視覺引導的原理就是像人一樣去一步一步的把行人引向目標。不要耍小聰明,不要耍情緒,尤其是不要裝傻X。
舉幾個簡單的現實生活中的吧。
從地鐵的十號線下車換十四號線。
現在有些車站下車就能看到換另一條線應該從哪邊走,比如說向左走,上電梯之類的大標語。這種引導顯然是最好的。如果沒有這一層引導也還不是什麼大問題,反正一般的常識都知道不上到站廳反正是換不了線的,那就先上到站廳在看導引吧。
現在乘電梯上站廳。上來之後頂頭就看到一個大牌子,上面寫著“10號線”……… 然後我就懵了…… 看到這個牌子只能讓我再一次確認自己真的是從十號線的車上下來了,並且上到10號線的站廳來了。然後呢!?我真的需要知道這個嗎?我站在電梯旁邊,環顧四周,視線之內再也找不到另外一個不是寫著“10號線”的牌子了。
14號線換乘從哪裡走?
我唯一能做的就是先四處走一走,先離開這個奇葩的地方再說吧。幸運的是我走的還比較快,總算找到了一個道路分叉的地方,就是說有一個向右轉的T型路口。然後我快步走的那個路口,轉身向右看,在T型路口的橫樑上,有一個很大的導引標誌,上面寫著“14號線”,還有一個向上的箭頭。
那麼這樣的導引設計到底好還是不好呢?這個答案顯然不言自明瞭。然鵝現實還有更糟的一面。就在這個T型路口的正前方,就有一個從天花板上垂下來的大型導引標牌,上面用清晰的文字大大的寫著“10號線”。。。
好吧,第一,我不知道為什麼那麼大的一個牌子為什麼就不能在右邊擠出四分之一的面積來寫一個“14號線”再加一個向右的箭頭➡️?
第二,考慮到10號線長長是需要穿過一個T型路口去換乘上行和下行列車的,所以如果不是走投無路了,我是絕對不會去猜測一個豎著巨大的“10號線”標牌的路口,保不齊,大概,萬一,說不定,天知道,也許也有那麼萬分之一的可能,萬一它也通到某一個可以繼續尋找14號線入口的地方呢。
視覺引導的原理就是像人一樣去一步一步的把行人引向目標。不要耍小聰明,不要耍情緒,尤其是不要裝傻X。
舉幾個簡單的現實生活中的吧。
從地鐵的十號線下車換十四號線。
現在有些車站下車就能看到換另一條線應該從哪邊走,比如說向左走,上電梯之類的大標語。這種引導顯然是最好的。如果沒有這一層引導也還不是什麼大問題,反正一般的常識都知道不上到站廳反正是換不了線的,那就先上到站廳在看導引吧。
現在乘電梯上站廳。上來之後頂頭就看到一個大牌子,上面寫著“10號線”……… 然後我就懵了…… 看到這個牌子只能讓我再一次確認自己真的是從十號線的車上下來了,並且上到10號線的站廳來了。然後呢!?我真的需要知道這個嗎?我站在電梯旁邊,環顧四周,視線之內再也找不到另外一個不是寫著“10號線”的牌子了。
14號線換乘從哪裡走?
我唯一能做的就是先四處走一走,先離開這個奇葩的地方再說吧。幸運的是我走的還比較快,總算找到了一個道路分叉的地方,就是說有一個向右轉的T型路口。然後我快步走的那個路口,轉身向右看,在T型路口的橫樑上,有一個很大的導引標誌,上面寫著“14號線”,還有一個向上的箭頭。
那麼這樣的導引設計到底好還是不好呢?這個答案顯然不言自明瞭。然鵝現實還有更糟的一面。就在這個T型路口的正前方,就有一個從天花板上垂下來的大型導引標牌,上面用清晰的文字大大的寫著“10號線”。。。
好吧,第一,我不知道為什麼那麼大的一個牌子為什麼就不能在右邊擠出四分之一的面積來寫一個“14號線”再加一個向右的箭頭➡️?
第二,考慮到10號線長長是需要穿過一個T型路口去換乘上行和下行列車的,所以如果不是走投無路了,我是絕對不會去猜測一個豎著巨大的“10號線”標牌的路口,保不齊,大概,萬一,說不定,天知道,也許也有那麼萬分之一的可能,萬一它也通到某一個可以繼續尋找14號線入口的地方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