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菩提月滿西樓

    在物質世界創造一件東西,首先要有想法,然後才是付諸行動。拿建房子來比喻。首先是有我需要蓋一幢房子這個想法,然後是將房子具像化形成圖紙,最後是具體操作:請工人,買材料,開工。經歷種種環節後,一幢漂亮的房子出現在這個世界中。從這個意義上來說,一切物質的源頭都是心念。換言之,整個外部世界都是人腦的投射與具象化。

    心念是能量,物質也是。為這個結論作註解的是現代量子物理學。它顛覆了以往人們對物質的定義。正如科學家愛丁頓(Eddington)所說:我們總是認為物質是東西,但現在它不是東西了;現在,物質比起東西而言更像是念頭。

    佛家一直承認心念的力量:“唯心所現,唯識所變”“境隨心轉”“若能轉物則同如來”,無不是在述說心念的偉大。善心造天堂,惡念造地獄,天堂地獄全在一念間。

    暢銷日韓、轟動歐美的書《水知道答案》用122幅水結晶圖片向世人展示了這樣個事實:水能聽能看,能感受人類意念的善惡並以不同的結晶方式呈現出來。愛、感謝等善意的字眼,水讀後呈現的結晶是美麗的,反之則是醜陋的。

    眾所周知,人是水做的。胎兒時水占人體比重的90%,嬰兒時佔80%,青壯年佔70%,老年時佔60%-50%。如果水能讀懂人類的意念,那麼生性豁達樂觀的人健康長壽,心思沉重悲觀的人短命就不是什麼不能理解的事了。從而也就說明了,人生順逆與否決定權從來不是什麼神佛上帝,而在於我們自心。

    我們華人說吉祥話最常說的一句是什麼?心想事成。這四個字被現代西方人解讀成“吸引力法則”並拍成了一部轟動歐美的大片《秘密》。其實“秘密”在東方早已不是秘密,往深裡說是佛家三藏十二部“萬法唯心”,往淺裡說就是我們的世俗俚語“心想事成”。

    《秘密》是部紀錄片,參與者全是西方不同領域的傑出專家、學者,電影以旁白的方式講述有關吸引力法則的小故事。而所有的故事都貫穿一個主題就是“要改變現狀,首先必須改變心中的想法”--願景(想法)不同,成就自然不同。這也就是題目中提到的那個主題,想要成為什麼樣的人取得怎樣的成就,首先就要先做什麼樣的夢。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如果給每隻貓狗都注射狂犬病疫苗,能否消滅狂犬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