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怎樣做家長

    首先,我們一起來思考以下幾個問題:

    1.什麼是情緒?

    2.人可以有情緒嗎?如果不可以有,請問為什麼呢?

    3.孩子是人嗎?孩子可以有情緒嗎?

    4.當你有情緒的時候,你希望被如何對待呢?

    其次,情緒本身沒有好壞對錯,情緒需要被友好支援

    孩子早上不願意起床,哼哼唧唧,表現出來的是不樂意、哀怨的情緒;

    孩子上幼兒園抱著爸爸不讓爸爸走,哭鬧不止,表現出來的是恐懼、害怕或者不安的情緒;

    在商場看到一個玩具非要買,爸爸媽媽不給買,爭吵不休,表現出來的是生氣、憤怒的情緒等等。

    情緒本身沒有好壞對錯優劣之分,只不過是孩子當下發展需求和需求被滿足狀態的呈現。但是面對孩子的這些情緒,我們家長卻自覺不自覺地採用了控制、要求、約束、忽視等方式,嚴重的甚至採取吼、叫、怒、罵、打等方式,來應對孩子當下的情緒。

    孩子不願意起床,一些家長就開始催促、指責孩子:“怎麼還不起床啊,再不起床要遲到了,這樣不是個遵守紀律的好孩子。”

    孩子上幼兒園當抱著爸爸不讓走時,我們家長經常採取的方式是馬上離開,把孩子交給學校老師,忽視了孩子當下害怕的情緒;

    孩子在商場鬧著買玩具,我們家長就開始給孩子講大道理了:“我們已經約定過了,每週只能買一次玩具,你要遵守約定。”

    這些處理方式都是家長在那個當下裡,看不到孩子的情緒,沒有做到及時接納、支援孩子情緒的表現。這種方式終將導致孩子對父母敬而遠之,出現各種親子關係問題。

    而孩子發展過程中必須的情感需求得不到滿足,就會滋生出諸如自卑、自暴自棄、暴躁、逆反等人格特徵。

    最後,父母可以這樣做

    當孩子出現情緒的時候,家長需要無條件的支援,當孩子的情緒被支援了,孩子的問題基本就被解決了。

  • 2 # LULU愛畫畫LUMA愛吃吃

    您針對孩子遇見負面情緒的引導我有一些過來人的心得。

    我家孩子從小都是我自己帶的,在孩子成長過程中孩子的負面情緒都是真實情緒的表現,所以家長不用煩惱,情緒表露也是孩子成長的一部分。

    負面情緒其實挺好引導解決的。

    1.在孩子有負面情緒時候,家長要引導就要知道因為什麼產生的孩子負面情緒,知道原因才能針對解決問題。

    2.和孩子想法統一戰線,不要職責孩子怎麼這麼負面等,大人保持平常心的對孩子。

    3.指引孩子分析事情,像是事情引發了我們負面的情緒,但轉換另外一種思考方式我們是不是就不會引發負面清晰了呢?主要在於家長的思考維度是否廣闊,也就是換一種思考方式來解決負面情緒。

    4.早期購買一些情緒管理的繪本,給孩子讀看,有時候大人說孩子不一定會聽,但繪本上有圖有文字孩子聽進去古詩代入感就非常強了,有些時候孩子會用繪本故事來引導大人。

    5.看見生活中的反面例子,帶著和孩子聊負面情緒好還是不好,問問孩子讓孩子自己分析這種情況。

    6.角色呼喚,家長當孩子,孩子做家長,來進行情景對調引導孩子思考。這招很好用。

    以上幾點都做到了孩子的負面情緒就很好引導不負面了,但孩子負面情緒是正常的一種情緒抒發可引導不可打壓,家長要做聰明的家長才能更好的引導孩子積極向上。

  • 3 # 窩窩家庭教育

    孩子遇到一些負面的性格情緒時,該怎樣教育輔導?

    情緒是指人的喜怒哀樂等心理表現,在孩子的成長過程中,家長學會情緒管理不僅能夠愉悅身心,還能夠有效的幫助孩子。很多父母認為管理情緒只能忍,其實正確的做法應該是疏導而不是堵,也有很多父母認為孩子哭會哭壞身體,其實正確的應該是哭哭更健康,還有很多父母認為脾氣是天生的,這是父母給自己發脾氣找了一個非常好的藉口,而實際上好情緒是可以學會的,是可以管理的。

    所以處理情緒的方式,直接決定人的能量值,人一旦處於負面的情緒,就會給人帶來很多的壓力,人類所有的疾病、體內的毒素來源就是壓力而壓力本身就來自於一個負面的情緒。

    一位老太太有兩個女兒,一個是賣鞋的,一個賣傘的。她到了天晴的時候特別傷心,因為她擔心自己女兒的傘賣不掉,然後到了下雨的時候她又特別擔心,擔心自己女兒的鞋賣不掉。有人跟老太太講其實你想通一點就可以了,因為天晴的時候鞋可以賣的更好,下雨的是候雨傘賣得更好。所以這個事情本身沒有發生改變,只是人的思維方式發生了改變,對人的整個心情和狀態是完全不一樣的。

    所以面對孩子的負面情緒,我們該如何化解呢?共有四個步驟:第一步是識別情緒。

    比如說孩子考完試回到家,沒有考好回來不說話,直接到了自己的房間。那父母此刻就應該想到孩子處於什麼樣的情緒狀態,對孩子說話就要注意了,你可以說:孩子我看到你有點不高興的樣子,是不是考試沒考好?我看見你有一點害怕捱罵的樣子,是什麼原因呢?我們要描述孩子內心的感受,用語句把他的情緒表達出來,這叫識別情緒。家長的作用是啟發引導,讓孩子在描繪感受的時候,家長可以通過聆聽的方式來表達肯定,切記不要過急的作出判斷,如果孩子急於說出事情的內容始末,誰對誰錯,你也可以把孩子的話帶回到情緒的部分,比如說原來是這些事讓你不開心呀等等,或者說:哦,怪不得你這樣反應呢,現在你心裡覺得怎麼樣。就是從講話的內容再引到他的情緒上來。如果孩子需要一些時間去表達他的感受,父母在溝通的時候要特別的有耐心,當孩子正在努力地識別說出他的情緒的時候,不要打斷他,鼓勵他繼續說下去,家長幫助孩子表達內心的真實情緒。

    總結:化解孩子負面情緒的4個步驟:第一步識別情緒;第二步接納孩子情緒;第三步父母來表達自己的感受和情緒;第四步引導和鼓勵孩子找到正確的解決方法。

  • 4 # 小喬治恐龍爸爸

    不知從何時起,孩子的心裡變得越來越脆弱,稍有不如意就有可能採取極端舉措,因此這種情況也引起越來越多人關注,究竟該如何及時化解孩子負現情緒,避免悲劇發生,成為了學校、家庭、社會三方面重點心關心的事情。那麼日常生活中,家長又該如何做才能及時化解孩子負面情緒呢?

    一、脆弱的孩子心裡狀態

    隨著全國疫情向好,各地中小學已經陸續開學了,但是這一組資料傳來,卻讓老師、家長、以及無數社會熱心人士為之心疼,多名中小學生因為種種原因讓生命永久定格。

    二、什麼樣的家庭容易讓孩子萌生負面情緒

    英國倫敦大學學院神經科學家分析認為:“與兒童有所不同,青少年能夠權衡自身行為的好壞利弊,但他們更關注這些行為能否給自己帶來快樂和刺激,而不是安全與否。”還有一些初中年級段的班主任教師反映,14歲左右的年齡屬於成長中的一個“危險期”,這個年齡的孩子容易出現心理問題。

    進入11-12歲孩子就陸續開邕進入青春期,各種與大人對著幹的想法和心理層出不究,這種情況一般到了14歲以後就會達到巔峰。而孩子各種負面情緒也會 隨著孩子原生家庭不良影響變得更加嚴重,那麼什麼樣的家庭容易讓孩子產生負面情緒呢?

    1、父母太強勢的家庭:

    “我吃的鹽都比你吃的米多,我過的橋都比你走的路多等等”相信很多父母都會地孩子說過類似的話,尤其孩子出現考得不好的時候,父母更是諷刺挖基,讓孩子慢慢就有一種心理,最應該信賴自己人為什麼會如此打擊自己,慢慢也會產生負面情緒,甚至出現悲劇。

    2、父母關注不好家庭:

    父母長期不合睦,經常爭吵讓孩子總是處在一個擔驚受怕的環境 中,使得父母沒有精力及時注意孩子的心理變化,對於不良負面情緒沒有第一時間化解。還記得韓劇《夫妻的世界》男主嗎,因為父母離婚等一系列原因,讓他從一個乖boy,慢慢變成了問題少年!

    3、喜歡攀比型父母:

    ”XX考了一百分,你才95,你咋這麼笨“

    “你看XXX考年級前10名,你卻考年級50名”等等

    是不是又是一個很熟悉的場景,相信很多八零、九零後父母兒時間都經歷過,累睚父母也將這種教育方式保留下來了,但是他們卻忽略了孩子已經慢慢長大了,而青春期的孩子有了想法,便會釋放自己的不滿,付諸於行動。

    發生悲劇的家庭父母,可能都在困惑一件事情,平時很乖的孩子為什麼一下子會走向極端呢?注意,這是因為在孩子幼年的時候,父母教育方式就存在著極大的問題,當時只是孩子小無力反抗,因此慢慢積累的各種問題終於在孩子的某一時刻徹底暴發,從而無法挽回。

    三、當發現孩子負面情緒,父母該如何做:

    1、讓孩子把情感表達出來:

    北京大學兒童青少年衛生研究所的報告揭露出來的數字非常可怕。報告中說,每5箇中小學生中就有一個人曾經考慮過zisha,佔樣本總數的20.4%,而為zisha做過計劃的佔6.5%。超過半數的zisha行為,從意念到實行不到15分鐘。

    這組資料是不是很觸目驚心,孩子們之所以會選擇走向極端,晨因為對他們於zisha還缺乏認識,當外界和家長施加給他們的影響力達到某一臨界點,又無太好表達渠道時,他們就往往會產生極端負面思想。

    因此父母應該從小就教會孩子如何合理表達,而這最重要的就是讓孩子說完,也許孩子說完也就過去了。而且父母一定要讓孩子明白,你是有父母的人,只要你做的合理,父母一定要支援你。讓他信任父母。

    2、把孩子當做成人

    不要忽視孩子的感受,家庭重要決策之前,父母都要傾聽孩子的感受。如打算去旅遊,全家人可以一起商量,父母也可以聽聽孩子的想法,比如他想去哪,或者最終採取他的建議,會讓孩子覺得自己被認可。

    總之在與孩子交注過程中,父母可以堅持一個原則,如果孩子做得對,父母應該叫好,鼓勵,如果是孩子錯了,就一起分析錯誤的原因,在討論中讓孩子知道自己錯在哪,而不強勢壓下去。

    3、讓孩子失敗幾次:

    英國心理治療師尼克·盧克斯摩爾說,“無休止地從失敗的經歷中保護孩子們對他們是有害無益的,當失敗再次發生時,孩子們就會覺得很羞恥、難以理解甚至難以接受。”但父母常常在無意中剝奪了孩子對於失敗的體驗。

    讓孩子經歷失敗,就是讓孩子能夠輸得起,因為孩子終究有一天會脫離父母,外人不再會處處讓著他,合理失敗教育,會讓孩子明白失敗不可怕。

    讓孩子經歷失敗,這個教育關鍵是,父母要學會和孩子一起復盤,讓孩子明白失敗在哪,下次應該怎麼做。家長也可以跟孩子說說父母曾經失敗的經歷,讓孩子明白每一個人都會失敗,不丟人。但是不必為了孩子抗挫而故意挫折教育

    4、負面情緒沒有錯

    家長髮現孩子產生消極、自卑等消極心理時,千萬要不指責怪孩子沒有出息,告訴孩子,爸爸媽媽體會你的的感受,這咱情緒沒有錯。可以引志孩子說,對於負面情緒你有兩個選擇,你只有兩個選擇,要麼接受感受,要麼拒絕感受。如果你拒絕感受,你就和感受粘連了。如果你把感受視為敵人,最後就會跟感受糾纏在一起。

    四、暴發衝突時,父母該如何調整自己:

    1、孩子情緒是暫時的

    誰都有負面情緒,如果孩子心情不好時,家長不要一味強壓,可以走開讓孩子自己安靜一會,或者讓一讓,自己不說話。孩子發洩完了就好了。

    2、找到孩子為什麼會出現負面情緒的原因:

    什麼心情的改變都是有原因的,當孩子需求未被滿足時,我們要做的是:理解感受,合理滿足,提前約定。

    3、理解孩子的感受

    馬歇爾·盧森堡博士的《非暴力溝通》認為:言語上的指責、嘲諷、否定、說教以及任意打斷、拒不迴應、隨意出口的評價和結論給我們情感和精神上的創傷,甚至比肉體傷害更令人痛苦。使用非暴力溝通的方法,學會不加評判地好好說話,可以讓你的愛自然流露。

    你不妨試試這樣的語言:我知道你很難過,我認同你的感受,我只不過有些擔心你,如果你這麼做了,會不會造成難以處理的後果。”也許會有不一樣的結果。

    4、學會閉嘴,減少對孩子具體生活的指導

    日常的家庭教育裡,我們總是有有一個錯誤的觀點,”天下無不是的父母“,認為錯都在孩子,我們批評他們、指責他們,給他們貼上了“叛逆“、“不乖“、“不聽話“的標籤,卻從不反思是不是自己的方法出了問題,這樣的結果往往造成是更加嚴重的對立。

    我們應該做的是,當發現孩子負面情緒時,不管採取什麼對策,都應該只有一個目的,父母可能不贊成你此刻的行為,但父母理解,並且接納你此刻的難過憤怒。而最終的目的就是,讓孩子明白爸媽不能代替你去感受,去經歷,去成長,但任何時候,只要你需要,我們都一定會是你最堅實的後盾。

  • 5 # 心理諮詢師葡萄

    1.首先要明白一點,性格,情緒沒有好壞之分。內向與外向,活潑與安靜,大方與靦腆都有各自的優勢和劣勢。

    2.孩子的性格會以氣質型別為發展基礎。

    氣質是指人典型的、穩定的心理特點,包括心理活動的速度(如語言、感知及思維的速度等)、強度(如情緒體驗的強弱、意志的強弱等)、穩定性(如注意力集中時間的長短等)和指向性(如內向性、外向性)。

    而通常這個是以物質為基礎,也就是說一個人的心理基礎有百分之五十來自遺傳。

    而氣質本身,也沒有完全的正負對錯之分,不同氣質型別的人也都會有各自的優劣勢。

    3.孩子的氣質,應該是會遺傳自父母親或者家族。性格,在小時候,受父母親教養方式影響較多。隨著孩子進入社會,也就是學校,會越來越多地受到外界環境的影響。

    性格也是同樣,有各自的優劣勢。我們自己做不到足夠完美,孩子也是同樣的。

    4.我們需要做的並不是改變孩子的氣質,而是因勢利導。教會孩子發揮他氣質與個性中的優勢,儘量減少劣勢的影響。作為父母接納孩子的優劣勢,同時也接納自己個性中的優劣勢,會更有益於孩子接納他自己,也更利於孩子的心理健康發展。

    5.孩子的問題還在發展中,所以也不能算做是一個問題。孩子在成長和變化的過程中,會接觸到不同的人和環境,他也會表現出不同的情緒和側面來適應不同的環境和變化。

    這一切,也是孩子成長過程中的一個探索。容納他的這一部分,容許他在安全範圍內的嘗試,會給予他更多的自我掌控權和自我發展。畢竟,對於一個人來說,在還是孩子時犯錯誤,成本是相對來說最小的。

    6.我們可以嘗試引導孩子去培養一些積極有益的品質,比如勤奮,比如好學,比如少抱怨等等。但我們不可能培養出一個沒有負面情緒的孩子。

    7.當孩子出現負面情緒時,可以先給他一個空間自己去容納和處理這一部分。當他無法處理時,家長可以給他提供一部分的幫助,陪伴,傾聽。

    不同年齡段,要使用不同的方式。

    兒童期,如親子游戲,講故事,繪本等等方式。青春期更要注重方式方法,給予孩子一定限度內足夠的尊重,容許他犯錯,理解他的特殊心理內容。也要給予孩子足夠的信任,相信他可以更好地處理自己面對的每一個困境。

  • 6 # 禾日風平談

    孩子產生負面情緒或負面性格時,父母不要急著去否定孩子,也不要急於否定自己,最好先分析一下孩子產生負面情緒或性格的原因,然後再根據這些原因找出相應的對策。

    在我看來,孩子產生負面情緒或負面性格可能是由於以下幾個原因:

    第一,孩子認為自己的合理要求沒有得到滿足。

    孩子是個獨立的個體,有著自己獨立的思想和獨立的精神追求,尤其是孩子稍稍長大以後,此時可能會產生一些與年齡相符的合理的要求,如果得不到一定的滿足,便會產生負面的情緒。比如孩子可能會要求自己去某個地方、邀請朋友到家裡來玩或去朋友家裡玩耍,或想買自己喜歡的東西,做一些其他同齡人都在做的事情,而父母卻感覺不放心,或覺得孩子的要求非常幼稚,武斷的拒絕孩子的合理要求,從而導致孩子產生負面情緒和負面性格。

    有一些家庭裡的父母由於性格軟弱,或由於自己小時候父母不輕易滿足自己的願望,等自己有了孩子就會產生一種補償心理,孩子提出什麼要求都儘可能滿足,或雖然要求不合理,但只要孩子一哭一鬧就妥協讓步,這種情況下的孩子也容易產生負面情緒形成負面性格,孩子會在負面面前變得飛揚跋扈,稍不滿足就大哭大鬧,甚至攻擊父母。

    第三,父母對孩子管理得太過嚴格。

    有的父母喜歡掌控孩子的一切,事無鉅細都必須由自己安排,把孩子的生活安排的沒有一點縫隙,孩子沒有絲毫自由,感覺喘不過氣來,久而久之產生反抗心理。這種情況在某些望子成龍的父母身上表現得尤為明顯,這些父母恨不得把孩子的每一分每一秒都充分地利用起來,一天到晚就沒有讓孩子閒下來的時候,眼睛裡也容不得孩子有一絲空閒,時間久了孩子必然會產生負面情緒和負面性格。

    這種情況也常見於望子成龍心切的父母。尤其現在多是獨生子女家庭,父母的眼光和希望都聚焦在獨生子女身上,再加上整個社會大環境的影響,提前教育甚至超前教育的情況比比皆是,而且本來現在知識的難度和深度就遠超以前,再加上現在人口眾多,教育資源緊張,使得人們普遍都處於一種焦慮狀態。為了獲得更好的教育資源,使孩子受到更好的教育,上更好的學校,大人不知不覺的就把這種焦慮施加到了孩子身上。具體表現就是給孩子報各種超出孩子接受能力的的奧數班、學習班,孩子學得不好父母就會不管不顧地斥責孩子,給孩子造成了巨大的精神壓力,嚴重的打擊了孩子的自信心,這也是孩子產生負面情緒形成負面性格的原因。

    第五,父母看不到孩子的優點,卻無限放大孩子的缺點。

    有的父母本身性格不好,世界觀也有些歪曲,看事物只看事物消極的一面,卻看不到事物積極的一面。他們對孩子也是如此,經常盯住孩子的缺點不放,甚至無限放大孩子的缺點,總是否定孩子,而對孩子的優點視而不見,使孩子感覺自己的付出得不到肯定,自信心受到嚴厲的打擊,有的孩子會因此沉淪,一生沉浸在自卑的漩渦裡,而有的孩子就會以激烈的方式反抗父母的否定,從而形成更加可怕的負面性格。

    第六,父母和孩子不會跟孩子進行良好而有效的溝通,而以訓斥甚至侮辱打罵代替教育。

    有的父母總是高高在上,不肯俯下身去聆聽孩子的內心需求,覺得孩子什麼都不懂,自己過的橋比孩子走的路還多,吃的鹽比孩子吃的飯還多,孩子應該無條件的服從自己,因為自己才是有經驗的智者。這種父母不會跟孩子進行良好的溝通,甚至孩子不能有任何反對意見,一有反對意見就會暴跳如雷,甚至會去打罵孩子。有的父母還會在外人面前數落孩子的各種不是,藉此壓制孩子給孩子形成心理壓力,希望通過這種方式是孩子就範,使孩子產生仇恨心理,從而導致孩子負面情緒和性格的形成。

    比如說有不良的朋友進入孩子的生活或者孩子沉浸於不良的網路遊戲。這種情況也不在少數,很多家長和孩子對此深有感觸。學好容易學壞難,有時候長期的父母和學校教育真敵不過一個不良朋友的一時引誘。還有不良的網路遊戲,因為遊戲中沒有現實的壓力,遊戲中可以取得精神上的快感,孩子很容易沉浸其中,而且一沉浸其中就六親不認,父母不能加以管教,一加以管教或制止孩子就會產生強烈的負面情緒,對父母大發雷霆,甚至對父母動粗說髒話,長此以往形成令父母焦慮的負面性格。

    對於子女合理的要求,父母應當儘可能地予以滿足,孩子畢竟在長大,總有有一天離開父母獨立生活,父母應該在適當的時候,放開孩子的手,給孩子一定的自由,培養孩子獨立生活的能力。

    而對孩子比較嬌慣、讓步太多的父母要及時調整自己的行為,不能一味的讓著孩子,不管什麼願望都不加條件地予以滿足,讓孩子騎到自己的頭上,甚至暴力攻擊父母。這樣無論對孩子還是對父母都將是一個悲劇。

    脾氣暴躁不會和孩子友好溝通的父母應該學習一些相關的育兒知識,和孩子建立良好的親子關係,學會控制自己的情緒,尊重自己的孩子,多看到孩子的優點,多讚揚孩子,孩子有缺點時,不要只去打罵指責,而要去耐心地教育和引導,慢慢的和孩子一起成長。

    關於最後一點,孩子有了不良的朋友或沉浸於不良網路遊戲,父母也要耐心地加以引導,讓孩子認清不良朋友和不良網路遊戲的危害,找到自己的生活目標和追求,漸漸地脫離這些朋友和遊戲,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和學習習慣,遠離負面情緒,防止負面性格的形成。

  • 7 # 教洋文的某Suki

    作為一名教師,同時又是一個孩子的母親,我認為我們首先要能夠理解孩子這些負面性格情緒都是正常的,不要以“我當年可沒有像你這樣”“你這樣是不正常的,不是好孩子”類似的語言給孩子以疏遠感,否則會導致孩子在心理上越來越遠離你,後面就不容易引導了。

    當我們認可孩子的這些負面情緒和性格都是正常的以後,我們需要告訴孩子,你這樣是成長過程中的正常現象,那麼我們一起來聊一下到底是什麼原因導致的?是最近遇到什麼事情了?還是聽到什麼言論?讓你會有這樣的情緒波動?要讓孩子自己說出來,幫助他/她分析原因,很多時候,如果家長能夠現在孩子的視角,會發現對於同一件事,大人和小孩理解是不一樣的,孩子在傾訴的過程中,往往情緒得到疏解,解決方法他們自然會想出,我們在聊天中,可以引導,但是不要過多介入;如果孩子確實要詢問我們的意見,那麼我們再說不遲。

    最後,家長的視野和格局影響著孩子的格局。跟孩子聊天結束後,我們也需要反省一下自身有沒有什麼問題,比如家庭成員的聊天內容,思想是否積極向上,盡力給孩子營造樂觀積極的生活態度。家長首先要做到三觀正確,積極向上,提升自身格局,才能更好地培養和引導孩子,從而讓孩子不侷限於一時的負面情緒,看長遠一點,格局大一點。

  • 8 # 我是戴子萱

    在面對孩子的負性情緒時,家長要保持冷靜。很多時候,雖然你的內心是愛著的孩子的,可由於你太生氣了,表現出來的卻是全然的否定、責備,而這會讓孩子忽略你講話的內容,而關注你的情緒。比如,孩子本來已經很懊惱自己考試考不好,在尋思著改進的方法,可是,你很生氣,把他痛罵了一頓。這時候,孩子的注意力就會從“考試不好”轉移到“媽媽在生氣”上。

    接納孩子的負面情緒,就要允許孩子自由表達。

    每個人都需要表露自己的情緒、喜怒哀樂憂懼,尤其孩子更是如此。

  • 9 # 春暖花開

    世界上沒有兩片完全相同的樹葉,也不會有兩個相同的孩子,每個孩子都有自身的特點,有著輕微自我封閉傾向的孩子,有時更會令大人覺得難以理解。這些特點是孩子人格的一部分,簡單的斥責和生硬的要求只能激起孩子的逆反心理,把他推向不健全人格的深淵。北京新東方小學全科教育的老師告訴我,發現孩子具有負面的性格特點時,家長先要反省自己的教育方式,尋找孩子特殊性格中的積極因素,因勢利導,幫助孩子一步步走出狹隘的天地,在人際交往和社會生活中找到更多的樂趣,逐漸成為一個優秀的孩子。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焦慮症患者有沒有晚上感覺不會呼吸的?然後感覺頻繁換氣,心跳快出汗,該怎麼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