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11
回覆列表
  • 1 # 敬亭閒坐

    其實高片酬並不僅僅是明星片酬虛高的問題。隨著國家出臺限薪令,之前看帖子有人爆料說雖然限制了明星的高片酬,但是有人通過其他方式從拍片過程中拿錢,這其實是“上有政策下有對策”的最好反映。

    而隨著有關部門和社會對高片酬的關注,明星高片酬的問題暫時得到了緩解。如何才能真正的解決那些僅僅依靠收割粉絲經濟來撈錢的“德不配位”和低付出甚至不付出而獲取高收入的情況?

    除了因為市場虛高,造成的高片酬外,很重要的一點是現在粉絲經濟、粉絲營銷,大批量收割粉絲的情況產生,造成了“流量為王”,只要有關注有流量,就可以變現,那麼隨之而來的就是對流量=錢的換算。高關注帶來高流量,高流量意味著高收入。這種情況之下,因為有粉絲買單,所以市場上的爛片和不專注於電影電視劇,反而純粹就是以愛豆對粉絲的號召力來轉變為流量和收視率、票房。如此之下,摳圖、替身、演技尷尬依舊有高片酬的現象也就不奇怪了。

    除了國家法規和行業法規對這一不正常現象進行規範和管理之外,是否還有其他方式進行規範?回答是當然有的。

    既然有些人將質量決定市場,市場決定票房轉變為流量決定市場,那麼如果從根源上控制影片的投放,是否有可行性?除了對薪酬進行管理,對影片的拍攝中替身的應用、以及摳圖行為是否也有相關規範?除此之外,把握一部影片質量的重要人物是導演,成片稽核過程中是否可以對影片質量不過關、內容注水、演技尷尬的這一部分內容作出相應的懲罰?比如針對爛片的發行、導演等進行之後的約束和限制。

    其實還是因為“看臉”,而很少關注其他方面,明星的入行門檻有些低。“顏即王道”帶來的畸形發展就在這裡了。不僅要注重容貌,更應該注重人品和才德的全方面發展。明星和演員、藝人的劃分應該更為明確。跨界是允許的,但是也要有跨界的資本才可以,不能僅僅因為有流量有關注就可以撈錢。

    做明星,除了臉之外,唱歌跳舞至少要符合一般要求,不能僅僅是粉絲的強行讚美。做演員,進修演技是基本要求,臺詞功底更是必修課。演藝是事業,既然能成為藝術,必然是需要符合規範和審美,而不能僅僅成為部分人,比如粉絲們圈地自萌的尖叫。

    除了對明星、藝人等進行管理,粉絲的管理同樣是需要重視的。

    隨著網際網路的發展,移動資訊的高速擴充套件,追星人群的年紀越來越小,自我約束和審美、價值觀等內容尚未成型,需要有適當的引導。粉絲的低齡化,易操控,也是粉絲經濟收割的一大助力。而低齡化粉絲用來應援愛豆的錢哪裡來的?不外乎是自己的壓歲錢、長輩的贈與、父母所給的生活費用等。本來是該教會孩子們養成良好的理財習慣的方式,卻變成了韭菜被“粉絲經濟”所收割。

    忙碌的家長們增加對孩子的陪伴和理解,是否可以緩解呢?

    高薪酬問題不僅僅是國家和市場需要注意,這幾乎是一個需要全民參與和注意的社會性問題。不僅僅是高薪酬需要注意,同時還要注意投射出來的社會問題。

  • 2 # 牧唐娛樂

    近些年明星高片酬一直是一個非常熱議的話題,也有很多老戲骨也吐槽小鮮肉明星在拍戲時非常不敬業,不背臺詞,對著鏡頭說12345……。

    甚至有些明星的片酬就達到了整部影片的一半資金。

    國內一線明星的片酬動輒就是幾千萬上億片酬,確實令人瞠目結舌。

    把多餘出來的資金,用於提高電影的質量,還能拍出更多經典的影視電影。

    為什麼好萊塢就能拍出很多,經典熱賣的電影,一是人家有優秀的製作團隊,二就是有大量資金的投入。

    限制明星高片酬的方法,一是廣電總局出臺“限薪令”,二是演員和片酬掛鉤,明星低片酬出演,憑藉明星自身的演技和電影熱賣來掙取佣金。

    在疫情期間,奮鬥一線的醫生和護士每月工資才有幾千元,在國家危難時他們衝在最前頭,甚至有些人付出了生命。還有很多科學家,科研出來的東西為國家節省幾億甚至幾十億的資金,他們一年才掙多少錢呢?

    而且在疫情期間,國家危難時這些片酬幾千萬甚至上億的明星又捐了多少錢呢?國家讓他們這麼容易掙這些錢,再不回報社會,確實說不過去。前段時間李蘭娟院士就提出了明星高片酬的“限薪令”。

    就在去年,足球明星年薪高的現象已經得到了有效的控制,體育總局已經出臺足球明星年薪封頂政策。相信在不久的將來明星高片酬的現象,快就將會得到控制。

  • 3 # 吃瓜群眾cc

    18年8月11日,愛奇藝、優酷、騰訊視訊、正午Sunny、華策影視等聯手釋出《關於抑制不合理片酬,抵制行業不正之風的聯合宣告》。聯合宣告稱,三家視訊網站聯合六大影視製作公司即日起嚴格執行有關部門每部電影、電視劇、網路視聽節目全部演員,嘉賓的總片酬不得超過製作總成本的40%,主要演員片酬不得超過總片酬的70%的最高片酬限額制度;三家視訊網站和六大影視製作公司採購或製作的所有影視劇,單個演員的單集片酬(含稅)不得超過100萬元人民幣,其總片酬(含稅)最高不得超過5000萬元人民幣。

    有的人不沉下心去打造劇本,或者說沒有這個能力出好作品,就希望用明星的流量來帶動票房的流量。一些演員之所以敢坐地起價,打的正是這個算盤:3既然你有求於我,為什麼我不擺擺譜呢?當精品不足時,也只好平庸來湊,劇情沒吸引力就只好明星來湊,炒完劇情炒緋聞,電影上映之前總是會鬧出點風波,無非就是想製造點話題,讓大家進電影院。最近正在上映的所謂的《愛情公寓》電影版,就被指責有炒作概念、偷樑換柱的嫌疑。

    另一方面,電視劇市場又過於分散,地方臺多,大家都指著片子過日子,導致惡性競爭的情況不少。一些爛片,花花心思找找關係也能找到出路。電影市場很大程度上是一錘子買賣的事,這麼大的市場,也許收個一兩個星期的票房就能讓他賺得盆滿缽滿,勢必有很多公司想鑽這個空子。

  • 4 # 哀降同學

    首先我們要明白,明星的高片酬是誰付的。

    投資方給錢製作方,製作方花錢聘請明星,然後製作出來作品賣給觀眾,錢又流回投資方口袋。

    所以,羊毛出在羊身上,其實明星的高片酬是由我們每一個普通的觀眾所決定的。試想一下如果這條生產鏈上,觀眾那一環斷開,也就是觀眾不喜歡,不接受制作方生產出來產品,那麼投資方和製作方都虧損了,他們下一次也就會調整製作上資金的分配完善作品。

    要想抑制明星的高片酬,必須從源頭解決問題,提高觀眾的審美,讓觀眾更多的注重作品的質量而不是明星,那麼製作方和投資方也就會將更多的資金投入到提高質量上,而不是用高片酬來聘請流量高的明星。

    上海堡壘的票房撲街,證明中國電影市場正在趨向於成熟,也證明觀眾的質量在不斷的提高

  • 5 # 皓月qianli

    國家有關部門出臺限酬政策,投資方降低演員片酬,形成一個控制高片酬,降低演員片酬的大環境,你要過高的片酬是不合理的,你付出的勞動與超天價的片酬是不相符的,都片酬低了,也就沒有人再有理由要天價高片酬了。因為中國的演員高片酬太不合理了,高的太不正常,太離譜了。

  • 6 # 瀋陽觀察員

    視訊網站是明星高片酬的幕後推手之一,而隨著市場供需的越來越不平衡,視訊網站自身開始嚐到曾經盲目追求流量和關注度的惡果。“演員片酬的多少,直接影響到各大平臺的購劇價格,因此為節約成本,控制支出,維護共同利益,才有了這些平臺和影視公司的宣告。”

  • 7 # 時憶

    我認為控制高片酬問題只有三大平臺聯合起來共同抵制才能得以控制,最重要的是平臺不在爭先買斷版權,哄抬價格。說實話明星高片酬是平臺自己自作自受的結果,剛開始的時候,平臺為了吸引更多的流量,弄垮競爭對手,就買斷視屏版權,獨家播放,你出這麼多錢,我出更高,就這樣,版權的價Grand SantaFe來越高,但是影視平臺鬥了這麼多年,也沒有把競爭對手擊垮,現在還是愛奇藝騰訊優酷三足鼎立,面對著越來越高的版權費,平臺終於支撐不住了,目前三大平臺每年都面領著鉅額虧損,所以就不斷的增加廣告,甚至最近還出了個超前點播也無法解決虧損的局面,就只好出來抵制明星高片酬,但是,我認為如果他們還是致力於買斷版權 那麼版權費就很難降下去,明星高片酬的局面也沒辦法解決。

  • 8 # 咖小影

    由於明星的收入高,導致社會上的很多年輕人都以他們為榜樣,形成了不好的價值觀,幻想有一天也能躥紅。如果一個國家的年輕人都這樣下去,可見其前景堪憂。

    控制明星片酬的舉措迫在眉睫。我們不缺娛樂明星,缺的是為科技進步助力的尖端人才。社會必須重視人才的培養,切莫娛樂至死。

  • 9 # CHEN1我

    馮遠征在接受中新網採訪時說過:出臺新文藝群體職稱評審制度,將新文藝群體的職稱評審,納入到現有職稱評審體系中來。“如果新文藝群體有了職稱,對於演員是一個保護,同時也能夠限制片酬。將演員職業化,等級化雖然有一定的弊端,但是我認為無疑這不是一個限制高片酬的路徑直一。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如何記住薩克斯歌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