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明月入懷618

    年關裡的故鄉

    時而模糊

    時而清晰

    夢中的白楊

    依然在北風裡傲然挺立

    蒼天的倔強和濃濃的年味相依

    樹下卻無人再聽您的喋喋絮語

    曾經的其樂融融好像已成為久遠的記憶

    您殷殷的叮嚀已是遙不可期

    年關裡的故鄉

    時而憂傷

    時而甜蜜

    走在繁華擁擠的大街上

    小城裡的我依然嗅到了您熟悉的氣息

    煮肉的香味勾起了太多的溫馨回憶

    鍋底下舔著誘惑的火苗剛剛冒出熱氣

    饞嘴的我們就對你寸步不離

    當您把一塊塊煮熟的肉分配給您的兒女

    窘迫生活裡的您啊

    卻不肯把一口放進自己嘴裡

    今天

    當我把異常豐富的肉食燉熟在這年關裡

    卻不知道該透過哪條郵路寄給您

    商場裡琳琅滿目的衣服在貨架上

    無限度地誇張著它的貼心舒適

    我卻踟躕著不知該把哪件買給您

    作為另一個世界過年的新衣

    年關裡的故鄉

    時而柔軟

    時而堅硬無比

    夜深人靜

    在沒有鞭炮聲的年關裡

    我敲下這滿含眼淚的心曲

    故鄉

    我夢中永遠的相依

    此時此刻

    我知道您在哪裡

    卻不知道自己在何處想您

    風收 寒息

    西地的窪地

    東坑的蘆葦

    爹孃的慈祥

    卻被他鄉的荊棘永遠打磨在心底

  • 2 # 啊彭客

    關於這個話題,我想說的是:父母在,則故鄉在。因為父母在,年年回,父母不在了,回去了沒人噓寒問暖。同時太久沒回故鄉,鄉里鄉親的感情會淡了。沒人會在意你,因為你即不屬於農村,也不屬於城市。除非你很有錢,在故鄉翻修祖宅。

    長期飄泊在外,只能是在手機相簿中翻出故鄉的照片,一個念想。回想小時候在故鄉和同齡人嬉鬧的回憶。

    回不去的農村,現在是一個普遍的現像。做為農民工的我,心裡感覺一輩淒涼

  • 3 # 陳思呈

    作為一個寫作者,我認為書寫故鄉就是寄託鄉愁的最好方式。

    對於故鄉,與很多風景略有可取的地方一樣,其旅遊開發不是不夠而是太多,對於任意一個稍有點歷史、文化上較有獨特的地方,總會有一些與文化名人或者其它名人相關的傳說、景點,一些被枯燥闡述的風俗文化,一道又一道的美食小吃,一個又一個的農家樂,使它原來的面目,或者說,你理解中的面目,越來越不可追尋。

    與此同時,關於某個地方可以怎麼玩怎麼吃的文章,也不是太少而是太多。我想這是因為人們對感官的充分鼓勵甚至寵溺,大家都太懂得享樂生活了,一個個都像西敏司的父親。這種“旅遊文化”,事實上對真正的地方文化,常常有所破壞。一切在商業化和商品化的過程變得風味大異。觀察者本身受現有的宣傳手冊影響既深,所有的感受也往往是二手的,表淺化而狹窄化,除了吃喝,關注點往往是宣傳材料上的景點ABC。

    而我們,是需要一個故鄉的。為什麼呢?因為人需要根系,需要後方,需要知道自己的來路。需要知道:

    你為什麼會成為今天這麼一個你?你為什麼會在這裡,在做這些事,過著此時此刻的生活,這跟你來自一個什麼樣的地方,你有過什麼樣的路徑,你遇過什麼樣的人和事,你的胃口和品味,你的模樣和口音,你的童年和故土、曾經的愛與哀……都離不開關係。

    美國學者理查德洛夫在其著作《林間最後的小孩》中說:如果對一方水土沒有深深的眷戀,一個成年人也會感到迷惘。

    學者張弱水說,鄉愁是對逝去的美好事物的追憶,也是與目前難以應付的個人狀況達成的妥協,希望這是暫時的,我就要走到老路上,我就要回到老地方,我最終要回到一個搖籃般單純的經驗中去。

    而在寫作鄉愁的文字,我印象很深的,還是李娟的書中非常小的一個細節。她寫到她自己在外工作,總是想給家中的母親和外婆帶點什麼禮物回去,她給她們帶回了兔子,金絲熊,其實就是耗子,麥片,鹹燒白。

    關於鹹燒白這一段,李娟原文是這樣寫的:

    一碟一碟放在超市裡的冷櫃裡,顏色真好看,和童年記憶裡的一模一樣。外婆看了也很高興,我在廚房忙著熱菜,她就搬把小板凳坐在灶臺邊,興致很高地說了好多話,大都是當年在鄉壩吃席的趣事。還很勤快地早早就把筷子擺到了飯桌上,一人位置前放一雙。等鹹燒白蒸好端上來時,她狠狠地夾了一筷子。但是勉強嚥下去後,悲從中來。

    這裡面,外婆等待熱菜時興致很高地講到當年在鄉壩吃席的趣事,那就是鄉愁,剛開始吃飯時外婆勤快地擺筷子,那也是鄉愁,狠狠有夾了一筷子,也是鄉愁,最後,吃不到記憶中的味道,那種失落和驚諤,使她悲從中來,更是鄉愁。

    一點鄉愁,單獨地寫來多麼抽象,但在鹹燒白的牽引下,它如此具體,我們知道了,原來我們平平淡淡無心無肺的日常生活裡,其實也有鄉愁。

  • 4 # 陶代倫

    那條路

    那條路,村子唯一的視窗

    經過彎彎的小橋

    通向何處?

    腳步和流水聲清晰分明

    路上,有我遺落的童音

    路上,有我蜿蜒的青春

    夢想掛在前方

    觸鬚在異鄉延伸

    那條路,故事發黃

    時間也爛入泥裡

    我看見我自己

    深一腳淺一腳的影子

    一顆飄零碎了的心

    還有那炊煙般的眼睛

    那條路

    永遠在鄉愁的螢幕上,

    顯影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孩子們的口味和大人的口味不同。都有哪些菜孩子們愛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