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使用者7141617198968

    究其根本原因就是光速是有限的,以至於太陽發出的光並無法瞬時,而是需要花費一定時間才能到達地球被我們看到。具體的,光速大約為30萬千米/秒,日地距離約為1.5億千米,透過簡單計算就可以知道,太陽發出的光抵達地球需要花費約8.3分鐘,一般就說八分鐘。正因如此,我們也可以說日地距離為八光分。

    太陽是宇宙中一顆普通的恆星,質量中等為紅矮星,壽命大約是100億年,在大約50億年以後會變成緻密星-白矮星。太Sunny的產生是由於太陽核心處在自身引力塌陷提供的條件下進行核聚變,釋放出光和熱。這意味著光子是從太陽核心處產生穿出太陽來到地球,那麼有的人可能就說了太陽半徑69萬公里,那麼在8分20秒的基礎上在加個2秒鐘就可以,真的是這樣嗎?

    實際上不是的,簡單的說光子在太陽內部不走直線,它們像無頭蒼蠅一樣每當撞擊到其他粒子就需要改變方向,就這樣一頭一頭的撞下來,等它們來到太陽表面絕不是2秒鐘。這個問題在喬治伽莫夫寫的科普書籍《從一到無窮大》中有相關計算如下:

    太陽內光子的自由程為1 釐米,太陽的半徑大約是70000000000釐米,那麼光子就要拐上5×10的21次方個彎才能到達表面。每一段路需要3×10的負11次方秒,而整個旅程所用的時間大約為1.5×10的11次方秒,大約是5000年。上邊計算的是最短用時,最長可能需要10多萬年的時間。

    再進一步延伸,我們夜晚所看到的星星其實是它們很久之前的樣子。比如夜晚全天最亮的恆星天狼星,距離地球約8.6光年,所以我們看到的是它8.6年前的樣子。也就是說,仰望星空,我們看到的都是歷史。

    關於這一點,對於天文研究來說至關重要。在宇宙中看得越遙遠,就意味著我們看到了越久遠的過去。於是,極目望向宇宙深處,天文學家就能瞭解到宇宙過去的情況。嚴格來說,就算是看站在你面前的人,你所看到的也不是現時的。不過,在這樣的尺度下,光速實在是太快了,延時效果完全可以忽略不計。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怎麼寫離婚賠償協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