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知對知錯學物理

    適合人類生存的星球即宜居星球,通常是以地球為模板,要具備充足的水,因為水是生命之源,地球表面70%被水覆蓋。然後要有適當的溫度,確保我們生存的環境不會太冷和太熱。要實現以上標準,行星必須存在於恆星的“宜居帶”內。所謂的宜居帶是指行星距離恆星遠近合適的區域,恆星傳給行星的熱量適中,行星既不會太熱也不會太冷,才有可能存在液態水。除了這些客觀條件,行星自身的體積和質量也要合適。質量太小,過小的萬有引力留不住表面大氣,質量太大,導致表面氣體過於濃厚,大氣壓太大,不利於生命生存。

    科學家一直在努力尋找宇宙中的宜居星球,有一些可能符合條件。

    1.開普勒186f

    2014年,開普勒186f進去科學家視線,帶給人們很多驚喜,因為它的大小和地球相似,而且在恆星的宜居帶內,但是她的恆星卻進入了老年,能量微弱,亮度昏暗,溫度很低。母星已經自顧不暇,開普勒186f也不在是人們眼中的最佳宜居星球了。

    2.開普勒62f

    據地球1200光年,比地球大1.4倍,也處於宜居帶內,但是母星也比較昏暗,要想有液態水,大氣層要比地球厚3-5倍,而且全是溫室氣體二氧化碳才能有適宜的溫度。這樣看也不是理想的宜居星球。

    3.比鄰星b

    比鄰星b的恆星比鄰星,是距離我們最近的恆星,只有4.3光年。這顆行星的質量約為地球質量的三分之一,而且處於宜居帶。這是目前為止最適宜人類居住的星球。歐洲極大望遠鏡在2024年建成,到時更能看清楚了。

    4.太陽系內也有行星可能宜居,比如火星、土衛六等。

    找來找去還是地球最適宜人類居住,還是好好保護我們的地球母親吧。現在太陽正處於壯年,當到了晚年還有幾十億年時間,到時人類早已能星際航行,像地球一樣的宜居星球也可能就找見了。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半固態發酵釀酒為什麼換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