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河洛芳怡
-
2 # 丟失的年華
武松是水滸傳裡不多見非常出彩的人物,作者用大篇幅的描寫武松俠義不畏強暴的英雄形象,但卻沒有點明他內心驕橫不近人情且狂暴嗜殺易受擺佈的本性。
武松年輕的時候在清河算是一個橫行鄉里的小流氓,喝醉了酒興起便把人往死裡打,然後不管不顧畏罪潛逃,讓大哥武大郎頂罪。逃到柴家吧你得有寄人籬下的覺悟,武松呢卻與柴家上下搞得非常不愉快沒趕出門已經算是柴進的仗義了。大冷的天患病無奈整了鍬炭火在走廊裡烤火,不慎被喝了點酒的宋江給踢翻了,惱火站起來就想狠捶,如果真打了就好,最好直接打死。依著武松的力氣應該沒有問題,宋江如果死了,後面的水滸就不好編了。認了宋江當臨時大哥後,武松拿著受贈的錢財回陽穀找親人,路過景陽崗時喝了點酒便打死了一隻國家一級保護動物老虎。當了陽穀縣的都頭相當於現在的刑警隊長,在小縣城也算是一個人物了。可惜好景不長,被西門慶破壞了,尤其武大郎的死亡徹底激起了武松內心的兇性唳氣。他殺水滸中數得著的美女潘金蓮可謂是血腥之極,先剝去了衣服,然後一刀捅心而死,用手撐開胸骨扯下心肝五臟供在桌前,割下頭來拎著就找西門慶去了,這一段描寫,大部分的讀者會簡單略過,反而對武松的快意恩仇大為讚賞。
刺配滄州,武松很快投靠了牢城營施恩,然後上演了一次黑吃黑的戲碼。後被蔣門神靠山張督監陷害,一怒之下將其滿門屠盡,一個不留。連唱曲的養娘玉蘭也是一刀捅死。尤其是殺張督監夫人時割頭割了半天沒割動,一看喲刀都砍鈍了,換把刀再來。殺完除淨,武松才爽道:我方才心滿意足。然後蘸著人血在牆上大書“殺人者武松也”六個大字揚長而去。人常言,冤有頭債有主,你怎麼殺蔣門神與張督監都行,可禍不及家人,你連跟你一樣的平民百姓毫無關係的女傭、馬伕、奶孃不分青紅皂白全部殺害,如同殺雞屠狗一般,絲毫沒有對人性憐惜之意。這就讓人極不舒適了,張督監滅門血案,武松上下共殺死十五人。
武松是打虎英雄,為報親仇血濺獅子樓稍許讓人讚揚,但為了恩怨將人滿門屠盡喪失了做人的基本底線,就讓人不喜了。
回覆列表
當然有人比如地府下的冤魂,西門慶,王婆,張都監,蔣門神,飛天蜈蚣大家一致控訴武松身為出家人打死國家一級保護動物罪在不赦按律開刀問斬亦不為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