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伯爵家的酒心
-
2 # 是使用者圖圖小淘氣啊
作為滇南地區的人,比較喜愛川菜
川菜調味多變,菜式多樣,口味清鮮醇濃並重,以善用麻、辣著稱,並以其別具一格的烹調方法和濃郁的地方風味聞名在外。據悉,川菜起源於四川、重慶等地,原料多選用山珍、江鮮、野蔬和畜禽等。在烹調方法上,川菜有炒、煎、乾燒、炸、薰、泡、燉、燜、燴、貼、爆等三十八種之多。在口味上則特別講究色、香、味、形、兼有南北之長,以味的多、廣、厚著稱。歷來有「七味」(甜、酸、麻、辣、苦、香、鹹),八滋(乾燒、酸、辣、魚香、乾煸、怪味、椒麻、紅油)之說。富於變化的眾多味型中,以魚香、紅油、怪味、椒麻最為突出,令人饞涎。以取材廣泛、調味多樣、菜式適應性強為特徵,川菜由筵席菜、大眾便餐菜、家常菜、三蒸九扣菜、風味小吃等五個大類組成了一個完整的風味體系。
[食在中國 味在四川]的美譽,一點也不假。
川菜也叫四川菜,是中國八大菜系之一,發祥地是巴、蜀之地。歷來享有“一菜一格,百菜百味”之美譽,至今已受到廣大美食愛好者的喜愛,紫燕百味雞就是其中之一。
川菜的特點:重視選料,講究規格,分色配菜主次分明,鮮豔協調,酸、甜、麻、辣、香、油重、味濃,重視調味,尤以麻、辣味見長。在烹調方法上擅長烤、燒、乾煸、蒸。川菜善於綜合用味,收汁較濃,在香、甜、麻、辣、酸五味基礎上,加上各種調料,相互配合,形成各種複合味,如家常味、麻辣味、鹹鮮味、魚香味、荔枝味、怪味等20多種。
滷菜的代表品牌紫燕百味雞就發源於四川,發展於江蘇,壯大於全國。代表菜有紫燕百味雞夫妻肺片,藤椒雞,紫燕鵝,手撕雞等。
現代研究表明,川菜在秦末漢初就有相當規模,唐宋時發展迅速,明清已經很有名氣,現今川菜館遍佈世界各地。以成都、重慶兩地的菜餚為代表。
|| 涼拌雞
四川涼拌雞就是將白切雞淋上辣椒油,做法簡單又美味。涼拌雞沒有固定的做法,但是一般會把雞連骨頭一起剁碎,淋上調味汁。
最後頂上揮灑上花生米碎,口味非常別緻,鮮香麻辣~
|| 麻婆豆腐
如果覺得豆腐很無味,那麼麻婆豆腐會讓你對這種食物有一番新的認識。這道菜將鮮嫩的豆腐、牛肉沫或豬肉沫、四川豆瓣醬以及四川花椒粉混合,烹飪出一道異常美味的菜餚,讓你的心窩暖暖,嘴脣酥麻。
|| 回鍋肉
四川人最愛的菜餚就是回鍋肉,這道家常菜是將滋滋冒油的豬肉和豆瓣醬、豆豉以及蒜苗一起煸炒。只需再配上簡單的白米飯,或者再加上一碗清淡的肉湯,就能讓人吃得心滿意足。
|| 魚香茄子
經典的“魚香”醬汁是用鮮紅的泡椒、生薑、大蒜和蔥製成,基調是酸甜口。因為傳統魚肉烹調中需要用到這些調料,“魚香”這個奇怪的名字就由此而來。
|| 水煮魚
上世紀90年代末,中國開始颳起川菜風,水煮魚由此登上了餐桌的中心。這道菜將水煮過的魚肉浸在一大盆滋滋作響、滿是幹辣椒和四川花椒的熱油中。油本身不是用來吃的,要用筷子將魚肉片從油中夾起。
|| 麻辣火鍋
火鍋起源於重慶,據稱是長江兩岸的勞工所發明的。許多餐館都供應鴛鴦火鍋,這樣食客就可以在辛辣或清淡的肉湯中涮煮食材。
||冒菜
“冒菜”是成都的特色菜,“冒”字在這裡是動詞。準備一鍋麻辣鮮香的湯汁,把菜用一個竹勺裝好,一般一勺就是一份。在鍋裡煮熟,然後盛到碗裡,順便再舀一勺湯汁。冒菜的原料不限,這點和串串香類似,什麼都可冒,什麼都可上桌。
好吃的太多了,當然推薦的都是辣的,下次再給大家推薦口味適中的菜系哦
-
3 # 燒烤小小二
我是河北保定人,保定的直隸官府菜絕對排的上名號,我就給大家詳細介紹一下下面
保定是一所歷史文化古城,地接京津,咽控南北,歷史悠久,人傑地靈。直隸官府菜是伴隨著保定地區物產的逐步開發利用,政治、經濟、文化的不斷演變,而產生、發展和提高的。從春秋戰國到元、明、清,以保定府為中心形成的官府菜餚由簡到繁,由粗到細,由低到高,不斷進步與發展,到清代日臻成熟,形成了自己的體系。
從風格上看,直隸官府菜系餚屬中性鹹香型,以鮮嫩爽滑、醇厚悠香為主,講究口味綿長醇厚、原汁原味、鹹淡適宜、色味型俱佳、清鮮醇三香融一,同時不拘一格,口味多樣,南北適宜,如酸甜、甜香、香辣、酸鹹、怪味等菜餚也不少見。從調味原料上看,品種豐富多樣,有保定槐茂麵醬、望都辣椒、蘆臺海鹽、永年大蒜、涉縣花椒、隆堯雞腿蔥,以及保定府多有產出的小磨芝麻油、植物油、醬油、醋、料酒、芫荽、生薑等,為更好地體現直隸官府菜系的口味特點提供了物質條件。
直隸官府菜系餚是古城保定珍貴的文化遺產。清代、民國以來,直隸官府菜系餚和烹飪技藝發展迅速,形成了中國北方菜餚的主要代表之一,成為河北菜餚的主要起源地和重要組成部分。直隸官府菜充分體現了古城保定作為經濟、政治、文化重鎮所包含的中華飲食特色,它與川、魯、粵、湘等地菜系有著本質的區別。
直隸官府菜系是保定人民對高檔飲食文化的成功探索,包涵著豐富的宴會文化內涵,涵蓋了古代官府美食、美器、美景、美樂、美詩文及其他眾多燦爛輝煌的飲食文化內容,是值得我們繼承的傳統文化精華。
家鄉的味道
近兩年來,央視《舌尖上的中國》系列熱播勾起了人們對美食文化的關注,"家鄉的味道"成為人們津津樂道的話題。在我省保定,有一顆餐飲界璀璨的明珠越來越受到人們的關注,那就是直隸官府菜。2006年,直隸官府菜烹飪技藝獲批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同年,直隸官府菜代表河北出征"第二屆中國(西安)餐飲業國際博覽會",為冀菜奪得新中國成立後唯一的"中國創新菜系獎"。2010年,保定會館直隸官府菜獨家代表我省餐飲,入駐上海世博會中華美食街,圓滿完成184天的世博餐飲保障任務,躋身中華美食街33個省市銷售業績十強第五名。2011年,直隸官府菜烹飪技藝獲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2012年9月,應國家商務部的指定,保定會館直隸官府菜參展團獨家代表我省,前往澳門特別行政區,參加第三屆中國餐飲業博覽會,在世界平臺上推介河北飲食文化,河北冀菜·直隸官府菜宴席展臺榮獲"最佳展臺設計獎"。
直隸官府菜與古城保定有著怎樣的歷史淵源?
它為什麼被稱為中國官菜的"活化石"?
後人是如何打撈這艘餐飲界的"泰坦尼克號"的?
失傳百年的餐具"溫盤"有著怎樣奇妙的功效,它是如何重回現代人的餐桌的?
讓我們追尋歷史的足跡,一起來探究、領略直隸官府菜的魅力所在。
中國官菜的 "活化石"
"直隸官府菜從明朝萌芽、清朝興盛到新時期的復興,歷經600多年,被稱為中國官菜的"活化石"。"省餐飲協會顧問、河北大學教授謝美生對記者說,史料記載,直隸二字最早見於宋朝,明朝燕王朱棣稱帝,遷都北京,稱北京附近的地區為直隸,包括今北京、天津兩市,河北省全部及河南、山東、山西、遼寧、內蒙古的部分地區,至清光緒末年已成為擁有十二個府、七個直隸州、三個直隸廳、146個縣的大省。
"清康熙八年(1669年),直隸巡撫由正定移駐保定,保定成為直隸省會;自雍正二年(1724年)設權重位顯的直隸總督後,保定府成為地域性政治中心。"謝美生說,直隸總督署是清代直隸總督的辦公場所,直隸總督是直隸地方最高軍政大臣,位高權重,為清代督撫之首。方觀承、李衛、劉墉、曾國藩、李鴻章、袁世凱均在此任職,共有74位封疆大吏做過99任直隸總督。直隸總督來自於中國各省,當時,每任直隸總督上任,都會帶自己的廚師來,帶來自己家鄉的特色菜品和飲食文化,比如湘菜、魯菜等。而當地的食肆為了迎合總督的口味,也著力研究總督的家鄉菜餚。隨後,他們用保定地方的食材和烹調方法來製作這些地方菜,漸漸形成了特有的直隸官府菜。可以說,直隸官府菜是既有保定地方特色,又兼具天下食風。
"清朝時康熙、乾隆、嘉慶、慈禧太后、光緒帝多次到保定巡幸,帝妃炊膳多在保定府自營飯館或酒家,保定府民間名廚屢屢被召入宮。這就使宮廷和保定民間烹調技藝得到不斷交流昇華,形成了直隸官府菜的地方風格。"河北玉蘭香保定會館飲食有限公司董事長兼Quattroporte、國家級"非遺"專案直隸官府菜烹飪技藝傳承人樑連起說。
"除了清代的直隸總督署時期,民國時期的北洋菜也構成了直隸官府菜的重要部分。"謝美生說,當時軍閥政客、商人、學子來往於此,流動人口比較多,飲食發展相對比其他地區發達。民國年間的保定,在中國近代的北洋軍閥特別是直係軍閥史上佔有重要一頁,歷史積澱深厚,成為睹物追昔回眸世紀的歷史之窗。民國時期直隸官府菜基本是以曹錕光園以及保定府著名飯莊為承載展開的。而原皇室和王公貴族、大官僚的御廚、名廚們流散華北地區,將宮廷的祕傳菜譜與直隸官府菜系有機巧妙結合,口味開始多樣化,將直隸官府菜文化推向了新的高峰。
滿含典故的
冀菜精華
直隸官府菜中有一道菜叫鍋包肘子,在保定的很多飯店都有這道菜。在2010年上海世博會的世博園中華美食街上,來自五大洲60多個國家的遊人品嚐了鍋包肘子這道美味菜餚。色澤金黃,外焦裡嫩且香而不膩的鍋包肘子令外國友人驚歎這美妙的"保定味道"。鍋包肘子在保定一直廣受歡迎,在1995年被中國商業部授予"中國名菜"稱號。在2001年第二屆河北烹飪大賽中獲得金牌,並被授予"河北名菜"稱號。
"鍋包肘子是清代保定府高陽縣名廚王老昆為參加科考的舉子烹製的,這道菜品有一個典故。"謝美生說。
史料記載,清代保定作為直隸總督署所在地,全直隸的鄉試都在保定舉行,各府的考生要集中在保定科考。另外,保定為京城門戶,全國各地進京參加殿試的考生也必經保定,是各地舉子進京趕考和臨試苦讀的最後一站。
"參加科考的考生每人單獨一小屋,外有軍兵監視,每場考試幾天,考生要在小屋裡吃和睡。"謝美生說,家境富裕的考生往往自帶營養豐富的食品,所帶的一些肘子、醬肉連湯帶水,色澤也不雅,攜帶更不方便。為此,王老昆改進製做工藝,烹製了"鍋包肘子"。這道菜是把肘子在鍋中煮半軟,然後在原湯中放各種調料,用溫火燉軟,再用糰粉掛糊,油炸至金黃出鍋,改刀撒上五香面。鍋包肘子外焦內嫩,香酥適口,香而不膩,而且沒有湯水,營養豐富且攜帶方便,一問世就大受歡迎,成為舉子們從保定進京必帶的食品。後此菜因有美容養顏的功效傳入宮廷,成了備受帝王后妃青睞的一道名菜。據說,鍋包肘子深得慈禧太后喜歡。每當她吃了這道菜,都品評讚賞一番。慈禧太后還特意召王老昆進宮到御膳房專門烹製鍋包肘子。王老昆70歲時告老還鄉,在高陽縣城內開了家飯館,名"如意館",專賣鍋包肘子,使這道菜又流傳於保定民間。因鍋包肘子深得慈禧太后賞識,直隸官廚便將其列為直隸官府菜,大小宴請都要上。食用鍋包肘子時,再配以保定特有的甜麵醬、蔥白和鮮黃瓜條、荷葉餅、小米綠豆粥,效果更佳,口味醇香而綿長,營養豐富全面。
"說起直隸官府菜,人們總以為是貴族菜,其實,直隸官府菜來自於民間,形成於官府,昇華在宮廷。"樑連起對記者說,比如,直隸官府菜中的"半蒸半煮"就源自漁民的傳統吃法"貼餅子燉雜魚",李鴻章燴菜起源於保定老百姓愛吃的豬肉燉粉條,道道菜品都有典故,直隸官府菜就是滿含典故的冀菜精華。
"保定當地可供選擇的食材非常豐富,這在一定程度上促進了飲食的發展。"謝美生說,人們都知道,"保定有三寶,鐵球、麵醬、春不老",在三寶中,吃的就佔了兩樣,可見保定飲食文化的豐厚,而麵醬和春不老,都是直隸官府菜的重要原料。
"甜麵醬和春不老都是烹飪直隸官府菜的祕密武器。"保定會館廚師長、中國烹飪大師李福喜在保定從事烹飪40多年,他對記者說,直隸官府菜數百年間巧用保定槐茂麵醬製作醬燒菜,突出了醬香濃郁的成菜特點。直隸官府菜的雞裡蹦、炒代蟹、鍋包肘子等菜餚都加入了甜麵醬。春不老也是直隸官府菜的重要食材,如春不老炒肉末很受歡迎。直隸官府菜系融合八方風味,因此烹調技法手法極其豐富全面,諸如熘、烙、煎、炮、烹、炒、炸、爆、燒、燎、扒、拔絲、涮、烤、蒸、煮、氽、燴、煨、燜、煸、熬、塌、醃、薰、滷、拌、熗、泡、酥、貼、燉、烘、焙、火靠等。
"槐茂甜麵醬已有300年的歷史。"謝美生介紹,保定槐茂醬園為老字號,公元1671年(清康熙十年),趙氏夫婦由北京金魚衚衕遷來保定,在西大街二道口(今永華路與西大街交會處)東北角古槐樹下建槐茂醬園店鋪,制醬另有場地。古槐樹半在店內半露店外。歷盡滄桑的古槐樹粗根盤曲裸露地上,樹幹直徑一米有餘,枝繁葉茂,綠影遮街,成為醬園的顯著標志。當初之所以起槐茂醬園名,皆是借槐樹茂盛而祈盼生意興隆。保定一帶民間炒菜大都加甜麵醬,如炒白菜熗鍋時加入甜麵醬,菜炒出來,透出縷縷醬香。包餃子和餡時加入甜麵醬,餃子餡格外提味,而且色澤紅潤。各官衙的官廚製作菜餚自然也使用甜麵醬為調料。尤其是直隸總督署與槐茂醬園為前後街,直隸布政使署與槐茂醬園同一條街,其他衙署也距槐茂醬園不遠,使用槐茂甜麵醬極為方便。
"關於春不老還有兩個傳說。"謝美生介紹,一是相傳清乾隆年間,有一位大臣南下,途經保定所轄的清苑縣。這個吃膩了山珍海味的大臣突然想吃點清淡的飯菜,於是廚師給他端上一盤醃製的"春不老"。嫩綠的"春不老",猶如剛從地裡拔出的一般新鮮,這個大臣放在口中一嘗,脆嫩清香,連連稱好。臨走時,他特地讓人給他準備了"春不老",一部分攜帶南下,一部分捎回北京宮廷。從此,保定的"春不老"名聲遠揚。另一種傳說,是光緒二十九年(1903年),慈禧太后與光緒拜謁西陵時,途經保定,當地官員以"春不老"獻禮,慈禧吃後讚不絕口,賜名"備甕菜",意為百姓家必不可少的常備菜。清代譚吉璁在《鴛湖棹歌》中寫道:"甕菜但攜春不老,匏尊莫問夜何其。"
打撈餐飲界的
"泰坦尼克號"
"儘管保定餐飲有著豐厚的文化底蘊,但是廚師行業多靠口傳身教,真正傳下來的文字資料並不多。"樑連起對記者說,直隸官府菜就像餐飲界的"泰坦尼克號",儘管渾身是寶,可是想"打撈"卻並不容易。
樑連起介紹,清康熙、乾隆、嘉慶、道光時期,直隸保定府作為皇帝行宮之所、官府聚宴之所、文人雅士聚會之所,官廚與私廚有一定界限,民間的飯館、酒肆很少承攬行宮宴席及官府宴席,所以在當時的歷史條件下,直隸官廚缺少翔實的歷史資料記載。到了清咸豐皇帝以後,直隸官府宴會向民間靠攏,保定府民間也可以向皇宮、直隸官府培養輸送廚師,最早有歷史記載的是張家作坊。直隸官府菜在民間的廣泛傳播始於1854年保定張家作坊的開辦,這是清代最大的膳業經營與廚師培訓合一的飲食作坊,張家作坊網羅宮廷和直隸總督署的退任官廚,以經營直隸官府菜和保定民間菜為主,很快聲名鵲起,聞名省內外,併成為向皇宮選派御廚的指定作坊,同時還為直隸各官衙派出官廚,對直隸官府菜餚的傳播和發展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新中國成立之後,一些有志之士一直想挖掘直隸官府菜這座寶庫。"保定會館直隸官府菜研究會副會長徐森濤介紹,上世紀50年代,保定飲食公司聯合孫景海、孫俊清等一批飲食名師首次出版了我省第一部《菜譜手冊》,其中包含了部分直隸官府菜品。60年代,河北省政府從天津遷回保定,提出恢復傳統飲食文化,保定飲食公司選派孫化南、任雲章、王錫瑞等名師組成了烹飪技藝研討會,開展了廣泛的技術研發。70年代,保定烹飪名師劉雲龍等人編寫了《保定菜餚講義》,一些直隸官府菜品如紅燒海蔘、芙蓉雞片、總督豆腐等均在其中。進入80年代,隨著改革開放,大批民營企業登上歷史舞臺,保定餐飲業得到了快速發展,保定代表菜品先後在1983年、1988年的兩屆全國烹飪大賽上獲得大獎,開始在全國飲食行業嶄露頭角。由原省商業廳和保定市飲食服務公司聯合成立了研發組,從歷史文化、特產技藝方面對直隸官府菜和冀菜進行全面挖掘和整理,為直隸官府菜的傳承奠定了基礎。
"儘管如此,1984年我學徒時,還是感覺很難見到保定菜的相關資料和菜譜。"樑連起對記者說,當時他跟師傅學徒時,常見師傅從腰裡拿出菜譜看,看完就放回去,從不讓別人看。從那時起,他就意識到菜譜的金貴。為了得到師傅的"真傳",他每天提前兩小時到店裡,掃地泡茶樣樣都幹,師傅看他人勤快,三個月後正式收他為徒,不僅讓他看菜譜,還教他照著菜譜做菜。後來師傅將菜譜送給了他,那是一本清代手抄菜譜,寫有"不可失"字樣。
從此之後,樑連起迷上了收集老菜譜,每到閒暇時,他就跟著師傅去買老菜譜。剛開始在保定的舊書攤兒買,後來,全國各地的舊書攤兒都去看,只要有老菜譜就買,而且給書攤老闆留下電話,只要有老菜譜就通知他。再後來,他就到拍賣會、文物市場等地,只要有老菜譜的蹤跡,他都會去。目前,他已經收集了5000多冊老菜譜。
"對於老祖宗留下來的寶貝,我不想私藏,直隸官府菜需要傳承、需要推廣。"在樑連起的倡議下,保定會館於2005年成立了以名廚樑連起、李福喜、樑衛國、樑連偉、張寶成、呂義、孫進寶等一批烹飪大師和專業人士組成的直隸官府菜研究會,並聘請保定直隸總督署博物館研究員、保定市新世紀學術與技術帶頭人--吳蔚,原保定飲食服務集團總經理趙進福,副經理劉長玉、宋世凱,《河北保定飲食行業志稿》主筆王志善、王志義等作為飲食文化專家顧問,大量挖掘有關"直隸官府菜"的一手資料。看到樑連起對餐飲文化的痴迷,一些保定名廚、直隸官廚的後人將自己珍藏的老菜譜捐給直隸官府菜研究會。直隸官府菜研究會依據收藏的明、清、民國時期的老菜譜和相關史料,成功開發出了李鴻章燴菜、陽春白雪、國藩代蟹、雞裡蹦、直隸海蔘等400餘道直隸官府菜品。
2005年,樑連起看到一些民間傳統年畫、剪紙都在致力於非物質文化遺產的申辦,他查閱大量資料看到餐飲類申辦的一些具體條件,發現直隸官府菜完全符合這個條件,因此提出了申請。2006年,直隸官府菜烹飪技藝正式入選省首批非物質文化遺產,成為第一個申報非物質文化遺產的中國菜品。2011年,直隸官府菜烹飪技藝入選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失傳百年的
"溫盤"重回餐桌
2008年,作為中國首家餐飲類非物質文化遺產專案的保定會館直隸官府菜,被中國烹飪協會指定為唯一代表中國的參賽菜品,出征新加坡國際中餐筵席爭霸賽。此行,直隸官府菜代表隊除將直隸官府宴帶到新加坡外,還將該飲食文化中失傳已久的直隸官府青花溫系列器皿--溫盤、溫碗、溫盞、轉記壺帶到了展會現場。爭霸賽評委會主席馮洱迅、新加坡烹飪協會會長黃建銘、馬來西亞烹飪協會會長葉育華等多位著名人士都對其讚不絕口,稱之為"美食與美器的完美結合"。這次大賽,他們帶著銀獎回到故鄉保定,向家鄉父老報喜。
"溫盤等青花溫系列器皿重上餐桌頗費周折。"樑連起說,對餐具的關注緣於一次閒聊,"據說當年總督署裡吃飯用的餐具中有溫盤,菜品不會涼。"原直隸總督署館長衡志義的一句話讓樑連起陷入了沉思,青花瓷和直隸官府菜有哪些聯絡呢?當年的溫盤到底是什麼樣子,它如何能讓菜品保溫呢?
據保定直隸總督署大量史料記載:"溫盤"自乾隆時期由直隸官府指派景德鎮官窯創燒,乾隆朝以後,一直作為官府高檔器皿。當年直隸總督曾國藩、李鴻章宴請官員乃至外國貴賓時,曾大量使用過溫盤、溫盅、溫酒壺等系列青花器皿。
"這個盤子看起來比較簡單,盤子中間有夾層,上面有個注水孔,將沸騰的水注入其中,放在盤中的菜品就不會涼了。"樑連起說,拿到這個盤子他高興極了,通過與史料中的記載相對比,他確定這就是傳說中的溫盤。他馬上趕到景德鎮,想讓那裡的師傅成批覆制,他要讓這失傳百年的溫盤重現餐桌。
"複製溫盤比想象的要難得多,做出來的盤子不是出現塌陷就是出現變形,使用起來總出問題。"樑連起說,一開始不知道溫盤內部結構的奧祕,直到有一天在一箇舊瓷器攤兒上,他發現了一隻被打破的溫盤,發現溫盤的夾層中有三個小抓兒做支撐,這才揭開了溫盤內部結構的奧祕。可是,要想複製溫盤,從和泥到土坯到生產要經過36道工序,需要一道道工序攻破。為了複製溫盤,他長期住在景德鎮,累計有一年半的時間。在景德鎮80多歲官窯傳人的協助下,經過不懈努力,終於將失傳了百年的溫盤複製出來。
2007年,在景德鎮瓷器博覽會上,溫盤獲得了"日用金獎",填補了景德鎮溫盤瓷器的空白。後來,在溫盤的基礎上,樑連起又研究了溫碗、溫盞、溫酒壺等系列餐具,開發出了100多種器皿,獲得了國家專利。
直隸官府"溫盤"在現代餐飲界重現,使直隸官府菜在菜品文化之外,演繹出更為絢麗多彩的官府器皿文化。青花溫系列器皿可以保持官府菜的熱度,與普通餐盤相比可使菜餚保溫時間長兩倍以上,久熱不散,達到最佳食用效果,使直隸官府菜餚口味、品質得以進一步昇華。
-
4 # 深圳吃什麼
最為一個廣東人,最喜歡的當然是粵菜了。
粵菜,即廣東地方風味菜,是中國著名八大菜系之一,它以特有的菜式和韻味,獨樹一幟,在國內外享有盛譽。“粵菜”由廣州菜、潮州菜、東江菜等組成,而以廣州菜為代表。它有著悠久的歷史。
粵菜著名的菜點有:雞燴蛇、龍虎鬥、烤乳豬、太爺雞、鹽焗雞、白灼蝦、白斬雞、燒鵝、蛇油牛肉等。
簡單介紹一下東江菜吧,東江菜又稱客家菜。客家人原是中原人,在漢末和北宋後期因避戰亂南遷,聚居在廣東東江一帶。其語言、風俗尚保留中原固有的風貌,菜品多用肉類,極少水產,主料突出,講究香濃,下油重,味偏鹹,以砂鍋菜見長,有獨特的鄉土風味。
東江菜以惠州菜為代表,下油重,口味偏鹹,醬料簡單,但主料突出。喜用三鳥、畜肉,很少配用菜蔬,河鮮海產也不多。代表品種有:東江鹽焗雞、東江釀豆付、爽口牛丸等,表現出濃厚的古代中州之食風。
-
5 # 吃貨笑工場
答題前要先審題,愛情中我愛你代表你是我的唯一,我喜歡你那意味著你是我的備胎。所以這是一道多選題。
正常來說一方水土養一方人,家鄉在哪裡,舌尖上的味蕾就源於哪裡。我是湖北人喜歡吃家鄉菜,但是長大工作後,由於工作原因經常出差就有機會品嚐到不同菜系,其它菜系也喜歡吃。
中國有八大菜系: 魯菜、川菜、粵菜、蘇菜、閩菜、浙菜、湘菜、徽菜,各有千秋,在選料、切配、烹飪等技藝方面自成體系,具有鮮明的地方風味特色。魯菜:口味鹹鮮為主;川菜:口味麻辣為主;粵菜:口味鮮香為主;浙菜:口味清淡為主等。
如果你是一個美食愛好者,一定要博愛哦!
-
6 # 1eryigf
大家好。很高興和你們一起探討,我是四川人,我愛我的家鄉。也愛美食川菜,希望我今天在這裡所寫的能讓你們更瞭解川菜。愛上川菜,應該來說,從小到大吃慣了自己的家鄉菜,都覺得家鄉菜好吃些。各有各的長處。各有各的短處吧。都有好吃的和不好吃的吧,今天我們就來說說我們的川菜吧。川菜主要是講究色香味俱全,色指的是顏色。我們川菜突出的就是紅色。炒菜的油好多都是提前練好的紅油來炒菜。炒出來的菜看著紅豔豔的,看起來就有食慾。在就是香,菜還沒有到你的桌邊。撲面而來的香味就來了。這時候該是你想吃掉口水的感覺,當菜上到你桌上的時候。現在該是老闆拿碗筷的時候了。這時候你的心情是想迫不及待的想吃的感覺了。現在就是味道了。味道才是一道菜的靈魂,菜主要還是講究的是味道,川菜的家常菜主要有。麻婆豆腐,魚香肉絲,家常豆腐,水煮牛肉。毛血旺,鹽煎肉,梅菜扣肉。粉蒸肉。水煮魚。酸菜魚。開水白菜,啤酒鴨。辣子雞,火爆肥腸。肥鍋肉,魚香茄子,爆炒豬肝,火爆腰花……等等。希望有你愛吃的。謝謝你們的分享。看了的各位老闆發大財[大笑][大笑][大笑][大笑][大笑][大笑][大笑]。
-
7 # 能吃的車神愣三
俗話說“民以食為天”。在中國,雖然大家對“吃”有著一致的重視,但各地在食料、烹飪技法和風味上卻大不相同,而“菜系”就是對這種飲食地域差異最直接的特徵體現。作為一個餐飲文化大國,中國菜式多、味型廣、做法精巧繁複。長期以來,中國各地的菜餚由於受到當地環境、氣候、物產、風俗以及飲食習慣的影響,形成了各種具有地方風味特色的流派。魯、蘇、粵、川四大菜系形成歷史較早,後來分化出浙、閩、湘、徽地方菜,由此形成了中國的“八大菜系”
第一大菜系:蘇菜
蘇菜就是江蘇菜系,起於南北朝時期,是宮廷御膳的第二大菜系。它可分為四種小菜系:淮揚菜、徐海菜、金陵菜,蘇南菜,又以淮揚和蘇南菜系為代表。因受本地自然資源影響,菜色四季有別,講究配色以及烹飪技巧,以燜、燉、煨為主。比較受歡迎的菜有:糖醋排骨、獅子頭、太湖銀魚、咕老肉等。
第二大菜系:粵菜
粵菜。就是廣東菜系,在西漢時期就存在了,因明清時期對外通商,粵菜也受到西餐的影響,因此被流傳到國外,而且不管是國內,還是海外,影響都是極大的,在國外的中國菜館是以粵菜為主的,。粵菜分為潮汕風味、廣府風味以及客家風味,又以廣府風味為代表。粵菜有六味:酸、甜、苦、鹹、辣、鮮,烹飪方法以煎、炸、燴、燉為主。名菜有烤乳豬、什錦烏石參、東江鹽焗雞等。
第三大菜系:魯菜
魯菜。就是山東菜系,而且在明清兩代,宮廷御膳是以魯菜為主的。其中魯菜又分為齊魯風味、膠遼風味以及孔府風味,然又以孔府風味為最佳。魯菜味道濃厚,喜歡蔥蒜,以海鮮、湯菜和內臟為主。因為魯菜對其他菜系的影響頗大,所以魯菜為八大菜系之首。代表才有灌湯包、醬豬蹄、香酥雞等。
第四大菜系:川菜
川菜。就是四川菜系,以成都和重慶兩地菜系為主,起於秦漢時期,發展於唐宋,在明清時廣為流傳。四川菜系風味比較統一,比較重視選料,烹飪方法多樣,炒、煎、炸、薰、燉、燜、燴、爆等,口味較重。在人們印象裡,談起川菜就會想起辣、火鍋,其實不然,川菜以酸、辣、麻著稱,在做菜時離不開辣椒、花椒和胡椒。特點是酸、甜、麻、辣、香,川菜中有五大名菜:回鍋肉、夫妻肺片、麻婆豆腐、宮保雞丁、魚香肉絲,這些你們應該都有吃過吧!
第五大菜系 : 湘菜
湘菜。就是湖南菜系,由湘江流域、洞庭湖流域和西山地區構成,油多味濃,喜加辣椒,烹飪方法以臘、薰、煨、蒸炸等為主,其中又以臘、薰居多,湘菜也多以煙燻臘肉和醃肉為主,其特點是辣和臘。名菜有:東安子雞、長沙小吃(臭豆腐)、紅燒寒菌、臘味合蒸等。
第六大菜系:閩菜
閩菜。就是福建菜系,是由閩北、閩南、閩中、閩東、閩西菜系形成的,又以閩東、閩南為代表。閩菜講究刀工、火候、選料,重視煲湯,口味偏酸、甜、淡,這種口味多與地理環境關,因臨近大海,菜多以海鮮為主,酸甜可以去腥,淡可以保證海鮮的原汁原味。代表菜有魚丸、餛飩、炸五香、面線糊等。
第七大菜系:浙菜
浙菜。就是浙江菜系,有紹興、杭州、寧波菜系組成。浙江處於魚米之鄉,多產魚蝦,因此口味清鮮,烹飪方法以燉、炸、燜、蒸為主,注重原汁原味,製作精細。名菜有:西湖醋魚、龍井蝦仁、寧波湯糰等。
第八大菜系:徽菜
徽菜。就是安徽菜系,在南宋時期就存在的,有皖南、沿江、沿淮三種菜系組成,其中又以皖南最為出色。以燒、燉為主,講究火候和火功,代表菜有火烘魚、蜜汁紅芋、清燉馬蹄等。
-
8 # 方家食坊
提起肉糕,還有一個有趣的故事。相傳楚王嗜魚成性,但又時常因魚刺卡喉嚨而惱火,許多廚師因此而成了刀下鬼。後來,有一廚師在剖魚時意外發現魚刺很容易和魚肉分離開來,於是把分離出來的魚肉和豬肉混合,配上佐料剁成泥,蒸成塊型。楚王食之,驚喜不已。肉糕從此問世,而且名聲大震。
肉糕怎麼做呢?一、魚肉去刺,去皮,豬肉(五花肉為上佳)去骨剔皮,均剁成肉漿,將紅薯粉、清水、食鹽按比例放入盆內與肉漿攪拌,加入薑末、蔥花等佐料。
二、將油豆腐皮平鋪籠屜內,把魚肉糊平攤在上面(約3釐米厚),坐旺火沸水鍋上蒸30-40分鐘,揭開籠蓋,將生雞蛋黃(蛋黃色澤亮麗)抹在肉糕上面,撒上紅辣椒末,再蒸30分鐘,出籠晾冷,切成10釐米長、3釐米寬的條。
三、製做好的肉糕,可清蒸、可炒菜、可下火鍋,無論怎樣做,都是美味佳餚。
-
9 # 黃師傅美食
中國是一個餐飲文化大國,長期以來在某一地區由於地理環境、氣候物產、文化傳統以及民族習俗等因素的影響,形成有一定親緣承襲關係、菜點風味相近,知名度較高,併為部分群眾喜愛的地方風味著名流派稱作菜系。其中,魯菜、川菜、粵菜、閩菜、蘇菜、浙菜、湘菜、徽菜享稱為“八大菜系”。
早在春秋戰國時期,中國傳統飲食文化中南北菜餚風味就表現出差異。到唐宋時,南食、北食各自形成體系。發展到清代初期時,魯菜、蘇菜、粵菜、川菜,成為當時最有影響的地方菜,被稱作“四大菜系”。到清末時,浙菜、閩菜、湘菜、徽菜四大新地方菜系分化形成,共同構成中國傳統飲食文化中的“八大菜系”。
1、川菜
川菜素來享有"一菜一格,百菜百味"的聲譽。川菜在烹調方法上,有炒、煎、乾燒、炸、薰、泡、燉、燜、燴、貼、爆等三十八種之多。在口味上特別講究色、香、味、形、兼有南北之長,以味的多、廣、厚著稱。
2、魯菜
魯菜,是起源於山東的齊魯風味,是中國傳統四大菜系(也是八大菜系)中唯一的自發型菜系(相對於淮揚、川、粵等影響型菜系而言),是歷史最悠久、技法最豐富、難度最高、最見功力 的菜系。
3、蘇菜
烹調技藝以燉、燜、煨著稱;重視調湯,保持原汁。原為江浙菜系,是中國長江中下游地區的著名菜系,其覆蓋地域甚廣,包括現今江蘇、浙江、安徽、上海,以及江西、河南部分地區,它有“東南第一佳味”、“天下之至美”之譽,聲譽遠播海內外。
4、粵菜
粵菜即廣東菜,是中國傳統四大菜系、八大菜系之一,發源於嶺南。粵菜由廣州菜(也稱廣府菜)、潮州菜(也稱潮汕菜)、東江菜(一說客家菜)三種地方風味組成,三種風味各具特色。
5、浙菜
浙江菜,簡稱浙菜,是中國漢族八大菜系之一,其地山清水秀,物產豐富佳餚美,故諺曰:"上有天堂,下有蘇杭"。浙江省位於中國東海之濱,北部水道成網,素有魚米之鄉之稱。
6、湘菜
湘菜,即湖南菜,在長沙地區又被稱為本味菜,是中國歷史悠久的八大菜系之一,早在漢朝就已經形成菜系。以湘江流域、洞庭湖區和湘西山區三種地方風味為主。
7、徽菜
徽菜菜系又稱"徽幫"、"徽州風味",是中國八大菜系之一。徽菜起源於南宋時期的徽州府(現黃山市,江西省婺源縣,以及安徽省宣城市績溪縣組成),徽菜是古徽州的地方特色,其獨特的地理人文環境賦予徽菜獨有的味道
8、閩菜
閩菜是中國八大菜系之一,歷經中原漢族文化和閩越族文化的混合而形成。閩菜發源於福州,以福州菜為基礎,後又融合閩東、閩南、閩西、閩北、莆仙五地風味菜形成的菜系。
這麼多選擇,我獨愛川菜!
-
10 # 錢妹吃不飽呀
對於這個問題呢,我覺得真的就是故鄉在哪愛吃的菜系就在哪!
對於我,是這山西人當然最愛的就是我們晉菜了!畢竟一方水土養育一方人!所以關於提問者提問的這個問題,我覺得,我們最愛的菜系,應該就是自己家鄉土地上孕育出來的美食文化了,所以呢!我自己愛的菜系就是晉菜了!
晉菜,也是中華美食一大菜系!在我們山西菜裡面,我最歡的就是過油肉啦!
這應該是每個山西人出門在外也好,或者是在自己的城市也好,都會想念的一道山西特色的美食菜系之一了,過油肉這基本是家家都會做,也是家家都會吃的一道山西晉菜。
豬肉裡脊肉醃製成片,配上蒜薹木耳煸炒而成!千萬不要小看我們山西的這道過油肉,特別的下飯,而且呢,百吃不膩,是你來了,飯桌上都會去招呼你的一道菜,一定少不了它的存在!
第二個給大家推薦的是我們晉菜中點單率特別高的——糖醋丸子!
關於糖醋丸子呢,應該也算是,只要說起山西人,都會想到的一個特色的美食之一了!
糖醋丸子也是我們過時過節,逢年臘月,包括像過年呀,或者是有親戚朋友來了,家裡會做的一道招待菜,就是糖醋丸子。
酸酸甜甜的口感,搭配上丸子脆皮的外表,裡面鮮嫩的肉蘸上這個湯汁,吃上這麼一口,那個味道別說有多好吃了!
這種酸甜味的口感呢,特別適合我們山西人的口味,畢竟山西的老陳醋也是非常出名的!所以對於這個酸酸甜甜的口感,我們特別的喜歡吃。
第三個,想給大家推薦的晉菜是炒灌腸!
說起灌腸,也算是我們山西特色美食代表!這個東西應該只有山西有,因為灌腸的發源地就是我們的山西,所以呢,炒灌腸也是我們吃晉菜的時候,會去經常吃一個菜。
因為畢竟是發源地嘛,所以就說它已經融入在我們的生活之中。
包括你可以吃炒的,可以吃滷的,可以吃涼調的,可以吃拌的……等等,做法真的是多種多樣,而且吃起來的口感呢,也是完全不一樣的!
所以灌腸大家可能聽的不多,但是是真的特別好吃!有機會了一定要來嚐嚐!
以上就給大家簡單介紹了一些晉菜的代表,也是我自己心目中的代表!當然啦!山西晉菜是特別多的!
回覆列表
首先,中國有4大菜系,川菜、魯菜、粵菜和淮揚菜,小編作為江浙人士,比較推薦淮揚菜系。
因為淮揚菜系講究選用就地取材,採用最新鮮的食物來烹飪佳餚,所以有“醉蟹不看燈,風雞不過刀,刀魚不過清明,鱘魚不過端午”的準則。品嚐淮揚菜時,一口下去感受的都是食物的原汁原味,彷彿在大自然中吃飯。
繁忙的都市生活早已把我們打磨成一個個機械的工作機器,無論是上班時,還是吃飯外賣,都感受不到一絲一毫的溫情,有的只是壓力和日復一日。
而且淮揚菜對我們的身體很好,天然的食材,最少的調味料,保證了你的身體不會因為飲食而出毛病,清淡飲食也能讓你的膽固醇和超標的體重降低,可謂一舉兩得。
淮揚菜刀工精細,對於對刀工有強迫症的朋友來說是一大享受。且淮揚菜融合了南方人喜愛的鮮、脆、嫩和北方人喜愛的鹹、色、濃能特點,這樣的融合,使得淮揚菜不僅僅侷限於南方人的口味。
淮揚菜系中比較經典的幾道菜餚,推薦朋友們一定要去品鑑哦!
1. 水晶餚肉
2. 大煮乾絲
3. 清燉蟹粉獅子頭
4. 松鼠鱖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