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生活來點心理學

    我覺得這是一個挺好的問題。

    諮詢協議中的有關條目,我想可能與法律風險的考量有關。但從個人的臨床工作角度,談談我的想法:

    作為一個以談話為主要工作方式的心理諮詢師,我確實認為來訪者能夠有效接受心理諮詢的前提是,他們能夠順利理解語言這一媒介

    如果一個來訪者自知力不完整、現實檢驗不完整的話,我們很難對他進行有效的語言溝通。設想一下,一個精神病患者,他們會經常出現幻覺、妄想對嗎?當妄想性的投射強烈到了一定程度,諮詢師會發現沒法和他有效交流,你和他說的是一個意思,他理解的是他心裡想的那個意思。那麼這種溝通是無效的。

    溝通無效,那麼就意味著你的工作方式對這個人不起作用,進行這種工作是在浪費對方的時間和金錢。我們做諮詢難道不是為了幫助對方嗎?既然知道自己在浪費對方的時間和金錢,為什麼還要做?為什麼不推薦他去求助更適合他的人?

    我也知道有許多精神分析,會做很長、很密集,也會和很嚴重的病人工作,但這和我們目前國內能夠做到的條件有很多差異。當一個精神分析很密集的時候,它可以很大程度地同步來訪者的生活,它也可以有一種類似於“再養育”的功能。說白了,我們認為人格結構不夠完整的人,都像是養錯了的小孩子,有新的環境重新放回去養養,就會有新的改變。所以我覺得倒不能完全否認這樣做的效果。但這種工作,可能意味著一個漫長的、成本很高的過程。

    而目前我們做的一週1-2次的精神分析取向的心理諮詢,也叫動力學取向的心理諮詢,它的工作條件是有限的。至少我目前的工作方式,如果我一週只有機會和這個人對話一兩個小時,還得因為他虛弱的現實檢驗功能、不得不和他的妄想作鬥爭的話,我不覺得這會有值得期待的效果。

    需要說明的是,有些來訪者的人格結構不夠穩定,會因為一些心理因素的刺激、短暫地出現一過性的精神症狀,但這些人整體上現實檢驗還是完整的,這些來訪者是可以工作的。

  • 2 # 羅桂田心理諮詢

    通俗易懂的說法:心理諮詢服務工作中,心理諮詢師是老師,求助者是學生,是教學與學習的工作與實踐訓練活動。來訪者神智不清是沒有能力做學生進行學習、成長、改變,提高自己的智慧水平的。不具備學生的資質。

    心理諮詢是:心理諮詢師運用心理學的原理和技術幫助求助者解決心理問題的一個過程和服務。

    心理諮詢是:求助者跟心理諮詢師學習成長改變的一個過程。學習什麼?學習如何解決求助者當前遇到的心理問題。

    心理諮詢的初級目標是:求助者通過心理諮詢解決求助者當前的心理問題。

    心理諮詢的終極目標是:求助者通過心理諮詢,得到心理、心靈、智慧水平的提高,讓求助者的當前問題得以解決,而不會復發。

    心理諮詢是教授、是訓練、是引領、是指導、是引導、是排疑、是解惑、而不是單純的講道理。

    心理諮詢最高境界是:心理諮詢師通過幫助訓練求助者針對性學習,提高求助者自己的智慧水平,讓求助者自己可以解決當前和今後遇到的所有心理問題

  • 3 # 心理諮詢師葡萄

    1.按照精神衛生法第二十條的規定,心理諮詢人員在心理諮詢中發現疑似精神疾病的人員,應當建議其到符合本法規定的醫療機構進行診斷、治療,心理諮詢人員不得從事心理治療或者精神疾病的診斷、治療。

    2.第二十三條,心理治療師應當在醫療機構中從事心理治療;但是,不得從事精神疾病的診斷、治療,不得向精神疾病患者提供藥物治療;發現或者懷疑接受心理治療的人員有精神疾病時,應當建議其到符合本法規定的醫療機構進行診斷、治療。

      心理治療師應當按照心理治療操作技術規範從事心理治療;心理治療操作技術規範由國務院衛生行政部門制定。

    第二十四條規定,精神疾病的診斷、治療應當遵循國務院衛生行政部門規定的精神疾病分類、診斷標準和治療規範。

    不具備前款規定條件的醫療機構,不得從事精神疾病的診斷、治療。

      第二十五條規定,精神疾病的診斷應當由精神專科執業醫師作出。

    3.來訪者神智不清醒,並不屬於心理諮詢的工作範疇。神智不清醒要麼是生理疾病,要麼就屬於精神障礙類疾病,這兩類都不是心理諮詢師可以工作的範疇。

    4.精神障礙類疾病患者不能作為心理諮詢師工作的服務物件。如果要接受心理諮詢,也要在經過精神科藥物治療康復至恢復一定的自我功能之後才能接受心理諮詢,且只能作為精神科醫生的輔助治療,心理諮詢一般多用於精神障礙類患者的康復輔助治療或者預後恢復社會功能,並不能單獨對精神障礙類患者進行治療。

    也就是說,對於精神障礙類疾病,需要先接受精神科藥物治療。等到精神科醫生評估認為患者可以接受心理諮詢作為輔助治療手段之後,才能進行心理諮詢。

  • 4 # 雁過無痕2020

    有所謂心理和精神問題的朋友,當前對於你最重要的事情是把貼在你身上的各種“症”和“病”的標籤趕快撕掉。

    你的所有負面情緒世界上每個活人都有,就如同呼吸,要說是病,那每個人都有病。就如同吃飯症、睡覺症一樣可笑。既然是正常的,就不需要解決,也解決不了,除非把生命解決掉。你們就是個正常人,和別人沒有任何區別。所以,心理和精神問題就是個偽命題,去解決心理問題這就是問題本身,這是個可怕陷阱,一旦掉進去,自己渾然不覺,連跳出來的意識都沒有。

    我們和一般人又有何不同呢,區別是別人有了負面情緒沒有陷進去,我們不但陷進去了而不知是陷阱,當然也就不知道要跳出來,更別談如何跳了,只能無辜地苦苦掙扎。

    因此,有了負面情緒並不可怕,可怕的是千萬別陷進去。陷進去了也別怕,只要知道是個陷阱,不需要解決什麼,只需要跳出來就啥事沒有了。有人說:“我跳不出來啊”。那是因為你不知道陷阱是怎麼來的,也不知道陷阱的原理,更不知道自己是如何掉進來的。你連陷阱都看不見,那當然就不知道如何跳出來的。如果知道了這些,反其道而行,自可跳出來。

    陷阱在哪呢?在於我們內心的各種執著和慾望,自己它給自己編了一張張無形大網,把自己牢牢束縛住,並在解決以為是自己心理問題原因的各種現實問題過程中,網越織越密,直至自己動彈不得。倘若反其道行之,唯有放下各種執著和慾望,放下對任何問題的解決,再燃能從陷阱中徹底走出來。這就是迷途知返。

    有人非要問我具體方法。並沒有什麼具體方法。我們的內心無時無處不在。內心的問題不能靠外在的方法解決。我們還是吃飯、睡覺、工作、學習、生活,該幹啥幹啥,既然沒有病當然也只能該幹啥幹啥,否則還有其它需要乾的嗎?但這時的該幹啥幹啥和以前是截然不同的。現在吃飯時只想吃飯,睡覺時只想睡覺,工作就是工作。學習就是學習,安住於當下,既不後悔過去,也不恐懼未來就可以了。

    傳統心理學由於不明白心理問題是怎麼回事,不明就裡,針對表面的各種負面情緒和生理反應科學系統地發明了很多看起來很科學、很高明、很高大上的各種“症”和“病”,讓人眼花繚亂,不由得讚歎心理學的偉大與高明。為了高明,傳統心理學家還精心設計了各種量表,顯得無比精確和科學,讓人深信不疑。然而,這真是可笑之極。我們的內心居然可以這樣精確和不變。任何一個所謂正常人,有負面情緒時,都會給貼上一個標籤。

    為了掩蓋自己的無能,傳統心理學家告訴大家:“這不但是個病,而且一輩子好不了,必須終生服藥”。這個結論不知道把多少人推向了絕望的深淵。我們一旦深信這個結論,就會認命,就會放棄自己,就會行屍走肉般度過一生。這真是莫大的悲哀。

    要知道,我們的一切都要掌握在自己手裡,如果歸因於外在,而我們又改變不了外在,那除了絕望還能有什麼?同理,如果我們把所謂心理問題的原因歸於外在,認為是由於遺傳、家庭、環境、疾病、金錢、別人或某一件事等造成,如果這些外在問題能夠改變還好(其實即便改變也無濟於事),假如改變不了,那你除了絕望還能有什麼。

    要知道,我們的內心掌控權就在我們自己手裡,開不開心,抑不抑鬱,焦不焦慮是我們自己決定的。自己的心態只能自己去改變。同樣的問題可以不同的心態去應對。假如我們不願意去改變,那誰也沒有辦法。

    我們的內心與外界沒有任何關係,和生理也沒有任何關係,相反生理變化是由我們內心變化所引起的。如果我們把原因歸於外在,那我們就失去了自己對自己生命的掌控權,就會聽天由命,就會隨波逐流,是對自己的完全不負責任,是把自己交給了別人,仍由別人宰割。

    然而,你的內心只能自己去改變,別人動不了絲毫。如果希望靠讓人改變自己內心,那簡直是天方夜譚。腿在自己身上,別人只能告訴你方向,每一步都需要自己去邁。邁一步是一步,不邁就在原地。

    我不是說我們大家過去不努力,恰恰相反,而是大家太努力了,可以說是竭盡全力,用盡了各種手段和方法,甚至努力幾十年,但就是走不出來。為什麼呢?因為大家把方向搞反了,沒有找到原因,南轅北轍了,結果是越努力越嚴重,還不如啥也不幹。

    看似苦海茫茫,其實岸就在身後,就在跟前,一回頭,一轉身就是。我們只要現在開始停止釋放負能量,並開始釋放正能量。這一念的轉變你就已經好了,你就已經回頭了,你就已經轉變方向了,堅持下去就好了。那麼,什麼是正能量呢?正能量就是每一念、每一言、每一行都是無我利他,我的文章裡說的太多了,我就不在詳述了。

  • 5 # 撫弄花草的遊客

    心理諮詢的服務物件一般為心理亞健康者,即責任主體清楚,明知自己心上有個坎過不去或對自己目前現狀不滿,有強烈的自我求助願望。

    顯然,神志不清的人,意識不到自己心理有問題,也分不清責任主體,更不會主動求助,所以不在心理諮詢的服務物件之列。

  • 6 # 文蘭心理諮詢

    心理諮詢協議是賦有法律效果的,一個神智不清楚的人,籤的協議無效。再說,心理諮詢接待的都是神智清楚的正常人,神智不清楚精神病不屬於心理諮詢範圍。

  • 7 # 中醫心身治療師文強

    諮詢的大部分療效來源於諮詢者重新理解經歷事情(苦難),一個神志不清醒的人是無法完成這部分的工作的。神志不清醒的診療的地方應該是醫院,而且神志不清楚,有可能是神經科、重度精神疾病或其他疾病,這部分的診療都不是心理諮詢師工作的範圍。

  • 8 # 侃侃話雜談

    心理諮詢,主要就是靠的患者與心理師的溝通,對自己意識的表達。

    如果意識不清醒就像去醫院看病掛號,都不知道自己哪裡有問題,即便挨著門去看也沒有結果。

    心理諮詢協議這樣要求,主要還是為了保護患者的權益,減少多花冤枉錢。畢竟意識不清,是要去醫院治療。

  • 9 # 思言情感療愈師

    因為心理諮詢的物件是健康人的不健康狀態。一個人神智都不清醒的時候,首先要求助的是醫生,保持基本的生存狀態。然後才是考慮其他的。更何況,神智都不清醒了,如何知道是真實意思表達,承擔相應法律責任呢?

  • 10 # 智慧心靈故事匯

    從法律角度來說,當事人在不清醒的狀態下是不完全的民事行為能力人,他所簽署的協議是無效的。

    從心理學方面來說,神智不清醒的人,沒有現實的辨認能力,他已經不是適宜的心理諮詢物件。而應該去精神科進行診斷治療。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一個人自己的情緒垃圾應該傾瀉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