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每天一點冷芝士

    要回答這個問題首先要了解什麼是湖商。湖商成形於19世紀70年代,一些湖州籍商人本著聯絡同鄉感情的目的在上海建立了聖壽庵,這個近似於同鄉會的組織就是湖商文化的雛形。經過幾年的發展與壯大,湖商在複雜的時代背景下(在帝國的野蠻入侵和國內封建腐朽勢力的困境中苦苦掙扎)在上海拉開了中國民族資本主義實業的大幕,上海浙湖縐業公所正式成立,湖商間的關係日益牢固。

    藉助帝國主義入侵開啟的貿易渠道,湖商將絲織品出口到國外,賺取了大量得財富,在當時的南潯有這樣的俗語:“四象八牛七十二隻黃金狗”用象、牛、狗分別指資產過百萬、五十萬和三十萬的的富商巨賈。根據資料和史實估算,這些湖商的總資產最高可達八千萬輛,而當時清政府的財政收入也不過七千萬兩/年,湖商群體可用富可敵國來形容了。因為中國自古以來的重農抑商傳統,商人的地位很低,富裕起來的湖商們開始了從政之路,不僅斥巨資給自己捐官,還為後代子孫的仕途之路鋪路,利用這種途徑,很多巨賈實現了由商向紳的社會地位轉變。

    然而,好景不長。國內統治階級的打壓、國家的貧窮與軟弱、帝國主義的經濟掠奪和日本絲業的競爭,各方面的巨大壓力最終壓垮了夾縫中求生的湖州商人,湖商的經營越來越困頓,最終衰落。可以說,對於當時的時代背景,湖商的沒落是必然的。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採取什麼辦法能把電動機的動力切斷和接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