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濤弟說農村
-
2 # 禽快人
白羽肉雞17天時,溫度大約應該在27℃左右。但要綜合考慮溼度和風速的影響。要求地養或者網養的雞群分佈均勻、不聚堆;籠養的通過觀察有少量雞(5-10%)張口呼吸為宜。
顯示溫度只能作為參考,要真正去理解“體感溫度”的意義。體感溫度主要受到溫度、溼度和風速三個因素的的影響。
當溫溼度一定時,風速越大,體感溫度越低。當風速穩定,溫度偏高時,溼度越大,體感溫度越高;而低溫高溼時,溼度越大,體感溫度越低,也就是我們說的“溼冷”。
下表是0風速時,合適的溫溼度。
而表2,說明了溫度、溼度和風速之間的關係。例如,顯示溫度是35℃、相對溼度是50%時,風速0.5m/s,體感溫度是32.2℃;而風速達到2m/s時,體感溫度只有23.3℃。所以,雞真正需要的是“體感溫度”,而不是顯示溫度。
一般建議小雞剛入舍時,溫度在33-35℃之間,之後每天降低0.5℃左右,35天之後必須降到23℃以下。但降溫速度並不是一成不變的,要根據雞群狀態隨時調整。例如,雞群出現感冒症狀時,要減緩降溫速度,必要時提高舍溫1-2℃;或者突然地大風降溫天氣,可暫時不降溫。
總之,合適的溫溼度是以雞群的狀態為依據的。20天之前,可以讓雞群中有5-10%左右的雞出現張口呼吸,30天之後要以通風降溫為主。
-
3 # 蒲縣小張
很榮幸回答這個問題!雞舍建築保溫效能要好,適時通風
冬季氣候寒冷,而舍內需要的溫度與外界氣溫相差懸殊,既要通風換氣,又要保持舍內溫度,這就是冬季應解決的主要問題。雞舍要求防寒效能好,達到冬季保溫的要求。嚴防仔雞由於低溫造成扎堆擠壓致死的現象發生。
在通風換氣的同時,注意不要造成舍內溫度忽高忽低,嚴防由於溫差過大造成應激反應引起疾病,通風口以高於雞背上方1.5米以上為宜。當氣溫急驟下降,防寒保溫工作跟不上時,往往易使肉雞外感風寒,發生咳嗽、噴嚏、氣管口羅音、呼吸困難等症狀為特徵的呼吸道疾病。因此,飼養者要掌握好氣候的變化,做好防寒保溫工作。雞舍要維修好,防止賊風、穿堂風侵襲雞群。平地飼養的肉雞群要加厚墊料,利用墊料來提高室內溫度。要勤換墊料,中午開窗通風。
一般情況,6日齡開始通風,並隨日齡增加,加大通風量,使雞群有足夠的氧氣。雛雞入舍前3天,將舍內溫度控制在34.5℃-35℃。雞入舍後,升溫1℃-2℃,第1周溫度在35℃-36℃為佳,此時雞隻狀態佳,精神活潑,分佈均勻,活動自由,飲食正常。同時,應注意雞隻的變化及時進行調溫,若雞隻聚群,“嘰嘰”顫叫,縮頭等,說明溫度過低,應提高舍內溫度;若出現張口喘氣,頻繁喝水等,說明溫度過高,應降低舍內溫度。在2周齡時降到30℃-32℃,在3周齡時降到26℃-28℃,再用1周時間降到恆定溫度23℃。
2、防氨氣蓄積
冬季氣候寒冷,不能為了給雞舍保溫而忽視了通風換氣,對雞群排洩的糞便和潮溼的墊料不及時清除,致使雞舍內氨氣蓄積,濃度增大,導致肉雞氨氣中毒或引發其他疾病。氨氣能強烈地刺激雞呼吸道黏膜和眼角膜,通常會對肉雞造成下述危害:雞群精神不振,食慾減退,口腔液體黏稠,喝欲增加,重症雞呼吸困難,咳嗽流鼻涕、流眼淚、角膜發紅,直到死亡。因舍內氨氣蓄積,氧氣相對缺乏,加上天氣寒冷,雞的代謝率增高,對於生長快速的肉雞,容易引發腹水綜合徵。
為了防止氨氣對肉雞的不良影響,建議養雞場和養雞抓好下述飼養管理工作:鋪設的墊料要有一定的厚度,一般在5釐米以上;操作時儘量減少灑水,防止水槽漏水,弄溼墊料;如果雞舍內溼度過大,則應及時清除舍內糞便及潮溼的墊料。此外,可使用吸氨除臭劑來降低雞舍的氨氣濃度,常用的有硫酸亞鐵、過磷酸、硫酸銅、熟石灰之類。
3、合理飼餵,嚴防疾病傳播
根據肉雞不同的生長階段,按飼養標準配製日糧。由於冬季氣溫偏低,肉雞的熱量消耗較大,配製日糧時可適當提高飼料中代謝能的標準,而適當降低飼料中蛋白質的比例,同時要特別注意日糧中維生素的含量,滿足其需要。飼料應現拌現喂,防止冰凍,有條件時可以喂熱料,飼溫水。所配飼料的原糧必須無黴變、無雜質,以防誘發呼吸道疾病。
做好預防病毒性疾病和細菌性疾病的工作,當肉雞體質較弱,抵抗力下降時,一些疾病的發生還可併發呼吸道疾病。因此,在提高機體抵抗力的同時,要做好有關疾病的防治工作。有疫苗預防接種的要嚴格按免疫程式進行預防注射。平時要經常使用一些預防疾病的藥物。定期給雞舍消毒,空雞舍最好採用福爾馬林燻蒸消毒,飼養期間宜採用高效無毒的消毒劑進行噴霧消毒。
定期帶雞消毒,一般採用噴灑消毒和飲水消毒配合執行。肉雞發生呼吸道疾病以後要及時找獸醫確診,對症下藥。對症治療可適當應用一些平喘、止咳的藥物,可減少因呼吸困難而死亡的數量。防治原則應採取以預防為主,治療為輔的綜合措施:建立嚴格的衛生防疫制度,搞好環境衛生,嚴格控制外來人員、車輛進入生產場,制定科學有效的消毒制度;加強對種雞的監控和淨化;藥物防治;免疫。冬季飼養肉雞一定要解決好通風和保溫的矛盾,保持舍內空氣質量,加強衛生管理,合理用藥,這樣發病率就會大大降低,保證肉雞的生長和生產,從而獲得理想的經濟效益。
4、加強飼養管理
進雛前對雛舍進行嚴格的沖刷、消毒、燻蒸。用具、衣帽、房舍等徹底清洗。由於肉雛雞生理特點的需求,入舍後,先飲水後開食,尤其長距離運輸的雞,可及時補充機體所失的水分。對於不願意活動的雞,應採用人工轟趕強制採食的措施,但應注意動作要輕,不要造成擠壓致死的現象。光照時間宜縮短,不宜延長,不可隨意改變光源的位置、時間、強度等,使舍內照度均勻。
地面要乾燥,水泥地不吸水易潮溼,最好用三合土打地面,地面透氣、保持乾燥不反潮。
選好墊料,要用新鮮、乾燥、柔軟、不黴變、吸水性好的墊料,最好為刨花。用時要巧用,最好一次鋪好墊物,不要零星新增,要經常翻動,使其不發硬、不趕氈、不板結,保持鬆軟。
控制飲水,滿足水的需要,一般飲水是耗料量的2-3倍,但不多供水,因為水多會加劇墊料的潮溼,不要在舍內洗菜,不在舍內貯水,防止墊料吸水,用水管時防止跑水。
雞日糧中不過量用鹽,防止喝水多,導致雞糞含水分高或拉稀,打溼墊草墊料。另外,飼料中含脂率不要過高,否則會使糞便黏稠,落在墊料上易板結,雞趴在上面易引起胸部發炎、囊腫,日糧中蛋白質新增要適量,過多則不易消化,如喂豆餅多,容易拉稀,打溼墊草則有害。
解決好形成胸囊腫的突出問題,如為籠養或網上養,可在籠底或網底部,加一層柔軟的橡皮條,以防止雞的胸部直接與尖硬的鐵絲接觸,以避免造成胸囊腫。平養雞隻要用柔軟度良好的墊草,而不使用硬墊料或板結料,也可防止雞腸道病的發生。
網上平養的肉雞群易發生非傳染性呼吸道病,尤其是25日齡左右的肉雞以冬季時易發。該病的病原不是細菌或病毒,也不是寄生蟲,而是飼養管理不善的結果,一般從第一天開始,連續或間斷的空氣乾燥、粉塵過多,且在通風不良情況下,被雞群吸入、長期蓄積而致病。防治措施是在保持舍內溫度前提下,加大通風量,以保證舍內氧氣含量,是雞群不發病或少發病、發病後儘快恢復的基本條件。
要保持舍內一定溼度,第1周溼度20%左右,第2周至出欄溼度應保持60%左右。3周齡以上肉雞要以通風為主,舍內溫度不低於21℃即可。儘量減少不必要的應激因素,採取一切可行手段讓雞採食,以保證機體能量需要,增強雞隻抗病能力。除採取以上相應措施外,在飲水和飼料中新增適量的抗菌藥物和維生素或小蘇打,以增強雞隻的抗應激能力和緩解由於呼吸不暢引起的酸中毒。
5、雞場的衛生管理
首先,應從健康種雞場引進雞苗,嚴防經垂直傳播帶進病原體。其次,應創造良好的飼養環境,包括雞場大環境和舍內小環境。大環境是指儘量將場址選擇在遠離其他雞場,地勢開闊、交通便利、無噪聲等外界干擾的地方。
舍內環境是指良好的保溫和通風條件,配備單獨的貯料室、消毒池、更衣間、工具室等。飼養用具與消毒用具嚴格區分,並定期消毒,嚴防水平傳播疾病,同時定期監測相鄰雞場及本地區有無疾病疫情的發生,採取預防措施。定期監測本場雞群的健康狀況,出現疫情及時處理。第三,堅持帶雞消毒,消滅鼠害,嚴防鼠害傳播疾病,病死雞燒埋處理,病雞與健康雞隔離的原則。
總之,冬季肉雞的飼養管理是一項綜合性的工作,除以上幾點外還有雞苗的免疫、斷喙、飼料的質量、飼養人員的管理等多方面的因素影響,因此只有掌握各方面的環節要點進行綜合性考慮,才能提高冬季養肉雞的經濟效益。
-
4 # 新農業的新力量
一、 選擇優質雛雞
1、 對一些重要疫病,具有較高或較一致的母源抗體;
2、 體重大小比較均勻,一般體重應在34克以上;
3、 體力充沛,活動好動,反應敏捷,叫聲清脆,抓在手中時掙扎蹬腿有力;絨毛整潔,有光澤,腹部大小適中,臍帶癒合良好。
4、 腳扯圓潤,無存放時間過長,乾癟脫水的表現。
5、 一週之內因細菌感染造成的死亡率在0.5%以下。
二、 肉雞飼養管理日程
(一)進雛前15天
1、清理雞舍:先用聚維酮碘將整個雞舍噴霧消毒,再將裝置器具搬出清洗、消毒,徹底清除舍內糞便、墊料、羽毛、灰塵等。
2、打掃雞舍周圍環境:做到雞舍周圍無雞糞、羽毛、垃圾,糞便應送到離雞舍幾公里外的地方堆積發酵做肥料。
3、對清理好的雞舍進行消毒:地面和周圍環境用3%的火鹼消毒,頂棚和四壁應用消毒噴霧消毒,在整個場區及場外道路撒生石灰。
4、將舍外洗涮消毒後的乾淨器具和裝置搬進雞舍,檢查和修理門窗、通風、照明及供熱裝置等。
(二)進雛前7天
1、用聚維酮碘再次消毒,從上到下對整個雞舍和裝置進行全面噴霧消毒,地面和環境用3%火鹼消毒。
2、查漏補缺:檢查門窗、通風口及頂棚,確保沒有上批雞留下的灰塵。
(三)進雛前5天
1、燻蒸消毒:一般每立方米空間用30毫升甲醛和15克高錳酸鉀,並在雞舍每隔10米放一個燻蒸容器,先放入高錳酸鉀,然後倒入甲醛,煙燻消毒一定要注意安全。出門後立即將門窗封嚴,密封24小時。
(四)進雛前3天
落實好進雛前一切準備工作,包括設施、飼料、藥品、取暖煤等。
(五)進雛前2天
預熱、升溫、試溫,舍內溫度應高於育雛溫度2度左右,檢查爐子是否好燒,雞舍各處受熱是否均勻,有無漏煙倒煙現象,臨進雞前天,溫度應達到要求(35-38度),鋪好墊料,準備好雛雞料、藥品等。
(六)雛雞1-4日齡
1、補水:雛雞進入雛舍後,要先讓雛雞飲水,用20度左右溫開水,水中放入育雛快樂1+1,對於運輸較遠或存放時間太長的雛雞,進舍後應控制飲水量,以防脫水嚴重的雛雞一次飲水太多出現水中毒。第2-7日齡時,飲水中加入 和 自由飲用,目的是為了:
(1)減少應激、抓雛、運輸、環境變化等應激反應。
(2)預防疾病,有些疾病是從種雞垂直傳播給雛雞的,如白痢、慢呼、大腸桿菌病等。
(3)提高雞的健康狀況,促進雛雞的生長髮育。
2、溫度:1日齡溫度控制在36-37度,溫度過低不利於卵黃吸收,以後每一天溫度降0.5度;溼度保持在65-70%,如達不到,可在升溫爐上加一鋁鍋蒸發水蒸氣,堅決避免高溫低溫現象,以免雞隻脫水,在保溫的同時注意通風換氣。
3、開食:雛雞飲水24小時後,有1/3的雛雞有啄食現象開始喂料,料中最好加入抗生素能促進卵黃吸收和防止細菌病的發生,將飼料撒在墊紙或料盒上,少給勤添,每2小時左右撒去髒料更換新料,4日齡後,每3小時給一次。
4、光照:前2日齡24小時光照,每15平方平一具40瓦燈炮,自3日齡起23小時光照,1小時黑暗,夜裡12點關燈。
5、注意進雛後:
(1)仔細挑出殘弱雞,隔離單獨飼養,檢查臍帶是否收縮不全,發現有隆起、黑蒂、血絲甚至有臭味的雞隻應淘汰,因搶水打溼羽毛的雞隻應撿出,置溫度高、乾燥處。
(2)仔細觀察雞群,將溫度和溼度隨時控制好,發現雞群聚堆或伏臥在火源附近,說明溫度太低,應加溼,如雞隻遠離火源,在牆根處聚集,說明溫度太高,嚴防高溫低溼,雛雞脫水。
(3)隨時清除開食盤中的髒物,做好每日記錄,如死淘汰數、喂料量等。
6、3日齡後帶雞消毒:用碘黃金帶雞噴霧消毒和舍外5米內環境消毒。帶雞消毒注意不要直接對準雛雞噴霧。更換門口消毒盤內的消毒液,使其保持消毒濃度。
(七)5-6日齡
1、5日齡舍溫度調到35度。
2、每日喂料一共8次:白天5次,晚上3次,在3周前每喂一次料,控制半小時,限制雞隻採食,防止猝死發生。
3、更換或增加墊料,更換門口消毒貧內消毒液,停止帶雞消毒,因為7日齡時疫苗接種,以防影響效果。
4、改進通風換氣方式,每12小時開啟一次,使舍內完全換成新鮮空氣後關上門窗。
(八)7日齡
1、溫度控制在32度,溼度60-65%,全天23小時光照
2、疫苗接種用新一支H120二聯點眼、滴鼻,並且同時肌肉注射新城疫腎傳支二聯油苗,注意事項:
(1)配製疫苗的水不能含有氯及其它消毒劑,並且2天不能帶雞或飲水消毒。
(2)配好的疫苗不能受太Sunny照。
(3)滴鼻用品應不用消毒劑消毒,應用高溫消毒,抓雞時要輕,使疫苗完全吸入鼻孔和眼內才放雞。
(4)疫苗接種前後各兩天不能用抗病毒藥;同時氯黴素、磺胺藥、呋喃唑酮等藥物也不能用,以免影響免疫效果。
(5)夜間觀察雞群有無疫苗反應,如反應嚴重立即採取措施。
(九)8-14日齡
1、8日齡溫度控制在32度,以後每天降0.5度,溼度60%-65%,光照控制23小時。
2、飲水中加入大腸桿菌藥物 和腸毒藥物預防壞死性腸炎、大腸桿菌及腸毒綜合症:或飲水中在11-12日齡料中拌氨丙啉 ,來預防球蟲病。注意觀察雞群有無疫苗反應,呼吸道病狀,如有可在水中新增多維素,並加入黃芪多糖 減輕疫苗反應及治療呼吸道病。
3、飼養密度大時應及時擴群,擴群時飲水中加入VC; ,及時稱重並做好記錄,將飲水換成深井水或自來水。
(十)15-19日齡
1、15日齡溫度維持在28度,以後每天降0.5度,溼度保持60%-65%,光照仍然保持23小時。
2、此階段極易發生呼吸道病及腸炎,所以這次用藥也很關鍵,飲水中加入抗支原體藥物; ,來防設苗應激引起的呼吸道病,大腸桿菌病及其它腸道疾病等。
3、從15日齡開始改為四二制喂料,即白天喂料4次,夜間喂料2次,在以後飼餵中都採用四二制喂料。17日齡將準備的中雞料1/5與4/5混合後飼餵,以後每天增加雞料1/5直到完全換成中雞料。通過逐漸過渡的方法減少換料給雞隻帶來的應激。
4、注意觀察環境衛生管理,清理糞便,更換或增加墊料。18日齡後用消毒水帶雞噴霧消毒,並對雞舍周圍5米內的地面消毒,每隔2天一次。加強通風降低舍內氨氣和硫化氣體的濃度。可以採用過氧乙酸噴霧或在火爐上蒸發食醋的方法來降低舍內氨氣濃度。
(十一)21-25日齡
1、21日齡溫度控制在25度,以後每天降0.5度,溫度60%-65%,光照應調整為22小時。
2、飲水中新增抗球蟲藥物 預防球蟲病的發生,料中拌黃連解毒散; 預防病毒性疾病及大腸桿菌性腸炎。料中可加有個別不食,精神不振,肛門粘綠色、白色糞便等現象時應把病雞及進放入隔離欄,可以個別注射治療。
3、從21日齡開始全部轉換成中雞料,按四二制飼餵並做好每日料量、死淘數等記錄。
4、雞隻稱重,分析雞群生長現狀。
5、對舍內用消毒,舍外可用2%火鹼消毒。25日齡以後飲水中不能競消毒劑也不能帶雞消毒,以免影響28日的新城疫免疫。
6、加強通風。降低舍內氨氣、硫化氫等有害氣體濃度。
(十二)27-34日齡
1、 溫度控制在22度,溼度60-65%,光照時間22小時。
2、 免疫接種,28日用新城疫Ⅳ系苗3倍量飲水,加強免疫。
(1) 根據季節掌握控水時間13小時。
(2) 配疫苗,水中加入0.5%脫脂奶粉,保護疫苗,以延長疫苗在水中存活時間。
(3) 用清水清洗飲水器,免疫用水不得含有任何消毒劑。
(4) 加強通風換氣,當保溫與通風發生矛盾量,以通風為主。
3、此階段是大腸桿菌病的易發階段,又因剛飲完疫苗極易引起慢性呼吸道病,注意觀察有無呼吸道症狀和糞便異常。飲水中可加入喹諾酮類藥物; ,連用3天。
4、29日齡開始不再對雞採食進行控制,加料前也不再空盆半小時,保證雞隻能吃多少就給多少,並且經常敲打料盆喚起雞隻食慾,便雞多吃料,迅速促進其生長和育肥。定期稱重,記錄平均體重,對照分析管理水平。
(十三)35-39日齡
在夏季天氣炎熱,飲水中加入VC、小蘇打,(注特別在中午12:00-3:00)可以降低雞的死亡率,提高機體抵抗力。
1、 溫度保持20-21度,溫度60%-65%,光照22小時。
2、 用扶正解毒散 拌料,預防非典型新城疫、病毒性呼吸道等病毒性疾病;飲水還可以加入腸毒類藥物 ,防治腸毒綜合症等腸道疾病;連用3-5天。料中還可以加入健胃散; ,促進生長,增加食慾,提高飼料轉化率。
3、 39日齡逐漸開始換大雞料,使雞群慢慢適應,喂料應滿足雞隻要求,能吃多少就吃多少,甚至經常將雞群哄起,讓其多吃。
4、 注意溫差,控制舍溫,保持舍內空氣新鮮,降低氨味。
5、 及時更換墊料。加強地面衛生。
6、 定期稱重,分析管理水平。
7、 用 飲水消毒一次,清理腸道有害菌群,注意對益生素微生態製劑的破壞。
(十四)40-49日齡
1、 溫度20-21度,溼度60%-65%,光照22小時。
2、 飼料中加入 ,提高機體病力,預防病毒性疾病及大腸桿菌病。
3、 42日齡開始中雞料轉成大雞料,讓雞自由採食,使雞快速成長。稱重、記錄平均體重,對照分析。
4、 從43日齡開始如果雞群狀況良好,可停用一切藥物,飼料中可以加促肥散; ,有促進生和長,增強機體免疫力的功效,預防腸道疾病,增加食慾,後期可加入動物油來催肥。
5、 雞舍內每2天帶雞噴霧消毒一次,進行停藥後的強化消毒。
6、 強強通風換氣,維持良好的舍內環境。
(十五)50日齡出欄
1、 出欄前一週嚴禁使用任何藥物。
2、 以維持舍內好環境為工作重心,強化消毒管理。
3、 聯絡買主,準備出欄。
4、 出欄時抓雞方法要正確,動作要輕緩,儘可能減少肉雞的物理損傷。
-
5 # 鄉村樹哥
。一般1~2日齡育雛溫度(雞背高度或網上5釐米高度)為34~35。
以後每7天降低2-3,到第28天溫度降至21左右,以後即保持這個溫度。在降溫的過種中一定要保持均衡降溫,另處還要考慮天氣情況,降溫速度太慢不利於羽毛生長;降溫速度太快雛雞不適應,生長速度降低,死亡增加。
育雛溫度是否適宜,主要看雞群的行為表現,不能單憑溫度測量,主要根據雛雞的行為表現加以適當調整,做到看雛施溫。
-
6 # 四耳山
肉雞17天?。如是肉雞(童雞以上)的溫度(天氣溫度)有二十多攝氏度就夠了。如是剛出殼的雞(叫雛雞)需要保溫,那麼溫室的攝氏三十六度就可以了,以後每週降一度,到約三十天脫溫就是了。
回覆列表
不同階段的最適溫度,正常情況下,剛出殼的肉仔雞要求的育雛溫度為33~35℃,以後每週根據雛雞的生長髮育,氣溫變化可下降2—3℃,直至18—21℃為止,肉仔雞適宜的溫度。肉仔雞各周溫度雛齡直接育雛溫度(℃)1—3日齡35~334—7日齡32~302周齡30~283周齡28~264周齡26~245周齡以後24~2l以後再逐漸脫溫3.供溫控制的基本原則前期比後期高,夜間比白天稍高,弱雛比強雛要高,大風降溫、雨雪天比正常晴天高,冬春育雛比夏秋育雛要高,免疫前後及雞雛有病期間比平常要高等等。4.溫度的測量育雛舍應懸掛溫度計,溫度計要掛在保溫傘的邊緣或掛在距火爐較遠、育雛舍中央偏北側,溫度計懸掛的高度與雛雞背部處於同一高度(即測量雞生活區的溫度)。5.觀察判斷育雛舍的溫度是否適宜除了要參考溫度計的讀數,更要觀察雞群的表現。溫度過高:雛雞遠離熱源(育雛傘或火爐)張口喘氣,飲水量增加,張翅下垂,食慾下降,叫聲煩躁不安。溫度過低:雛雞相互擁擠、扎堆,聚集在熱源周圍,羽毛蓬亂,不喜活動,採食、飲水活動減少,不安靜休息,並不斷髮出“唧唧”叫聲。育雛舍有賊風:雛雞大多密集於賊風吹入口方向的兩側。總之,養殖者需根據雞群的表現適時調節舍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