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一片段

    忤逆是一項什麼罪呢?它有多大的罪名?

    在中國古代封建社會里對不孝順父母者,尤其對母親有不孝行為的,父母可以到官府告子女“忤逆”,一旦罪名成立,子女會受到最嚴厲的刑罰懲處。

    古代的封建刑法制度中有“十惡”之名,《齊律》十二篇,“列重罪十條:一曰反逆,二曰大逆,三曰叛,四曰降,五曰惡逆,六曰不道,七曰不敬,八曰不孝,九曰不義,十曰內亂。其犯此十者,不在八議論贖之限。”自隋代在《開皇律》中首次確立“十惡”之罪以後,歷代封建法典皆將之作為不赦之重罪,因此,民間遂有“十惡不赦”之說。忤逆就是冒犯、不孝敬父母,在古代是很嚴重的罪行。

    “忤逆”案是僅次於謀反叛亂大案,一旦縣裡出了忤逆大案,縣官要撤職待參,甚至會獲充軍發配,而“忤逆”罪的極刑比凌遲還要殘酷,採取“剝皮揎草”、“磨骨揚灰”。何謂“剝皮揎草”、“磨骨揚灰”?就是一旦判處“忤逆”罪極刑,就要將罪犯的頭頂皮剝開,灌入水銀,於是一張完整的人皮會剝落下來,然後將人皮塞滿燈草,製作成人樣,送到鄰縣去遊街,以教育民眾千萬要孝敬父母,罪犯死亡後要將骨頭磨成粉,隨風四散。

    “忤逆”罪的實質就是要求對統治階級“忠誠”,子女對父母不孝順,對一個家庭而言視為不孝,對一個國家而言則是拷問一個人的忠誠度,因為不孝不忠之人必然在骨子裡藏著謀反與叛亂之心,所以在刑罰的處罰僅次於謀反叛亂之罪。為什麼說不孝與忠誠是異曲同工呢,道理很簡單,如果一個人在家對父母不孝順,對生我、養我的至親尚有二心,為統治階級服務又哪來的忠誠,家就是一個國家、社會的濃縮。

  • 2 # 小張跟你侃文化

    忤逆罪就是犯上罪。在封建王朝,自漢朝罷黜百家,獨尊儒術以來。歷代王朝為加強思想統治,極力推崇和維護儒家文化的忠孝思想。犯上就是對朝廷皇上大不忠,犯上就是對父母長輩大不孝。不忠不孝的罪名是非常大的。犯了龍顏的大臣是死罪,可以拖出直接問斬。犯了父母長輩的不孝之子,父母長輩可以告官抓去充軍或坐牢。都是非常嚴重的罪。

  • 3 # 衣食住行and吃喝玩樂

    忤逆罪,可以理解為不聽從管理或者指揮!在古代,忤逆君王,這是不忠!忤逆父母,這是不孝!在古代不忠不孝之人是無法立足的,所以忤逆罪罪名很大!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為什麼有些人老是想著別人對他一味的付出,從不想想他對別人是什麼樣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