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無涯9998
-
2 # 菱鏡頭
中甲球隊衝超後的利弊還是很明顯的。
在利這一方面來看,中甲聯賽的關注度顯然無法和中超相提並論。踢中超聯賽,意味著有可能得到中央電視臺體育頻道的直播,甚至有可能被外國電視臺直播,而踢中甲聯賽是不可能有這樣的待遇。
有關注度,就會帶來影響力,俱樂部可以利用這樣的影響力去進行更多的商業開發和談判,尋求更多的贊助,也能夠和當地政府對話,索要更好的待遇。而且對投資俱樂部的企業來說,踢中超也可以在無形中更好的對企業進行宣傳,相當於打了更好的廣告。
而在弊端方面,其實也有很多。中甲俱樂部的投入和玩中超相比也是沒法比的。現在中超聯賽的燒錢力度雖然得到了控制,但球員的年薪、外援的轉會費都依然是很大一筆錢。而且就算你燒了這些錢,還有可能面臨降級,花的錢全部打水漂。
比如貴州恆豐,在中超堅持了兩年後又回到了中甲,這樣的例子比比皆是,比如延邊富德、石家莊永昌、以前的哈爾濱毅騰,這些財力很一般的俱樂部在中超基本上都很難堅持到三個賽季,往往一兩年就降級。
或許這也是為何坊間傳聞,有一些俱樂部雖然有著衝超的實力,但就是不衝超。很多球迷都指責青島黃海就是這樣的操作。有球迷調侃,本賽季深圳、青島黃海、浙江綠城都是相互比著別衝超,最後深圳“失敗了”。
中甲球隊升到中超後的利與弊有哪些?
這個問題不能一棍子打死,有些不好劃分。
一支中甲球隊升到中超,首先,投資人要加大投入,同樣的球員薪水要增加,增換內外援,有些還要換主帥,這些一是為了保級,還有一點是為了多拉一點贊助商(廣告)。比如河南建業,他不光有河南企業贊助,甚至連他的鄰居湖北企業都有贊助。為什麼湖北企業不去贊助武漢卓爾?
並不是武漢卓爾在中甲沒有知名度,而是本身卓爾老總閻志就喜歡摳屁眼咂指頭,還有一個,武漢人根本就瞧不起湖北人,比如武漢雅琪、武漢紅桃K、武漢紅金龍等,全是以武漢命名不接地氣的名稱,這也是武漢足球拉不到贊助商的原因。
又比如北京北控,主帥高洪波是有能力衝超的,但是投資人又不想衝超,一但衝超成功,投資人要加大幾倍的資金投入,所以北控三杆洋槍啞火也不肯換外援,導致今天衝超不成,保級無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