借題主的問題,淺談一下“中庸”。
我們在學習古聖先賢的文化經典時,不能停留文字本身,為了研究而研究,搞得更像形而上學,要結合時代背景和自身實際情況,活學活用。
“天命之謂性,率性之謂道,修道之謂教。道也者,不可須臾離也,可離非道也……”
初讀時不知所云,總感覺古人就愛說些之乎者也的東西,繞口且無用。
後來再讀,又有偏見,覺得所謂的“中”,更像是和稀泥,牆頭草,隨風倒,沒有主見。而所謂的“庸”,也是望文生義,覺得是“平庸”“庸俗”,簡直是完全錯解,把老祖宗留下的寶貝當糟粕。
隨著年齡增長,有更深的知識積累,再看《中庸》,總算理解了一二。
所謂“中庸”,為人處事的大智慧也。
不偏不倚,保持公正、客觀,不因個人的情緒、喜好,歪曲了事實,站錯了隊伍。
在決策時,能保持客觀、理性,多半不會出大錯。
“天命之謂性”,是我們每個人與生俱來的天性、本性、自性,是明心見性。
“率性之謂道”。這個率性,不是任性。是在達到“知止而後有定”的境界後,從我們自性裡流露出來的那種智慧,符合天道規律的那種言行,這就叫做“道”。
“修道之謂教”,教化、教育的目的,迴歸本源,找回自性,讓我們的心靈達到純淨純善的境界。
看起來貌似高深、晦澀。
其實通俗來講,在告訴我們不丟了天性(忘了初心和來時的路),保持率性(按照時代發展、自然發展、社會發展的規律成長,不做逾越的事),透過修行、學習來提升個人能級,現在比較流行的說法“躍遷”。
做人心中有桿秤,做事有度,不偏不倚、不斜不歪,自己的立場對得起天地,對得起人心。
借題主的問題,淺談一下“中庸”。
我們在學習古聖先賢的文化經典時,不能停留文字本身,為了研究而研究,搞得更像形而上學,要結合時代背景和自身實際情況,活學活用。
“天命之謂性,率性之謂道,修道之謂教。道也者,不可須臾離也,可離非道也……”
初讀時不知所云,總感覺古人就愛說些之乎者也的東西,繞口且無用。
後來再讀,又有偏見,覺得所謂的“中”,更像是和稀泥,牆頭草,隨風倒,沒有主見。而所謂的“庸”,也是望文生義,覺得是“平庸”“庸俗”,簡直是完全錯解,把老祖宗留下的寶貝當糟粕。
隨著年齡增長,有更深的知識積累,再看《中庸》,總算理解了一二。
所謂“中庸”,為人處事的大智慧也。
不偏不倚,保持公正、客觀,不因個人的情緒、喜好,歪曲了事實,站錯了隊伍。
在決策時,能保持客觀、理性,多半不會出大錯。
“天命之謂性”,是我們每個人與生俱來的天性、本性、自性,是明心見性。
“率性之謂道”。這個率性,不是任性。是在達到“知止而後有定”的境界後,從我們自性裡流露出來的那種智慧,符合天道規律的那種言行,這就叫做“道”。
“修道之謂教”,教化、教育的目的,迴歸本源,找回自性,讓我們的心靈達到純淨純善的境界。
看起來貌似高深、晦澀。
其實通俗來講,在告訴我們不丟了天性(忘了初心和來時的路),保持率性(按照時代發展、自然發展、社會發展的規律成長,不做逾越的事),透過修行、學習來提升個人能級,現在比較流行的說法“躍遷”。
做人心中有桿秤,做事有度,不偏不倚、不斜不歪,自己的立場對得起天地,對得起人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