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然,你很容易發現,以點工的方法來表現濃淡深淺陰陽向背,實在是一種笨辦法。即使一片小小葉片的暗部,也常常需要精心的點上數十點,像圖上的完整紋樣,點的數量簡直難以估算。繪畫之中,高手的畫師,往往一筆下來便層次分明。為何瓷器上要用如此笨拙的方法呢?
一方面,青花瓷上的繪畫受到工藝和材料的限制,一花一葉要做到自然的深淺過渡極為困難,簡直就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務。而點工雖然笨拙,但易於操作,並不需要特別的技巧。
另一方面,我猜想,可能與模仿明代青花的效果有關。因為明代早期(永樂宣德時期)的青花采用一種叫蘇麻離青的青花料,這種青花料會隨機的產生深淺的變化,斑斑點點,一花一葉間,藍色就產生了豐富韻律,又沒有規律可循。這種效果,令後世文人極為著迷,推為青花瓷的最高峰。清代的皇帝也不例外,經常下旨御窯廠仿燒。
可是蘇麻離青在明代中期就已用盡,絕塵數百年,要想達到同樣的效果,須得另闢蹊徑。那種自然產生的斑斑點點,現在就只能人為的點就。這種做法演化成點工,似乎也是水到渠成順理成章。
當然,它的產生也可能與國畫的技法有關:皴擦點染,但國畫裡的點,山水畫中運用為主,花卉用得不多。而青花上的點工,卻主要是在花卉上。
由此我們看到,為了追求某種獨特的效果,可能導致特殊工藝的產生,而工藝一但產生,似乎就有了自己的生命,開始脫離原有的方向獨立發展,但這常常變得古怪扭曲不可理解。 往往,也就失去了生命的活力。清代官窯,工藝上登峰造極,但卻常常變得拘謹而呆板。畢恭畢敬,亦步亦趨,了無生氣,這張圖上,恰恰就是最好的例證。
我們欣賞一件作品的時候,並不特別需要了解他背後的工藝。但如果瞭解一些工藝,欣賞起來,就會更豐富更立體。你下次去博物館,不妨找到一件明代(永樂宣德時期)一件清代(雍正乾隆時期)的青花瓷,同樣是有“點”的效果,對比一下,會很有樂趣。
雖然不懂,但看不習慣零回覆,可能還沒到大家回覆的時間,可能還沒有大家專家看到,我先佔個座,作為你的觀眾也好是不!
當然,你很容易發現,以點工的方法來表現濃淡深淺陰陽向背,實在是一種笨辦法。即使一片小小葉片的暗部,也常常需要精心的點上數十點,像圖上的完整紋樣,點的數量簡直難以估算。繪畫之中,高手的畫師,往往一筆下來便層次分明。為何瓷器上要用如此笨拙的方法呢?
一方面,青花瓷上的繪畫受到工藝和材料的限制,一花一葉要做到自然的深淺過渡極為困難,簡直就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務。而點工雖然笨拙,但易於操作,並不需要特別的技巧。
另一方面,我猜想,可能與模仿明代青花的效果有關。因為明代早期(永樂宣德時期)的青花采用一種叫蘇麻離青的青花料,這種青花料會隨機的產生深淺的變化,斑斑點點,一花一葉間,藍色就產生了豐富韻律,又沒有規律可循。這種效果,令後世文人極為著迷,推為青花瓷的最高峰。清代的皇帝也不例外,經常下旨御窯廠仿燒。
可是蘇麻離青在明代中期就已用盡,絕塵數百年,要想達到同樣的效果,須得另闢蹊徑。那種自然產生的斑斑點點,現在就只能人為的點就。這種做法演化成點工,似乎也是水到渠成順理成章。
當然,它的產生也可能與國畫的技法有關:皴擦點染,但國畫裡的點,山水畫中運用為主,花卉用得不多。而青花上的點工,卻主要是在花卉上。
由此我們看到,為了追求某種獨特的效果,可能導致特殊工藝的產生,而工藝一但產生,似乎就有了自己的生命,開始脫離原有的方向獨立發展,但這常常變得古怪扭曲不可理解。 往往,也就失去了生命的活力。清代官窯,工藝上登峰造極,但卻常常變得拘謹而呆板。畢恭畢敬,亦步亦趨,了無生氣,這張圖上,恰恰就是最好的例證。
我們欣賞一件作品的時候,並不特別需要了解他背後的工藝。但如果瞭解一些工藝,欣賞起來,就會更豐富更立體。你下次去博物館,不妨找到一件明代(永樂宣德時期)一件清代(雍正乾隆時期)的青花瓷,同樣是有“點”的效果,對比一下,會很有樂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