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自說文史

    水滸開篇的主要人物中,除了高俅,還有八十萬禁軍教頭王進。

    高俅做上太尉後,上任第一天點名,發現王進因為生病沒來。王進帶病前來時,高俅想到以前被王進父親打過,所以公報私仇,要打王進。幸虧王進人緣不錯,同僚幫著說情,這才免了一頓打。未免被報復,王進捨棄家業和前程,直接帶著老母親逃亡了。途徑史家村時,王進教習史進半年武藝,而後就不再出現了。如此“神龍見首不見尾”,王進算得上是神祕人物。

    金聖嘆在點評《水滸傳》開篇時,認為作者先寫高俅是非常高明的手法。因為先寫高俅,則說明是亂自上作,說明當時朝廷出了問題。若先寫108將,那就是亂自下作了。

    如果說作者先寫高俅是別有深意,那他為什麼又在開篇寫王進呢?王進的故事是因為“情節需要”,還是另有意義?我個人認為,王進的故事並不僅僅是為了後面的情節,他的故事,至少有三層意思。

    其一,說明高俅根本不配做太尉

    高俅原本只是一個浮浪子弟,潑皮破落戶兒,除了踢毬有兩下子,識得一些字之外,並沒有其他本事。然而,就是這樣的人,居然靠踢毬贏得了端王的青睞。而當端王登基,高俅竟然只用了半年時間,就做了太尉。

    按說做了太尉,位高權重,就應該好好做,可高俅做了什麼?上任第一天就點名,同時要立威。

    王進生病在家,他說王進是詐病在家享樂,然後強行要求王進過來;當王進過來時,他又說“你既害病,如何來得?”這不是耍無賴嗎?沒錯,高俅就是這麼無賴。他之所以如此,是因為和王進的父親有仇。當年高俅跟王進父親王升學藝,王升一棍把高俅打的幾個月起不來,所以高俅就來刁難王進。

    而且,高俅憋足了勁就是要打王進。

    王進又告道:“太尉呼喚,安敢不來。”高殿帥大怒,喝令左右,教拿下王進,“加力與我打這廝!”

    上班第一天,不去看前官留下的問題,不去和新同事處理好關係,不去想著如何做何本職工作,也不想著感恩皇上,就想著找茬立威。不僅要打,而且要人“加力打”;不僅要打,還口吐芬芳“打這廝”。這樣的高俅,不是無賴是什麼?這樣的人,能做太尉嗎?他不配。

    說實話,高俅這樣連“新官上任三把火”都不算,充其量是“新官上任要打人”。王進的故事,說明高俅根本不配做太尉,他沒能力,他的格局已經決定了這點。

    其二,說明高俅害人之心太可怕

    上任第一天,就公報私仇,差點打了王進。如果以後天天在高俅手底下做事,那會是什麼樣?高俅是會對王進好,還是會繼續刁難王進?答案不言而喻,結果不寒而慄。

    王進自己也說,不怕官,只怕管。官大一級尚且能壓死人,何況太尉比教頭大了許多級?沒辦法,王進和老母親抱頭痛哭,後來才決定逃跑。

    對娘說知此事,母子二人抱頭而哭。娘道:“我兒,三十六著,走為上著。只恐沒處走。”

    注意,這個計策是王進老母想到的,王進為什麼沒想到?因為害怕。從後面的情節來看,王進真的帶著老母親跑了,而且這一跑可不是就換個近地方,而是直接打算跑到西北軍區老種經略相公那裡。

    要跑也不容易,因為王進家已經被高俅監視了。

    其母又道:“我兒,和你要私走,只恐門前兩個牌軍,是殿帥府撥來伏侍你的。他若得知,須走不脫。”

    可以肯定的是,高俅沒做太尉時,不會派人監視王進,他也沒那個權力和膽子。然而才做太尉第一天,就立馬派兩個牌軍去看著王進家了。說高俅不想搞死王進,誰能信?就因為之前一點小事,高俅就下了狠心,王進嚇到要去大西北投軍,由此可見高俅之狠毒。

    王進好歹還是個禁軍教頭,普通人如攤上高俅這樣的大官,又該如何?其實後面也說了,高衙內屢次淫人妻女,誰敢去告狀?像這樣的人,做了太尉,老百姓能有好日子過嗎?朝廷能安生嗎?

    所以,王進用自己的行動,側面說出了高俅太過狠毒、可怕。

    其三,作為對比更顯林沖之悲劇

    王進之後,被高俅陷害的還有林沖。其實,仔細對比王進和林沖,你會發現,兩人有很多相似之處。兩人都是禁軍教頭(王進不是總教頭或者都教頭),都是無過而被高俅陷害,結局也都很悲劇。

    所不同的是,林沖比更加悲劇。

    林沖雖然武藝高強,但卻是個很本分的人,而且他心腸也很好。比如有個李小二偷了店家的錢,林沖就出錢出面幫李小二。某種程度上來說,林沖和高俅關係也不錯,他曾多次借高俅家的寶刀看,買了好刀還想著和高俅的比一比。

    就這樣,林沖還是免不了被高俅陷害的悲劇。

    林娘子美貌,高衙內看中了她,忍不住當面調戲,林沖第一次忍了。高衙內和陸謙聯手,再次調戲林沖,林沖還是忍了,他所求不過是正常過日子,希望高衙內別再騷擾而已。但是,因為高衙內對林娘子思念成疾,愛子的高俅於是加害林沖。

    後面林沖誤入白虎堂,刺配滄州,途徑野豬林,看守草料場,幾次差點被高俅害死。林沖一忍再忍,一退再退,不是因為他害怕高俅,他只是想好好過日子,他以為自己退步,高俅會放過他,可惜他想錯了。最後,他怒極殺了陸謙等人,上梁山落草了。

    林沖用自己的經歷,說了一件事:高俅這個人太狠毒。

    王進只是被嚇跑,母子平安,看起來不算悲劇,很多人甚至認為王進明智,懂得及時抽身,避免了更慘的悲劇。但是,如果事情到此為止,那麼根本顯不出高俅的可怕,以王進和林沖對比,就能看出來高俅之毒了。

    作者寫王進和林沖的故事,不是要說林沖窩囊,王進機智,更不是要批評林沖。作者是要說:碰到高俅這樣的人,有私仇固然要被害,即便關係不差,仍然可能被加害。高俅要害人,不看關係好不好,只看對自己好不好。

    王進和林沖的故事,就是最好的證明。

    以王進對比林沖,就能看出林沖之悲,高俅之狠。讀者看到王進的故事,以為也就那樣,高俅也沒殺人,也沒逼死人,似乎沒那麼壞。但是,看到林沖故事時就會發現,加強版的王進還是出現了。

    其四,為北宋最後亡國埋下伏筆

    王進攜母出逃,又教習史進武藝,而後便不再出現。很多人以為,王進結局不錯,沒被高俅害死,他武藝高強,去邊關打仗也能立功成名。然而,王進的結局真的是這樣嗎?我看未必。

    史進大鬧史家莊之後,因為不願意和朱武等人落草,遂獨自去尋找師父王進,希望也能掙個功名,不至於玷辱了父母清白名聲。史進從家裡開始,一直找到了延州,結果是沒有找到。

    史進答道:“……有緝捕的訪知史進和哥哥齎發那唱的金老,因此小弟也便離了渭州,尋師父王進。直到延州,又尋不著。”

    延州就是今天的延安,在北宋的西北方,那裡正是宋軍與西夏交戰的地方。也即是說,史進找到了老種經略相公處,依舊沒有找到王進。王進乃禁軍教頭出身,武藝高強,按理說如果在軍中,是不難找到的。既然史進沒找到,說明王進確實不在軍中。

    那麼,王進去了哪裡呢?根據原著來推測,王進可能遭到了不幸。哪種不幸?不是死在路上,而是死在軍中。

    史進初到渭州,跟魯智深打探王進訊息時,魯智深說“灑家聽得說,他在延安府老種經略相公處勾當”。渭州與延州離的很近,老魯上司又是小種經略相公,他的訊息不會有問題。那麼可以肯定,王進的確到了老種經略相公處。

    所以,真相只有一個:王進從軍了,就在老種經略相公處,只是當史進找到延州時,王進可能已經戰死了。

    巧的是,歷史上北宋的確有一個王進,是禁軍頭領,因為得罪京城高官,逃到到延安小種經略府守邊關。起初,王進領兵和西夏多次戰鬥,皆獲勝。後來,王進投靠种師中和种師道麾下任先鋒大將,太原戰役中,王進隨种師中力戰而死。

    水滸中,王進應該就是死於太原之戰,儘管時間對不上。

    而太原之戰,直接影響了北宋的國運。因為指揮不力,儘管朝廷組織三次救援,前後兵力投入達到40餘萬人,但是三次太原保衛戰都以慘敗告終,兵力損失至少有20萬人。此後,金軍援兵來到,北宋再也無法救援。於是,八個月之久的太原之戰結束,金人也一路南下,攻破開封。

    京城之難,其源在於援太原之失利也。南宋陳規,如此評價太原之戰。可見太原之戰決定了北宋的國運。

    如果這不是過度解讀的話,那麼我們可以說,王進之死,對映的就是太原之戰,而太原之戰又決定了北宋的國運。所以,王進的故事,為北宋亡國埋下了伏筆,作者提前說了王進的結局,也就等於告訴了讀者北宋的結局。

  • 2 # 藝文雜記

    當然還是有意義的,雖然《水滸傳》部頭不小,但是人物也眾多,一百零八將還是要湊夠的,所以必須有一些人就不會描寫太多。

    人物線索的一環

    水滸傳除了前面洪太尉放出一百零八魔君,點出個整個故事的框架外。其實,後面的故事是以一個串聯的形式,一個個引出來的,首先出場的其實是頭號反面人物高俅。

    高俅爆發後,便開始收拾與之有前仇的王進,從而逐漸地引出來,王進出走,再遇史進,史進又勾出魯智深,魯智深再引出林沖,這樣一個好漢接一個好漢地串聯出場,最後梁山聚義。

    所以,王進作為頭一個出場的正面人物,不僅引出了後面好漢們的出場,而且也為湊齊一百零八將做出了貢獻。

    體現高球的睚眥必報

    王進的落難,其實還側面反應出了反而人物高俅的記仇和睚眥必報,多年前,王進的父親曾經教訓過高俅。高俅發跡後仍舊念念不忘,其實這時候老爺子已經過世,高俅仍舊不依不饒算在了王進的頭上。

    所以,王進的出場,也為烘托高俅,這個一號反面人物的醜惡嘴臉作,起到了很大作用,雖然多年前的一樁小事,高俅也記仇這麼久。

  • 3 # 三千字

    走了王進,來了高俅

    奸臣高俅發跡後構陷的第一個人,就是禁軍教頭王進。王進在書中是怎樣的形象呢?

    第一,好武藝。王進只點撥了九紋龍史進半年,史進就十八般武藝樣樣精熟。史進已經是梁山不出前十五的好手,那他師父王進的武藝可見一斑。可惜的是,王進這樣一身本領的人,卻被奸人高俅排擠,不能為朝廷所用。

    第二,大孝子。書中用大量筆法寫了王進孝順母親、出走東京時一路侍奉老母的畫面。古人云“事親孝故忠可移於君,求忠臣必於孝子之門”。孝,自古就是選拔人才衡量才幹的一項重要指標,漢董仲舒提倡的舉孝廉制度便是如此。孝賢王進被趕走,小人高俅入朝廷。

    寫王進是為了強化高俅的奸臣形象

    洪太尉放出妖魔一節,可以看作全書楔子,高俅是作者在正文開篇寫的第一人,這裡是大有深意的。

    蓋不寫高俅,便寫一百八人,則是亂自下生也;不寫一百八人,先寫高俅,則是亂自上作也。

    寫高俅就是為了說明統治上層裡小人當道,天子被奸臣遮蔽了耳目。這樣的話宋江等人梁山為寇起兵造反全都有了官方理由,奸臣當道,官逼民反,整本書的基調也由此奠定——《忠義水滸傳》

    高俅本來只是破落戶,是連親爹都把他趕出家門的潑皮。後來卻因一腳足球,境遇急轉直上,成了未來皇帝的雞犬。

    《出師表》有云“親賢臣,遠小人,此先漢所以興隆也,親小人,遠賢臣,此後漢所以傾頹也。徽宗皇帝身邊全是這樣的潑皮小人:蔡攸穿紅戴綠扮醜做痴引得皇上開心,官至宰相;王黼長的好看能言善辯會唱曲,進少宰;蔡京因神宗喜愛書法而習之,任宰17年。後人評說“徽宗即位以後,所用宰輔,除韓忠彥外,無一非小人”。

    王進存在的其他原因

    1.作者自保

    王進被打壓,被迫離開,都是高俅心思狹窄暗計前仇,而不是皇帝無能。

    雖然要寫“亂自上做”,但是這個“上”卻絕不能是皇上,只能是皇上近臣,而且是臣子矇蔽了聖聽。古代臣子庶民絕對不能妄議皇帝是非,作書影射沒準就是文字獄一類的大罪。有些版本的《水滸傳》中還加了這麼一句話“水滸而忠義也,忠義而水滸也”,因為“忠義”的名號太有用了,是保命牌。著書立說循君意,訓詁審言遵古風,作者只能如此寫。

    2. 施耐庵筆法

    《水滸傳》情節跌宕起伏,故事引人入勝,這和施耐庵的文筆分不開。縱覽全書我們不難發現施耐庵在寫故事發展之前善於鋪墊,好漢們分散各地境遇不一,但卻可以用串珠式文筆勾連起來。

    先寫高俅敗壞朝綱排擠,才有後面綠林起義,先寫高俅排擠好人王進,再寫林沖發配滄州,楊志求助無門,情節合理,邏輯通順,如果沒有王進一事,寫到林沖再引出高俅,那筆法就落了下乘。

    高俅引出王進,王進引出史進,史進引出魯智深,魯智深又結拜林沖,這樣一環扣一環,施耐庵心中有線,連起處處珠璣,情節如奇峰突起,但節奏又如行雲流水,不愧是名著。

  • 4 # 漫話聊八字

    施耐庵所寫的《水滸傳》七十回本,有兩個武功高強卻不知所終的人物,一個是八十萬禁軍教頭王進,一個是祝家莊的武術教練欒廷玉。本帖先討論王進在《水滸傳》中的意義。王進與林沖一樣,同為體制內的八十萬禁軍教頭,而林沖則是作者重點塑造的""逼上梁山""的典型人物。為了寫好林沖,作者不惜化費許多筆墨來著力描寫無辜的王進和邪惡的高俅。王進因不小心惡了高俅,為避禍端,出走東京,途經史家莊投宿而結識史進。經王進點撥史進武功竟然大漲,直至梁山八驃水準!此後王進離開史家莊便不知去向。至此王進在《水滸傳》中便再不出現。竊以為作者寫一個有名有姓,有頭有臉卻不知所終的王進意義在於:一,全書結構的需要。由高俅而之王進,由王進而之史進,由史進而之二龍山,而之魯智深,最後引出全書的主要人物林沖!二,全書主題的需要。水滸中108將均是被逼上梁山的,最逼最慘的是林沖!而王進的命運為林沖的命運作了很好的鋪墊。三,塑造全書正惡人物代表林沖和高俅的需要。高俅之惡從王進被逼走可見一斑,而與王進一樣的林沖其命運可想而知!林沖後來一連串的家破妻亡也就順理成章。與此同時,作者又從王進指點史進武功曲寫同為八十萬禁軍教頭的林沖武功高強!王進的武藝水準就是林沖的武藝水準!所以結論是:王進在水滸傳中的意義,就是既明寫高俅之惡,又暗寫林沖武藝高強,為此後林沖一生無敗提供依據。再就是由王進引出一大拔被逼上梁山的英雄好漢。從此梁山開始了波瀾壯闊的反抗朝廷的英雄壯舉!

  • 5 # 鄭非夢妙文

    王進是引蛇出洞的誘餌

    我覺得作者施耐庵塑造王進這個人物很有深意,是為了將《水滸傳》中最大的反派人物高俅引出來,通過高俅的醜陋嘴臉和卑劣行徑暗示梁山好漢最終的悲劇性結局。高俅是梁山好漢最大的敵人也是最強的對手,他的存在使宋江帶領下的梁山好漢接受招安註定會釀成悲劇。

    王進這個形象代表了不與高俅同流合汙,與宋江的卑躬屈膝形成對比

    王進作為前東京八十萬禁軍教頭僅僅在《水滸傳》第一回中出過場,此後就再也沒有露過面。但是他的出現好像是暗夜中的一束星光,照亮了腐朽沒落王朝的夜空。

  • 6 # 1215225DCQ

    王進的意義在於朝廷與梁山的爭鬥好多是以為他,他打過高俅所以和他意氣相投的好漢都被高俅的奸賊陷害逼不得已上的梁山,如果沒有他或許就沒有梁山好漢眾英雄了。

  • 7 # 聚寶進財

    王進跟林沖是鮮明的對比,出身地位一樣。一個是有大智慧的,能夠看清當前形式,一個一味忍辱負重,得過且過。到最後結局也是不一樣的。王進可以不會有大富大貴的生活,但是會過上普通百姓的正常人生活。不會向林沖到最後的悲慘結局。

  • 8 # 茉茉mo

    《水滸傳》裡的王進,筆墨不多,作者只是開篇介紹他是京城禁軍的教頭,名武師王升的兒子,家傳使棒絕技。並沒有說綽號,也可能有綽號,只是書中並沒有交代,也許因為他不是主要人物,並不在108好漢之列,也沒有上梁山落草一說。

    書中開篇講述了王進的故事,說王進得罪了高逑,為避其迫害,便攜老母親一起逃到了史家莊,結識並收了史進為徒,傳授其武藝後,又去投奔了延安老重經略相公。

    後來書中說史進想去找師父王進,卻沒有找到,而是遇到了魯智深,然後一直到全書完結再沒有提及此人。

    那作者為什麼會寫這個叫王進的人呢?想必是為了讓各路梁山英雄好漢出場做的一個鋪墊,通過王進與高俅之間的衝突,引出了第一個好漢“九紋龍”史進,然後是魯智深……

  • 9 # 荊棘皇冠1983

    王進在《水滸傳》中的意義,以個人侷限視角給各位看官分享一下,淺見請見諒!

    與林沖形成結局的對比。

    王進在《水滸傳》裡屬於與林沖武藝同級的存在,都有相同被害的遭遇和當時同等的階層,但兩個人卻分別走了不同的道路,收穫不一樣的結果,與林沖形成明顯的對比,都是一樣的老實人,一個選擇繼續為官走低調順受的生活從而獲得善終,一個走主動造反轟轟烈烈但獲得不怎麼完美的結局,形成故事裡鮮明的對比。

  • 10 # 北京段公子

    熟悉水滸傳的人都知道,王進是第一個出場的,為什麼是王進第一個出場呢?其實這是起到一個蝴蝶效應的作用,因為王進打了不是高太尉的高俅,高俅當太尉了,肯定要報仇,所以通過王進這麼一個英雄人物串聯出一整部水滸傳的故事情節,推動了整個水滸故事的進一步發展。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一人之下怎麼退出遊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