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燕兒飛一加一
-
2 # 雁過無痕2020
有所謂心理和精神問題的朋友,當前對於你最重要的事情是把貼在你身上的各種“症”和“病”的標籤趕快撕掉。
你的所有負面情緒世界上每個活人都有,就如同呼吸,要說是病,那每個人都有病。就如同吃飯症、睡覺症一樣可笑。既然是正常的,就不需要解決,也解決不了,除非把生命解決掉。你們就是個正常人,和別人沒有任何區別。所以,心理和精神問題就是個偽命題,去解決心理問題這就是問題本身,這是個可怕陷阱,一旦掉進去,自己渾然不覺,連跳出來的意識都沒有。
我們和一般人又有何不同呢,區別是別人有了負面情緒沒有陷進去,我們不但陷進去了而不知是陷阱,當然也就不知道要跳出來,更別談如何跳了,只能無辜地苦苦掙扎。
因此,有了負面情緒並不可怕,可怕的是千萬別陷進去。陷進去了也別怕,只要知道是個陷阱,不需要解決什麼,只需要跳出來就啥事沒有了。有人說:“我跳不出來啊”。那是因為你不知道陷阱是怎麼來的,也不知道陷阱的原理,更不知道自己是如何掉進來的。你連陷阱都看不見,那當然就不知道如何跳出來的。如果知道了這些,反其道而行,自可跳出來。
陷阱在哪呢?在於我們內心的各種執著和慾望,自己它給自己編了一張張無形大網,把自己牢牢束縛住,並在解決以為是自己心理問題原因的各種現實問題過程中,網越織越密,直至自己動彈不得。倘若反其道行之,唯有放下各種執著和慾望,放下對任何問題的解決,再燃能從陷阱中徹底走出來。這就是迷途知返。
有人非要問我具體方法。並沒有什麼具體方法。我們的內心無時無處不在。內心的問題不能靠外在的方法解決。我們還是吃飯、睡覺、工作、學習、生活,該幹啥幹啥,既然沒有病當然也只能該幹啥幹啥,否則還有其它需要乾的嗎?但這時的該幹啥幹啥和以前是截然不同的。現在吃飯時只想吃飯,睡覺時只想睡覺,工作就是工作。學習就是學習,安住於當下,既不後悔過去,也不恐懼未來就可以了。
傳統心理學由於不明白心理問題是怎麼回事,不明就裡,針對表面的各種負面情緒和生理反應科學系統地發明了很多看起來很科學、很高明、很高大上的各種“症”和“病”,讓人眼花繚亂,不由得讚歎心理學的偉大與高明。為了高明,傳統心理學家還精心設計了各種量表,顯得無比精確和科學,讓人深信不疑。然而,這真是可笑之極。我們的內心居然可以這樣精確和不變。任何一個所謂正常人,有負面情緒時,都會給貼上一個標籤。
為了掩蓋自己的無能,傳統心理學家告訴大家:“這不但是個病,而且一輩子好不了,必須終生服藥”。這個結論不知道把多少人推向了絕望的深淵。我們一旦深信這個結論,就會認命,就會放棄自己,就會行屍走肉般度過一生。這真是莫大的悲哀。
要知道,我們的一切都要掌握在自己手裡,如果歸因於外在,而我們又改變不了外在,那除了絕望還能有什麼?同理,如果我們把所謂心理問題的原因歸於外在,認為是由於遺傳、家庭、環境、疾病、金錢、別人或某一件事等造成,如果這些外在問題能夠改變還好(其實即便改變也無濟於事),假如改變不了,那你除了絕望還能有什麼。
要知道,我們的內心掌控權就在我們自己手裡,開不開心,抑不抑鬱,焦不焦慮是我們自己決定的。自己的心態只能自己去改變。同樣的問題可以不同的心態去應對。假如我們不願意去改變,那誰也沒有辦法。
我們的內心與外界沒有任何關係,和生理也沒有任何關係,相反生理變化是由我們內心變化所引起的。如果我們把原因歸於外在,那我們就失去了自己對自己生命的掌控權,就會聽天由命,就會隨波逐流,是對自己的完全不負責任,是把自己交給了別人,仍由別人宰割。
然而,你的內心只能自己去改變,別人動不了絲毫。如果希望靠讓人改變自己內心,那簡直是天方夜譚。腿在自己身上,別人只能告訴你方向,每一步都需要自己去邁。邁一步是一步,不邁就在原地。
我不是說我們大家過去不努力,恰恰相反,而是大家太努力了,可以說是竭盡全力,用盡了各種手段和方法,甚至努力幾十年,但就是走不出來。為什麼呢?因為大家把方向搞反了,沒有找到原因,南轅北轍了,結果是越努力越嚴重,還不如啥也不幹。
看似苦海茫茫,其實岸就在身後,就在跟前,一回頭,一轉身就是。我們只要現在開始停止釋放負能量,並開始釋放正能量。這一念的轉變你就已經好了,你就已經回頭了,你就已經轉變方向了,堅持下去就好了。那麼,什麼是正能量呢?正能量就是每一念、每一言、每一行都是無我利他,我的文章裡說的太多了,我就不在詳述了。
-
3 # 心理情感師
這是屬於輕度抑鬱症,幾乎生孩孩子後,女人都會有這個症狀,首先,可能是心理壓力大,可能家人關心力度不夠,自己心裡有很多苦楚沒人傾訴,跟家人又聊不了知心知底的話,所以容易胡思亂想,這是產後抑鬱症,建議您多看看感興趣的視屏,緩解壓力,喜歡看書的話,看看心理學也對你有一點幫助
-
4 # 菜雞英雄傳
產後焦慮,一定要提前和你老公說,讓他多陪陪你,哄著你,放鬆心情,這已經是一種心裡疾病了,但是每個孕婦基本都會有,只要丈夫舔的好,一般問題不大。
-
5 # 心理諮詢師水泊陽
您的這種情況很有可能是產後的心理問題,是不是產後抑鬱還有待進一步瞭解您的情況!不過生產後角色的改變,一系列的育兒問題,夫妻關係問題,身體恢復等,很可能讓您不能一下子適應而出現的心理問題。這時候可以讓家人給予更多的理解、寬容和關愛,自己也要多做產後韻律操促進身體恢復,多多傾訴,學習育兒嘗試,儘快完成角色的轉變,保持營養和睡眠,必要時可諮詢專業的心理諮詢師,儘快走出不良情緒!
-
6 # 小小小陳醫生
你好,根據你的描述這種情況是由於產後情緒抑鬱,自己又不注意調節,長時間悶在心裡導致的。
建議:這種情況如果不治療容易發展成抑鬱症,就比較嚴重了,建議儘快治療,主要是抗焦慮治療及心理輔導治療,詳細諮詢下精神科醫生。
回覆列表
你好,題主:
對於你提出的這個問題,我的建議如下:
我覺得你不要過分的去解讀它。你剛剛生完孩子,激素水平沒有正常,還要面對定時的餵奶,睡眠無法保證,在加上週圍的人把大多的目光放到寶寶身上,忽略了你的感受,甚至把寶寶的健康責任壓在媽媽一個人甚至,如果寶寶哭鬧,周圍的人下意識的就會說職責媽媽,是不是沒有餵飽呀等等。這是很多媽媽在生完寶寶會面對的。這樣的情感落差會讓人很難受。但是這是可以調整的。我當時面對自己這樣的情緒,我是這樣調整的,分享你一下:
1.我當時空下來的時候就看娛樂節目,快樂大本營,康熙來了等比較歡樂的節目。讓自己多看高興的,哪怕很沒有意義。這樣不自覺的自己就會放鬆很多。
2.不看悲傷的電視,不聽悲傷的音樂,儘量避免看不好的社會新聞,尤其要避免是看家庭倫理,這對調整自己情緒沒有一絲好處。
3.多與自己老公溝通,話題不要只限於孩子,多說一些輕鬆的。
4.要依靠周圍幫你照顧寶寶的人,媽媽不是超人,媽媽只是一個正常人,不要把自己變成超人,多放手。
真心希望可以幫到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