來經史子集百家之書”。
永樂二年,編書首次完成,永樂皇帝賜名《文獻大成》。不過,永樂皇帝翻閱書籍以後,認為這部書裡面含有眾多內容尚未錄入,所以並沒有特別滿意。第2年開春,又對這部書籍進行了第2次編寫,朝野上下參與重修書籍工作的人員達到了2169人。
到了永樂五年,書籍第二稿完成,這次永樂皇帝十分滿意,給這部書正式定名為《永樂大典》。不過正式成書卻是在永樂六年的冬天,書籍編撰完成以後,成書共11,095冊。
《永樂大典》在永樂年間纂修完成後,只抄錄了一部,叫作“永樂正本”;150年過後,至明嘉靖三十六年(1557),宮中突然失火,幸好《永樂大典》未受損失,但把嘉靖皇帝嚇得夠嗆。為此,他決定
“重錄一部,貯之他所,以備不虞”。
火後五年秋,重錄工作開始。此後《永樂大典》便有了兩個版本:永樂正本(或稱永樂本),嘉靖副本(或稱嘉靖抄本)。
所以根據史書記載,真正的《永樂大典》應該是正本、副本完整的兩套。
1449年,藏在南京皇宮裡的書籍原稿被燒燬,只剩下紫禁城中的一套正本。結果1557年,紫禁城同樣失火,好在嘉靖皇帝早有防備,才讓《永樂大典》沒有完全葬身於火海。
因為兩部大典都深藏在皇宮中,沒有刊印,流傳稀少,在朝代更迭、內憂外患中被偷盜、搶掠、焚燒,正本消失了,尤其是明清易代以後,就連現存於世的副本,都慘遭不測。八國聯軍1900年的侵華戰爭,這部珍貴書籍有的葬身火海,有的甚至被士兵拿來修路,還有一部分被那些侵略者帶回國成為珍貴的收藏品。
小結:
根據史書記載,《永樂大典》給後世留下了太多的驚奇讚歎,這本書籍包羅永珍,從歷史、文學、科技、醫術,到詩文、戲曲、工藝、兵法等,幾乎將明朝之前數千年的文化書籍全部囊括其中。
這本囊括了中國14世紀以前各類傳統文化的華麗書籍,它的正本至今不知所蹤。
現今只剩副本的殘本,如果丟失《永樂大典》被後人所找到,這對於中國又或者是世界而言,將會帶來怎樣的衝擊與震撼呢?
假如《永樂大典》的正本被找到,會意味著什麼呢?如果這部《永樂大典》正本被找到,在未來的某一天能夠驚現於世。對於研究歷史的人來說,無疑是令人神往的,著迷的。明以前幾百年的歷史將被重新改寫,很多歷史謎團將會得到破解。中國文化史上的某一些內容,或許將會重新改寫。要知道《永樂大典》要比18世紀才問世的百科全書要早300多年,裡面記錄著明朝初年以前的各種科技,也記錄著天文地理等方面的知識。
它是中國古代文明的大展示,更是世界級的文化瑰寶。如今只留下殘存副本,史學家和中國人都在希望著,這部珍貴的書籍有一天能夠重新問世,推動中國歷史文化的研究程序。
-
14 # 歷史伶俜者
如果《永樂大典》被找到,意味著世界有史以來最大的百科全書重見天日,帶給世界的只能是震驚。這部涵蓋了經、史、子、集、天文地理、陰陽醫術、占卜、農藝的鉅作,代表了中華民族幾千年以來的知識財富。
靖難之役後,朱棣搶了侄子的帝位,自己做了皇帝。永樂元年,朱棣下令修書,最開始只有147人,由解縉主持編纂,一年後編纂完畢,但是單一的儒家並不能使朱棣滿意,將人數擴增至2196人,姚廣孝擔任監修。永樂五年時,全書完成,總共11095冊,約3億7000萬字,朱棣親自作序並命名為《永樂大典》。
《永樂大典》原書只有一冊,但是嘉靖皇帝十分喜愛這部書,為了防止此書出現意外,下令重新抄錄一份,現存世的均為抄本。關於原書的下落有兩種猜測,一是明末清初時毀於戰火,二是已經給嘉靖皇帝陪葬。
到乾隆時期,《永樂大典》只剩8000餘冊,之後又是各種丟失,有監守自盜者,有毀於義和團運動的,也有流失於列強手中,最後還存於中國國家圖書館的只剩161冊,臺北國立故宮博物院還有62冊,其它均流失於海外。
假如正本真的跟著嘉靖帝一起到了墓葬,那估計也難以儲存了,因為根據儀器檢測,嘉靖皇帝的墓中已經積水,紙質文件估計已經腐爛了。
-
15 # 體育死忠粉
這個問題很好回答,如果這部《永樂大典》被找到,對於研究歷史的人來說,無疑是令人神往的,著迷的。明以前幾百年的歷史將被重新改寫,很多歷史謎團將會得到破解。
發起編撰《永樂大典》是明朝第三個皇帝朱棣,這位剛剛奪了自己侄兒江山的帝王為了向普天下彰顯自己的仁義,決定編一部世所罕見的書,把中國數百年來的光輝時刻全部記錄下來。
當然他自己不可能去做如此辛苦的事情,編書的重任就落在了兩個人身上,一個是當時著名的翰林院學士解縉,另一個則是當時的高僧,名叫姚廣孝。
後來又發生了什麼事呢?到了明嘉靖年間,放於北京內宮的《永樂大典》差點被火燒掉了,為了保證此書的安全,嘉靖皇帝決定下令重新再抄一份,無論工程多麼浩大,這樣可以保證此書的絕對安全。
這樣一來,《永樂大典》應該就有了兩個版本,也就是正本和副本,為什麼到現在連副本都那麼少了呢?正本又去哪裡了呢?先說副本,本來一直儲存在北京內宮,到了清末,八國聯軍闖進紫禁城,連燒帶搶,把這部書的副本給搶走了。
那麼現在問題來了,副本被搶,正本哪裡去了呢?有三種可能性,一是在嘉慶二年,皇宮曾經發了一場大火,可能已經毀於火中。二是李自成撤離北京時,毀於戰火。三是被埋在了嘉靖皇帝墓中,這第三種說法現在最為盛行。
-
16 # 野袍子仙女
導語:如果這部《永樂大典》被找到,對於研究歷史的人來說,無疑是令人神往的,著迷的。明以前幾百年的歷史將被重新改寫,很多歷史謎團將會得到破解。可惜,這部凝結了無數人心血的亙古罕見的寶書現在已經找不到了,留下來的是它的抄本,保存於國家圖書館。而就是這個抄本,也只剩下了全書的不到百分之三,實在是令人痛心疾首。我們就一起來了解一下關於這本書籍的前世今生。
永樂大典《永樂大典》編撰於明朝永樂年間,是由姚廣孝以及內閣首輔解縉總編的一部中國古典集大成的曠世大典,初名《文獻大成》,是中國百科全書式的文獻集,全書22,937卷,由二千名學者在1403年--1408年編成(目錄佔60卷),11095冊,約3.7億字,彙集了古今圖書七八千種,顯示了中國古代科學文化的光輝成就,但《永樂大典》除了正本尚未確定是否存在長陵外,永樂副本卻慘遭浩劫,大多亡於戰火,今僅存800餘卷且散落於世界。《不列顛百科全書》在"百科全書"條目中稱中國明代類書《永樂大典》為"世界有史以來最大的百科全書"。
永樂大典成書後被珍藏於南京文淵閣,直到百餘年後的嘉靖皇帝對大典深為喜愛下令抄錄了一份副本藏於皇史宬,至今流傳下來的八百餘冊皆為副本,至於正本則從未現世,因此人們也有了一些猜測,其中可能性最大的當屬“陪葬”之說。
可惜,這部凝結了無數人心血的亙古罕見的寶書現在已經找不到了,留下來的是它的抄本,保存於國家圖書館。而就是這個抄本,也只剩下了全書的不到百分之三,實在是令人痛心疾首。發起編撰《永樂大典》是明朝第三個皇帝朱棣,這位剛剛奪了自己侄兒江山的帝王為了向普天下彰顯自己的仁義,決定編一部世所罕見的書,把中國數百年來的光輝時刻全部記錄下來。
如果《永樂大典》找到,意味著什麼?首先,中國的道教文化能夠得到不少的補充,作為中國最大的本土宗教,道教的典籍在元朝基本被全部燒燬,而如果能夠找到《永樂大典》,其中記錄了明朝時期能找到的幾乎所有道教典籍。
不僅僅是道教,很多中國古代其他的自然知識也是如此。例如儒家經典,醫學方技等等,對中國整個文化的發展研究有著不可估量的益處。
就僅僅是殘存的《永樂大典》也為我們提供了不少的歷史典籍,如《宋會要輯稿》、《建炎以來系年要錄》、《續資治通鑑長編》、《農桑輯要》、《水經注》以及《東觀漢紀》等書,它們在史學、農學和地理學上都有著極高的文獻價值,是研究相關領域最基本的文獻資料,都因《永樂大典》得以儲存至今。可想而知,若找到全本後,會對中國的歷史工作者有著多麼大的幫助。
最後,我們要實現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離不開中華傳統文化的繁榮興盛;而實現中華文化的繁榮興盛,中華典籍的整理與應用在其中起的作用也是相當大的。如果找到了《永樂大典》,對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一定能起到了不起的助力。
遺憾的是,書籍並非陶瓷、金屬製品,深埋地下重見天日時受到的影響並不大,可以想見的是,《永樂大典》既然已經散失,未來不排除有少量書冊橫空出世,但永遠也不會有集齊的那一天了。歷史既能帶來榮耀,也能帶來沉痛,這是我們必須面對的無法更改的事實。
總結:如果《永樂大典》的正本,在未來的某一天能夠驚現於世。那麼中國文化史上的某一些內容,或許將會重新改寫。要知道《永樂大典》要比18世紀才問世的百科全書要早300多年,裡面記錄著明朝初年以前的各種科技,也記錄著天文地理等方面的知識.。它是中國古代文明的大展示,更是世界級的文化瑰寶。如今只留下殘存副本,史學家和中國人都在希望著,這部珍貴的書籍有一天能夠重新問世,推動中國歷史文化的研究程序。
-
17 # 文林筆談
每當談到《永樂大典》,人們就會不自覺的被這部書所記載的內容所折服,被折服的不止是內容,更是它的文化價值,因為它就像是中華文化史上的一顆璀璨的明珠。
《永樂大典》出現的時間可以追溯到永樂元年1403年。
1402年,明成祖朱棣改年號為永年,次年,朱棣便召集文人著書,《永樂大典》就出自於這個時期。
《永樂大典》這部類書所記述的內容豐富,且前所未有,文化瑰寶《永樂大典》編撰於永樂元年(1403)年,是由姚廣孝、解縉等人總編的一部有關於中國文化的曠世古典叢書類書籍。
編寫《永樂大典》的工程可謂浩大,是中國歷史上絕無僅有的,僅是編寫的人數就達到3000多人,全文的字數更是有3億七千多萬之多。
之所以說《永樂大典》歷史絕無僅有是因為它記錄了中國14世紀以前的有關歷史。
包括:地理、文學藝術、宗教哲學、此外還記錄了經、史、子、集、釋、道、戲曲、醫卜,農藝等文化的記載。
除此之外,《大英百科全書》在“百科全書”條目中稱中國明代類書《永樂大典》為“世界有史以來最大的百科全書”。
《永樂大典》來由的前世今生。明成祖朱棣召集姚廣孝和解縉編書只有一個那就是“類聚”,集天下所有書籍內容題材於一體。
朱棣在詔書中說到:“悉採各書所載事物類聚之,而統之以韻”。
起初,朱棣命翰林學士解縉編書,書可以集各書題材,解縉等人編書完成後,交由朱棣,後被命名為《文獻大成》。
但後來明成祖朱棣還是覺得此書不能滿足他對“類聚”的要求,便把自己的功臣姚廣孝也加入到其中,並作為最高撰寫官。
《永樂大典》從開始編撰到定稿,一共只用了五年的時間,能在這麼短的時間內修成一部多達二萬二千八百七十七卷,約四億五千萬字的空前鉅著,可謂神速。
除此之外,明朝建立時期,朱元璋也修了書,例如:《臣誡錄》、《相鑑》、《寰宇通志》、《洪武志書》等書。
其實,明成祖朱棣這樣做是借修此書之功超越父親,抹殺“靖難之役”的罪行,使自己目的得以實現。
雖有冠以“有史以來最大百科全書”的稱號,但如今卻再難湊齊。一切都要從那場大火說起。
明正統年間,南京皇宮發生火災,藏在文淵閣的原稿本被燒燬。
於是,《永樂大典》只剩下藏在北京的正本一套,嘉靖四十一年抄寫了一部,一直到隆慶初年才抄完。
所以歷史上,流傳下來的《永樂大典》只有正本,副本兩套,可是,現今存世的,就只有嘉靖年間的抄本了。
關於正本的下落,很多人懷疑被嘉靖皇帝帶到陵墓中,但考古發現,嘉靖皇帝陵墓地宮存有地下水,如果真的是這樣的話,那《永樂大典》的正本我們是看不到了。
《永樂大典》的丟失不管是對中華文化還是對世界文化都是一種損失,丟失了它,就意味著有很多的文化找不到源頭,也得不到考證。雖然現在還有副本暫存在世界各國博物館中,但是很遺憾,所有的加在一起都還沒有總數的4%。
如果《永樂大典》被找到,就意味著研究中國歷史將會有新的考證,中國的歷史也將會因為這本書的到來而翻一個新的篇章,相信那時中國也將會迎來新的天地。
-
18 # 藍精靈大大
自古以來,中國就流行在盛世修書。
1405年,朱棣命他最信任的“黑衣宰相”太子少傅姚廣孝和解縉共同編纂這部大型類書。後歷時五年,經過兩千多人的努力,這部曠世奇書終於完成。
《永樂大典》全書22877卷(目錄佔60卷),11095冊,約3.7億字。
自三國魏文帝曹丕開始,各個朝代均有類書編纂。彙集了古今圖書七八千種,是後來乾隆編纂的《四庫全書》的兩倍之多,顯示了中國古代科學文化的光輝成就。
嘉靖四十一年八月,《永樂大典》重錄工作開始。幾百號人整整抄了六年。
從此《永樂大典》就有了正副兩部,分別珍藏在文淵閣和皇史宬兩處。而我們今天所見到的《永樂大典》,都是嘉靖年間的抄本。
而正本有人說,被嘉靖殉葬了
副本:光緒元年(1875年)重修翰林院時,《永樂大典》就不足5000冊了,二十年後再次清點,就只剩下800冊了。先後遺失的近萬餘冊《大典》至今不知去向。
如今,僅存的800餘卷《大典》散落於世界各地,中國國家圖書館通過近90年的努力收集,找回了221冊。
煌煌一部《永樂大典》,多少人的心血,其餘的22000卷,我們可能再也看不到了。但是,記載在裡面的華夏文明,和蘊藏在裡面的華夏精神,會一直傳承下去!
-
19 # 歷史探祕君
永樂大典的話,它不是一本書,而是一顆百科全書
這個就是中國歷史上的瑰寶,沒有什麼比文化更重要的,金錢只是用來衡量一些物質的,但是文化是無價之寶。同時也是對於很多愛好歷史的人來講,這是一種信仰,要是能夠找到這個東西,比一些文物還要值錢,比如是傳國玉璽,比如是蘭亭序。
永樂大典並不是製作的一本書,而是把很多書進行了整理,可以說是一部巨集偉的百科全書裡面應有盡有,那是中國文化的巔峰之作,當時明朝可謂是花費了全國的力量才做好的,而且是聘請了大量的人才。其中有一個最重要的人才就是朱棣的老師,也就是幫助朱棣奪得皇位的姚廣元,他都來幫忙去整理,可想而知這是想了多麼大的苦功夫。
但是這一本書只弄了一份,所以在歷史的發展之中經歷了無數次災難,尤其是在明朝滅亡,還有八國聯軍侵華的時候放了我很多活,再加上別人的搶劫,最終是導致了這個已經是沒有多少殘留了,留下來的都是副本,也都成為了真正的無價之寶。
永樂大典是中國古代文化的一個標誌。如果正本能夠重現人間,必將顛覆明朝之前幾百年的歷史,也會顛覆明朝之前數百年的古文化,我們中華民族能夠屹立在這個世界上,並不只是靠著我們多麼努力,多麼勤奮,而是我們有一種文化自信,我們知道我們的文化是源遠流長,我們感到自豪,所以才會更加的奮鬥。文化真正的無價之寶,請所有人都要記住你是華夏兒女 ,你是在這種文化之中長大的。
-
20 # 核桃班長
如果被找到,豪不誇張的講,明朝以前幾百年的歷史可能將被重新改寫,也必將吸引全世界的文化學者來中國研究,對整個國家乃至世界的歷史文化、政治、經濟、軍事、科學等等的研究將產生巨大的推動和影響。
我將從這本書的創作背景、創作過程以及丟失原因來闡述。
而造成丟失的原因想想就讓人氣憤,強盜,強盜,強盜。
創作背景《永樂大典》編修於明成祖朱棣時期,永樂元年(1403年),朱棣決心修一部鉅著彰顯國威,造福萬代。宗旨是“凡書契以來經史子集百家之書,至於天文、地誌、陰陽、醫卜、僧道、技藝之言,備輯為一書”。所以下令開始編數。
創作過程朱棣最初令解縉主持編纂(規模147人),一年後修成《文獻大成》,但朱棣親閱後甚為不滿,欽點姚廣孝擔任監修 ,同時編纂隊伍擴大到了2196人(累計達3000多人),於永樂五年(1407年)定稿, 朱棣親自作序並賜名《永樂大典》。全書於永樂六年(1408年)才抄寫完畢。
這部書內容之廣,數量之大,舉世罕見,直到今日依然是世界上最大的綜合性圖書,全書22,877卷(目錄佔60卷),11095冊,約3.7億字。
丟失原因一、正本書籍下落成迷
到了1449年,藏在南京皇宮裡的書籍原稿被燒燬,只剩下紫禁城中的一套正本。結果1557年,紫禁城同樣失火,好在嘉靖皇帝早有防備,才讓《永樂大典》沒有完全葬身於火海。
心有餘悸的嘉靖帝,害怕皇宮失火的事件再次發生,便下令讓人抄寫了這本書的副本,所以根據史書記載,真正的《永樂大典》應該是正本、副本完整的兩套。可是自從副本抄寫完成以後,《永樂大典》的正本去向始終成了一個謎。界內盛行是被埋在了嘉靖皇帝墓中了,但真實不得而知。
二、副本被損毀
八國聯軍1900年的侵華戰爭,這部珍貴書籍有的葬身火海,有的甚至被士兵拿來修路,她他們根本不知道這部書的價值,你搶幾卷,他搶幾卷,還有一部分被那些侵略者帶回國成為珍貴的收藏品,最後就剩下了不到百分之三在皇宮中。
現如今,在全世界範圍內能夠明確知道《永樂大典》具體下落的只有400多冊,分別藏身於8個國家的30多個收藏機構,可是這部分你保留的書籍,仍然只是嘉慶時期流傳下來的手抄版本。
回覆列表
翻閱了很多回答,也沒什麼用。永樂大典是一本奇書,歷史也學了,文化瑰寶。 所有的回答千篇一律,惋惜,此書包羅永珍,就是好。 那麼 好在哪裡? 流傳下來的百分之五,給了我們哪些啟示? 永樂大典燒了,那麼歷史上看過這部書的人怎樣評價鑑賞的呢? 回答都是不懂裝懂百度百科看的,什麼永樂大典就是好,記錄了佛學,星象。。。云云。 反正就是好,怎麼好的不知道。 聽說的,反正也失傳了,就是好。 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