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莞看世界
-
2 # 孰能無情
別說參加一次,甚至有從來沒參加過的,原因很多:
這樣的聚會沒意思,同學聚會聊的不再是回憶青春,回憶友誼,更多是攀比。男的混的好的幾個,相互吹捧對方自己這些年如何如何,甚至自吹自擂。女的嫁的好的,就吹自己怎麼釣了金龜婿,聊的都是奢侈品,名牌。要是再有個孩子的,聊孩子上什麼名校,用什麼高檔用品,報什麼班,學什麼特長…在這裡就是聽他們的話劇。關鍵吹就算了,還會把不搭話的男女扯進去,唉某某,你以前不是咋們班公認的校花校草啥的,咋樣了?或者某某你以前可是學霸,大家都說你出來搞科研呢,現在在哪高就啊!或者哪個女的成績好卻沒混好,還會說考的好不如嫁得好…所以,這樣還順帶詆譭別人,找回過去的場子,有啥意義。自身的心理原因,有的時候即使別人不奚落自己,也覺得自己過的不好,不適合去。特別是上學那會兒,在大家眼中公認的佼佼者,畢業之後卻碌碌無為,甚至都沒個像樣工作的,心理落差很大。聚會的經費問題。現在的人聚會都不是單純聚會聊天,就想著怎麼消費怎麼玩,去的高檔場所,吃的飯也死貴,所以就更沒人願意花那個閒錢去參加沒意義的聚會了。時間問題。分開以後,大家根本東西,就是跟家人團聚時間都不多,更何況是參加聚會。最根本性的問題,就是大家都不再年輕,已經不是曾經那個少年了,所謂聚會,很多人都是抱有目的的參與,都不願意再把時間花在無用的社交上面。其實同學聚會,有沒有也就那麼回事兒,就算全班幾十個都到了,你能聊的也就那麼幾個,何不直接這幾個聊得來的單獨聚,所以,年齡越大,我們朋友數量越來越少,朋友不再多,有那麼幾個就夠了。
-
3 # 軍jie的生活
你好!對於您說的很多成年人,同學聚會就去了一次,後來堅決不去了。我來說說我的看法!
學生時代同學的陪伴是我們人生中最美好,最純真的!有了同學的陪伴,我們才有了令人難忘的學生生涯,才有了令人難忘的青蔥歲月。同學之情是珍貴的也是最純淨的!
剛出社會的時候,大家社會地位經濟地位都差不多。可是多年以後,大家在相聚一堂就會發現變化很大,當年成績特別好的,考上了好的大學有非常體面的工作。家裡後臺好的,有門路的,要不就做生意,要不就當上公務員了,頭腦靈活的靠自己打拼也混得風生水起!像我們這種成績不好的,沒有任何後臺的自己也能力不足,只能老老實實的打份工,過平平淡淡的日子,同學聚會自然就分成了369等。自然就有人下次不想再參加了,覺得沒意思,缺了從前的那種純真的同學情誼了。
我們初中同學也曾約定過一次同學聚會,我沒有參加,那是因為我在外地打工,一來我們私人的小工廠是很難請假的,二來我帶著小孩上學,我要照顧家庭,照顧小孩,三是來來回回花費也不會少,我不會為參加同學聚會花費這筆額外開支,因為身處底層打工,賺錢少且又不易!沒能參加聚會有些同學也有些不高興。但沒辦法,這就是我們底層生活狀況。
還有我奉勸社會地位不處同一階層的同學們,儘量少接觸,要不然別人以為你想巴結誰,又以為你想圖他什麼,混得不好的就算請大家吃飯,人家都未必肯賞臉,仔細觀察你會發現,同學群裡面聊的火熱,聊得親熱的,永遠都是那幾個混的好的社會地位高的,他們才有共同話題,你如果冷不丁穿插一句話,瞬間就會冷場,好不尷尬,所以摒棄無用的社交過好自己的日子才是最重要的。
當然真正的友誼純潔的同學情還是有的,她們不會在意如今誰的社會地位高低,誰的財富多少,相互見面一起回憶從前的同窗情誼,道一道如今的生活狀態,我認為同學聚宜小聚,合的來關係要好的聚聚也挺不錯!
-
4 # 偉哥點菸看眾生
我就是這樣的。畢業十年,班上年年搞聚會,我只去過一次。
我不去大概有這麼幾個原因:
第一次聚會的效果沒達到自己預期。第一次興高采烈、滿懷期待的去參加同學聚會,可是聚會現場主流的氣氛是炫耀、吹牛、扯淡。自己不想浮誇,也沒什麼值得炫耀的。聽他們炫耀有覺得太虛榮。沒有自己想見的人。其實一個班上自己真正要號的同學就那麼幾個,畢業後經常聯絡的也就是那麼幾個。要好的同學不去,自己單獨去就變成了買門票看戲了。小範圍聚會效果更佳。聚會現場同學太多了,就很難有真正深入的交流,沒有辦法達到交流同學友誼的效果。我更傾向於找合適的機會,找一些同學小範圍聚一聚。聚會時間不合適。同學聚會時間一般是綜合考慮全體大多數人的意見,一般選擇假期。但是結婚後,有了老婆孩子,你的假期不一定自己做得了主。沒有時間參加也是一個重要原因。一方面自己不大願意參加,另一方面有了工作、家庭也沒有時間和精力去參加。因此也就不再去參加同學聚會了。
-
5 # 小石榴愛小可
隨著社會不斷髮展以及物質生活的豐富,大家的日子也比以前好了,但是好多人說現在人情變得越來越淡薄了,相信很多朋友們也會有這樣的感觸,現在無論是戰友聚會還是同學聚會變得越來越少了,甚至是不再參加這些聚會了,說到其中的原因,主要還是有下面幾個方面。
一,忙於家庭和工作,真的沒有時間
有這樣一種人,之所以越來越不願意去同學聚會,是真的沒有時間,並不是找藉口推脫。步入社會以後,每個人都多了一份身不由己,工作上,請假不是那麼好請的,不僅如此,還會損失一筆錢;家庭中,尤其是女人,還多了老公、公婆和孩子要管,哪有那麼多時間?往往他們能來第一次,其實就已經很給面子了,因為他們或多或少都犧牲了自己的利益,情面上過得去了。
二,看不慣聚會時大家互相攀比的風氣
如今的同學聚會,已經不像是讀書時期那樣,只是單純地聚在一起談談心、玩一玩了。人長大以後,就不免會沾染社會上的氣息,在利益的驅使下,喜歡來生意場上的那一套,開口閉口就是炫耀自己,買了什麼車什麼房,這個“總”那個“老闆”的,為所謂的人脈到處敬酒,一點都看不出還有多少真情,說是聚會,更像是應酬,這樣的場合,往往很多質樸的人都會反感,所以常常不願去第二次。
三, 聊不到一塊
同學聚會大家可能在不同的崗位,行業領域,有一部分是因為常年工作,說話基本上不離自己工作的事情或者自己對自己行業的認知,這些都讓身邊的同學很是不懂,只能隨口附和,結果一場同學聚會下來,讓大家只能聽一人在高談闊論,可想而知周圍的同學只能隨口稱讚,這場同學聚會成為一個人的舞臺。
越來越不願意參加同學聚會的人當中年,有很大一批人,其實是當年在學校的“風雲人物”,也許他們當年成績很好,也或許他們曾經是校園一霸,但是步入社會以後,因為沒有活學活用或者能力不足,所以現在混得並沒有讀書的時候好,覺得沒面子,不想讓曾經的熟人,看到自己現在的樣子,怕別人取笑自己的“失敗”,於是選擇了避而不見,實在推諉不了才去一次,之後就再也不願意了。
五,同學聚會上有討厭的或者不敢見的人
在讀書的時候,一方面,並不是每個同學,我們都會喜歡和他們相處,因為每個班上,或多或少總會有那麼幾個討厭的人,也許他曾經說過傷人的話,做過傷人的事,他本人可能覺得沒什麼,但是被傷害的人卻生了埋怨,不願意再見到他。另一方面,讀書時期的我們,也許有個深埋在心底的人,或者因為感情鬧翻的人,現在都還不敢相見,所以越來越不願意去同學聚會了。
六,低質量的社交,不如高質量的獨處。
因為無效社交會給你製造一種忙碌的假象,耽誤了我們原本可以用來提升自我的寶貴時間。
讓我們陷入一種熱鬧的假象裡,以為自己有很多朋友,生活熱氣騰騰,打通了各種人脈。
-
6 # 樸實無華小燈泡
為什麼還要去?都說搞個同學會,拆散一對是一對,人長大了,在這社會的大染缸裡沉沉浮浮,哪還能找回上學時的那種純真,同學中關係好的不整同學會也會經常見面,關係一般或不好的見了面也沒有什麼可聊的,其實說白了同學會都是想找上學那會的單純快樂,可是可能麼,不可能的。都不是單純的人了。
-
7 # 骨痛丶難症賢醫陳
同學聚會演飾著眾生相
有多年不見的較好的實在想見
有撈得風生水起想表現下的
有自認為自己也不錯了,想讓同學們見識下的
有想推銷些什麼的,同學面前容易下手。
有些混得不好,想借機親近那些賺了錢或做了官的
有實在太平凡了,心裡什麼都不想,只單純地想見見同學的
更有被人說些氣話刺激而去的
總之同學聚會各懷鬼胎,並不象外人看到的那麼平靜。
-
8 # 老樹時光倒流
很多成年人,同學聚會去過一次後,反而成為鐵桿擁躉粉絲,你又怎麼看啊?其實什麼事情都要兩面睇的,既有人認為沒有意思不再參加,也有人熱衷於這種活動,凡事不能以自己的喜好一概而論的。
同學聚會,如果單純只是以同學們之間的情誼為主要目的作為出發點,也是一種很好的活動形式,畢竟現時人際關係大過看重功利,感情相對淡薄,而同學聚會相對來說少了這種功利性質,多了一種同窗共讀的情誼回憶,如果你認為這種聚會沒有意義,大可以不參加就是。但是現在不少的各種各樣形式的同學聚會此起彼伏,說明了並非毫無存在的意義啦,相反,不斷獲得更多人的認同。
-
9 # 使用者李克亮
同學聚會兩種人不願去:富人沒時間去,窮人不好意思去。因為不是一個層次的人,不會有共同語言,掙大錢的看不起掙小錢的,話不投機半句多,半句話也懶得說。當今社會有個通病,就是以掙錢多少論英雄。
-
10 # 感悟人生旋律
同學聚會,就我們個人而言,小學參加了N次。初、高中,也是無數次。往日的夢想,已經永遠消失;童年的美好和朦朧的知曉,卻讓人留戀縈繞;本意是帶著感慨來,再嘗,無猜趣無盡。重溫,荷爾(略)起動姿。然而,聽說現今一些同學的聚會,確實有些變味。但,反過來想,同學畢竟不同道,如果其中修為又有不夠的,溢不會抑,必然比對無辜,淡然釋去和氣,情不好愖。所以,在對的時間,選對的人的道理,同樣可以在合適的地方,與合適的人相聚。
回覆列表
分開多年,同學情誼已淡薄
首先是時間,時間可以沖淡一切,比如仇恨,也比如本題中提及的“同學情誼”。憶往昔少年時,大家朝夕相處,一同學習、生活,那感情當然是好的。就算當時有些爭執,也只不過是無傷大雅的打鬧,與走出校園、步入社會遇到的爾虞我詐、勾心鬥角不可同日而語,所以在時間濾鏡的加持下,大多數人起初還是願意參加同學聚會的。
但也是由於時間的原因,同學聚會通常都是隔幾年才聚會一次(一年一次聚會的,那是感情真的好了),每次聚會一般也就是一日時間左右,與唸書時大家差不多天天聚在一起又很不一樣。大家天各一方,各有各的生活,營營役役、忙碌奔波,哪還有多少共同話題?
際遇不同,很難再有共同話題接續前文所言,昔日同一起點的同學們,經過在社會上多年的摸爬滾打,早已在財富、地位上分出不同階層了。有些人可能當官了,做老闆了,相反可能有些人卻是失業了,或者只是做很普通的工作。身份如此懸殊的一批人只是因為“同學”關係勉強坐在一起,畫面能有多融洽?想想都能感受到有多“尬聊”了吧?
這個時候,若是有些當官做老闆的不自覺地表露出優越感的嘴臉,剛好在場又有些際遇很差、比較敏感的同學看到了,心裡肯定不是滋味的。單純的同學會就會變成大型炫富炫優越感的現場了。
綜上所述,竊以為這就是為什麼很多成年人,同學聚會就去了一次,後來就堅決不再去的原因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