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39歲的小猴子
-
2 # 藍溪客廳
題主你好,首先,請問是您班上的小朋友愛表現,還是您的孩子愛表現?“愛表現”是誰給的判斷呢?是什麼樣的行為呢?
我姑且認為是一個小朋友比較喜歡回答問題,或者比較積極地做事兒,積極地幫助他人。
本來做這些是受到大家鼓勵的,但是有可能小朋友在做這些事兒的時候,沒有徵得別人的同意。比如別人沒有請他幫忙,她就爭著幫忙了;沒有請他回答問題,他就搶答了等等。
這些不是很恰當的好意,讓別人不太舒服,我們稱之為“愛表現”。
所以,一個原因只是小朋友沒有學會適當地做事。
還有一個原因,是小朋友沒有受到足夠的關注。“愛表現”是一個小朋友希望受到關注和愛的訊號。
那麼如果知道原因,就不會覺得“處處都有他”的感覺,而是覺得小朋友需要適當地提醒和幫助。
每個孩子的是性格不同的,有的愛說話,有的不愛說話,這個愛表現得孩子本身沒有問題,性格所致,你要問問你自己,是哪裡讓你不舒服了?這個孩子愛表現,你家孩子不愛表現,讓你不高興了?面子上掛不住了?還是你怎麼和自己孩子說,去,上去去表演啊,孩子就是不去,而這個孩子卻落落大方,讓你覺得受傷害了呢?大多數都是由於自己的孩子和這個愛表現的孩子差距太大,才會讓你有這種感覺?不知道是不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