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譚被騙20萬,如何尋找大V?急,謝謝幫忙!
新媒體時代,社交玩法變得多種多樣。六度人脈法則說,任何一個人都可以通過六個人認識地球上的任何一個人。
那麼我們在人脈達不到的情況下如何通過社交網路結識你想認識的大咖?有方法嗎?有。究竟要怎麼做?
今天通過我的案例給大家分享一下如何通過微博結識大咖。
13年年初我上騰訊微博看到一條資訊,我得朋友張主任@青少年教育專家孫雲曉。希望邀請孫老師給企業家學員做一場家長教育的分享。微博發出去有一個周但沒有得到孫老師的回覆。我就想要不我試一試,說不定可以幫上我的朋友。
我看了看孫雲曉老師在騰訊微博上發的狀態,資訊少,更新不及時。我便用新浪微博搜尋孫雲曉老師,一搜索便找到了他的新浪微博。孫老師擁有500多萬粉絲,在新浪微博很活躍。
當時我簡單的做了一個總結,如果你想通過社交平臺聯絡到你想聯絡的大咖,首先你得選擇一個對的平臺。這位大咖在這個平臺很活躍,經常使用這個賬號。
我們還要有一個心態,不要覺得大咖很了不起,很難聯絡。他也是普通人,只要真誠就很可能與他建立關係。
再後來的幾年我用同樣的方法聯絡到不少大咖和他們建立了聯絡。比如管理學界的大咖陳春花老師,新媒體大咖、社交紅利作者徐志斌等等。
前段時間跟朋友交流,朋友覺得我的方法很受用,建議我把方法分享給更多需要的朋友,便有了這篇文章。
結識大咖方法論
2.新浪微博的介紹要有特點。比如:我之前的新浪微博是這樣介紹的:李梓赫,海行者創始人。80後,喜歡攝影、行走、旅行。介紹的準確可以讓一個陌生的人對你做進一步瞭解,就像面試一個新人看完面像看簡歷。
3.如果你能夠認證你的微博最好不過。比如:某某公司創始人或CEO。這個認證會更有利一些,就像談判一樣,身份對等。有的時候你可能是一個職員,也不要緊,要去嘗試,只要你的方法得當依然可以和大咖建立聯絡。
4.高質量的原創微博內容。這個是你思想的表達,需要從你有新浪微博或社交賬號開始你就要重視起來。內容有質量的同時要做到正能量。如果你前面做的很好但是你的微博內容負能量那麼你會前功盡棄。
想了解一個人,看看他社交賬號發的內容就差不多了,這個是他內心的表現。最怕有些人來大姨媽了還跟所有的粉絲彙報一下。
5.大咖是吸引來的。
吸引是被動接受,尋找是主動發現。
在這裡跟各位分享前兩日的一個案例。
後來被幾個認證的人轉發,比如《周漁的火車》作者北村、新浪陝西的總經理、吉林大學的教授、天涯寫手等。這些人的粉絲少則幾萬,多則幾十萬。第二天早晨一看我漲了10多個粉絲,其中一個粉絲是北村老師,他的粉絲數量是68萬,所以我講大咖是吸引來的,類似的例子我經歷過好幾個。
最後我想說的是,網際網路時代,多平臺發聲,打造屬於自己的IP。這個需要根據自己的實際情況做定位。
第一,你要明白你是什麼?你是什麼樣的人?你擅長的是什麼。
第二,給自己起一個好名字,讓別人記住你。
第三,找一匹馬騎。一共六匹馬:你的公司、你的上司、你的朋友、好的想法、信心、你自己。
上面的方法需要不斷修煉改善,一開始是主動尋找大咖,之後通過個人品牌IP的打造把大咖吸引過來。
待微博超話等級升到12級後,系統會自動在話題裡,釋出成為粉絲大咖的博文,也會提示可以申請橙v認證,然後準備操作認證步驟。
新媒體時代,社交玩法變得多種多樣。六度人脈法則說,任何一個人都可以通過六個人認識地球上的任何一個人。
那麼我們在人脈達不到的情況下如何通過社交網路結識你想認識的大咖?有方法嗎?有。究竟要怎麼做?
今天通過我的案例給大家分享一下如何通過微博結識大咖。
13年年初我上騰訊微博看到一條資訊,我得朋友張主任@青少年教育專家孫雲曉。希望邀請孫老師給企業家學員做一場家長教育的分享。微博發出去有一個周但沒有得到孫老師的回覆。我就想要不我試一試,說不定可以幫上我的朋友。
我看了看孫雲曉老師在騰訊微博上發的狀態,資訊少,更新不及時。我便用新浪微博搜尋孫雲曉老師,一搜索便找到了他的新浪微博。孫老師擁有500多萬粉絲,在新浪微博很活躍。
當時我簡單的做了一個總結,如果你想通過社交平臺聯絡到你想聯絡的大咖,首先你得選擇一個對的平臺。這位大咖在這個平臺很活躍,經常使用這個賬號。
我們還要有一個心態,不要覺得大咖很了不起,很難聯絡。他也是普通人,只要真誠就很可能與他建立關係。
再後來的幾年我用同樣的方法聯絡到不少大咖和他們建立了聯絡。比如管理學界的大咖陳春花老師,新媒體大咖、社交紅利作者徐志斌等等。
前段時間跟朋友交流,朋友覺得我的方法很受用,建議我把方法分享給更多需要的朋友,便有了這篇文章。
結識大咖方法論
2.新浪微博的介紹要有特點。比如:我之前的新浪微博是這樣介紹的:李梓赫,海行者創始人。80後,喜歡攝影、行走、旅行。介紹的準確可以讓一個陌生的人對你做進一步瞭解,就像面試一個新人看完面像看簡歷。
3.如果你能夠認證你的微博最好不過。比如:某某公司創始人或CEO。這個認證會更有利一些,就像談判一樣,身份對等。有的時候你可能是一個職員,也不要緊,要去嘗試,只要你的方法得當依然可以和大咖建立聯絡。
4.高質量的原創微博內容。這個是你思想的表達,需要從你有新浪微博或社交賬號開始你就要重視起來。內容有質量的同時要做到正能量。如果你前面做的很好但是你的微博內容負能量那麼你會前功盡棄。
想了解一個人,看看他社交賬號發的內容就差不多了,這個是他內心的表現。最怕有些人來大姨媽了還跟所有的粉絲彙報一下。
5.大咖是吸引來的。
吸引是被動接受,尋找是主動發現。
在這裡跟各位分享前兩日的一個案例。
後來被幾個認證的人轉發,比如《周漁的火車》作者北村、新浪陝西的總經理、吉林大學的教授、天涯寫手等。這些人的粉絲少則幾萬,多則幾十萬。第二天早晨一看我漲了10多個粉絲,其中一個粉絲是北村老師,他的粉絲數量是68萬,所以我講大咖是吸引來的,類似的例子我經歷過好幾個。
最後我想說的是,網際網路時代,多平臺發聲,打造屬於自己的IP。這個需要根據自己的實際情況做定位。
第一,你要明白你是什麼?你是什麼樣的人?你擅長的是什麼。
第二,給自己起一個好名字,讓別人記住你。
第三,找一匹馬騎。一共六匹馬:你的公司、你的上司、你的朋友、好的想法、信心、你自己。
上面的方法需要不斷修煉改善,一開始是主動尋找大咖,之後通過個人品牌IP的打造把大咖吸引過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