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奕天讀歷史

    韓信是西漢的開國功臣,素有“兵仙”美譽,是中國歷史上著名的謀戰派軍事家,傑出的軍事統帥。韓信將兵,多多益善,幾乎是盡人皆知的典故。

    韓信在我們通常的印象中,是在投奔劉邦之後,才正式開始領軍作戰。其實,這是一個誤解。

    韓信的成長過程,跟我們大多數人,實際上是類似的。

    韓信少有大志

    韓信年少時,家貧且放縱無禮,即做不了官,也不懂得經商之道。甚至,韓信一度困苦到要靠蹭飯,才能度日的地步。

    但是,貧困的韓信素有大志。他天天揹著一把從來不出鞘的劍,哪怕常常被人譏諷,甚至是受了胯下之辱,也從不改變。這說明,韓信年少時,就有成為將軍,征戰沙場的志向,而且從未改變。

    秦初,秦始皇曾廣收天下兵器。韓信有劍,說明他的家庭,不是有一定的傳承背景,就是在生活狀況還好時,至少還買得起一把劍。

    韓信讀過哪些兵書,史書上並沒有記載。但是,韓信可以識字、寫字是確定的。推測,他應該是讀過書,學習過一些基本的軍事知識,並且還在不斷的學習積累。

    韓信曾“師”從項梁

    韓信並非直接從大將軍做起的,他在投靠劉邦之前,曾經投奔過項梁、項羽。

    《史記》載:“項梁渡淮,信杖劍從之,居戲下”,韓信直屬項梁指揮。這就跟Quattroporte的助理、祕書一般,即使韓信之前沒有從軍打仗的經驗,但是也可以從“Quattroporte”項梁那裡,學習到很多軍事知識。更何況,項羽“萬人敵”的兵法也是項梁教授的。韓信的學習環境,要比項羽更具優勢。

    項梁兵敗戰死之後,韓信跟隨了項羽,被項羽任命為郎中。秦時的郎中,就是帝王的侍從官,貼身侍衛。可見,項羽還是比較信任韓信的。之所以如此,應該是韓信之前曾是項梁貼身侍衛的緣故。

    韓信追隨項羽左右,這才有了“數以策幹項羽,羽不用”之事。此時的韓信,在軍事上已經開始成熟,並且有了自己的想法。

    只可惜,項羽傲慢自大,不善於聽取建議,再加上有點看不起韓信,這才讓韓信失去了希望,憤而跳槽,投奔了劉邦。

    看到這裡,韓信是不是像極了我們現代的職場人。剛入職場,覺得可以學到很多東西,就耐心留了下來。新老闆來了,一瓢冷水澆下,希望破滅,跳槽。

    韓信在跳槽劉邦公司之前,並非沒有領過兵,打過仗。只不過在項梁、項羽那裡,他不是主帥罷了。韓信是有自己的成長過程的。

    韓信有天賦,善實戰

    如果沒有一定的天賦,想在某一個領域做到頂尖的地位,不是不可能,但的確會非常艱難。而韓信在軍事上,卻頗有天賦。

    韓信作戰從來都不是紙上談兵,而是非常注重實際,非常重視情報收集,每次都是打“知己知彼”之戰,並且會因時、因地、因人制宜。不管韓信有沒有學過《孫子兵法》,韓信的所做所為,都暗合了很多《孫子兵法》中所講的策略。

    韓信的百戰百勝,一不靠天,二不靠運氣,而是自己謀劃來的。

    韓信在第一次與劉邦交談時,獻上了《漢中對》,分析了劉邦與項羽之間的優劣勢。劉邦聽後,“大喜,自以為得信晚。”

    韓信起兵之時,很清楚劉邦在漢中的軍隊,是抵擋不住項羽的。所以,他避開了項羽的鋒芒,挑選了項羽平定齊國田榮叛亂,無暇西顧之時,“暗度陳倉”,一舉定三秦。

    漢軍出關中,一路勢如破竹,取了彭城。只是,劉邦原本是市井無賴,得志便張狂,被從齊國趕回的項羽,率三萬精騎突襲,大敗而逃。

    韓信向劉邦建議,由劉邦率主力在滎陽擋住項羽;自己則分兵攻打魏、燕、趙、齊等國;另外,再派一路兵馬南下,斷絕項羽的糧道,以便最終完成對項羽的戰略包圍。

    從這一建議就可以看出韓信的遠見卓識。

    雎水之戰,韓信使用“聲東擊西”、“木罌渡軍”計,平定了魏國。

    井陘之戰,韓信使用“拔旗易幟”、“背水一戰”(“置之死地而後生”)之計,收復了趙國。

    井陘之戰後,韓信又拜了一位新的老師,即廣武君李左車。韓信“解其縛,東鄉坐,西鄉對,師事之”。

    隨後,韓信聽取了李左車“不戰而屈人之兵”的戰法,派使者收服了燕國。

    之後,韓信東進,撕毀了酈食其與齊王定下的盟約,進攻齊國。又以“半渡而擊”的策略,擊敗並殺死了項羽派來救援齊國的龍且,平定了齊國。

    最後,韓信受齊王爵,與劉邦、彭越、英布等人合兵一處,圍困項羽於垓下。韓信以“十面埋伏”、“四面楚歌”之策,徹底擊敗了項羽。

    韓信厲害在哪裡

    韓信所用的戰術,有些是獨創的,但並非全部都是獨創的戰術,只是韓信都根據實際情況,加入了自己的再創造。

    比如“半渡而擊”,至少在春秋宋襄公之時就有了。宋襄公與楚軍作戰,部下就建議趁楚兵渡河時,進攻楚軍。結果,宋襄公不同意。

    韓信的“半渡而擊”,就加入了自己的創新。他根據龍且的特點,以及河流的情況,做了更進一步的部署。

    韓信首先算定了龍且驕傲,看不起他,故意詐敗;並提前派人到河流上游攔截了水流,讓龍且誤認為可以輕鬆渡河。當楚軍走到河中心時,上游放水,漢軍趁機掩殺。楚軍遭水淹大亂,自相踐踏,死傷無數。

    韓信的“置之死地而後生”的“背水一戰”,更是經典之戰。後來的人,多數只學會了“置之死地”,卻沒有學到“而後生”的“拔旗易幟”疑兵計,更沒有算到對方統帥的作戰能力和意志。

    沒有擾亂敵軍的疑兵之計,對方兵力佔優,如何會混亂撤退呢?不利用對方主帥的弱點,不讓對方主帥犯錯,又如何會落入圈套呢?只要一點沒有謀算到,即使己方士兵死戰,最後也是隻有死路一條。三國馬謖就是最典型的失敗戰例。

    而韓信的“四面楚歌”,則算定了項羽,以及楚軍的心態,打了一場漂亮的心理戰。

    所以,韓信的厲害,就厲害在,他在不斷學習、實踐古人兵法的同時,還會不斷的加入自己的創新。韓信注重偵查敵情,注重瞭解對方主帥、軍隊的情況,以及周邊的地理環境,甚至天氣狀況。然後,再根據實際局勢,制定出完善的作戰計劃。

    如此的韓信,不百戰百勝,那才奇怪了。

    韓信對項羽,照樣是勝於謀略。

    韓信先是故意避開了項羽的鋒芒,當己方壯大之後,再一舉擊敗了項羽。韓信是“兵權謀”的代表人物,而項羽是“兵形勢”的代表人物。韓信是善於全域性謀劃,臨場作戰的全面軍事人才,而項羽則是僅善於利用戰場有利形勢的大將軍而已。所以,當項羽消,而韓信長之時,韓信自然可以一出手就滅了項羽。

  • 2 # 大風起兮雲飛揚y

    韓信從小窮困潦倒,一米七八的大漢,什麼也不會幹,整日掛把佩劍,東逛逛西混混,吃了上頓沒下頓的吊絲,然而,他卻有當大將軍、當元帥帶兵打戰的志向,為此研讀古今兵法戰陣,並青出於藍勝於藍。

  • 3 # 朵朵佬爺

    兵法的最高原則是實事求是。所有的兵法是前人的經驗,有可取之處,但不能照搬,刻舟求劍,是自尋死路。韓信也是學的兵法,他能活學活用,就是審時度勢,方可取勝。韓信也並非沒打過仗,在項羽手下打過許多仗,只是沒親自指揮。韓信在打仗中學習打仗,並能兵法聯絡實際,才能出奇制勝。我看韓信的故事,都是實事求是的,劉邦要去打項羽,韓信是反對的,但劉邦不聽,便免了韓信的指揮權,自己去送死,結果大敗,不是韓信備了第二條防線,劉邦就無處可逃,做了項羽刀下之鬼了。

  • 4 # 清城派

    本人認為韓信是學過兵書的,也應該學過幾年武,他自少就熱衷於軍事戰鬥,也應該每時每刻腦子裡想的最多就是軍事!在這方面與近代林彪一樣,滿腦子裡都是軍事!

  • 5 # 小x樹s林l

    至於說韓信軍事才能比項羽強,這一點也不好說。根據項羽和韓信的交手記錄來看,項羽基本上沒有直接對抗韓信,因此不好比較。項羽要面對的幾乎是天下所有諸侯,對付韓信只是項羽對抗劉邦的一部分,換句話說項羽和韓信本就不是一個量級的。在項羽劉邦三年的拉鋸戰中,韓信瘋狂發育這大概是王者榮耀把韓信弄成打野英雄的原因吧,扯遠了。韓信一直避開和項羽的正面交手而是直接打項羽的小弟,而項羽因為劉邦的牽制一直無法脫身。

  • 6 # 歷史知道點

    1、首先這個命題成立的前提是:項羽的確是被韓信打敗的。顯然從史料記載來看,韓信對劉邦打敗項羽贏得楚漢戰爭中有著重要作用,確實也曾打敗過項羽,但項羽的戰敗卻並不能說完全是由韓信,畢竟韓信和項羽作戰時項羽已經左右受敵疲於奔命了。這其中至少有劉邦在後面的支援,張良等人的計謀,韓信就不免有鑽空子的嫌疑。

    2、再者韓信在投靠劉邦時沒有領過兵打過仗,項羽在起兵前也沒有領過兵打過仗。甚至可以說項羽就是一個自學成才的軍事家。史料記載項羽曾和項梁學習文化沒有學成,學習兵法也是半途而廢沒有學成,可這並沒有影響他指揮作戰。

  • 7 # 人皆可為舜禹

    其實想要獲得成功項羽是顯然不能的,他過於的驕傲自大,曾經韓信是項羽帳下的一名小將,可是項羽有眼不識泰山,將來打敗他的恰恰是這名小將。如果項羽當時可以向劉邦一樣的重用人才也不會落得如此下場。

  • 8 # 喵叔140

    1.他具備軍事方面過人的天賦:天才

    2.自幼喜歡研讀兵書,具備堅實的理論知識

    3.在項羽賬下做過一段時間的執戟郎中,對楚軍軍事排程和實戰耳濡目染,具備了一定的實踐經驗

    4.遇項羽軍之前領漢軍打了各個較弱的諸侯,具備了真正的實戰經驗

  • 9 # 珠海DHclub

    這其實是一門管理上的學問,韓信研究的是大專案管理方向,擅長分級管理。

    而同期的將領最多研究的是普通的專案管理。

    所以:“韓信用兵,多多益善”就是這個意思,兵多了,分級管理做好就行。

  • 10 # 我愛澆地

    不容置疑韓信非常聰明,悟性也高。腦孑偏長爭鬥謀戰之類思索,又善觀察細研究。心中又有成大業的志向。

    所以在當時戰亂之際,韓信勇而從軍,在軍隊中他的崗位是整天與頂尖軍事指揮將領在一起,將領們商討決策他一清二楚,戰鬥勝負過程他也清楚。同時他對項羽指揮特點,軍隊結構,管理特點,等等項羽軍隊情況熟悉得徹底。因此,韓信戰中學,學中打,戰勝項羽。為劉邦打下江山又被劉邦殺掉,早知今日何必當初!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三國演義》與《水滸傳》均以人物刻畫藝術成就著稱於世,論強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