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荊州對於劉備極為重要,不搶回來,隆中對就沒有實現的機會,而且劉備完全可以憑藉秦嶺防線擋住曹操,再以最快的速度從東吳身上咬下一大塊肉,變三分天下,為二分天下,畢竟東吳的控制面積大,但是利用率低,內部還有山越人的叛亂。諸葛亮是不是為了自己隆中對的戰略而故意阻撓劉備出戰,而且以諸葛亮的智慧應該瞭解由秦嶺進攻關中,實在是太難了,荊州才是主攻的方向。

回覆列表
  • 1 # 黃河口異客

    關羽失荊州後,劉備於公於私都不能不有所表示:於公,荊州丟失,就失去了進取中原最便捷的通道,捱打不還手也會影響蜀漢士氣;於私,不替關羽報仇,張飛首先就不答應,魏延可能也會心裡不舒服。

    從孫權的軍事部署中,似乎能看出諸葛亮左右為難的主要原因:”權遣呂範等督五軍,以舟軍拒休等,諸葛瑾、潘璋、楊粲救南郡,朱桓以濡須督拒仁。“

      這個諸葛瑾,就是諸葛亮的親大哥,諸葛亮膝下準備繼承家業的”兒子“諸葛喬,就是諸葛瑾過繼給他的(諸葛瞻227年才出生)。

      如果諸葛亮贊成伐吳並跟隨劉備出征,那麼很可能就會在敵方軍隊中看到寫著”諸葛“二字的旗號。如果反對伐吳,那麼他的”隆中對“就成了空中樓閣:不奪回荊州,又怎麼實現荊州益州兩路大軍分進合擊的戰略構想?

    正史中沒有諸葛亮勸諫劉備伐吳的片言隻字,只是劉備夷陵戰敗後,諸葛亮才惋惜地說:”法孝直若在,則能制主上,令不東行;就復東行,必不傾危矣。“

      贊成伐吳,傷兄弟之情,反對伐吳,失君臣之意。所以即使諸葛亮打心眼裡不願意劉備出征,也只能把話藏在心裡,並且上書為秦宓求情——秦宓公開勸阻劉備伐吳,結果被關進了大牢。

      諸葛亮左右為難有苦說不出,如果他站出來以丞相身份反對伐吳,那肯定會極大地挫傷蜀軍(他們自稱為漢軍)的銳氣:君相不和,乃治國大忌,丞相諸葛亮對皇帝劉備的決定,只能無條件支援。

  • 2 # 歷史江湖

    公元221年,劉備計劃大舉出兵攻擊東吳,大臣中秦宓、趙雲都直言不諱地提出反對意見。在這個關鍵時刻,《三國志》中雖然沒有明確記載諸葛亮的反應,但他對於東吳的態度,是自始至終一以貫之的,如他在“隆中對”中所說:“孫權據有江東,已歷三世,國險而民附,賢能為之用,此可以為援而不可圖也”。換而言之,他內心也反對用兵東吳。那麼,諸葛亮不主張與東吳交惡,是否有自己的私心在裡面?筆者認為多少是有一點的。

    以赤壁之戰為起點,孫劉聯盟正式達成。吳蜀兩弱,聯手共抗曹魏一強,成為三國鼎立得以維持的基石。但孫權和劉備對於吳蜀聯盟的態度卻截然不同。劉備一方對吳蜀聯盟視為國之命脈,不惜委曲求全去顧全大局,甚至在215年主動割讓江夏郡、長沙郡、桂陽郡三地拱手送給孫權,以求息事寧人,表現得誠意十足。

    但反觀孫權一方,則始終咄咄逼人,欲求無厭,一再向劉備提出領土要求,巧取不行乃至於豪奪,甚至不惜背棄孫劉聯盟向劉備發起大規模武力進攻。在關羽北伐曹魏的關鍵時刻,孫權卻乘虛而入,強奪荊州,並肆無忌憚殺死蜀漢首席名將關羽。

    孫權做事如此決絕,棄孫劉聯盟如弊履,可以說,事情到了這個地步,孫劉聯盟已經名存實亡,孫權這樣的“盟友”甚至比曹操還要凶殘,已經沒有任何維繫的必要了。

    面對孫權背信棄義到如此過分的地步,奪我疆土殺我名將,身為一國之君的劉備發起復仇之戰,是再正常不過之事。如果遭受重創的蜀漢,此時仍然繼續忍辱偷安去維繫所謂孫劉聯盟,真要被世人當成唾面自乾的孱頭。

    因此劉備發起伐吳之戰,於情於理都無可厚非,既是為了奪回荊州重地,也是為了挽救蜀漢的形象與聲譽,無可指摘,理當如此。

    但諸葛亮的態度卻耐人尋味。他一向是劉備最為倚重的智囊,蜀漢的二號核心決策人物,蜀漢與吳國的兩次戰爭,荊州之戰與夷陵之戰,諸葛亮卻都出人意料地保持沉默,不發一言不獻一計。

    不僅如此,荊州之戰與夷陵之戰後,蜀國兩次被吳國重創,傷亡慘重,與吳國結下血海深仇。諸葛亮卻非常“大度”地既往不咎,立即派鄧芝出使東吳,拜會孫權,重修舊好。蜀漢的荊襄九郡就這樣白白失去,關羽和萬千蜀漢將士就這樣白白死在東吳刀下。

    諸葛亮的一連串反常舉動,說他是東吳的“臥底”有些過分,但說他有私心則是板上釘釘之事。他之所以對東吳一味妥協,應該是他考慮到自己的家族利益。

    從他的親哥哥諸葛瑾的一生經歷,就能看出端倪。諸葛瑾才幹平庸,庸庸碌碌,與周瑜、呂蒙、陸遜相差不可以道里計,卻受到孫權的厚待,身居高位,封侯拜將,滿門富貴。

    諸葛亮幼年喪父,與諸葛瑾相濡以沫,兄弟情深。兩人雖各為其主,但仍然保持著密切聯絡,諸葛瑾還把自己的一個兒子過繼給諸葛亮。眼看兄長在東吳奮鬥有成,身家顯赫,諸葛亮不可避免會產生投鼠忌器之心。

    諸葛亮是何等精明的人物,深知他這位哥哥才能一般,卻受到孫權如此厚待,只怕孫權別有用意,擺明了是在利用諸葛瑾牽制諸葛亮。因此諸葛亮與孫權某種程度上心照不宣,為了保全他這位兄長的身家富貴,才會對東吳一味妥協,終身不肯東向發一矢,也就毫不奇怪了。

  • 3 # 一國之君歷史研究

    劉備發動夷陵之戰前,史書有記載的蜀漢集團只有一個人明確提出反對攻打東吳,這個人就是趙雲,趙雲勸諫劉備說:

    國賊是曹操,不是孫權,只要滅了曹魏,孫權自然會臣服,曹操雖然去世,但曹丕篡奪了漢室,引起公憤,應該先攻打曹魏,如果現在攻孫權,戰爭一開始就不容易停下了,伐吳並非上策。

    劉備不聽趙雲的勸諫,執意北伐,除此之外,蜀漢集團沒有人明確反對伐吳,包括諸葛亮在內,諸葛亮對於劉備發動攻打孫權的戰爭選擇了沉默,只在《三國志 法正傳》中諸葛亮說了一句含糊不清的話:

    如果法正還活著的話,一定能勸阻主上,使他不要進兵東吳,即使進兵東吳,也不會遭到如此慘敗!

    這話雖然是諸葛亮說的,但並沒有明確表達諸葛亮對劉備伐吳的態度,這話的前半句是說:如果法正在的話,就能勸阻劉備不要伐吳,似乎說諸葛亮傾向於勸阻劉備伐吳,也就是反對發動對孫權的戰爭,這話的後半句是說:如果真要發兵攻打東吳,有法正在的話,也不會如此慘敗,似乎是說諸葛亮贊同劉備伐吳,這就是前後矛盾的話,所以無法說明諸葛亮的態度。

    但是我們可以來分析一下,站在諸葛亮的立場上,他是支援伐吳,還是反對伐吳呢?

    一、諸葛亮的整體戰略

    談諸葛亮的戰略,一定繞不開隆中對,諸葛亮在隆中對中已經明確提出了,佔據荊州和益州,待天下有變,再分別從荊州和益州兵分兩路北伐,這是隆中對的核心思想,一個政權的總體戰略即使會根據時勢作出調整,但核心思想是一定不會變的。

    現在關羽被殺,荊州被東吳搶走,蜀漢集團永遠地失去了荊州了,沒有荊州的隆中對戰略那就是水中花、鏡中月,是根本不可能實現的,也是諸葛亮無法接受的。

    很明顯,東吳搶走了蜀漢集團的荊州三郡,是不可能歸還的,蜀漢集團想要奪回荊州只有一個辦法,就是發動戰爭,從東吳手中搶回荊州,所以劉備發動夷陵之戰攻打孫權的戰爭,從政治上來說是完全正確的,趙雲勸諫劉備的話,是從道義的角度來說的,並不是從政治上來說的,所以趙雲不是個政治家,而劉備是,同時諸葛亮也是。

    諸葛亮非常明白,唯有戰爭才能奪回荊州,所以從理論上講,諸葛亮應該是支援伐吳的

    二、蜀漢集團的戰略

    蜀漢集團的戰略並不完全等於諸葛亮的隆中對戰略,這從劉備下令關羽發動襄樊之戰就能看出來,隆中對說的是天下有變,兩路北伐,現在天下沒有變,荊州卻發動北伐,而且益州還不配合,這等於關羽是一支孤軍在北伐,還押上了荊州三郡的所有資源。

    諸葛亮在劉備時代至始至終是蕭何或者張良的角色,只有建議權,沒有決策權,蜀漢集團所有的決策權都在劉備手中,劉備發動入蜀之戰是聽龐統的,發動漢中之戰是聽法正的,諸葛亮的隆中對戰略暫時被拋在一邊,再加上劉備集團從赤壁之戰後到公元219年8月前,一直處於上升的巔峰期,這讓劉備開始驕傲輕敵。

    從劉備發動漢中之戰擊敗曹操,到劉備命令劉封、孟達攻打上庸三郡,再到關羽發動襄樊之戰,這一連串的軍事行動合起來就是劉備在公元219年的總體戰略:打通漢水,為下一步北伐作準備,這同樣不是隆中對戰略。

    由此可見,從劉備入蜀之後,隆中對戰略的執行就已經被劉備所拋棄,劉備奉行的積極北伐,積極開拓的策略,在漢中擊敗曹操之後,開始了戰略進攻,很明顯,劉備有些操之過急了,漢中之戰的巨大損耗讓整個益州疲憊不堪,以至於整個襄樊之戰期間劉備來不及增援關羽,或者沒有能力增援關羽。

    荊州丟失後,劉備再次作出決策攻打東吳,諸葛亮沒有勸阻劉備,也沒有表達同意,而是沉默,更多的可能就是諸葛亮覺得他勸諫了,也會和趙雲一樣,起不到什麼作用,還不如不要勸阻,從諸葛亮的內心來說,他是同意伐吳的,但顯然他不同意這麼著急伐吳,所以才會說出了那麼一句矛盾的話

    三、荊州的戰略意義

    這裡說的荊州戰略意義,並不單單指地理上的,而是特指荊州對蜀漢的重大戰略意義,如果你仔細觀察蜀漢集團高層領導的籍貫,就會發現一個問題,在中高層領導崗位上的,絕大多數都是荊州籍貫的人,這裡說的荊州籍貫是指東漢十三州之一的荊州,包括七個郡。

    比如諸葛亮,荊州女婿,他是荊州名士黃承彥的女婿,算半個荊州人,而且他在荊州有一張龐大的關係,能跟劉表、蔡瑁、蒯褀扯上親戚關係,比如馬良、馬謖等馬氏五常,還有諸葛亮的接班人:蔣琬、費禕,還有蜀漢四相之一的董允與董和父子,還有霍峻與霍弋父子,還有向朗、向寵兄弟,還有魏延、龐統、劉封、劉巴、廖化、鄧芝、楊儀、馮習、胡濟、閻宇、傅彤、董厥、樊建、羅憲等等。

    蜀漢之所以大量用荊州籍貫人,是因為蜀漢在益州是一個外來政權,外來政權想要政治穩定,就必須用外地人來管理本地人,所以蜀漢集團選擇高官首先看籍貫,因此蜀漢集團內部形成了一個早期以諸葛亮為領袖、後期以蔣琬和費禕為領袖的荊州集團。

    現在蜀漢集團中佔據領導地位的荊州集團這些人的祖籍地被東吳搶走了,無論於公還是於私,荊州集團都希望劉備伐吳,奪回荊州,畢竟荊州是他們的故鄉,那裡有他們的關係網、祖廟、房屋和土地、親人和同鄉,可以說荊州有他們擁有的一切,不奪回來,劉備如何向荊州集團交待

    諸葛亮作為荊州集團的領袖能不支援整個集團的意見嗎?況且諸葛亮本人也有大量的關係網和資產在荊州,再加諸葛亮隆中對戰略也是需要荊州的,於公於私,諸葛亮都會支援劉備伐吳,諸葛亮所不支援的是劉備伐吳過於急躁,應該等待合適的時機再伐吳,比如讓孫權與曹丕鬧翻再趁機伐吳,因為諸葛一生唯謹慎,但顯然劉備不想等了

    劉備稱帝時已經61歲,自感時日無多,沒有時間再耗下去了,劉備在完成他人生最崇高的理想建立政權之後,就趁著生命的最後時光開啟了攻打東吳,劉備有劉備的理由,諸葛亮同樣有諸葛亮的想法,想讓人保持同樣的想法是根本不可能的。

    因此,諸葛亮的意見就是:支援伐吳,但不支援這麼著急伐吳,所以他才會說出這麼矛盾的話來

  • 4 # 中華大仙ChungHwa

    與其說諸葛亮阻止劉備伐吳是出於私心,不如說諸葛亮正是因為一心為公,才會阻止劉備!

    諸葛亮為什麼要阻止劉備伐吳?

    第一,政治主張。

    自諸葛亮出隆中,“孫劉聯盟、共同抗曹”是他一以貫之的政治主張。諸葛亮認為,蜀漢最大的敵人是曹魏,孫劉應當聯盟,共同抗拒北方的曹魏。“隆中對”說得非常清楚。

    事實上,諸葛亮也是這樣做的。赤壁之戰,他與魯肅極力促成孫劉聯盟;甚至在丟失荊州之後,諸葛亮仍然認為“聯吳抗曹”是正確的。劉備死後,諸葛亮再次和孫吳修好,就證明了這一點。

    219年,關羽丟了荊州,蜀漢受到重創。僅僅過了兩年,劉備就悍然發動伐吳戰爭,無論從軍事上、士氣上以及經濟上,都過於倉促,準備不足。劉備“恃強冒進”,犯了兵家大忌。

    諸葛亮認為,此時的蜀漢應當休養生息,與民休憩,靜觀其變,而後再伺機出蜀。這同樣也是“隆中對”中提出的戰略方針。

    諸葛亮雖然不能準確地預見這場戰爭的勝負,但是他很清楚,一旦失敗,後果是蜀漢無法承受的。

    事實也正如諸葛亮所料。《出師表》開頭寫得很清楚:先帝創業未半,而中道崩殂。今天下三分,益州疲弊,此誠危急存亡之秋也……而這樣的窘迫局面,正是夷陵之戰的直接結果。

    蜀漢從此在戰略上,由進攻轉為防守,一蹶不振,徹底喪失了爭奪天下的資本和能力!

    因此,諸葛亮一心為公,苦勸劉備。奈何劉備不聽,鑄成大錯,實乃憾事!

  • 5 # 聖地一凡

    諸葛亮阻止劉備伐吳,其目的是不能破壞吳蜀聯盟。否則,無法面對曹魏的威脅。但劉備報仇心切,義氣太重,中途又失去了張飛,結果仇未報,劉備白帝城歸天,蜀孤立了。這是諸葛亮無法扭轉局面。也就是“天意”如此!

  • 6 # 相聲喜愛者

    首先可以肯定的是,諸葛亮是蜀漢後期的權臣。他所著的《出師表》大家上學時都學過,當時沒覺得什麼,現在再看,可以從中看出他教訓劉禪跟教訓孩子一樣,包括官員的任免,他都完全掌控。

    反過來再看諸葛亮阻止劉備討伐東吳,是不是有自己的私心在裡面?個人理解當時劉備在世,諸葛亮是全力輔佐,沒有多餘的想法的。畢竟根據當時的情況,如果荊州不失,是他們蜀漢一家獨大,關羽大意失荊州後,又成三足鼎立之勢。

    而且劉備剛得益州,內部人員混雜,大致可分為三派:第一部分是他自己帶的原班人馬;第二部分是劉備收的荊州人馬;第三部分是益州當地人員。

    諸葛亮考慮如果先把內部團結成一體,然後徐圖發展,是有望統一全國的,從而實現自己的報復,輔佐一個一無所有的人,最後成就霸業,名留青史。

    所以我覺得,當時諸葛亮勸阻劉備討伐東吳,是沒有自己私心的。

    直到劉備夷陵兵敗,隕落白帝城,大權交於諸葛亮後,隨著他的權力愈來愈大,隨之而來的,自然就成為了一代權臣。

  • 7 # 歷史笑春風

    在劉備發動夷陵之戰的時候,諸葛亮並沒有阻止劉備討伐東吳。不過,諸葛亮也沒有明確的贊成劉備出兵。在戰後,諸葛亮在感嘆的時候,說到法正,說如果法正還活著的話,肯定能夠阻止劉備東征。就算是阻止不了,法正和劉備一起出徵,也不會讓劉備打這麼大的敗仗。從這段話看,諸葛亮似乎對劉備出兵東吳是不贊成的。

    諸葛亮不贊成劉備出兵伐吳,主要是站在戰略的高度看的。在當時,東吳和蜀漢都是弱國,曹魏一家獨大。在這種形勢下,蜀漢和東吳兩個弱國一起聯合起來,共同對抗曹魏才是最合理的。可是,劉備出兵東吳,雙方打起來,不管是誰勝誰負,到頭來還是兩敗俱傷,讓曹魏得了漁翁之利。

    所以,諸葛亮是不同意伐吳的。但是,諸葛亮雖然心裡不同意,嘴上還不能說出來。這是因為他的哥哥諸葛瑾在東吳為官,在這次戰爭前,諸葛瑾還給劉備寫信,勸阻劉備出兵。諸葛亮在此情況下,為了避嫌,只能採取不言的態度。

    雖然諸葛亮不言,但是他還是讓趙雲和黃權去勸諫了劉備。趙雲說的比較直接,他明確表示不同意出兵伐吳,說國賊是曹丕,應該出兵伐魏,以報君父之仇。而黃權沒有趙雲的資格,他說的比較婉轉,他說不同意伐吳,但是如果劉備真的要伐吳的話,自己願意做先鋒,為劉備抵擋敵人的進攻。

    劉備心裡也知道諸葛亮的態度,不過為了集團的團結,也沒有點破諸葛亮的心思。他派諸葛亮留守成都,對於趙雲和黃權兩人,他讓趙雲留守後路,而讓黃權駐紮在江北,防備魏軍的襲擊。實際上,是把兩人從重要的戰場調開了,給他們安排了次要的任務。

    在夷陵之戰後,趙雲趕到白帝城擊退了東吳的追兵,救下了劉備。而黃權因為退路被東吳軍切斷,只得投降了曹魏。在蜀漢官吏要按照刑律處罰黃權的家屬時,劉備說是自己對不起黃權,不是黃權對不起自己,依然對黃權的家屬進行了優待。劉備說的自己對不起黃權就是說的是黃權勸諫引起的後果。

    其實,當時諸葛亮沒有勸阻劉備,還有一個原因是認為能夠打敗吳軍。劉備的軍事能力比東吳的知名將領都強,再加上蜀漢地處長江上游,軍隊擅長山地作戰。這一系列優勢,應該可以戰勝吳軍。

    誰知道東吳派了一個名不見經傳的陸遜來做統帥,他先撤退,後拖垮,最後採取火攻的辦法,大敗劉備,使得蜀漢遭受了意想不到的失敗。所以,諸葛亮才會感嘆,如果法正還在的話,蜀軍不會遭受如此慘痛的失敗。

    結語:

    諸葛亮沒有勸阻劉備伐吳,主要是為了蜀漢的團結,為了自己的避嫌,還有對劉備的軍事能力有信心造成的。諸葛亮不同意伐吳,他採取以趙雲和黃權的勸諫去打動劉備。看沒有效果,諸葛亮也就放棄了無效的勸說,轉而去為劉備伐吳做好後勤的工作。

  • 8 # 使用者619745404521079

    諸葛亮其實內心是想阻止劉備北伐的,但面上沒有阻止,沒有私心。

    公元221年7月,劉備剛剛稱帝三個月,明面以為兄弟關羽報仇為名起全國之兵伐吳。其實劉備心裡清楚這次伐吳是出師有名的,對外宣稱是為兄弟報仇,對內其實是想借報仇為名南征東吳進而達到吞併東吳的目的。在更早的建安22年(217年)至建安24年5月(219年)劉備在與曹操的漢中之戰中大勝從而鞏固了北方邊境,但劉備很清楚魏國擁有整個北方,不可能吞併魏國,所以見好就收了。

    在魏國曹操那佔便宜的劉備自信心膨脹,覺得曹操都不是他的對手,所以更不把整體實力較弱魏國的東吳放在眼裡了。況且此時東吳周瑜和魯肅已死,自然狂的沒邊,所以大膽進攻東吳。

    而此時法正已死,諸葛亮雖然內心很清楚三足鼎力此時攻打昔日的同盟東吳,百害而無一利,但他也清楚的知道自己已經無法阻止劉備的復仇和建立功明吞併東吳的野心了,所以沒有立阻立勸(勸了也是白勸,只會讓劉備厭惡和討厭),有自己的野心一說也不成立。

  • 9 # 墨語淵言

    我認為沒有,因為諸葛亮在隆中對裡就給劉備早就定下了戰略意圖。而諸葛亮此舉就是打亂了他的戰略方針。阻止劉備攻打東吳只是因為蜀國的軍事,經濟力量都沒有到那種程度。在這樣的情況下只有連吳才是明智的選擇!

  • 10 # 被搶注了的小李子

    應該說是劉備有私心,諸葛亮看得明白但不能說出來。劉備伐吳,真是為二弟報仇嗎?非也,劉備為三國中最虛偽者,備認為一時半會伐魏進取中原無望,吳國弱小,先取弱小,積小勝為大勝,(有點近代游擊戰打法,攻打薄弱的地方),況且當時劉備擊敗曹魏成漢中王繼而稱帝,士氣正盛,以為伐吳必勝(也自我膨脹)。漢中大戰勝利後,諸葛亮就擔心劉備膨脹,事實證明果不其然。諸葛亮的戰略思想是養精蓄銳,和東吳共同伐魏,成則再與東吳鬥法,不成則維持三足鼎立的局面。蜀漢夷陵戰敗,精銳盡失,兵源抽丁都抽不出來了,三足平衡被打破,曹魏最先滅蜀,也印證了夷陵之戰後蜀漢成三國中最弱的一方這一點。劉備的戰略意圖是絕對沒有問題的,否則劉備不可能從一個手工業者成為開國皇帝,蜀漢確實當時也有這樣的實力,但戰術不行,那就只怪自己不讀書了。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影視剪輯如何避免內容重複度過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