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西鹹候鳥

    歷史上武周天樞存在過。

    天樞,武則天紀功柱。寓意“天下中心樞紐”,是武周盛世的標誌、世界中心的象徵。由各國君臣籌資百萬億建於神都(今洛陽),位居世界三大紀功柱(中國武周王朝天樞、羅馬圖拉真紀功柱、印度阿育王石柱)之首。全稱“大周萬國頌德天樞”,標誌著中國古代國際地位達到頂峰,是武周帝國屹立於世界之巔,統領萬國、協和萬邦的見證。

    長壽二年(693年)吐蕃聯合西突厥,後突厥、室韋4國大軍圍攻武周,號稱“亞洲大戰”,於次年(694年)被武周擊敗。為紀念此戰全勝,八月,世界200餘國元首在波斯大帝亞伯拉罕(Abraham,又譯阿羅憾)等人的號召下,請求用銅鐵鑄造天樞,銘紀功德,貶唐頌周。武則天批准。東夷人毛むくじゃら(毛婆羅)設計模型,高麗人샘헌성(泉獻誠)運輸銅鐵,고족유(高足酉)雕刻。次年四月建成,柱身碑刻大戰功臣和萬國元首的名字,武則天親題:“大周萬國頌德天樞”。

    天樞總高147尺(45.87米),柱身八面,取自兩河流域的美索不達米亞造型藝術。營造理念源自羅馬帝國圖拉真紀功柱。蟠龍、麒麟縈繞,上部為騰雲承露盤,頂部置四龍立捧火珠,構成拜火教的“麒麟拜火”形制。

    天樞被唐朝統治者視為武周政權帶給李唐的恥辱,開元二年(714年)唐玄宗下令銷燬天樞,熔了一個月也未能熔完,但終究化為烏有,存世僅20年。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如何一眼分辨出老金剛菩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