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王也ol

    和絃外音就是依附於和絃音和非和絃音。

    一般說來,和絃外音以妥善解決於和絃音為原則。處理和絃外音的正確方法應該是:將和絃外音處理與和聲節奏、和絃連線的處理統一起來加以考慮,其處理要領有三:

    1、初步確定和聲節奏以後,在考慮根據旋律配置和絃及和聲功能的同時,考慮和絃外音的處理。例如,假定以一小節一個和絃的和聲節奏為依據,先根據同一小節以內多數旋律音的和聲內涵,再適當考慮到前後和絃連線的關係,從而初步確定配置的和絃。如果編曲以後發現還有未解決的非和絃音,則不僅要考慮改變某個和絃,有時甚至應從是否要改變整個和聲節奏來考慮。

    2、當在同一和聲節奏內相依的若干旋律音顯然不可能屬於同一和絃音時,一般應將前面的音當作和絃外音(倚音、留音),最後的音當作和絃音(使外音得到解決)。

    在歐洲音樂中經常可能出現在強拍上的倚音、留音用法,但這類和絃外用法與中國民音樂語言習慣有所不同,應注意正確處理。

    3、和絃外音一般應該級進解決於和絃音,跳進的音程一般應作為和絃音處理,但有時為了和聲進行的功能聯絡的需要,個別情況也可以例外,即加以跳進解決。特別是有了九和絃、十三和絃以後,和絃外音的處理可以更加自由。

  • 2 # 千枝萬葉74080886

    真不知道題主“給和絃配旋律”的目的是什麼?

    按照正常的程式,在曲作者完成旋律譜寫的基礎上,需要根據已確定旋律的調式與旋律的走向,為其配置和絃,以進行伴奏。

    在這裡,其流程是由旋律確定和絃及其連線。

    既然和絃已經確定,為什麼還要配旋律呢?

    打個比方,正常的工藝流程是用棉紗織成布匹,再往下進行印染等其餘工序。

    題主的提問,豈不是與在已經織成布匹的基礎上,再“把布匹拆成棉紗”相類似嗎?

    不錯,在為旋律配置和絃的過程中,必須充分考慮和絃與和絃之間連線的方便,以至於採用“和絃的轉位”來方便和絃之間的連線。

    但這與題主所說的為“和絃配置旋律”是根本不同的兩個概念!

    前者的流程是旋律決定和絃。

    而後者的流程則是和絃決定旋律?!

    這是令人百思不得其解的!

    不知道題主的真實意思究竟是什麼?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有人說是科比把翻腕發揚光大了,你怎麼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