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阿飛遊生活記錄
-
2 # 鄧冠衛
近幾年的確有不少年輕人通過外貿電商賺了不少錢,全球有74億人口,消費市場是中國的5倍,自然會有很多賺錢的機會。
個人感覺做國內電商20%的人賺錢,30%的人持平,50%的人虧損,國際電商則是30%的賺錢,30%的人持平,40%的人虧錢,相對來說賺錢的概率會高一些,但仍然是虧的多賺的少,符合市場經濟規律。
B2C以亞馬遜、ebay、wish等平臺為主,2015年以前做的人少,不少人通過B2C電商悶聲發大財了,知名的安可、傲基、有顆樹、澤寶、環球易購年銷售額幾十億的企業都是這個時期崛起的。
2015年是轉折年,2015年亞馬遜平臺推出後臺中文版,大力發展中國賣家,這一年中國賣家增長了10倍,以前中國賣家會上架產品就可以賺錢,2015年以後有供應鏈優勢、運營能力、海外本土能力的商家才能賺錢。
中國電商有的刷單、差評師、評測師、直播、網紅等推廣方式也在國際電商平臺開始流行。
當下小賣家要賺錢必須專注細分市場才有機會。
B2B平臺主要有阿里國際、速賣通、環球資源。目前這些平臺競爭己是10年前的20倍以上,廣告費、基礎費也是大幅度增加。有供應鏈優勢的廠商並且懂平臺運營的廠商才能賺錢,就算賺錢,也有20%到50%之間的利潤支付給平臺了。
和天貓、阿里中國一樣,商家賺的是小頭,拿大頭的是平臺,這就是為什麼馬雲可以成為中國首富和亞洲首富的原因。
馬雲在幫助中小企業拓展客戶的同時,不僅獲得了賺錢的商家的大部分利潤,還讓虧損的商家每年也交了平臺服務費。
從這個角度分析悶聲發大財的人是誰大家都清楚了應該。
作為初創業者,小微企業老闆,建議專注細分市場,做到細分市場第一,這是普通人悶聲賺小錢的唯一出路。
-
3 # 大師成長
我是外貿從業者,這個行業確實有很多悶聲發大財的人。總結起來無非就是以下幾點:
門檻高,絕大多數外貿平臺都需要公司資質,還需要壓貨款。所以這就攔住了很多沒有從事這個行業的人和資金不充足的人。還有語言障礙,很多人覺得外語比較難。無法和外國客戶溝通。
競爭小,因為門檻高,就少了很多競爭,所以就能把中國這座世界工廠便宜優質的產品賣到國外。在這些平臺更有競爭力,賣的更好。
平臺多,不像國內,平臺就兩三個,競爭對手又多。國外每個國家都有特定的平臺。除了亞馬遜和ebay,還有譬如lazada,shopee等等細分平臺。按照你想做的國家,都會有很多平臺可以做。
利潤高,因為中中國產品價效比高,哪怕是百分之四五十利潤在國外都是很有競爭力。
回覆列表
對於跨境電商最近炒的比較火熱,確實來說是一個好的專案,對於小白不一定是最好的選擇,隔行如隔山每個行業都需要更多了解,全面考察,再結合自己實際情況操作,因為我自己也是個創業者,也在尋找機會,同時也遇到很多坑,吃過比較多的虧,希望大家可以找到屬於自己的一個創業專案,加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