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常買東西給錢的孩子。我家三個孩子,兩個哥哥,我是最小,只有我一個女孩,按理說我應該是最受寵的一個,好在父母不算重男輕女,讓我一直讀書到大學畢業。哥哥都在農村,婚後我的條件比家人都好一些,嫁的遠,一年回去兩三次,每次回去都給全家買好多東西,甚至連吃的大米,油,都給買上,每次給父母幾千塊錢,幾個侄子吃的喝的每年壓歲錢都不少,2018年,給父母花五千買了帶棚子的三輪車,還給母親買了金耳環,父親常年在外打工,每次回家來回火車票都是我給買,就這樣,卻還是換來母親一句,你就是我家的一門親戚,聽了真是傷心的要死啊!逢年過節哥哥給二老買件幾十塊的衣服。都高興的給我打電話說好幾遍,我聽了真是心酸。不過哥哥嫂子都還好,每次回家要走的時候都把後備箱塞滿,給我閨女買衣服買鞋。不知道你們有沒有同感,還是我想多了,可有時候真是接受不了這種差距。
回覆列表
-
1 # 夜三千
-
2 # 願微風常伴你我
想那麼多幹嘛!做到自己該做的就可以了!不過我感覺你現在的思想出了一點小毛病。你沒有正視自己,也沒有正視過你的父母,你只是在自我臆想中感覺你為你的父母做了很多,甚至你現在還在想你付出的這些到底值不值!
“世上只有媽媽好,有媽的孩子像塊寶,沒媽的孩子像根草”,不錯的一首歌,唱盡了人間疾苦。我不敢想象那些沒有爸媽的孩子是如何度過童年的,更不敢想象每個下雨的漆夜他們又是如何啜泣的;在那寒冷的冬夜,只要你能看見那倔強的小草是如何堅韌挺拔的,我想你就會明白,有的事,真得是微不足道。有爸媽難道不好嗎?!寶寶!
去吧,我的“大學生”,回家好好去觀察觀察你的父母吧!看看他們的頭髮,看看他們的坐姿,再看看他們的眼睛……哈哈,去看看生我們養我們的父母吧,真得要好好看看!
從我們得到,從我們索取,再到我們付出,我們的心態又是如何轉變的呢?!我痛恨我自己!非常非常痛恨!我好像只記得我的付出,卻從未想起過我的得到,我開始懷疑。我怕,我真的好怕,我怕我父母寒心!更怕在我幡然醒悟時,我也白了頭!
曾有古語說的好,“窮則獨善其身,達則兼濟天下”。在你貧窮的時候,你顧好自己不拖累父母就是對家庭最大的付出,在你富有的時候,就是你救濟別人的時候了。就如你題中所說,你的能力你的哥哥大些,所以你也就別太在意父母的看法,憑你的良心做事,只要你覺得問心無愧就可以。
父母和我們生活的年代不通,思想可能也有所不同,可能隨著時代的不斷進步,父母的思想有所改變,但也達不到我們現在的這種境界。
在父母的眼中,你出嫁了,就是別人家的人了,這種思想如何也是不可能在短時間內改變的,你出稼在外,一年也回不了幾次,趁著年輕,多孝敬父母。
等你以後年紀大了,有了自己的孩子,可能回家的機會就更加少了。那時父母的年齡也更大了,孝敬父母的重責也就落在了哥哥的身上,他們是需要時時刻刻陪伴在父母身旁的。
孝心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讓我們別計較太多,將這種美好的精神傳遞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