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獅子營老魯

    我的家鄉在冀東灤南縣,一個並不美麗的小村莊。沒有山,只有一條經常斷流的小河,我們叫它小清河。我曾寫過一首小詞描述我的家鄉:溪邊一處村落,寥寥百戶人家。日出柴門聞犬吠,日落孤樹鳴昏鴉,藤蔓夜開花。 性如耕牛直倔,只問淡飯粗茶,四代貧民皆佃戶,三朝布衣無烏紗,此處是我家。

    我們周邊,都是如我們一樣的村子。

    那麼,這樣的村子,出過名人嗎?回答是:有的。

    介紹一下他們。

    第一位:成兆才。評劇創始人之一,灤南縣扒齒港人。現灤南建有“成兆才紀念館。”

    特別不願貼上複製,介紹生平,您有興趣懇請移步,我只說我想說的。

    可能很多人不知道成兆才,那一定很多人知道《楊三姐告狀》,可能不知道《楊三姐告狀》,那一定認識趙麗蓉,趙老師生命中最重要的兩個評劇作品,就是《花為媒》阮媽、《楊三姐告狀》楊三姐母親。

    這兩個作品一個是成兆才早期改編演出過,一個就是他從無到有親手寫的。我至今記得《楊三姐告狀》一句臺詞:你二姐夫大老遠來了,炒倆雞子咋的!

    文字這裡不能表達語言之魅力。

    《楊三姐告狀》取材於真人真事,主人翁活到改革開放後。灤南作家肖波曾寫過小說《楊三姐告狀》,被天津電視臺拍成電視劇。

    而這個故事發掘創作編排,均來自成兆才。

    其子李星華曾著《我的父親與昌黎五峰山》,入選學生精讀課本。現樂亭建有大釗紀念館,多位國家領導人曾去祭奠。

    曹慧英是灤南縣沙溝子人,和我家僅隔三公里,她並沒有排球基礎,十幾歲,一個偶然的機會才接觸這項運動。像《摔跤吧爸爸》,無數個農村女孩的勵志故事成就了中國女排的成長史。像曹慧英,像朱婷!

    第四位:翟小川,北京首鋼和國家隊主力。身體素質出色,場上敢打敢拼,且善於動腦,空切跑位全國第一。

    翟小川出生於唐山豐南區翟莊子,也是十幾歲才打的球。但因身體素質出色,曾被首鋼和八一爭奪,最終小川成了首鋼隊現任隊長。

    他的作品曾多次獲獎,《野象小姐》,《七根孔雀羽毛》,文字深刻犀利,直入人心。張楚曾是一名稅務官,現為職業作家。

  • 2 # 廣州翁

    我的故鄉遼寧錦州,歷史上(包括近代和當代)出現過的名人有:

    1,中國北方政權唯一的女政治家和軍事家蕭太后;

    2,中華民國陸軍上將張作相;

    3,張作相次子、陸軍中將張廷樞;

    4,著名作家蕭軍;

    5,抗戰時期的愛國將領李杜;

    6,第11屆全國僑聯主席暨海協會長陳雲林;

    7,著名礦物工程學家王定佐;

    8,著名軍旅歌唱家劉斌;

    9,著名軍旅歌唱家佟鐵鑫;

    10,國家羽毛球女隊教練張寧;

    11,著名作家張巨集傑;

    12,奉軍儒將高維嶽;

    13,社會活動家王慶本(衛之);

    14,作家和詩人李輕鬆;

    15,詩人何兆輪;

    16,抗日英雄飛行員高又新;

    17,中央電視臺主持人冀星;

    18,畫家段煉;

    19,影視演員張航睿;

    20,影視演員孟全宇。

  • 3 # 雷博237

    我的家鄉陝西白水縣,號稱四聖故里,那四聖,倉頡造字,杜康造酒,雷公造碗,蔡倫造紙。

    倉頡:原始象形文字創造者,原姓侯岡,名頡,俗稱倉頡先師 ,又史皇氏,又曰蒼王、倉聖。《說文解字》、《世本》、《淮南子》皆記載倉頡是黃帝時期造字的左史官,見鳥獸的足跡受啟發,分類別異,加以蒐集、整理和使用,在漢字創造的過程中起了重要作用,被尊為“造字聖人”。

    據《河圖玉版》、《禪通記》記載,倉頡曾經自立為帝,號倉帝,是上古時期的一部落首領。倉頡在位期間曾經於洛汭之水拜受洛書。

    倉頡也是道教中文字之神。據史書記載,倉頡有雙瞳四個眼睛,天生睿德,觀察星宿的運動趨勢、鳥獸的足跡,依照其形象首創文字,革除當時結繩記事之陋,開創文明之基,因而被尊奉為“文祖倉頡”。

    後有《倉頡頌》雲,白水天,彭衙地,倉頡造字感天地。鳥蟲文字他創立,千古流芳開新紀。巍巍大中華,莽莽我華夏,倉頡功德感天動地。巍巍大中華,莽莽我華夏,倉頡功德感天動地。文化之祖,萬世獨尊,倉頡精神光照寰宇。

    四目明,六書啟,雨粟當年感天帝,華夏文明他創啟,文脈就在白水地。巍巍大中華,莽莽我華夏,倉頡功德感天動地。巍巍大中華,莽莽我華夏,倉頡功德感天動地。文化之祖,萬世獨尊,倉頡精神光照寰宇。文化之祖,萬世獨尊,倉頡精神光照寰宇。

    順便講一個二十年前坐綠皮火車去山東的小經歷,當時窮學生坐的硬座,對面坐一個曲阜人,一路上都給我們大談孔子思想,說實話一直以來只認為孔子是教育家,但對他的思想家裡的一些糟粕還是不敢苟同。所以就有點牴觸,當車快到終點站時,我問對面那兄弟“你知道我是那人不”。

    對面兄弟說:“不知道”。

    我說:“我是陝西白水人,你知道我們白水有個倉頡不”。

    那兄弟答道:“不知道”。

    我說:“回去查一下,沒有我們的倉頡,你們孔子就是一文盲”。

  • 4 # 堯山

    馮異,字公孫,潁川父城(今河南寶丰東)人,東漢著名軍事家,為潁川馮氏先祖。精通孫子兵法,協助劉秀建立東漢政權,隨劉秀安定河北,為劉秀偏將軍,封應侯。後又封為孟津將軍。在多年的行軍作戰中,馮異為劉秀建立東漢王朝立下了汗馬功勞。但馮異謙遜,從不誇己功,諸將並坐論功,他常避於大樹下,被譽為大樹將軍。劉秀即位封馮異為陽夏侯,任徵西大將軍。漢明帝時封為“雲臺二十八功臣”之一。建武十年(34年)病逝于軍中,諡曰節侯。

    賈復(9年-55年),字君文,漢族,東漢名將,雲臺二十八將第三位。 賈復儒生出身,新朝末年聚眾加入綠林軍。歸順劉秀後,隨其擊信都、攻邯鄣、戰真定、破鄴城、平定郾城、召陵、新息等地,戰功赫赫。 建武三年(27年),賈復出任左將軍。建武十三年(37年),定封膠東侯,食邑六縣。 賈復雖然出身文士,但是臨陣果敢、身先士卒,在東漢中興功臣中以勇武見稱。

    農民起義領袖白朗,為反對袁世凱的專制統治,1912年(中華民國元年)率領豫西一帶農民發動武裝起義。白朗起義是袁世凱統治期間,規模最大、堅持時間最長的武裝反抗鬥爭。

  • 5 # 蘇州野老

    鄭重介紹我的鄉賢:

    馮夢龍、褚人獲及蘇州黃棣馮梗上村

    我是正宗蘇州土著,蘇州自故多名人,更多文人。如先天下之憂而憂的范文正公范仲淹、有被蘇州評彈一直沿唱至今、俗稱徐元宰的狀元申時行、崑山的顧大麻子顧鼎臣,更有傳說中足智多謀的促狹鬼祝枝山、風流唐伯虎。還有提倡“國家興亡,匹夫有責”的顧炎武,有腰斬《水滸》的以滑稽聞名的歪秀才金聖嘆。

    更有幫著明朝永樂皇帝起兵奪自己侄兒皇位的道衍和尚姚廣孝,到清朝康熙末年幫著雍正皇帝奪皇位的文覺和尚。等等等等,名人很多!這些名人的地位和聲望在當時當地,或許大多要超過馮夢龍。

    但是,從歷史發展的實際意義來看,這些名人對後世的影響都大大的低於馮夢龍!甚至低於清朝的另一位蘇州秀才褚人獲!

    馮夢龍,蘇州長洲縣人,出生地在現在的蘇州相城區黃棣鎮馮梗上村。馮梗上村在歸屬上屬於黃棣新巷村,新巷村於2014年馮夢龍誕辰440週年之際正式改村名為馮夢龍村。為什麼改村名?很簡單,馮夢龍的大名已經被相城區黃棣鎮作為一張牌、旅遊牌打出去了。又聽說蘇州葑門外有個什麼村,對馮夢龍的出生地馮梗上村有異議,也在爭奪馮夢龍的出生地。當然,這只是未經證實的聽說,但足以說名人的經濟效應!

    馮夢龍生於明朝萬曆年間,資歷只是一個貢生,做過一任縣學的訓導和一任福建的知縣。死於清朝順治年間,活了七十多歲。

    褚人獲也出生於蘇州的長洲縣,具體哪個鄉沒有查出來,可能他的名人效應和經濟價值還沒有被某些方面發現,因此還沒有什麼人和地方來爭他的出生地。褚人獲終其一生只是一個秀才,沒有再上一個臺階。

    馮夢龍的主要著作有:《東周列國志》、《喻世明言》、《警世通言》、《醒世恆言》、《智囊全書》、《情史》、《古今譚概》、《古今小說》《平妖傳》、《三遂評妖傳》、《太平廣記鈔》、《智囊補》等等。

    褚人獲的作品沒有馮夢龍多,著名的為:《隋唐演義》、《堅瓠集》等。

    二位前賢留傳的著作不斷地被再版印刷銷售,至今不絕!以前有人對羅貫中的《三國演義》做過統計,說全本《三國演義》出現人物有多少,還說滿清軍隊入關前,帶兵的將軍直至皇室親貴都把《三國演義》這本書當作兵書來讀,作用僅次於《孫子兵法》!說這話的真是笑話!《三國演義》中除了周瑜借用蔣幹盜書行使的反間計,以及諸葛亮使的草船借箭和空城計外,其餘真能算上兵法的也沒有多少。與馮夢龍的《東周列國志》相比,不管是出場人物的數量、計謀的使用都不是《三國演義》能比得上的。

    馮夢龍的著作,現在的人不一定也不可能全部去看去讀,但是他的《三言》一定有不少人讀過,他出《三言》的宗旨就在:喻世、警世、醒世!就是放在今天,還是具有教育意義的。

    褚人獲的《隋唐演義》,結合正史、野史的資料,用通俗易懂、加以演義的故事形式,讓我們全程瞭解隋、唐二個朝代的興起和滅亡,這要比我們從電影電視劇中得到的歷史資訊來的真實!他的筆記體作品《堅瓠集》更是一部能補充史料中所沒有的歷史資料和資訊,是非常有價值的一部書,到現在,可能還被一些學者所參考和引用。

  • 6 # 亂夢齋主人

    我的家鄉是山東省聊城市高唐縣,歷史悠久,自春秋時期即為齊國西境之高唐邑,西漢初置縣,元代設州,至民國初年撤州復縣。迄今已有二千餘年的歷史,屬中華民族黃河文化發祥地之一,1997年被國家文化部命名為“中國書畫之鄉”。悠久的歷史孕育了燦爛而又獨特的地域文化,同時也造就了一代又一代的能人志士。

    乙瑛,東漢末年官員。平原高唐(今高唐)人。漢桓帝時為魯相。著名作品《乙瑛碑》,是後人學習隸書最佳範本之一。

    呂才(600-665),高唐縣清平鎮人,唐代著名學者。 唐貞觀三年中書令溫彥博向唐太宗李世民推薦呂才,說他長聲樂。他製造的管樂器"“尺八”傳到日本後,很受歡迎。唐貞觀十八、十九年,呂才完成了地理著作《方域圖》和軍事著作《教飛騎戰陣圖》。又與虞世南、褚亮、魏徵等人作《秦王破陣舞》和《九功舞》兩個大型樂舞.此舞傳至日本和天竺,深受歡迎。

    杜潛(1522-1566),高唐人。明朝進士,初為戶部主事,後升為山西左布政使,離京去山西就任。當時國事日非.海防鬆弛,倭寇大肆侵擾,杜潛奉命任薊洲兵備道員。領兵迎敵。他鎮守今河北省長城以內、東至山海關、西至居唐關之間的天津市以北地區。其形勢險要,為京畿防衛重地。杜潛組織軍民抗敵、戰績卓著,為人敬仰。

    明嘉靖四十五年.杜潛受誣陷而被斬,葬於高唐州城西杜家祖塋。後平反昭雪,追為兵部尚書。

    李苦禪(1899年1月11日-1983年6月11日),生於山東省高唐縣,原名李英傑、李英,字超三、勵公,山東省高唐縣人,中國畫家。擅畫花鳥,闊筆寫意,筆墨雄闊,酣暢淋漓,畫風以質樸、雄渾、豪放著稱。

    孫大石亦名孫瑛,1919年出生于山東省高唐縣。擅長山水畫,其寫意水墨山水畫既有傳統功力又有時代的韻味,富有創新依時,是推進中國畫改革程序中一位重要的藝術家,被譽為“放出異彩的天才”、“水墨畫的鬼才”。是六、七、八屆全國政協委員、第四屆中國美協理事、中國畫研究院研究員、國務院特殊津貼獲得者。 作品曾參加歐美各地巡迴展出,並被多國美術館收藏。

  • 7 # 竊鉤者說

    老家江蘇徐州。

    徐州古稱彭城,是江蘇省地級市,國務院批覆確定的國家歷史文化名城,有“千古龍飛地,一代帝王鄉”的美名,據我不完全統計,徐州自古以來出現過以下名人:

    1、彭祖,姓彭名鏗,一作彭鏗,陸終第三子 。彭祖被堯帝封於彭地,據說活了800歲。

    2、漢高祖皇帝劉邦,徐州沛縣豐邑中陽里人,漢朝開國皇帝,漢民族和漢文化偉大的開拓者之一。對漢族的發展,以及中國的統一和強大有突出貢獻。

    3、蕭何、樊噲、周亞夫、盧綰、曹參、周勃等。與劉邦一樣,都出自徐州的豐沛地區,是西漢的開國功。

    4、宋武帝劉裕,南朝劉宋開國皇帝。

    5、南唐後主李煜,中國古代的悲情才子。

    6、張道陵,道教創始人,漢朝東漢時期豐邑(今江蘇徐州豐縣)人。

    7、陳師道,徐州彭城(今江蘇徐州市)人,北宋時期大臣、文學家,“蘇門六君子”之一,江西詩派重要作家。

    8、李可染,江蘇徐州人,中國近代傑出的畫家、詩人,畫家齊白石的弟子。

    9、武衡,江蘇徐州人,地質學家、資訊學家,中國科學院學部委員,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科學技術委員會副主任、顧問。

    10、馬可,江蘇徐州人,早年就讀於河南大學化學系,1937年抗日戰爭爆發後,投筆從戎,一生寫了二百多首(部)音樂作品,其中以歌曲《南泥灣》、《咱們工人有力量》、《呂梁山大合唱》、《白毛女》、《小二黑結婚》等流傳最為廣泛。

    11、胡衛東,江蘇徐州人,前中國籃球職業運動員。

    12、李保田,江蘇徐州人,國家一級演員。

    13、郎永淳,江蘇徐州睢寧縣人,中國中央電視臺新聞播音員、主持人。

  • 8 # 豐城遊子shaoxing

    我的家鄉在浙江紹興,聽到紹興這個名字的時候,大家肯定不由自主的會想到魯迅先生。

    毛主席曾經寫詩讚揚紹興,“鑑湖越臺名士鄉,憂忡為國痛斷腸。劍南歌接秋風飲,一列氤氳入詩囊。”從此紹興在原有的“水鄉、橋鄉、酒鄉、書法之鄉”的基礎上又多了一個頭銜——名士之鄉。

    到了近現代,有秋瑾、蔡元培、魯迅、周恩來、竺可楨、馬演初等等,

    無論是哪一個人物,都是重量級別的。都是關係到中華民族歷史進步和文化發展舉足輕重的名人。

    紹興是首批中國歷史文化名城、首批中國優秀旅遊城市、中國環境保護模範城市、國家衛生城市、國家雙擁模範城、國家園林城市、最佳中國魅力城市等等一系列的城市榮譽。都是我們的祖先給予我們留下精神財富所密不可分的。

    紹興這一座“沒有圍牆的博物館”,承載著太多的歷史文明和人類進步的使命。

    為了更好的紀念我們的先人,為了更好的宣傳名人事蹟,也為了更好的讓下一輩傳承和發揚名人的精神。我們紹興最近剛剛又修建了專門的“名人博物館”,為世人蔘觀瞻仰。

  • 9 # 文字春秋

    我的家鄉山東聊城市有兩位名人,季羨林和張自忠,一文一武,文為國學大師,武為抗日名將。

    國學大師——季羨林

    季羨林,字希逋,又字齊奘。1911年8月6日出生於山東省清平縣(現臨清市)康莊鎮,祖父季老苔,父季嗣廉,母趙氏,都是農民。幼時隨馬景恭識字。

    6歲到濟南,投奔叔父季嗣誠。入私塾讀書。 7歲後在山東省立第一師範附設小學讀書。10歲,開始學英文。

    1926年初中畢業,在山東大學附設高中,開始學習德語。高中畢業後考取清華大學和北京大學。後入清華大學西洋文學系,專修方向是德文。在清華大學四年中發表散文十餘篇,譯文多篇。

    1946年二戰結束後,季羨林輾轉取道回到闊別10年的祖國。同年秋,經陳寅恪推薦,季羨林被聘為北京大學教授,建立東方語文系。

    季羨林回國後,著重研究佛教史和中印文化關係史,發表了一系列富有學術創見的論文。解放後,繼續擔任北大東語系教授兼系主任,從事系務、科研和翻譯工作。1956年被任為中國科學院哲學社會科學部委員。

    主要作品有《中印文化關係史論集》;《印度簡史》;《佛教與中印文化交流》

    季羨林是中國著名文學家、語言學家、教育家和社會活動家,翻譯家,散文家,精通12國語言。曾任北京大學副校長、中國社科院南亞研究所所長。2009年病逝,享年98歲。

    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

    抗日名將——張自忠

    張自忠於1891年出生。父親張樹桂任江蘇贛榆縣五品知縣,張自忠幼年時隨父親在江蘇贛榆縣學習生活。清光緒三十一年(1905年),張自忠父親張樹桂病逝。

    光緒三十四年(1908年),張自忠考入臨清高等小學堂,強調忠、孝、仁、義的傳統,古代忠義俠行和浩然之氣對他影響頗深。

    宣統三年(1911年),張自忠考入天津北洋法政學堂。在這裡他接觸到孫中山的三民主義學說。1911年底,張自忠祕密加入中國同盟會,親身投入了轟轟烈烈的民主革命運動。

    1924年春,張自忠任學兵團團長,是年秋,馮玉祥發動北京政變,張自忠率部到達豐臺,驅逐英軍,收回豐臺主權。

    1931年,張自忠為三十八師師長,隸屬於二十九軍。1933張自忠部隊隨二十九軍同日軍交戰。連續擊敗日軍。

    1937年盧溝橋事變爆發,張自忠出面與日本週旋,試圖和平解決,因此被輿論誤解為“漢奸”。9月3日,張自忠撤離北平。

    1938年3月,爆發臺兒莊戰役,日軍企圖通過臨沂增援臺兒莊,張自忠率軍血戰臨沂,與敵鏖戰七晝夜,將日本鐵軍板垣師團擊潰,保證了臺兒莊大戰的勝利。

    1939年12月張自忠率領右翼兵團參加冬季攻勢。12月12日,張自忠率三十八師正面進攻日軍,殲滅日軍第十三師團第一零三旅團,於2月14日發起反攻。這是抗戰期間正面戰場國民黨軍唯一一次戰略性進攻戰役。

    1940年5月,日軍集結30萬人發動棗宜會戰。張自忠東渡襄河,雙方發生遭遇戰。15日,張自忠率領的1500餘人被近6000名日寇包圍在南瓜店以北的溝沿裡村。

    日軍在飛機大炮的掩護下,一晝夜發動9次衝鋒,5月16日下午4時,張自忠所部全軍覆沒,張自忠犧牲。

    1940年5月28日國民政府追授張自忠為陸軍上將,後又被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政部追認為革命烈士。

  • 10 # 甲殼蟲騎士

    中國近代史1840年,清朝鴉片戰爭爆發後,到新中國1949年,建國為止。這一段是我們中華民族最受難屈辱的歷史,西方列強打開了近代中國的大門……從清朝末年中國逐漸淪為半封建半殖民地,到完全淪為殖民地,不管英法聯軍火燒圓明園,無論八國聯軍侵華,還是八年的抗日期間中國人一直在鬥爭,在尋找救國救民的正確的道路上,拋頭顱灑熱血無論是太平天國起義,還是1900年義和團運動,兩千多年的封建王朝徹底結束中華民國成立,還有1919年五四運動……

    詠春葉問,師承葉問的李小龍,他們都是一代宗師,讓中華武術源遠流長,博大精深,讓時間去證明一切,向世界宣佈中國功夫在中國,東亞病夫……只是弱者的宣言,李小龍終結了一箇舊時代,開啟了新世界。

    總結:他,他們,都是終結了一個個舊時代,開啟了一個新世紀,無論如何時至今日我們面對今天的生活,讓我們以史為鑑憶,回味過去,勿忘歷史,奮發圖強,揚中國威。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靈芝孢子粉有什麼好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