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一片小紫蘇

    一個國家就像是一個人,國家在自己的生命歷程之中會經歷一個建立、發展、興盛和衰落過程,如果想要一個衰落的國家重新興盛則必然要破後而立。而清朝固然有康乾盛世,但是它的衰落確實註定的。

    首先,不得不說清朝實行的閉關鎖國,在很多的書中,這個政策最後都被說成是阻礙清朝經濟轉型和進一步發展的重要因素。事實雖然如此,但是要說它與清朝衰落之間的關係,更為主要的卻是閉關鎖國直接影響了清朝與世界各國的交流,盲目的助長了清朝人自大的心理。這讓得清朝統治者滿足於康乾盛世的局面,從而導致康乾盛世成為了清朝許多人心中,清朝的一個巔峰,所以清朝難以向前發展。

    其次,雖然清朝經歷了康乾盛世,但是在康乾盛世的局面之下,清朝也產生了腐朽的因子。大小貪官層出不窮,儘管康熙、雍正和乾隆都嚴厲打擊過貪墨之風,但是在他們統治的後期卻出現了更為嚴重的貪墨現象。歷史上著名的大貪官和珅就是康乾盛世時期的,可見盛世之下清朝危機四伏。蛀蟲的出現,讓得清朝漸漸走向腐朽,而康乾之後,因為經歷了盛世局面,清朝的統治者漸漸喪失了進取心,所以一個個就顯得無比平庸。而清朝的政治卻漸漸腐朽,沒有一個能夠力挽狂瀾的存在,清朝自然慢慢衰落。

    同時,我們學過的歷史告訴我們,清朝不僅沿用了明朝的閉關鎖國,同時文字獄和科舉考試的內容也在很大程度上沿襲了下來。這些文化政策本身就存在許多的問題,而清朝貴族又是少數民族,對於儒家文化一開始並不瞭解,沿用明朝的一些文化政策看似延續了文化,但是文化之中的糟粕卻沒有去除,這直接造成了清朝在文化上一開始就存在許多的問題。而文化上存在的問題又影響了讀書人的思維,這就讓得清朝喪失了進一步發展的潛力。沒有後勁,國家只能吃老本,固然能夠興盛一時,但是終究避免不了衰落。

  • 2 # 新手上路請小心

    首先我認為得糾正一個錯誤,康乾盛世改為康雍盛世還差不多,之所以能叫康乾盛世,主要還是康熙和雍正打下來的底子好,康熙打天下,噶爾丹、臺灣、吳三桂,康熙把該平定的都平定了;雍正安天下,雍正本身也是一個十分勤勉的皇帝,在位期間,“以勤先天下”、“朝乾夕惕”,雍正把該安穩的也都安穩下來,國庫裡積攢了殷實的家底,足夠讓乾隆去揮霍。

    陳道明飾演康熙

    再回過頭來說問題,為什麼清朝前期國力強盛,後期就變得不堪一擊了呢?

    1、統治者的自身原因

    一般來說,一個王朝的建立,都會經歷一番廝殺,在群雄四起的年代,能夠坐上皇帝寶座的,他們的政治素養和軍事才能哪一方面不是翹楚中的翹楚,而且開國之君經歷過戰爭的洗禮,他們知道一個國家的建立的不容易,所以他們都勤於政事,愛護百姓,而開國之君後面的幾位守成之君,他們基本也都經歷過或見過戰爭的殘酷,在老一輩的教導下,大多也能夠做到向他們的父輩看齊,甚至有更勤勉的,還能打造出一番更加繁榮的景象,但是後面的幾位,因為國家已經穩定了幾十年、上百年,他們沒有經歷過甚至沒有看到戰爭,他們已經習慣了這樣的安穩,“生於憂患,死於安樂”,統治者也慢慢走向了昏庸荒淫的道路,再加上封建社會制度的不健全,國家滅亡是遲早的事。

    其實這一點不光是清朝,歷朝歷代都有這個通病,始皇帝,何等的雄才大略,掃六國,擊匈奴,滅百越,築長城,修靈渠,一統華夏,秦始皇自己也認為:“朕為始皇帝,後世以計數,二世、三世至於萬世,傳之無窮。”結果秦二世就亡了(感覺有點打臉,這裡沒有把子嬰算在內,秦到二世基本就算亡了),很大程度上,就是由於胡亥的荒淫無道,不辨忠奸,不明是非,導致朝綱敗壞,各地紛紛舉兵起義,秦朝覆滅。

    在中國近代歷史上,閉關鎖國的影響和危害路人皆知。可以說,閉關鎖國政策的執行直接改變了歷史的走向,使一向強大的中華固步自封,走向落後。其實明朝也曾實行過海禁,但要把海禁不同於閉關鎖國,明朝海禁的目的,一是為了防止私人出海貿易,說白了,就是怕你走私;二是為了抵制沿海地區肆意掠奪的日本倭寇。大家都知道,明朝時期,沿海地區倭寇橫行,燒殺搶掠,無惡不作,明朝的禁海也是一種嚴格的邊防措施。但清朝的閉關鎖國不一樣,清王朝以天朝上國自居,根本無需對外貿易,也不需要同外界交流,你做你的,我做我的,你要是哪天斷頓了,來客客氣氣的和我說一聲,我施捨一點給你。

    明朝軍隊抗擊倭寇

    拒絕交流,也就拒絕了發展,當西方資本主義國家在工業發展的道路上快速奔跑時,中國從乾隆皇帝起就開始一直走下坡路。乾隆八十二歲壽誕時,英國使團為讓乾隆高興,帶來了大量工業機械、天文儀器,還有手槍,蒸汽機,紡織機等等,然而西方先進的科學技術,在中國皇帝眼中不過是“奇技淫巧”。

    英國使臣拜見乾隆

    3、西方工業的高速發展

    當清政府正享受著自給自足的農耕時代,沉醉於天朝上國的美夢中,西方資本主義國家卻已經敲開了工業革命的大門,工業革命的爆發,讓西方國家的生產力有了質的變化,率先完成工業革命的西方資本主義國家逐步確立起對世界的統治,世界形成了西方先進、東方落後的局面。

    其實清朝末年軍隊不堪一擊的原因還有很多,比如鴉片流入中國,國民整體身體素質下降;軍隊紀律鬆散;清政府懦弱無能……正是由於這些原因,才讓那些侵略者在中國肆無忌憚的橫行,讓中國一次又一次簽下喪權辱國的條約。雖然這已經成為了過去,但屈辱和教訓絕不能忘記,如今疫情肆虐,美國又在散播謠言,對中國大肆誹謗,但他們更應該清楚的是,中國已不再是200年前的中國,我們對於任何敢於來犯之敵都會予以最堅決、最沉痛的打擊

  • 3 # 一筆倩江南

    任何一個朝代,都是:興建—強盛—衰落—中興—落幕。這是歷史發展的規律,也是歷史程序的必然。

    清朝是中國封建社會最後的輓歌,雖然出現長達百年的康乾盛世,卻也掩蓋不住盛世下的破敗與腐朽。

    為何乾隆以後便迅速落敗?

    一、權力高度集中,政治體制僵硬

    中國的朝廷有一個很有趣的現象:相權和皇權相互爭奪權力。為了徹底解決這兩者之間的矛盾,狠人朱元璋直接廢除了丞相制度,朝中大權集於一身。到了清朝更是建立軍機處,徹底完成的權力的高度集中。

    權力集中是一把雙刃劍,用的好是所向披靡,用的不好便是傷人害己。

    康乾時期,政局相對穩定,皇帝也比較勤勞,可以完美駕馭大清帝國這艘航母。隨著歷史的發展,大清帝國的航母逐漸駛進淺灘,此時的權力高度集中的弊端便展露無疑。再加上上層權貴享受之風逐漸盛行,也逐漸走向了落敗之路。

    二、閉關鎖國,兩耳不聞窗外事

    明朝時期開始的禁海鎖國,引發了百年的沿海倭亂,雖被打敗,卻未得到當局者的重視:只有開海走出去,才能保證國家的強盛。

    而到了清朝,繼續實施明朝的海禁政策。初期的海禁穩定了國家的根基。但到了中後期,海洋探險興盛起來,而清朝卻以天朝自居,對於開海通航嗤之以鼻。也正是這種高傲的姿態,讓清朝失去與世界接軌的就會,也讓清朝逐漸落後世界的發展。

    三、軍隊廢弛,裝備落後

    康乾盛世給當時的中國人一種錯覺,那便是天下安穩,百姓歸順。各種貪圖享樂主義滋生而來,吃空餉、裝備缺乏、戰鬥力下降等問題層出不窮。在加上當時鴉片逐漸走進軍中,他們的戰鬥力可想而知。

    中國雖然是火藥的發源之地,軍事中的熱武器使用時間也是各國鼻祖。但在明清兩朝發明和使用卻是嚴重不足,逐漸被西方諸國所超越。清朝雖然也有熱武器,但裝備甚少而且也是老舊落後。軍隊中的武器主要是以冷兵器為主。當冷兵器遇到熱武器的時候,只會一敗塗地。

    四、國內叛亂四起,小農經濟被破壞

    雖然康乾盛世是一個穩定的政局,但各地的叛亂卻也是此起彼伏。到了中後期,叛亂的威脅也是一浪高過一浪。最有名的便是太平天國運動。太平天國運動對江南諸省產生了巨大的破壞,嚴重的打擊了安居樂業的小農經濟。稅收嚴重不足,支出的費用卻與日俱增,能做的也是拆東牆補西牆。對於軍隊的支援力度也自然而然的有所下降。

  • 4 # 漫威的鍵盤俠

    康乾盛世?一場笑話而已。遍數清朝君主,除了雍正有點作為,其餘不過爾爾。

    入主中原之前,努爾哈赤,皇太極,金人還是半封建半奴隸制社會形態。順治時期,多爾袞主政。一直和明朝打仗,談不上什麼民生。康麻子這個賭徒一生下來就是富二代,先輩們割的羊毛,大明的遺產,讓他可以揮霍。

    他一生都在賭,用十幾個布庫少年賭能殺鰲拜,鰲拜鐵憨憨,位高權重忘乎所以,但凡有一點小心,就沒愛新覺羅傢什麼事了。

    平三藩時以湖南為分界線,整個南方都丟了,偏偏吳三桂就停在湖南,妄想休養生息,劃江而治。這一停頓,漢人涼了,反清志士涼了,康麻子一看一鼓作氣,再而衰,三而竭,穩住他。拿出所有籌碼,整個北方都壓下去。然後贏了。

    征討準葛爾時已經沒錢了,龐大的後勤壓力足以拖垮整個帝國。又是和親又是封賞,穩了些日子湊了點錢,賭上全國之力,於是草原人輸了。

    這要是小說你都懷疑康麻子是氣運之子,一生都在賭,而且都能贏。下江南那會國庫早空了,臣子們幫忙出的銀子,這人情得還吧?搜刮民脂民膏,作奸犯科朝廷也就睜隻眼閉隻眼。紅樓夢裡四大家族就是這麼起來的。

    這裡著重說下雍正。

    上位開始就面臨帝國搖搖欲墜,四處漏風的窘境。雍正的勤政在歷史上那麼多的皇帝裡都能排的上號。攤丁入賦,休養生息,平了年羹堯。在位時間雖然短,卻政績卓著。不但彌補了康麻子的虧空,還給乾隆留下了充盈的國庫,安穩的施政環境。

    乾隆就不多說了,十全老人完全給康麻子的路數一樣,大小和卓叛亂,緬甸入侵,下江南。很快把雍正留下的家底敗光了,晚年只能靠和珅拆東牆補西牆。

    這就是康乾盛世,大大小小的文字獄,戰爭,與士紳共天下。民不聊生是底層,康乾盛世是中上層。在下邊的清朝皇帝都不說了,更是一代不如一代。在天朝上國的美夢裡醉生夢死,閉關鎖國。等醒來時已經發現,萬國之林裡已經沒中國什麼事兒了。

    這就是封建集權制的弊端,明君在世,吊打一切,秦皇漢武,胡人不敢南下而牧馬,異族不敢彎工而抱怨。昏君臨朝,民不聊生。

  • 5 # 之間詩意呼

    康乾是漢文化與滿文化相互交融來實行封建統治。

    漢文化的影響力無疑是受到影響比例較大的,但清朝皇室對於漢文化的理解和追求只限於中庸和藝術欣賞層面,並沒有深入研究儒家進取精神捨身為國的價值理念,且皇室也漸漸弱化滿文化勇猛善戰開拓疆域的長處,這兩者交融並通帶來了自大閉關聲色犬馬的效果,八旗子弟彰顯傳播示範這個現象,官員治理退化或不知所措,腐敗日增,黎民百姓效仿,抽大煙興起,一切糟粕隨之而來……

    雖然清皇朝表面痴迷於漢文化,實際上無對漢文化的深刻追問思辨反省,“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是一種信仰情懷而非裝潢修飾,這個假象遮蓋了實質,歌舞昇平的背後出現難以為繼的無力感。

    中華文化幾千年儒家思想已深入百姓骨血,如何去讀懂其深厚的內涵應取精華而用之,“學而時習之,不亦樂乎”,多開放格局去探詢學習,西為中用洋為中用,皇朝當認識到在歷史進化中工業革命已經成為核心能力,工業革命的一個進階帶來國家的乘冪方進階,中華文化儒家信仰應該成為其推手。

    清朝統治的本質在緩慢中背離了發展,一步步走向弱國,弱國無外交,於是,相繼被蠶食分裂……

  • 6 # 調侃歷史的幻苦君

    首先,我先說一下,咱們中中國人是比較中庸和講求實際的民族,包容性很強,對哪個民族做主導者,統治者是沒太大牴觸的,你知道,有皇帝的時期,老百姓只求溫飽,至於皇帝是誰,什麼德行還真不太重要的。滿清統治中國200多年,實在沒有後世宣傳的那麼美好,用野蠻替代了文明,整個社會倒退,前幾天看一個表格,說近幾百年,各國家在科技發明上對世界的貢獻,電燈電話,蒸汽機,飛機,消炎藥,抗生素......幾乎我們現在所有使用的都是西方的功勞,試問,我們堂堂的世界大國,人口大國,幾百年時間怎麼就空白了呢?這不是比中國足球還不可思議,還讓人悲哀的嗎?

    康乾盛世的意思是指,康熙、雍正、乾隆這三代皇帝,長達一百三十四年,[是清朝統治的最高峰,在此期間,改革最多,國力最強,社會穩定,經濟快速發展,人口增長迅速,疆域遼闊。

    康乾盛世國土遼闊,人口眾多。中國清朝政府統一蒙古、東北、新疆、西藏、臺灣,奠定了如今中國的版圖,實現了中華民族的大一統。通過攤丁入畝、官紳一體當差納糧、火耗歸公等一列改革和發明推廣御稻、雙季稻等高產作物,增加了國家的收入,減輕人民的負擔,中中國人口歷史上首次破億,並連破三億。

    另外,看看怎麼就冒出來這個盛世名詞的:在康熙年間,曾有官員在朝堂之上,乃至奏摺之中恭維康熙,大概意思就是說,陛下如何如何的威猛,四海是如何如何的安寧,現在是千載難逢的盛世,康熙還是比較自覺的,自知一天到晚都在打仗,要不就是在圈地,離盛世還遠著呢,所以這股風就沒怎麼吹起來。康熙覺得這詞挺好,後來在批奏章,文字裡經常就把盛世用一下。

    到了乾隆年間,乾隆搖身一變成了富二代,國庫有錢了,社會秩序也相對安定了,這時候又有一些官員開始誇乾隆了,說天下如何如何的太平,陛下如何如何的虎威。其中以乾隆二年的狀元,時任戶部侍郎的于敏中為代表,還作詩歌頌:

    覲光揚烈,繼祖宗未經之巨集規;轢古凌今,覲史冊罕逢之盛世!

    乾隆這人大家都瞭解,好大喜功,基本是把他爹雍正的老本給折騰沒了,最大的愛好就是去江南旅遊勞民傷財,然後在各種文物書法字畫上加上的名,各種毀,他當真了,大提盛世,他提,底下人提的更起勁了,自此“康乾盛世”的概念開始傳播,時至今日。

    康乾盛世算得上盛世嗎?我們只說一條,在清代所有的文人裡面,你可曾見過一個有風骨的?為什麼呢?文字獄!暫且不說敢不敢諷刺滿清的統治階級,就算寫錯一個字,都是滿門抄斬。中華民族精神在清代幾乎被抹殺!如此情景,能叫盛世嗎?

    “康乾盛世”就像中國曆次朝代更迭,都會出現一段時間的安定富強一樣。為什麼?戰亂,災荒,死的人太多,全國的人口能減少小半,以前的特權階層被殺的乾乾淨淨,大量的土地就空出來了,百姓可以耕種的土地多了,糧食均勻到每人身上,就容易得到溫飽,這就是中國幾千年的一個規律。

    被稱頌的康乾盛世最主要地表現在人口的增長上,在康熙六十一年(1722年),全中國人口突破一億,乾隆五十五年(1790年)突破三億。滿清起初征稅的原則是按人頭收稅,後果是地方官吏不願據實上報人口,因報得愈多,則地方上繳的稅就愈多。康熙“永不加賦”的政策就是把各地方按耕地面積上繳固定的稅金,與人口數無關,藉以鼓勵地方據實上報人口——人丁興旺是所謂太平盛世的表徵。

    有人將此歸結為清朝統治者勤政的結果;但是更主要的原因是明末引進的番薯、玉米等高產作物在全國推廣的結果。而生產力方面卻沒有實際變化,該時期老百姓的平均生活質量並沒有得到多大的改善。所以該時期清朝的經濟和人口的增加主要歸因於美洲作物番薯,因為這東西產量高,好成活,不少老百姓因此而活。

    當時最重要的原因和天災有關,甚至明朝的滅亡就是源於此,那就是“明清小冰河期”。明清小冰期時,在中國,就連氣候一向溫暖的珠江三角洲也遭遇了異常天氣,廣州等地頻繁遭遇降雪,並出現牲畜凍死的現象,旱災也變得越來越頻繁。

    在明朝滅亡以後,氣溫於1650年後開始快速回升,隨著遠道而來的馬鈴薯、玉米等耐寒高產農作物在中國的普及,農業經濟才逐漸恢復,這才有了滿清所謂“康乾盛世”,其實不過是氣溫回暖後災情減弱罷了,和明朝正常時期比還差很遠。這就是真正的“康乾盛世”,盛世背後隱藏著無盡的辛酸和人們對美好生活的期盼。

    再對比一下工商業,中國宋代工商業早已非常發達。經過蒙古元朝的大破壞而逐步復甦,明代工商業進一步發展:鐵產量為北宋的兩倍半,棉布取代麻布成為紡織品的主流產品。

    無論是鐵、造船、建築,還是絲綢、棉布、瓷器等,在世界都遙遙領先,工業產量佔全世界的一半(一說2/3)以上,比農業產量在全世界的比重還要高。

    而所謂康乾盛世雖然人口數倍於明朝,然而鐵和布這兩項指標性的工業品總產量卻始終未能恢復到明代的水平。

    到康乾盛世末期,中國工業產量僅為世界的十分之一左右,不及二百年前的明代。無論是在繁榮的質上還是量上,所謂“康乾盛世”都遠遜明代。

    山西產好鐵,滿清就向山西的冶鐵戶徵鐵,所徵之數不斷增加。雍正時徵2.5萬斤,乾隆時增加到5萬斤,嘉慶時又增加到20萬斤。徵鐵給的鐵價、腳費不到市價的1/6,近於掠奪!

    清廷下令:“聞開礦之事,甚無益於地方,嗣後有請開採者,悉不準行”。對於不能封閉的冶鐵廠,則抽十分之二的重稅。到乾隆時,全國合法的鐵礦廠只有九十三處了。

    潞安府是當時北方最大的絲織業中心,潞綢精美,被滿清列為貢品,每年派造的數量,大大超過機戶的承受力。明朝盛時,潞安府有機織1.3萬多張,明朝派造3000匹。經過明末戰亂,清代僅剩織機300張,居然還是派造3000匹,致使“機戶支價賠累,蕩產破家”,逃亡者不少,但滿清朝廷並不因此放棄派造,直到機戶完全逃光,潞綢在歷史上消逝,才算停止。

    當時松江的面積是蘇州的十分之三,而賦稅額卻為蘇州一半,因此,在明代,松江賦稅額為全國最高,然而松江棉紡織業到清代開始退步,葉夢珠在《閱世編》中說:明朝“標布盛行,富商巨賈操重資而來市者,白銀動以數萬計,多或數十萬計,少亦以萬計”,而到了清朝,“標客鉅商罕至,近來多者所挾不過萬金,少者或二三千金,利亦微矣。”

    不但要在國內比較,還要到國際上比較。歐洲復興以來,啟蒙運動,體制改革,產業革命蓬勃發展,蒸汽機、紡織機,火車輪船、機械製造、現代工廠林立,連相對落後的俄國,也在彼得大帝時向英法德學習,走向進步。而老朽的滿清帝國卻妄自尊大,閉關自守;在這“康乾盛世”幾乎沒有什麼發明創造和技術更新。直到西方商船和兵艦前來敲開“滿大人”鏽蝕腐爛不堪的國關大門。

    日益腐敗的八旗體制

    滿清入關侵佔全國,主要依靠八旗體制。每年旗祿幾千萬兩白銀,滿蒙漢八旗成了滿清政權的根本依靠力量。

    民族歧視下滿清官僚制度,使一大批無德無能、缺德少才的滿蒙王公、貴族官僚,長期竊居高位;朝廷執掌大權的達官貴人和各省巡撫總督,大多數為滿蒙世襲,昏庸腐朽不堪。

    在康熙皇帝平定“三藩之亂”的戰鬥中,八旗兵軍紀已散,軍力已大不如前,不得不招募漢兵。此後,八旗兵和八旗子弟更加驕怠,憑藉權勢,橫行無忌,無惡不作;不僅軍紀敗壞,訓練荒疏,而且生活腐化,吸毒聚賭,包伶嫖娼,敲詐勒索,蹂躪百姓。

    曾經剽悍英武的八旗兵,變成不能打仗、只會擾民的老爺兵,八旗子弟成了遊手好閒的紈絝兒、坐吃山空的敗家子;他們的形象就是提鳥籠、逛妓院、趕飯局、玩金魚兒、鬥蛐蛐兒、唱小曲兒……的一群“無知、無恥、無畏”的寄生蟲。

    後來,清廷但凡有戰事,主要依靠綠營兵(八旗以外招募漢人組成的軍隊,因用綠色軍旗而得名)。但60萬綠營兵在衰敗的社會大環境下也很快腐化:剋扣軍餉,兵匪勾結,貪汙中飽,弊端叢叢,也淪為徒有其表,只能嚇唬平民老百姓的花架子部隊。嘉慶皇帝還是皇太子的時候,曾經隨乾隆皇帝閱兵,所見到的卻是“射箭,箭虛發;馳馬,人墮地”的鬧劇(《嘉慶朝東華錄》,卷7,嘉慶4年正月)。

    以至於鴉片戰爭中,八旗、綠營、鄉勇、團練都不管用,數十萬清軍被萬餘名英國遠征軍打敗。中國從此陷入捱打的深淵。

    盛世年年發生饑荒 康熙:一日三餐改為一日一餐

    一般來說,一個時代要被稱為“盛世”,至少得解決溫飽問題吧?當年,唐朝現實主義是這樣描寫開元盛世的:“憶昔開元全盛日,小邑猶藏萬家室。稻米流脂粟米白,公私倉廩俱豐實。九州道路無豺虎,遠行不勞吉日出。齊紈魯縞車班班,男耕女桑不相失。………”這些場景,在康乾盛世是看不到的。

    事實上,在康乾盛世,老百姓的吃飯問題,一直讓統治者頭疼。

    根據《清史稿·災異志》記載,康乾時期,幾乎年年發生大饑荒。

    ——“康熙元年,吳川大飢。 二年,合肥飢。 三年春,揭陽飢。秋,交河、寧晉飢。 四年春,曹州、兗州、東昌大飢。夏,惠來飢。秋,懷遠飢。冬,烏城飢。 六年,應山飢。 七年,無極大飢……”

    ——“雍正元年夏,通州飢。秋,嘉興飢。 二年春,蒲臺大飢。夏,樂清、金華、嵊縣飢。冬,英山飢。 三年夏,順德、膠州飢。冬,惠來飢。 四年春,嘉應州飢。秋,澄陽江飢。 五年冬,江陵、崇陽飢……”

    ——“乾隆元年夏,海陽飢。 三年秋,平陽飢。 四年春,葭州飢。夏,碭山飢。 五年,鞏昌、秦州、慶陽等處飢。 六年,甘肅隴右諸州縣大飢。 七年春,山陽飢。夏,宜都飢。秋,亳州飢……”

    翻開《清史稿》以及各種地方誌,這一時期“人食樹皮”“立人市鬻子女”“父子相食”“人相食”之類記載不絕如縷,人吃人現象遠超歷朝歷代。

    令人不可思議的是,清朝統治者對待饑荒的態度。

    有一年,又發生了旱災,大臣張鵬翮打報告請求祈雨。你猜康熙皇帝怎麼回答?他說:

    “不雨,米價騰貴,發倉米平價糶糝子米,小民又揀食小米,且平日不知節省。爾漢人,一日三餐,夜又飲酒。朕一日兩餐,當年出師塞外,日食一餐。今十四阿哥領兵在外亦然。爾漢人若能如此,則一日之食,可足兩食,奈何其不然也?”

    你看,康熙皇帝竟然大言不慚地責怪漢人吃飯太多,要求他們將一日三餐改為一日一餐,這樣一來,就等於糧食產量翻了倍,怎麼會不夠吃?

    張鵬翮聽了,只能跟著拍馬屁:“小民不知蓄積,一歲所收,隨便耗盡,習慣使然。”是啊是啊,都怪老百姓放開肚皮隨便亂吃。

    原來,康熙皇帝所言的“盛世”,是要老百姓勒緊褲腰帶過日子啊。填不飽肚子就算了,還不讓說話……看下面文字獄。

    思想禁錮——文字獄

    我們只說一條,在清代所有的文人裡面,你可曾見過一個有風骨的?為什麼呢?文字獄!暫且不說敢不敢諷刺滿清的統治階級,就算寫錯一個字,都是滿門抄斬。中華民族精神在清代幾乎被抹殺!如此情景,能叫盛世嗎?清朝文字獄的興起旨在震懾反清勢力,特徵是:罪狀由權勢大人對文字的曲解而起,證據也由權勢大人對文字的曲解而成。一個字或一句詩一旦被認為誹謗皇上或諷刺滿清政權,即構成刑責。滿清王朝初期,順治、康熙“文字獄”還只是個別現象,到雍正皇帝在位時則成為一種暴虐的文字檢察制度。乾隆時,文字獄達到頂峰,發生了160多起。少則牽涉百人,多則牽涉萬人。

    思想被禁錮得連文化科技都無法正常發展。望文生義,牽強附會,捕風捉影,甚至一些瘋子的言語也被定為逆案而處死,荒唐至極。

    英國使團抱著景仰和期待出訪乾隆時期的清國,來到以後,各種失望,使者馬戛爾尼說:“中國是一個神權專制帝國,它翻來覆去只是一座雄偉的廢墟。人們生活在最為卑鄙的暴政之下,生活在怕挨竹板的恐懼之中。他們給婦女裹腳,殘殺嬰兒,統治者殘酷卻膽怯。中國最終將重新墮落到野蠻和貧困的狀態。”不是說,外中國人說的就一定對,但他說的確實有道理,那麼多人誇讚清朝皇帝的勤政,其實他們的勤奮只忙著保住自己一小部分人的統治特權和榮華富貴,滿漢不通婚,漢人不能去東北,蒙古族和其他民族不能隨便進入漢地,當時怎麼可能真的把自己八旗和其他民族當一體,真正當一個民族呢?就像這個康乾盛世的虛名,不過是很多人用來遮羞的破布而已。

  • 7 # 天道酬勤向陽而生

    說到康乾盛世,我們首先可以先詳細的瞭解下清朝的這段歷史。康乾盛世又稱“康雍乾盛世”是中國古代封建王朝的最後一個盛世,經歷了康熙,雍正,乾隆三代皇帝長達一百三十四年,是清朝時期統治的最高峰。但盛世局面下也隱藏著巨大危機,政治的腐敗與社會矛盾愈演愈烈,各種衰敗之象逐步顯露出來,而清廷社會統治和管理能力日漸衰微。

    首先是康熙,在位共六十一年,是歷史在位最長時間的皇帝,清入關後第二位皇帝,康熙少時登上皇位,傳奇的一生開始,少時得天花而未死,16歲智鬥權利極大的輔臣鰲拜,拿下鰲拜後開始掌控中央權利。緊接著就是歷史上著名的削藩,平定“吳三桂”等異姓三位藩王,收歸國內所有權利,加強專制力度。國內專利集中後,經過修生養息的政策,國力逐漸加大,開啟了戰鬥的下半生,先後有“雅克薩之戰、多倫會盟,準噶爾之戰、清統一臺灣”之戰等。在文化上實行文字獄和八股取士,為了維護少數民族的統治利益,同時維護皇權專制,製造了多起抄家案,而他的繼任者雍正、乾隆更是變本加厲。加強中央集權的的同時也緊固了創新的思維,而同時歐洲麥哲倫完成了環球航行,歐洲很多國家也都到達了中國。

    雍正時期,在父親康熙的基礎上加大了經濟的發展。雍正經過了“九子奪嫡”後繼承皇位,國策以修生養息為主,對清貪腐等大力整治,使大清清正風氣加大,國力再次加強。對外更是延續康熙強勢的態度,對周邊國家都有強勢碾壓。

    乾隆時期,清入關後第四位皇帝,這位“十全老人”在位更是達到六十年之久,僅次於康熙,在位期間國土達到最大,僅次於元朝時期,達到1300萬平方公里,比現在疆土還要打。經過幾代的積累,乾隆時期封建王朝專制達到了巔峰,更由於乾隆在位時間長,是一個強勢的皇帝,對百姓知識以及思想的禁錮危害更大,而封建官僚腐敗氣息在當時也達到了頂峰。

    由於清“閉關鎖國”的政策,而此時的西方列強開啟了彎道超車的步伐,“大航海, 第一次工業革命”等都在這個時候完成,而此時中國還在封建專制的頂峰,導致後期清國力衰弱的時候不堪一擊。畢竟是錯了一個“文明”,所以說清朝雖然有康乾盛世,但後期依然不堪一擊。在封建皇權專制最不該輝煌的時期輝煌了,對全世界來說就是落後,更何況清後期的腐敗和衰弱。

  • 8 # 黑土豆11

    盛極必衰,天道輪迴,大清的創世人努爾哈赤從最初的十三副鎧甲發展到整個東北乃至北韓半島,從一窮二白到坐擁大半個天下,努爾哈赤是少有的雄主,為後來的康乾盛世奠定了基礎。

    康熙也是千古一帝,八歲登基,十六歲掌權,按現在的年齡來算康熙屬於未成年,一個未成年的少年就擺平了當時最大的輔助大臣,以及後來的平三番,吳三桂也是一代梟雄,也敗在了康熙的手下,看清史的人都知道當時吳三桂起兵已經打下了長江以南地區,坐擁大半個天下,對與當時清王朝來說已經很危險了,康熙也並沒有佔據絕對的優勢,在敵我勢力平分秋色的情況下康熙依然勝利了。當時的葛爾丹也是一代梟雄,勢力盤踞蒙古草原和新疆一帶,而且蒙古兵的機動性很強,不時的騷擾大清,康熙的政治手腕也很厲害,以聯姻方式穩住葛爾丹,然後籠絡蒙古各部,最後康熙兩次親征葛爾丹,最後剿滅葛爾丹,縱觀康熙:平三番,滅葛爾丹,收服臺灣,為後來的乾隆盛世打下了基礎,康熙絕對算的上千古一帝。

    大清最富有和版圖最大的時候是乾隆時代,乾隆時代中國的版圖一千三百多平方公里,大一統王朝除元朝外沒有一個王朝能和清朝相比,乾隆盛世中國的人口也爆發式增長,總之乾隆為今天的中國版圖奠定了基礎。

    往往各朝各代最初的創始人都很厲害,到末期的時候都不行了,個人覺得最初的時候發展空間較大,而且開創皇帝都是在血雨腥風拼殺中的勝利者,能力自然不用多說,後期大多數皇帝都是生在深宮,對於自己統治的天下不一定真正的瞭解,對於天下百姓沒有過多的去了解,那麼地圖皇帝也容易丟失天下。

  • 9 # 被自己打破的蛋

    1縱向比較,清朝作為中國大一統封建王朝的最後一個朝代,以小農經濟為基礎的上層建築:君主專制體制達到頂峰。清朝在康乾盛世進一步的“化國為家”。皇帝是這一家的家長。乾綱獨斷並輔以八股文文字獄。在這種情況下,從官員到平民的思想都被嚴重壓制。小農經濟思想根深蒂固。進步思想被邊緣化。清朝康熙年間的戴梓發明了連珠火銃,可裝28發子彈,妥妥的機關槍,領先歐洲200年。卻被康熙當作打鳥的玩具。最後束之高閣。

    2橫向比較,此時期的歐洲各國由於小國寡民。且國家眾多。一項科技成果如果在這個國家得不到應用必然在另一個國家得到應用。像極了中國的戰國時代,李悝變法吳起變法商鞅變法和申不害變法,依次你方唱罷我登場。小農經濟體制薄弱,被工業革命擊穿。歐洲各國進入工業時代,生產力成倍增長。國力也大大增強,將同時期由清朝統治的中國遠遠甩在身後。

    綜上所述。康乾時代正是由於“盛世”,舊的經濟制度和政治制度異常強大。正是因為如此想要變革是很難的,因為這觸及到了既得利益群體的利益。所以後來的戊戌變法,洋務運動,新文化運動等等都沒有很大的效果。辛亥革命的勝利果實還被袁世凱給竊取了。直到共產主義革命才推翻了這套政治制度,建立起一套新的政治制度。個人觀點,歡迎評論區討論。

  • 10 # 候塞雷的歷史手札

    在此期間中國社會的各個方面在原有的體系框架下達到極致,改革最多,國力最強,社會穩定,經濟快速發展,人口增長迅速,疆域遼闊。

    不過盛世久了,就容易驕傲自滿,這個是人之常情,也是歷史規律,乾隆晚期的時候常年躺在功勞簿上不願起來,自我總結一生有"十全武功",自詡為"十全老人"。

    乾隆朝末年的吏治也已經非常腐敗,尤其出了和珅這樣的大貪官,而和珅的貪腐實際上都是在乾隆的縱容下進行的。

    而且乾隆後期多次遊山玩水耗費巨大,加上好大喜功導致最終國庫虧空,要不是留下了和珅這麼一個小金庫,嘉慶得愁死。

    此外,清朝的文字獄也是歷史上最頻繁的,八股取士也是歷史上最苛刻的,嚴重禁錮了讀書人的思想和眼界,如此重壓之下,敢說乾隆不好嗎?

    總之康乾盛世就是一個普通的大一統王朝的正常鼎盛時期,但說不上多麼厲害,相比唐朝的盛世簡直不值一提。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大學生進廠真的很丟人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