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普興居士

    從赤壁大戰前孫權只能給周喻三萬人馬來看孫權精銳不過如此劉備二萬也不太可能因當時人口在那兒從古到今都是後十前一

  • 2 # 讀書的禕樂

    第一,75萬軍隊這是小說家言,之戰劉備的兵力只有7萬左右,和東吳兵力差不多,要是隻看前線部隊,孫吳可能還佔有一些人數上的優勢。

    當然,也可以請求孫吳配合,但當時雙方已無信任,而且限於當時的通訊條件和地理阻隔也很可能和諸葛亮北伐一樣,毫無配合可言。

  • 3 # 牙齒見陽光

    首先,蜀國是不可能有75萬大軍的,整個蜀國預計軍隊20萬左右,夷陵之戰預計不到十萬,所以,這個問題首先不能成立,然後,赤壁之戰確立了三國鼎立之勢,只是阻止了曹操南下,並不是擊潰了曹軍,所以劉備貿然進攻關中和長安,不一定能達到預期效果,可能陷入持久戰,被曹軍所消耗,反而影響到國本。

  • 4 # 淡忘憶

    問題:假如不打夷陵之戰,劉備75萬大軍能否一舉拿下關中和長安?

    蜀國最高峰時佔有益州和一半的荊州,共1.5州的土地。人口長時間在90多萬徘徊,最高時也才只有102萬,哪裡來的75萬大軍?除非蜀國所有人口除3歲以下孩童全部入伍,才可能湊夠75萬大軍。

  • 5 # 海中巖haha

    劉備沒有75大軍,有10萬就不錯了,古代報人數一般都是加個零報的,四川那時人口沒多麼,招不了那麼多兵。至於這點兵力能不能拿下關中長安要看什麼時候,至少在當時不行。因為魏國準備充分,吳魏友好,魏國主要力量用於防劉備,進攻長安就是硬碰硬,基本沒有成功的可能。北伐成功的前提是天下有變,就是魏國有點內亂,不能全力防蜀。諸葛亮第一次北伐開始很成功就在於突然性,皇帝新換上還不安定,不信任司馬懿,上下猜忌,而且蜀國國力不能和劉備時代相比,魏國上下都很放心,所以被偷襲,這時孫劉關係已經和解,不需要防吳,可以全力北伐,而魏國卻要防吳。劉備當時最好處理就是什麼也不做等時機,無論打誰都難有什麼成果。

  • 6 # 西廂奇談

    您的這個假設從是個還不錯戰略構想,以佔領雍州來彌補丟荊州的損失,但是如果結合實際情況來看,就有點紙上談兵了。

    一、劉備實力不足

    劉備與曹操的實力差距過大,單拿漢中之戰來說,雖然劉備取得了勝利,但是也付出了極大的代價,整個蜀國都達到了“男子當兵、女子當運”的極限,反觀曹操雖然戰事失利但是對其影響並不是很大,劉備以荊、益兩地尚不敢輕易窺探雍州,何況僅益州一地呢。

    縱上所屬,劉備不管打不打夷陵之戰,他都不會賭上所有的一切去攻打雍州。就算打也一樣一敗塗地。

  • 7 # 楊笑曉

    孫劉曹三家,在當時彼此鉗制,互為鼎腳,任何一家都很難在短期內消滅任何一個對手。這不僅僅是一個軍事問題,還是政治、文化、經濟,民心國力的綜合較量。更何況實際在夷陵之戰中,劉備並沒有那麼多的軍隊。

  • 8 # 不繫之舟so

    劉備就算真有75萬兵馬,也打不到長安。因為魏國騎兵厲害,在開闊的平原上,騎兵是決勝的關鍵,這就是為什麼諸葛亮一直要繞道隴西天水的原因,要獲取騎兵資源,諸葛亮終其一生都沒有獲取足夠的騎兵。古代養一個騎兵的成本是步兵的十倍以上,而魏國的經濟實力是吳蜀加一起都比不了的。不要說,夷陵之戰劉備失敗了,就算成功了,也滅了吳,然後再滅魏的可能性也不大。

  • 9 # 非孟勿擾

    劉備在拿下四川后,已經走火入魔,以一已私利壞國家大事。正如趙雲指出:為關羽報仇,私也。復興漢室,公也。豈能以私壞公?劉備不聽,一意孤行。東征不帶諸葛亮和趙雲,註定失敗。而劉備敗走白帝城後,其實對自己的失敗已經有了深刻檢討和反省。不贅述。至於假如不打夷陵之戰會怎麼樣,依愚見,蜀國也翻不了身。因為劉備如果聽諸葛亮的話,既然荊州已歸孫權,那只有和吳,斷無攻吳之理。那麼伐魏只有西出祁山一條路。實踐證明如果只從隴中攻曹,難撼曹魏汗毛。總的來說,三分天下,大勢已定。最後收拾局面的還是地處黃河流域的魏國。因為中國在南宋以前,經濟中心都在黃河流域。

  • 10 # 阿川-1

    不能。不管劉備具體有多少軍隊,他的地盤、人口和軍隊數量都是三個國家中最小和最少的。如果劉備真有七十五萬軍隊,曹魏的軍隊也會只多不少。另外,蜀漢出川遠征,後勤會非常困難。軍隊數量越多,時間越長就越困難。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錢被騙光了,欠了一身債,日子好難過,怎麼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