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把圍棋行列距離十釐米,把棋譜擴大到上下1000億光年的大小,有多少種不同的走法,有多少種可能?
回覆列表
-
1 # 永恆的光明73273390
-
2 # 木星小太陽
走法只是個數字,不擴大就比宇宙粒子總數多。擴大了也就是一億的一億次方的一億次方,如果不夠就多加幾個,沒什麼意義。我只想知道圍棋棋子的密度是多大?
這個問題很重要,關係著這些棋子在萬有引力的作用下會變成中子星還是黑洞。物極必反,沒有無窮大,無窮大的東西如果密度不是無窮小就是黑洞,也沒有無窮小,最小小不過基本粒子。
其實圍棋棋盤為什麼是19路,而不是18路或是20路也是有原因的。為方便看出差別,我們以17路和21路來進行討論圖片不是很用心,見諒。圖中我們很明顯的看到,17路棋盤把三線空全部圍住需要48手,共獲得實地120目,相當於一手棋效率2.5目
如果是四路上的子,把四路上的實地全部圍起來需要40子,共獲得實地17×4-36=168目,相當於一子效率4.2目,綜上,兩者相差1.7目。
對於21路也按照類似的方法去思考,也可得到一結果,會下棋的朋友應該都知道,圍棋3線是實地線,4線是發展線。如果棋盤小則讓人貪戀實地,不思進取,如果棋盤過大,則進取中腹,根基不穩,好高騖遠。只有當19路的棋盤是,3線4線棋子的效率才是最接近的,從這一點上也能看出發明圍棋人卓越的智慧。
回到原問題,如果棋盤1000億光年那麼大,也近似就是無限大了,那麼就能想到關於天元和宇宙流的故事,早在日本幕府時期,就有一位名叫涉川春海的棋手鍾愛天元,曾認為先著著子天元必勝,實力也很強,不幸的是他碰上了同時期本因坊道策,在御城棋中屢屢失手於他,最後索性不下棋,專心研究天文了。現代圍棋當中,武宮正樹九段以他的宇宙流讓人稱道,他認為棋盤是一個宇宙,中央最大,雖然他本人只是走3連星佈局,慢慢的進入中腹。
Alphago的出現使得人們對於圍棋有了一個新的瞭解,但圍棋的正解到底是什麼,誰也不知道,Alphago只是做到自我學習和樹形搜尋,也做不到完全找到圍棋的最優解。圍棋變化之多,宇宙中原子數加起來也不及,19路棋盤是這樣,但棋盤就是一個宇宙的時候,相信第一手落子天元是最好的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