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西安心理諮詢師老周
-
2 # 遲樹
首先,分析統計一下自己都買了哪些東西。比如:日常囤貨?奢侈品?衣服?……
其次,針對性解決。
比如,日常囤貨,可以嘗試用資料說話:規劃一個合理的用量和週日,養成生活規律。
改變行為後,體察自己的情緒變化,從情緒變化,發覺內心需要,然後根本上解決問題。
-
3 # 心理茶家
與其控制買買買的心理,比如試著瞭解下為什麼會有買買買的心理?
買買買這個動作給你帶去了哪些愉快和方便? 想明白了買買買最底層的心理需要,才能制定合理的策略。
-
4 # 小四愛風月
“買買買”有多種情況,不知道你屬於那種情況,如果是一般的買買買,消費的錢能在合理範圍之內,就不算毛病。
如果是瘋狂購物,而且所買的東西不一定是需要的,同時每次下單後就忐忑,東西到了就後悔,還不想退,這樣會是不好的購物習慣,或者是有一點強迫心理心理,要努力調整改變的。比如不讓自己卡里存很多錢,或者快遞到了再退回去,如此反覆幾次,自己可能會沒那麼控制不住地下單了。
還有一種情況是自己完全不會內疚,感覺買買買是必須的,借錢透支也要買買買。基本不能自知和自制。而家裡人看的很清楚,買者已經不能控制自己的行為了,這其實就是一種病態行為了,可能是狂躁,也可能是雙相,就必須去專科醫院看大夫了,也可以先找心理諮詢師診斷一下,看看有沒有必要去醫院,如果不需要,也要配合心理諮詢師諮詢工作,以便早日療愈。
-
5 # 搜搜心旅
如果買買買是自己必須的需求,
去控制會不會讓我們覺得很難受呢?
如果買買買不是我們必須的需求,
在買買買之前,我們可不可以先問自己
買了之後我會不會特別開心?
買了之後我會不會後悔?
買了之後我會不會用起來?
買了之後會不會影響到我的生活?
買了之後是不是會讓我越來越好?
……
這些問題都是讓自己在買之前做一個利弊的權衡,謹慎選擇!
尊重自己的選擇,也為自己的選擇負責!
相信不用刻意控制,你也可以坦然面對買買買的慾望。
要把“買買買”的心理行為與心理學上的購物狂區分開來。
如果購買的東西,是生活需要的,或者喜歡的,那麼只能說,從消費理財的觀念上有待商榷,並不屬於“強迫性購物”的範疇,不能算病態。
很多人覺得這種“不逛不舒服”、“不買忍不住”的行為帶有強迫性,認為自己患了“購物”強迫症。但是仔細觀察會發現,幾乎所有人都經歷過強迫現象,比如:出門總擔心門是否鎖好等。
這種強迫現象程度輕微且持續時間短,如果不會引起嚴重焦慮等情緒障礙,就是一種正常的表現。
1、什麼是購物狂?
購物狂在心理學中,被稱為是一種衝動的心理行為,但是,購物狂心理的出現,也預示著患上了心理障礙的疾病。“購物狂”是指帶有病態性的購物症,屬於“衝動性控制障礙”心理症狀範圍。通常有病態性購物的人會合並其他型別心理障礙,例如抑鬱症、焦慮症、強迫症等問題。
2、病態性購物症和一般過度消費有什麼不同?
病態性購物症和一般過度消費不同。過度消費是指超過自己的消費預期,就是錢花超了。但是病態性購物症患者的目的不是商品,主要是對“買”這個行為上癮。只喜歡買東西的感覺,不買就感覺不舒服,但買完之後就後悔、有罪惡感。
3、如果控制和治療?
針對購物狂常用的方法是認知行為治療,就是讓行為者認清:衝動想買的念頭,會導致購物造成後續欠債的問題;讓行為者一再從練習中熟悉過度消費和負債的因果關係;學會購物前先列表,把想買的商品分成3類:我想要但不需要的、可能需要的,以及我真的需要的。
如果還伴有嚴重抑鬱症的話,可以適當用一些抗抑鬱藥物,可適當緩解購物衝動。但是,仍然要配合認知行為治療,這才真正有助各方面症狀改善。
如果家裡有人發生類似情況的話,更需多一份理解。購物狂通常是因為生活中缺乏自信,自我認同不足的錯覺式自戀的情感補償,多陪她們聊聊天,給予一些生活中的肯定和支援,能夠使她們得到身心的滿足。
購物狂的這種心理障礙,可以不使用藥物的方法治療,因此,假如我們大家有了這種心理情況以及產生了瘋狂購物的行為,那麼自己就應該要注意了,必須要合理的用自我調節的辦法,改善自己的症狀,早日擺脫心理障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