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當自己受委屈得不到排解時,通過讓別人受到相同的委屈,可以使自己的委屈的痛苦得到排解,所以負能量在人群中很容易被傳遞,如何理解人的這種心裡狀態?

回覆列表
  • 1 # 開心寶寶樹

    首先,理論層面來說,有許多心理學原理可以運用到該場景下。這裡,簡單的用三個理論來幫助您理解:社會類比理論、個人評價的穩定模型和社會認同理論。

    1954 Festinger 的社會類比理論(Social Comparison Theory)提出來,我們老是把自己和別人比較的原因在於:生活中的很多方面,並沒有一個完美固定的標準能讓我們去比較。在這種情況下,通過與他人比較,就可以找到個人與大眾相比的優勢和劣勢。比如說,你不能通過照鏡子知道自己是不是符合當代大眾審美的標準,但是通過與大家熟悉的俊男靚女來比較,你就比較簡單的得出答案。

    從Festinger的社會類比理論,後來又發展出兩個新的心理學理論模型:個人評價的穩定模型(the self-evaluation maintenance model) 和社會認同理論(social identity theory)。這兩個模型從不同的方面描述了為什麼個人要在不同情況下進行於他人的比較。

    “個人評價的穩定模型”覺得,一個人如果要保持對自己對積極看法,就會親近那些不如我們的人,而疏遠那些比我們好的人。通過這樣做,人們總能發現自己的優點,而且保持自尊心。這點和您說的,看別人受委屈,自己反而會感覺不錯一致。

    “社會認同理論”認為,個體通過把自己歸入一定的社會群體,產生、實現並維持認同感,從而提高積極自尊。這點和您說的,找到和自己委屈一致的群體,進而對於該群體的體驗產生認同,這點是一致的。

    其次,生活經驗法。在生活中,人們擅長通過於別人進行比較,獲得對自己的態度和評價,這就是自尊心的評價。比如,孩子之間常常比較成績、長相、體育,而成人之間,則常常比較資產、地位、財富、名譽等。在您的例子中,通過與他人的痛苦相比較,個體會獲得一定的安慰和疏解,可以提高自尊的水平。這個在心理學界,也是有經典研究的。比如,從心理學家的研究結果來看,人們的自尊水平來自於對於生活事件的反饋。比如,當生活中發生事情讓我們達到目標時,我們的自尊水平就會增加。(Sedikides, Wildschut, Arndt, Routledge, 2008研究發現)。相似的,如果認為自己是失敗的,就會挫傷我們的自尊心。((Eisenstadt Leippe, 1994研究發現)。

    第三,同意您的觀點,心理能量具有傳遞和延展性。無論是正能量還是負能量,都可以在人群中傳遞。眾所周知,正能量對人的身心有積極影響,負能量反之。而人的行為普遍具有趨利避害的趨勢,所以,正能量得以傳播的更快、更廣、更久。

    這裡向您送上一句美好的祝福:“快樂分享,幸福加倍;痛苦分擔,負擔減半”。

  • 2 # 心理博學社

    我們能夠傷害的人通常是親近的人

    從我個人的角度來看,這樣的情況通常發生在比較親密的關係當中,我們本身也會容易出現這樣的問題,在外受委屈了回家就跟父母或者伴侶發脾氣,他們也覺得委屈,在這個時候就會出現一個心理機制,更加強烈的情緒會暫時覆蓋委屈的那一部分,使得行為機制開始轉向處理另一種情緒,這個過程中產生的所謂“愉悅感”更像是一種安慰劑,與其說排解,不如說是一種逃避和心理防禦機制。

    情緒的傳遞與發洩造成的不同效果

    你說的有一點沒錯,負能量的確容易在一個群體當中進行傳遞,並不是說這個情緒本身就有傳遞的作用,而是情緒對於每個人引發的意義不同,理解和情緒的反應機制也會有所不同,這個過程中,有我們的價值觀以及事件本身的性質參與。

    當我們看到一個男人打一個老人時,我們可能是憤怒的,但是,如果角色上重新定義,這個老人是男人的父親,從小虐待他,你就會感受到那種憤怒的情緒會變得比較複雜。

    所以,情緒的傳遞機制並不像是一個等效、等距的傳遞,是存在個體差異的。當一個人將自己的委屈發洩給另一個人時,那不是一種委屈,而是一種憤怒,只是對於傳遞的當事人而言,他也同樣存在內疚的感受,所以才會有委屈這樣的感受出現,其實也是一種心理投射。

    如果你想讓別人知道你委屈,應該如何做?

    如果一個人希望別人可以理解自己的情緒,例如:委屈,通過折騰別人是一種十分幼稚的處理方式,只能造成“害人害己”的效果而已。

    絕大多數人其實都有一定的共情能力,只是孰強孰弱而已,並且,共情通常並不是在兩個人帶有情緒時產生的,就像是你和伴侶吵架時,少有人能夠壓抑自己的情緒而只處理你的那一部分。所以,共情實際上是通過溝通對話產生的,共情的產生有個人的感受能力不同,也有你對於事件的表達性。

    如何讓自己的情緒能力更加成熟

    對於我們而言,我們有時候會將自己想的那一部分當成是事實,也容易由自己為框架來去理解別人,這些都會導致一個認知偏差,使得我們將不真實的當作是真相,尤其是情緒,我們體驗到的可能和其他人完全不一樣。

    就像是上面那個案例,男人打老父親,看的人情緒肯定不同,但是憤怒的物件不一定一樣,有的人可能會想起來被父母虐待的場景,有的人沒經歷過,就只覺得打老人不對,所以,即使是憤怒,也是有所不同的。

    在處理情緒過程中,我們第一步要做的就是學會清晰的辨認我們的情緒以及覺察到情緒背後的那個想法,只有如此,才能讓我們在情緒當中保持獨立的思考,不容易受到其他人的情緒影響。

    關於這個問題,我就講到這裡。

  • 3 # 張鐵軍158

    人性亦善亦惡,人因安全感而激發善,因缺失安全感而激發惡;把惡變成習慣則是惡人。

    損人而利己是惡,損人不利己則是惡與蠢的結合體。

    把自己的快樂置於別人的痛苦之上的惡人,並非絕無僅有。比如美國財團、共濟會,及其代理人特朗普,ISIS,竊賊,人販子,整蠱的歹徒等等不一而足。

  • 4 # 愛國愛家愛親人

    其實暫時讓別人受苦,自己似乎得了釋放,但是時間久了,自己更苦。不如自己吃虧無愧心裡更輕鬆。試一試甘心吃虧的收穫。讓著別人。讓他得好處。自己卑微下來。因為人在做天在看。耶和華神是按著人做事的結果報應個人。欺壓人的必被欺壓,詭詐的人,上帝派比他更詭詐的人轄制他,回報他。想一想。做什麼人好呢!惡人無人追趕也逃跑!為什麼呢!心裡害怕。誰讓他害怕呢,不是那個人,是上帝!

  • 5 # 心理學家Peter張

    心理學上雖然沒有明說這種情況,但是也有兩個部分有所涉及:

    1.亞隆團體心理諮詢11個療效因子,第一個“普遍性”。當個體知道其他人也有痛苦而不僅僅是自己一個人才有痛苦的時候,內心就會有一種“把問題正常化普遍化”的體驗,就不再因為問題的出現而過多的糾結,自然就會“接納”的態度。接納的效果很多論文期刊都有記錄,就不用多說了。

    2.評估一個人心理問題,常用的對比方式有垂直對比,也有水平對比。其中的水平對比,就是與他人對比,與來訪者所處的生活環境裡的其他人進行對比,如果來訪者的情況在水平對比之下,與他人很大差異,必然會產生“適應困難症”無法很好的融入人群,自然會有差異性的心理問題。

    綜合以上兩條,或許可以解讀你的問題。

    祝您安康,心想事成。

    再會。

  • 6 # 一未心理

    心理學從沒有過這種定義。

    但這種現象是存在的,而且具有普遍性。

    隨便舉個例子:某位人物出事了,那時候網友的內心何其激動,何其快樂。

    正常的,仇富仇貴心理。

  • 7 # 祿福子

    這是杜撰的,心理學中從來就沒有這種說法或理論。

    心理學中有一個理由化作用(合理化作用)的心理防禦機制,該機制是指如果自己受了委屈(或挫折等)而痛苦時,只要想想自己受到的委屈,別人也有可能會受到這種委屈,並不是自己特別倒黴.。只有自己才會受到這種委屈,從而給自己一個可以接受的有一定“合理性”的理由,以減輕和排除痛苦。

    但理由化心理防禦機制並沒有要求為了減輕自己因受委屈痛苦而故意給別人製造委屈痛苦。

    即便如此,這種心理防禦機制也只能偶爾用之,如果運用不當或過度,也會產生“自欺欺人”等消極作用和影響。

  • 8 # 多彩人生心理髮展之謎

    心理學上沒有損人利己的理論。恰恰相反,心理學是研究人心理髮展的科學,通過心理觀察和分析,達到個體知情意行的平衡狀態。在形形色色的人群中,針對不同物件,有準備的心理過程,達到融入社會的目的。

    人的心理往往是情緒的表現,情緒大多是個人認知人和事物的態度、觀點引起的。

    情緒好壞在個人在事業發展上起著關鍵作用。在共享丶共贏的經濟發展時代,沒有志同道合的朋友是不行的。處理好同事之間的關係,才是個人內心強大的表現。而為一件小事,讓別人委屈自己開心,既不道德,也顯得自己小肚雞脹。

    處理好與同事、生意夥伴的關係,就能少阻礙,一路暢通。這就是說話丶辦事丶為人的能力,謂之情商。切記!切記!

  • 9 # 第三奇蹟

    你這個問句,有何事實為證嗎?或者僅僅你受了委屈去欺負別人來獲得快樂。如果你是這樣,那屬於精神分裂範疇,你去“安定病院問問”。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身邊有一個負能量的朋友怎麼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