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4
回覆列表
  • 1 # 菊花醫生謝軍

    純屬個人觀點,不喜勿噴。

    第一:我所在的城市,所在的醫院規定:人均醫療費用上漲每年不得超過10%。本身醫療價格、藥品的費用、新藥的研發、新器材的使用,都會帶來醫療費用上漲。醫院已經對醫療費用有管控,控制在年均增長10%以內,那麼作為一個集水池的這個醫保或者農合基金來說,不上漲是不可能的。

    第二:對醫保或者農合基金的使用上很重要的一個問題就是監管!前陣子中央臺不是報道東北的幾家私立醫院騙取農合或者醫保資金的問題嗎?其實全國的幾乎所有的私立院都存在這個問題。監管的嚴了,可能醫保或者農合的基金能更多的真正的用於老百姓的正規看病。監管的不嚴了,那麼費用只會越來越高,這個基金池子再大都沒有用。

    第三國家的醫保或者農合的基金,只是針對的人民群眾的一個基本的醫療需求。針對動輒幾萬幾十萬上百萬的大病的救治基金方面的使用來說,應該和基本的一個醫療保險分開,這樣子就可以保證一個基本醫療費用保障,這樣子就可以保證農合或者醫保基金的收支平衡,基本夠用。而大病的醫保或者農合報銷國家應該另想辦法來解決。

    全國各地都傳來醫保或者農合基金穿底的訊息,這對於老百姓看病來說是有影響,但影響並不是很大。但是對各家醫院來說是一件很頭疼的事情。因為醫保或者農合基金已經穿底,所以各個縣市為單位的醫保農合基金就不再給醫院支付了。醫院要不然就停止器械或者藥品的使用,要不然就對已經住院收治的病人不再報銷,最終吃虧的還是老百姓。

    其實針對每人每年220元的一個農合基本保險的繳納來說商業保險只會更貴,每年動輒幾千上萬。基本合作醫療保證的是一個低級別的基本醫療保險。所以220元能保障的範圍本身就不高。想要少花錢還要多辦事,那是不符合經濟規律的。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清朝末年的婉容有著怎樣的愛恨情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