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5
回覆列表
  • 1 # 使用者7853605142746

    30而立,40而不惑,50而知天命的後面是:六十而耳順,七十而從心所欲不逾矩。這句話的意思是:三十而立。是說在前面階段的學習和充實自己修養的基礎上,確立自己在為人處事,對待生活的態度和原則。四十不惑。是三十而立的下一個階段,四十不惑,是說用自己的原則在經歷許多的人和事後,對自己的原則不惑,而不是說對什麼都不疑惑,如果都不疑惑那就成為神人了。五十知天命。也不是所謂的宿命論,而是明白所謂命運,現在的一切一切,都是自己造就的,因此就應不怨天、不尤人。六十而耳順,是說這個時候。能明白是非,好的壞的自己能辨別。七十而從心所欲,不逾矩。是說到了七十歲時的時候,你在為人處事的方方面面都成熟,做事的時候就基本不會犯錯,而不是說隨心所欲,想做什麼就做什麼。出自:《論語·第二章·為政篇》原文:子曰:“吾十有五而志於學,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順,七十而從心所欲不逾矩。”釋義:孔子說:“我十五歲開始立志學習,三十歲能自立於世,四十歲遇事就不迷惑,五十歲懂得了什麼是天命,六十歲能聽得進不同的意見,到七十歲才能達到隨心所欲,想怎麼做便怎麼做。”所謂立:站得住的意思。這句話的意思是學習和修養的過程是一個隨著年齡的增長,思想境界逐步提高的過程。就思想境界來講,整個過程分為三個階段:十五歲到四十歲是學習領會的階段;五十、六十歲是安心立命的階段,也就是不受環境左右的階段;七十歲是主觀意識和作人的規則融合為一的階段。擴充套件資料:孔子(公元前551年9月28日―公元前479年4月11日),子姓,孔氏,名丘,字仲尼,祖籍宋國慄邑(今河南夏邑),魯國陬邑人(今山東曲阜)。孔子是中國古代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他開創了私人講學的風氣,是儒家學派創始人。而在古文中的意思:1、連詞。2、音節助詞不譯例釋:君子恥其言而過其行。 3、語氣詞用在句尾今譯為:啊、吧。4、比況詞今譯為:如、像、似。5、代詞。6、通“能”今譯為:能夠、才能。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為什麼小時候年味很濃,過節很期待,現在反而對過年少了點激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