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候塞雷的歷史手札

    為什麼漢唐能把遊牧民族吊起來打,宋明卻被遊牧民族滅了呢?

    到漢武帝時期,漢朝積蓄了強大的力量,三次大規模出擊匈奴,收復河套地區,奪取河西走廊,封狼居胥,將當時漢朝的北部疆域從長城沿線推至漠北;同時採取和平手段和軍事手段使西域諸國臣服。

    可這也只是基本解決了問題,隨著漢朝末年的動盪,遊牧民族依然在不斷對新建立的東漢王朝進行騷擾,就算被東漢打了個打敗,趁著東漢末年天下大亂又進來搗亂。

    漢唐確實很強,多次打敗遊牧民族,但遠沒有說吊打遊牧民族這麼誇張。

    而清朝能夠滅亡明朝,一方面是明朝統治階級的腐敗無能,導致明朝末年風雨飄搖,國內政局混亂,而清朝正處於崛起的最強大的時候,另一方面也要感謝李自成的農民起義軍,李自成打入北京,在北方造成了一大片三不管地帶,又得罪透了士紳階級,丟盡了民心。

    不過即便如此,再強大、再有韌勁的遊牧民族還是沒能坐穩江山,開始逐漸淡出歷史舞臺。

  • 2 # 歷史的另一半

    這個說法有點偏頗,其實應該理解為,在與遊牧民族的戰鬥中,為什麼漢唐處於優勢,而宋明處於劣勢,甚至導致滅頂之災。

    之所以出現這樣的情況,大致有這三方面的原因:

    01 立國指導思想不同。

    漢唐是中國歷史上最強盛的時期,都是在群雄爭霸中的勝利者。

    漢朝從短命的秦帝國手中接過衣缽,諸侯國之間的戰爭硝煙還沒有散盡;唐從魏、蜀、吳三國割據到五代十國的爭鬥中脫穎而出,也是歷經九九八十一道磨難。

    可以說,漢唐兩個朝代都是世界大戰中的戰勝國。弱肉強食、險中突圍是他們立國的指導思想,所以他們從來不怕打仗,也很重視對武將的使用和栽培。

    相比較而言,宋明的建國就要單純許多,應對的複雜矛盾也要少許多,這也導致了他們立國理念的變化。

    比如宋太祖趙匡胤當上皇帝以後,整夜失眠,老是擔心自己的皇位被一起打江山的將領奪去,最後來了個“杯酒釋兵權”,開啟了文官理政的建設思路。

    明太祖朱元璋也是如此,不過他表現得更加血腥,登上皇位以後,利用各種藉口把有功之臣直接幹掉了。

    宋明兩個朝代的皇帝都表現出了對帶兵打仗將領的擔憂、懷疑和打壓,在這種思想的指導下,想別人為你賣命基本是不可能的,打起仗來自然很難勇猛起來。

    02 敵我力量出現變化。

    漢唐時期,在歷史的舞臺上,中原朝廷還是處於主導地位的。

    他們沿用了秦始皇建立的郡縣制,對農業社會來說,這是一個非常好的制度。各級通過開發農田水利,基本上旱澇保收,也非常利於國家的強盛和興旺發達。

    此時,遊牧民族才開始逐漸興起,尚處在落後的部落制度之下,基本上處於靠天吃飯的階段。如果哪一年草原出現問題,就必將導致大批的牲口和人員死亡,這相當於落後漢唐整整一個時代。

    宋明時期,通過與中原王朝的交往,遊牧民族學習了很多先進知識和文化,也學習了很多治理經驗,逐漸變得強大起來。

    遊牧民族對漢唐來說,只是小偷小摸和強盜,只要能搞到錢財,基本上沒有其他想法。所以漢唐兩朝基本上也是按對待強盜和小偷的做法,抓到就打,跑了也就算了。

    但隨著實力增強,宋明時期,遊牧民族也逐漸建立了國家,剛開始和中原王朝平起平坐。後來隨著疆域擴張,很多少數民族國家在軍事、經濟實力上就超越了內地。

    所以出現遊牧民族滅掉中原國家就不再是什麼稀奇的事情,因為他們本身也就是一個強大的帝國。這似乎又回到了戰國時期,只不過戰爭由內地擴充套件到了關外。

    03 對外交往方針不同。

    漢唐時期,中原王朝雖然也經常和遊牧民族打打殺殺,但基本上還是處於一種包容與平等相待的態度。

    從漢高祖開始的和親政策,也在某種程度上緩和了中原王朝與遊牧民族之間的矛盾。歷史上著名的就有昭君出塞、文成公主嫁給吐蕃國王等等。

    雖然心裡未必願意,但自己公主嫁給遊牧民族首領是既成事實,皇帝就自然成了老丈人,有時候罵罵咧咧,動手打兩下也是很正常的事情。

    到了宋明時期,理學思想佔了上風。宋朝上上下下認為“和親辱國”、“有失體面”。理學集大成者朱熹更是把“中國結婚夷狄”視作“自取羞辱”。

    宋明時期,上至朝廷、下至黎民百姓,對契丹和女真等少數民族都有一種蔑視心理,認為他們開化程度低,是蠻夷。

    這種心理上的敵視和蔑視,必將導致兩者之間的矛盾很難調和。出現問題就必然發動戰爭,毫無商量的餘地。

    雖然這不是宋明被遊牧民族滅掉的主要原因,但毫無疑問對自身滅亡起到了相當大的推波助瀾作用。

  • 3 # 秋水長天H

    真沒看出漢唐曾把遊牧民族吊起來打,相反,和親政策用得最多。遊牧民族居無定所,人無餘財,茫茫大草原,想找到其主力決戰都難,縱有萬鈞之力,使不上勁。

    冷兵器時代,就軍事而言,農耕民族打不過遊牧民族,文明敗於野蠻,這是事實,不應上升到民族尊嚴的高度。所謂"犯我強漢者,雖遠必誅",壯志可嘉,但沒有強大的財力和比遊牧民族更強的軍事裝備,很難做到。

    蒙古騎兵在冷兵器時代曾馳騁亞歐大陸,所向披靡。但1860年八里橋之戰,還是被打回原形。八里橋之戰是封建冷兵器與近代新式武器的一次經典戰役。

    英法聯軍使用了當時最為先進的新式武器及最新戰術,而蒙古騎兵使用的是傳統冷兵器,英法聯軍佔據了壓倒性的武器優勢。八里橋之戰,清軍傷亡上萬人,而英法聯軍僅有十二人陣亡。當年逼得南宋十萬君民投海自盡的蒙古鐵騎,在更先進的武器和戰術面前,同樣不堪一擊。到了現代,他們的這些民族性格甚至只能在摔跤、馬術等競技場上才能有所表現。

    遊牧民族當時是因為野蠻和貧窮而強大(參照亡命之徒);中原王朝因為相對富裕和文明而孱弱(參照"秀才遇到兵"),但話說回來,不能說宋明被遊牧民族欺負自身就沒有任何問題。

    首先,皇權家天下的體制使軍隊必須為維護皇權服務,起碼不能強大到威脅皇帝的統治。趙匡胤和朱元璋登頂大位,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弱軍",軍隊存在的價值就是為了維護皇權統治。

    在這種思想影響下,二千多年,中原王朝軍事裝備與戰術理論鮮有進步。文學家層出不窮,自然科學家鳳毛麟角。人們不屑奇技淫巧,以致中中國人最早發明火藥,卻一直沒有發明簡單實用的火器;《孫子兵法》之後,再沒有一部系統的戰爭理論書藉出現。

    諷刺的是,強大的遊牧民族在中原也不能坐穩朝廷。強元不過百年。清朝由於前幾任皇帝個人能力突出,創造了所謂的"盛世"。但很快就被全面先進的西方列強打得找不到北。清朝最後所以能維護國家的領土完整,完全是皇權衰落,漢族士大夫階層崛起,“睜眼看世界"、革新圖強的結果。

  • 4 # 子夜羌笛

    這裡首先要糾正一個概念,即:宋朝先後為遊牧民族女真和蒙古所攻滅,但明朝不是。明朝是被內部的農民起義軍所攻滅的。清軍只是在北京城破、崇禎帝死後,率領關寧孤軍身處滿清、大順兩面夾擊的平西伯吳三桂降清才揮軍入關依次收拾了各地割據勢力。但是對比開疆拓土、攻伐四夷的漢唐兩朝,即使不算羸弱的宋朝,明朝也不那麼強勢。

    我們首先來看宋朝,這是一個經濟、文化高度繁榮,但軍事實力卻渣到爆的朝代。為什麼會出現如此強烈的實力表現反差?我認為應該是由以下原因所倒致:

    其一,地理因素。自後晉皇帝石敬瑭將燕雲十六州送給契丹以後,這條包含長城在內的農耕民族與遊牧民族的分界線就一直被遼朝以及後來的金朝所掌握。宋朝的都城開封又建立在黃河南岸的平原開闊地帶,到了氣候嚴寒的冬季,北方遊牧政權的騎兵就可以踏著黃河上封凍的冰層直抵開封城下。毫無戰略屏障的宋朝不得不時時處於刀鋒之下。

    其二,戰馬因素。因丟失燕雲十六州以及邊境作戰連戰連敗,宋朝便同時失去了北方許多優質馬場。早期雖然依靠馬政鼓勵民間養馬,朝廷依然可以獲取到較多的馬匹。但因馬政耗費民力較多且飽受批評,民間飼養馬匹也逐漸減少。沒有了大量的優良戰馬就難以元件和保持較大規模的騎兵軍團,宋初戰力強勁的靜塞騎兵也逐漸淡出歷史舞臺。

    其三,軍制的因素。宋朝建立者趙匡胤本身是軍方大將出身,依靠部下的擁戴黃袍加身取代了後周。他因此對手握兵權的將領特別忌憚。即位之初就很快用“杯酒釋兵權”的方式解除了手下將領的兵權。在制度上,宋朝的軍制對領兵將領也是極度制約。但凡大軍出征,主帥都是文官,武將只是副將。為避免兵士對主將過分效忠,各地軍隊將領日常也是調換頻繁,這就造成了“兵不識將,將不識兵”的尷尬結果。再者,自宋太宗開始,軍隊作戰都需要使用“陣圖”。兵士和武器裝備的位置都需要精確標註到圖上。如此僵化的作戰模式即大大制約了軍隊部署的靈活性。外行領軍、相互生疏、部署僵化,這樣一支軍隊處處都不符合《孫子兵法》各章節中的要求,如何指望他們能夠戰勝敵人呢?

    其四,文化因素。“山外青山樓外樓,西湖歌舞幾時休”,長期富庶安定的生活以及被統治階級所推崇“程朱理學”的保守使得臣民們對外既缺乏交流、融合的意願,也缺乏開疆拓土的勇氣。苟安一時、偏安一隅、得過且過成了宋朝君臣一直以來的最真實寫照。

    文化因素消磨了人們奮發進取的銳氣,這是宋朝被遊牧民族吊打的最重要,也是根本原因。

    我們再來看明朝,其經濟、文化也比較繁榮,但軍事實力就比宋朝強多了。汲取了後者亡國滅種的教訓,明朝在面對外族軍事挑釁時一直是比較強硬的。明成祖朱棣遷都北京後,宋朝時的燕雲十六州更加被牢牢掌握在明朝手中。即使後來明英宗在土木堡被俘,也先率領的瓦剌軍隊兵臨城下,明朝君臣也堅持抵抗,沒有棄城而逃。軍制上,明朝則採取了衛所、軍戶制度。邊鎮的軍戶們以衛所為單位,以半職業軍人的身份世代抵禦不時襲擾的遊牧部落。長此以往,這些邊軍的戰鬥力便被鍛造得比較強悍。因此,地理、戰馬、軍制這些宋朝時的制約因素在明朝是都不存在的。唯一能影響國家進取心的也就是和宋朝類似的文化因素。自“仁宣之治”後的明朝中期開始,當面對外部勢力襲擾時,明朝政府採取的也更多是疲於應對的消極防禦策略。

    相比之下,強盛的漢唐從文化上就採取的是開放、包容的政策。漢朝因“絲綢之路”使得來自中亞、西亞以及其它地區的少數民族人口遍佈長安城。不要說北方長城一線固若金湯,就連遙遠的西域都設立了都護府以統治遙遠邊疆部族。漢軍騎兵經常千里奔襲,擊殺反叛的少數民族首領。“犯我強漢者,雖遠必誅”這句霸氣的口號正是來源於這個時期。至於唐朝,就更是堪稱“海納百川,有容乃大”了。上承自不同民族割據對峙的魏晉南北朝時期,唐朝的建立者唐高祖李淵就有二分之一的鮮卑血統。雄才大略的太宗皇帝李世民的皇后長孫氏也是鮮卑人。終唐一世,大量的少數民族人口遷居內地與漢人雜居。皇帝的朝堂之上,甚至有不少異國面孔和不同膚色的官員與漢族官員一道為國效力。唐太宗李世民也被愛戴他的各族人民稱為“天可汗”。

    因此,對於一個國家來說,只有開放迎接挑戰才是發展自身最好的渠道。閉關鎖國、固步自封雖然能夠苟安一時、一地,卻無法使國家長治久安。這對今天的我們仍有重要的啟發意義。

  • 5 # 一梭煙雨江湖行

    其實這個很容易理解,那就是趙匡胤惹的禍。

    第一,漢唐都是奉行“軍功立國”,這就引導大批優秀青年從軍,甚至出現“投筆從戎”的故事,無論是麒麟閣、雲臺二八將還是凌煙閣,都是軍功大臣為主。趙匡胤“崇文抑武”,擔心軍功大臣跋扈而對他們百般猜忌,宋朝當然變成了“弱雞”。想一想狄青、岳飛的下場就知道。明朝初期也曾“軍功立國”,也曾吊打遊牧民族,朱元璋甚至稱藍玉“朕之仲卿、藥師”。但土木堡之變後文官跋扈,再也沒有名將指揮大軍,反而是一批文官以總督、巡撫名義指揮作戰,回到宋朝窠巢。

    第二,漢唐有集中軍政大權於一身的邊帥,宋明則權力碎片化,難以支撐強大的軍事力量。漢朝的遼東太守公孫度震懾東北亞,交趾太守士燮震懾東南亞,唐朝幽州節度使吊打遼東少數民族,但到了宋朝、明朝竟然舉國之力都不能解決西夏、大理、遼東。帝王在邊境地區竟然不允許出現有較大“臨機處置”大權的邊帥,事事千里請示中央,焉能不被動?

    《孫子兵法》一再強調“將在外君命可以有所不受”,,宋朝經常派宦官帶著陣圖去前線強令按照陣圖排兵佈陣,明朝宦官監軍成為定製,捆住了將帥手腳如何靈活指揮?漢唐即使到了晚期一個州牧甚至太守或者節度使也能震懾四方,宋明基本沒有地方獨立作戰能力,如何不被少數民族吊打?要知道少數民族政權的謀臣基本都是漢人或者漢化知識分子,他們比宋明王朝少了內訌,這才碾壓宋明王朝。

  • 6 # 小休爾

    在說這個事之前,我們先要提一句:很多人常常把成吉思汗等人和匈奴民族聯絡起來,其實是不對的,但是他們都是遊牧民族。在歷史上,遊牧民族和中原王朝摩擦不斷。而中原為何會有強盛時期與被欺凌時期的根本原因就在於中原王朝的動亂和統治者的不作為,給了遊牧民族可乘之機。

    西漢:萬眾一心,頑強抵抗

    舉第一個例子,劉邦在擊敗項羽,建立西漢之初,曾經和匈奴人爆發過大規模的戰爭。而匈奴人挑起戰爭的原因無非是想要金銀財寶和充足的食物,而可以發動戰爭的條件,就是因為中原王朝剛剛經歷了大戰。除了秦的討伐戰爭,還有楚漢爭霸戰爭,匈奴人認為這些戰爭給了他們機會,中原在經歷瞭如此摧殘後,一定是不堪一擊的。但是劉邦不會容許如此野蠻的行為,他要捍衛中原王朝的主權,而且是親自掛帥出征。

    而也正是在這一場戰爭中發生了著名的白登之圍事件,但是劉邦和他的手下經歷了那麼多戰爭,經驗豐富並且有著頑強的意志,誓與匈奴決一死戰。而最後戰爭的結果是將匈奴擊退,但不能說是完全的勝利,因為並沒有完全的消滅匈奴,西漢才剛剛建立,不能耗費如此的人力財力。但是我們從中可以看出,為什麼西漢在建立之初能夠抵禦匈奴呢?

    其一,是因為劉邦的軍隊韌性十足,經歷了大大小小的戰爭,還有一群從人民底層陪伴劉邦上來的死士,他們不允許有人侵犯他們好不容易得來的和平。

    其二,匈奴人錯誤的估計了自己的能力,他們內部的統一是矛盾,因為他們是一個多民族的集團,多數民族都是懼怕匈奴人的軍事力量而臣服的。在戰爭時候,有不少民族和西漢有著密切的溝通,在關鍵時刻幫助西漢擾亂了匈奴的後方,讓其自顧不暇,最終失敗。

    西漢·漢武帝時期:國力恢復,全面打擊

    舉第二個例子,漢武帝時期,對匈奴進行了大規模的戰爭,這是由於當時政治基本穩定,經濟得到了快速發展,國力得到了全面增強。此時的軍隊勢不可擋,聯合鮮卑等少數民族,一舉擊破了匈奴,期間,匈奴的單于被殺,匈奴人的力量大幅度削弱。此後,匈奴四分五裂,逐漸擴散各地,融入各個民族之中。這就是為什麼我們開篇講的匈奴和之後的遊牧民族不能混為一談的原因 。

    唐:大國實力,外交為主

    舉第三個例子,大唐盛世時期,萬國來朝。一句話就顯示了唐朝的氣勢。隋朝滅亡後,唐朝完成了大一統,並且實行了獨一無二的外交政策,不僅接納各國的文化,而且迎來了很多外國的交流友人。為什麼直到如今,不少外中國人有時候把中中國人叫做唐人呢?這是因為唐朝的輝煌在他們的歷史上同樣留下了光輝的一筆。多元化,開放性的國度,不僅帶來了經濟的發展,社會的進步,更在一定程度上促進軍事力量的發展,儘管有突厥等少數民族不服從於大唐,但是憑藉著碩大的國土與深厚的文化,軍事力量,讓多數民族只能友好往來,不敢隨意來犯。

    當然,唐朝後期因為各種原因導致其迅速衰落,周邊的遊牧民族伺機而動,擾亂了中原的秩序,這是後話了。

    宋明:不抵抗政策與中央集權

    宋朝是五代十國之後建立的統一王朝,明朝是推翻少數民族政權建立的王朝,因而二者有相似之處。我們在這裡不舉例子說明具體的政策,但是這個兩個時期恰恰是中央集權統治的迅速發展時期,到了清朝達到了頂峰。

    腐朽的中央集權制度讓統治者有了極大的權利,統治者的不抵抗政策,讓許許多多的將領含冤而死,讓許許多多的士兵喪失了信心,反而給了那些貪官汙吏,阿諛奉承之人榮華富貴。如此統治者的帶領下,豈有不滅乎?

    以上就是我的一些看法。

  • 7 # 聽戲講歷史

    漢唐自己訓練了一強大的騎兵,與遊牧民族展開大戰,並戰而勝之.雖說遊牧民族都是精良的騎兵,但他們人數不多,能集中三五萬人就很不容易了,要想集中十萬人以上的騎兵,那真是難上加難.漢族呢?雖說馬匹較少,能訓練出的騎兵也少,但只有一百個人中出一個騎兵,漢人也能訓練出五六十萬.

    漢武帝那會動不動就派出數十萬鐵騎,有時還一人兩馬,就是憑藉以多打少,以騎兵對騎兵,才打敗了匈奴.

    唐朝情況也差不多,也是派出騎兵偷襲對方,才打敗了突厥.

    宋明就不同了.宋朝缺少馬匹,明朝缺乏鬥志,想要主動出擊基本上是不可能.那麼一來,當遊牧民族的騎兵打來時,漢族該怎麼對付呢?最好的辦法是堅壁清野,打糧食運走,把房屋燒了,把水井填了,把能毀壞的都毀壞了,讓遊牧民族無所掠奪,得不到補給.這種辦法雖說自身損失大,但對付遊牧民族,實在是一種好方法,因為遊牧民族的騎兵本來就是以掠奪為補充,你把他的補充斷了,他還怎麼打仗.當年契丹人打進中原滅亡後晉,可不到一年就退了回去,為什麼?就因為各地實行堅壁清野,契丹騎兵無法"打草谷",所以不得不退.

    宋明怎麼就沒想到這個辦法呢?其實宋明也是可以採用這個辦法的,只是因為有具體情況,統治者不肯採用。試想堅壁清野需要做些什麼?自己毀壞自己的東西.如果這些東西是普通百姓的那也算了,你不肯燒屋,官府替你燒,你不肯把糧食運走,官府搶去當軍糧,你百姓不肯進城,官府直接殺了你.所以,如果是對付小老百姓,官府是絕對會堅壁清野的.

    宋明兩代的大地主的勢力遠大於其他朝代.宋朝不抑兼併,明朝則遍地皇莊,如果要堅壁清野,讓官府燒了毀了這些大地主大貴族的財產,他們肯嗎?官府又敢嗎?於是沒辦法,不但不能燒不能毀,還得分散兵力去保護這些人的財產,結果是財產沒保護住,兵力也損失了.於是,宋明對遊牧民族越打越弱,終至亡國.

  • 8 # 往仁

    說吊起來打那是國庫充盈的時候,沒錢的時候大都是被遊牧民族吊起來打,歷史就是充滿週期性,李世民那麼厲害還是對外採取和親政策,因為沒國力跟對面開戰。今天一大堆人叫囂著跟美帝脫鉤,那是萬不得已才只能鬥爭,國力就是軟硬實力。也有例外,冷兵器時代的宋朝因為丟失河套平原沒有馬場培養不出騎兵天天被遊牧民族吊打

  • 9 # 道非道55

    漢之前北方遊牧民族的科技,經濟,文化實力都遠遠落後於中原。經過民族大融合和交往的增多,遊牧民族大量學習中原的先進之處,再加上騎兵的優勢和地理上經常控制燕雲十六州,使得北方在南北對抗中其佔得優勢的。

  • 10 # 幾風行水上

    漢唐對北方遊牧民族的戰爭用吊打一詞,或許是不夠準確的。漢唐的基本方略倒是頗有相似:國內甫定,和親撫之,國力強盛,戮力殲之。這對匈奴和突厥的戰爭中,外交都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原因在於唐朝對漢朝頗為推崇,才有瞭如上所述的模仿與複製。漢匈之戰持續近300年,可見,在國力比拼中的艱難。

    宋朝明朝的滅亡原因是不同的。宋朝重文抑武的基本國策,決定了對外戰爭中的不抵抗政策,完全喪失了戰爭的主動權。

    而明朝則不同,對北方遊牧民族基本上持進攻的態勢,數代帝王屢次領兵北伐,明成祖朱棣就是死在北伐途中。明朝覆滅的根本原因在於內因,即政治腐敗,及李自成,張獻忠領導的農民起義 打擊所致。滿清的入主中原,更重要的原因在於趁虛而入。

    綜上,戰爭勝負的因素考量,綜合國力是物質層面的,戰爭意志是精神層面的。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有哪些老照片裡的人物顏值爆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