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2許雲輝

    朱重八出身微賤,窮得出家為僧。多年打拼後,竟從叫花子華麗變身為皇帝而成為朱元璋。把蒙古族趕回大漠,需要的是軍事實力而非孔孟之道,故朱元璋稱帝前,可完全雙手打大元,不讀聖賢書。

    稱帝后,他終於像劉邦一樣,明白了在馬上子得天下、但不能在馬上治天下的基本道理,開始讓侍讀給他讀書講史以為殷鑑。對《論語》,因孔子極力提倡忠孝,對維護封建統治極為有利,故朱元璋無話可說。

    而善養其浩然之氣的孟子,在繼承儒家學說同時,又創造性發揮出民本思想。所以,朱重八聽侍讀唸到“民為貴,社稷次之,君為輕”這段話,深感皇權受到最大限度蔑視,暴跳如雷。得知此言出自孟子之口後,他陰森森罵:“這個死老頭,真是反動透頂!他要活到今兒個,老子非把他煮了!”

    惱怒之餘,他詔告天下:孟子很多言論“非臣子所宜言”,令將孟子塑像逐出孔廟,不得配享孔子像,大臣“有諫者以不敬論,且命金吾射之!”

    可見,強權永遠無法戰勝真理!

  • 2 # 周慕白1988

    明代洪武五年,朱元璋開始讀《孟子》,讀著讀著,不由得勃然大怒,甚至把書都給摔了,因為在朱元璋看來,《孟子》一書中有不少“反動言論”:

    民為貴,社稷次之,君為輕。

    君之視臣如手足,則臣視君如腹心;君之視臣如犬馬,則臣視君如中國人;君之視臣如土芥,則臣視君如寇讎。

    翻譯過來就是:天下間的百姓才是最尊貴的,國家社稷僅次之,國君最不重要。

    國君對待大臣如同手足,大臣也就對國君尊崇有加;國君對待大臣如同犬馬一般,大臣必然也會視國君如無物;若國君不拿大臣當人看,那麼大臣也將視國君如仇人。

    也就是說,國君並不重要,大臣對待國君的態度,完全取決於國君的表現。

    自漢代董仲舒改造儒家學說、漢武帝“罷黜百家,獨尊儒術”之後,儒家思想就此成了中國封建社會的正統思想,其間雖有波折,但其正統地位始終沒有被其他學說所取代。

    但朱元璋不喜歡孟子是顯而易見的,還試圖將孟子移出孔廟。

    原因有如下幾點:

    朱元璋認為,皇權是至高無上的,神聖不可侵犯,天下間的所有事,君主一個人說了算;而孟子則認為,天下是天下人的,君王不能一個人說了算;

    孟子所倡導的“仁政”與明初政治環境相悖

    孟子的“仁政”思想,是對孔子“仁”的學說的繼承與發展,他要求君主實施“仁政”,愛護子民;若不實施“仁政”,君主必然成為孤家寡人,乃天下公害;

    但中國封建社會發展到明代時,早已沒有了孟子學說產生的時代背景。君主權力無限膨脹,至於施不實施“仁政”,全在於君主一念之間;君主做得好不好,沒有人可以指責,也不允許有人指責。

    孟子的“民本思想”與朱元璋的理念大相徑庭

    孟子認為,老百姓才是一國之根本,君主簡直就是來為老百姓服務的,國家當然也是屬於老百姓的,君主不過是代管而已。因此,君王是不能作威作福的,更不能將天下據為己有。

    朱元璋性格極端且強勢,封建時代發展到明代那會,他理所當然認為國家就是他朱家的,臣民都得臣服於他。因此,在朱元璋看來,孟子的言論簡直是滑天下之大稽。

    總之,歷史發展到了明代,隨著君主專制中央集權的不斷加強,孟子的有關言論完全沒有了立足之地,脫離了時代。而朱元璋作為一代雄主,完全不認可孟子的學說。若不是孔孟之道已深入人心,不可動搖,以朱元璋的個性,就不僅僅是刪改《孟子》、移出孔廟那麼簡單了。

  • 3 # 一蓑煙雨FW

    朱元璋確實曾下旨將孟子移出孔廟,只是後來因大臣藉口天上文星異常,才使朱元璋收回成命。但朱元璋仍不甘心,下令將《孟子》著作三去其一。

    朱元璋為什麼不喜歡孟子?

    孟子過度抬高人民的地位,使其置於君主的地位之上。

    孔子、孟子都是儒家大師,但二者的仁政主張也略有不同。孔子主張的仁政,是站在統治者角度,希望統治者能夠愛護人民,目的在於維護社會的穩定,維護統治者的統治地位,這是統治者樂意接受的。

    孟子“民貴君輕”的思想過於超前,說明中國在兩千年前就已經具備了初步的民主意識,但並不適應君主專制的需要。

    自西漢董仲舒提出“君權神授”的觀點以來,歷代統治者都把自己視為“上天之子”,即天子,代表上天的意志統治人民。君主有著至高無上的地位和權威,人民應該絕對服從君主的統治,不得反抗,更不用提凌駕於君主的權威之上。

    其實,朱元璋因為出身貧苦,登上帝位以後對老百姓還是非常不錯的,能夠體貼百姓疾苦,很看重人民的利益。但是,要把人民的地位置於自身之上,只怕是任何一個帝王都不願意接受的。

    我想,這可能是朱元璋要把孟子移出孔廟的主要原因吧!

  • 4 # 真君解歷史

    我是真君,我來回答。

    1.明太祖洪武五年的一天,朱元璋在翻看《孟子》時,突然大發雷霆。緊接著,他命令人將孟子逐出孔廟,不得配享。並狠狠地說上一句:“(諸大臣)有諫者以不敬論,且命金吾射之。”接到這個聖旨,滿朝文武皆驚恐不知所措。

      朱元璋對《論語》愛不釋手,十分敬佩孔子。而孟子是發揮孔子仁義思想的“亞聖”,為什麼他如此討厭孟子呢?歸結起來,主要有兩方面原因:

      2.朱元璋的個人經歷致使他對文人十分反感。

    朱元璋

      他深知自己是武夫,沒有學識,若要統一文人的思想,鞏固統治地位,就需從文化下手。但他天生對文人、文化有一種牴觸情緒,從骨子裡看不起儒生。

      如他命令“有司造成均,凡士人肄習案座,皆以獨木為之”,人問其故,朱元璋回答說:“秀才頑,使之堅厚,毋敗吾案。”從中可以看出,文人在朱元璋眼中沒地位可言。

      3.孟子的“民本”思想使朱元璋感到如芒刺在背。

      眾所周知,孟子有句名言“民為貴,社稷次之,君為輕”。意思是人民的地位、國家的利益高過君王。君王作為國家的統治者理應為人民服務,為江山社稷著想。

      與孔子提倡的“仁”相比,孟子所說的“仁”,主要是對“民”來說的。孟子闡述,如果天子想得到天下,保有四海,就必須施行仁政,愛護人民。

      不要把人民厭惡的東西強加給他們。正所謂“得其民有道,得其心,斯得民矣。得其心有道,所欲,與之聚之;所惡,勿施爾也”。

    朱元璋

      也就是說,在孟子心中,君臣關係是相對的,根本不存在絕對的天子權威。而是認為誰能保護人民,誰就一定能稱王。如果誰殘害百姓,誰就是孤家寡人。

      5.孟子的“民本”思想完全從平民的角度告訴國君應該做什麼,不應該做什麼。這大大觸怒了本是一個流氓無賴,後來卻坐了江山的朱元璋。

      再加上他由於自身的的文化劣勢對知識分子所形成的先天嫉恨,自然要把孟子的牌位撤出文廟了,於是發生了開頭的那一幕。

      但是孟子畢竟是“亞聖”,是儒生們心中的聖人,豈容他人玷汙,即使是皇帝也不可以。於是他們使了一個心眼。

    朱元璋

      朱元璋於是馬上想到大概是因為孟子的緣故,無可奈何之下恢復了他的牌位,但是他還是搞起了另一手:刪書。把孟子的書刪掉了三分之一左右,可視為“思想的腰斬”,其手段不可謂不狠。

  • 5 # 笑侃歷史那些事

    朱元璋不喜歡孟子著書,只是不喜歡《孟子》,對《孟子節文》還是沒太大牴觸的。

    刪了圖一88條,《孟子》還是好《孟子節文》。

    被刪的88條思想大概分為三類:

    一,反對君主獨尊的。

    譬如民貴君輕。

    二,以仁政來約束君主的。

    孟子說仁者無敵,還說不嗜殺人者能一之。

    三,反對君主絕對權威的,維護士人尊嚴的。

    譬如君之視臣如土芥,則臣事君如寇仇。

    也就是儒家傳統的君君臣臣父父子子。

    有意思的是,朱元璋自己對君臣之義的理解:

    1.士人賢者治學修身就是為了為君主所用。

    “聘士於朝,加以顯爵,拒而弗受,何其侮哉?”

    (結合明初“求賢令”)

    2.士人成為臣子後,侍奉君王要勤勉恭謹。

    “忠不捨君,意不遇離,雖死不忘”

    “一旦君者用之……終世不忘其恩”

    3.君臣同心才能天下大治。

    (贊成一半,萬一君臣覺得百姓為何“不做安安餓殍”呢?)

    4.治世馭民,君主天下。

    提高臣子地位不行,提高百姓地位也不行。

    “人生既多,非主莫馭,天生君而為民立命”

    (當然還是做了些改善民生的舉措的)

    來條結語:

    朱元璋討厭孟子還是因為沒見到李贄黃宗羲唐甄他們。

    所以,下回別隻是抨擊儒學戕害封建社會了,咱把君權專治人治也拉出來一塊罵唄。明清的儒學大家裡都有批判君主專制的,拿著官方刪刪改改的儒學來批判儒學可還行?

    參考:《明太祖與“亞聖”的政治文化博弈》

    ——從《孟子》到《孟子節文》

  • 6 # 老楊來自農村

    洪武五年(1372)的一天,對於亞聖孟子的神靈來說,並不是安靜的日子。這一天盛怒的朱元璋想把孟子的牌位從孔廟四配的位置上撤下來,取消他配享的待遇。這一件事的發生不僅對孟子本身,而且對儒家的傳統信仰將產生極為強烈的衝擊,這一事件的原因是什麼呢?

    我們首先要從對儒生首鼠兩端的朱元璋身上找原因。在朱元璋一生的政治生涯中,重用佛、道又時而殺戮和尚和道士;對儒家、法家也是如此,雖然他經常大罵李斯、韓非等法家,但他治國思想的精髓又多是從法家著作中學來的;他一向標榜孔孟,言必稱三代,儒家思想似乎是他唯一的旗幟,但在他骨子裡又實在看不起儒生。

    明朝建立之初,不僅治理地方需要大量人才,而且南京中央政府也需要一批文人學士。朱元璋對網羅天下的賢才,包括元遺民,還是表現出相當的耐心與真誠。對於一些早期投奔他的讀書人,如宋濂、劉基、陶安等,他也一度非常信任。建國前後對他們也曾給予特殊優待。如把劉基看成自己的諸葛亮、張良,從不直呼其姓名,並尊稱為先生。這算是皇帝能給予的最高禮遇了。

    明初四先生之一的宋濂更是一個標準的儒生,他曾做過朱元璋長子朱標的老師。為朱元璋講解經史和治國平天下之道,被稱為明代開國文臣之首。是朱元璋的文學、儒學首席顧問。相當長的時間之內,君臣關係相當融洽。很早就跟著朱元璋的陶安也同樣受到禮遇。朱元璋還親自為陶安的府邸撰寫:

    國朝謀略無雙士,翰苑文章第一家。

    的楹聯使其門楣生輝,文士與榮。

    但其他讀書人就沒有這麼幸運,尤其是從元朝廷轉投過來的那些讀書人。最為朱元璋所鄙視的代表人物,要推號稱元朝國史的危素。危素在元朝曾參與編撰“宋、遼、金”三史,撰寫“后妃”等傳。

    在《玉堂叢語》中說:危學士素以勝國名卿,事我太祖,年既高矣,上重其文學,禮待之。一日。上燕坐屏後,素不知也。步履屏外,甚為舒徐。上隔屏問為誰?素對曰:“老臣危素”。語復雍緩。上低聲笑曰:“我只道是伯夷、叔齊來”。

    如此學富五車之人,尚且受到如此輕慢,其他的人就不用說了,動輒慘遭殺身之禍。

    朱元璋對歷朝歷代所給予的各路神仙、名人的各種封號也不甚感興趣。據史料記載,洪武元年三月,大將軍徐達攻克山東濟寧,至聖先師孔老夫子的故鄉曲阜正屬濟寧路。朱元璋便傳令孔子的第55代孫孔元,國子監祭酒,孔克堅到南京朝見。孔克堅猶豫不決,稱病不出,只派他的兒子孔希學前往。朱元璋疑心這位襲封衍聖公看不起他這個出身微賤的皇帝,感受到了莫大的侮辱,雖再三壓抑,終是惱怒難消。便下一道詔書快馬送給孔克堅說:

    “吾雖起庶民,然古人由民而稱帝者,漢之高祖也。爾言有疾,未知實否。若稱疾以慢吾,不可以”。

    孔克堅這才感覺大事不妙。便日夜兼程,趕到南京。孔克堅的到來使朱元璋轉怒為喜。洪武元年四月初八,朱元璋在謹身殿,態度親切而溫和地召見了孔克堅。八月壬申,詔“衍聖公襲封及授曲阜知縣,並如前代制”。從此明清相沿,對襲封衍聖公便只“養之以祿而不任之以事”。

    但極度自尊、剛愎自用的朱元璋,對於“至聖文宣王”孔子這麼一個高高在上的靈魂的存在,是一百個不情願。洪武二年(1369)他就曾下詔說:“孔廟春秋釋奠,止行於曲阜,天下不必通祀”。詔令一下,朝野大譁,大臣們紛紛上書反對。經過大臣們這麼一鬧,朱元璋也覺得實在說不下去。只得極不情願地收回了命令。但他一直又於心不甘。於是幾年之後便把這一腔無名之火發在了孟子老先生的頭上。

    其次,從孟子的思想中找原因。在中國古代思想中,“民本”思想在孟子那裡表現得最為突出。他有一句名言:

    “民為貴,社稷次之,君為輕”。

    孟子認為土地、人民、政事是國家的三寶,誰能保護人民那他就一定能稱王。如果殘害百姓,就是孤家寡人的“一夫”,這種人是不配得天下的,即使得到天下也應該被打倒,推翻這樣的天子不是犯上作亂的弒君行為。正如周武王“誅一夫紂”推翻殷紂王的統治一樣,是為民除害。孟子,還說:“得到天下的人,如果失去了人民,那就一定會失去天下,反之沒有天下的人,只要得到人民的擁護就一定能得到天下”。就是說,人民比天子更重要。

    天子若不能保民,天下之人就可以得而共誅之。所以孟子並不主張天下百姓效忠於一姓一人。在孟子的心中根本就不存在絕對的天子權威,君臣關係也是相對的。他說:“若天子不仁,則不保四海”。這裡孟子所說的“仁”,主要是對民來說的,為了得到天下保有四海,天子就必須實行“仁政”愛護人民。

    那麼怎樣才能得民呢?孟子認為要為民所想,不要把人民厭惡的東西強加給他們。孟子認為“以德服人”的政治稱為“仁政王道”,與此相反“以力服人”而喪失民心,孟子稱之為“霸道”“暴君”。比較這兩種政治,孟子進一步認為

    “以力服人者非心服也,力不瞻也;以德服人者。中心悅而誠服也”。

    天子若“以德服人”,就是“仁者”,而“仁者”則是無敵的,“仁者”為什麼會無敵於天下呢?孟子說:

    “因為得道者多助,天時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得人和當然也就所向無敵了。以力服人的暴君,企圖用武力征服別人,就不斷髮動戰爭,這樣就犯了大罪,應該“服上刑”。

    生活於戰國戰亂不休,殺人如麻這種亂世之中的孟子,能有這種超越時代的思想是難能可貴的。但這些思想火花對於通過強權建立朱家千秋大業的朱元璋來說尤其刺眼,再加上朱元璋本來就對孟子那個時代的異說紛呈的各種學說很反感。

    孔廟

    罷全國普遍祭祀孔子的問題最終沒能執行。朱元璋本來就一直耿耿於懷,洪武五年的一天,朱元璋不經意又看到了孟子那

    “民貴、君輕”,“君視臣如手足,則臣視君如心腹;君之視臣如犬馬,則臣視君如中國人;君之視臣如土芥,則臣視君如寇仇”。以及“霸道、暴君、一夫”之類的話,

    更覺得如芒刺在背,一邊讀一邊罵:

    “如此荒謬之言,哪裡像臣子說的話?倘此老在今日,豈可免我一刀”。

    當天就命令將孟子逐出文廟殿外,不得配享。併發狠的說:“諸大臣有諫者以不敬論,且命金吾射之”。看到這個聖旨,滿朝文武驚恐不知所措。

    這時,刑部尚書錢唐挺身而出,抗疏直言,為孟子鳴冤。朱元璋當然是異常憤怒,內侍把皇上動怒的情景描述給錢唐,錢唐說:“臣為孟軻而死,死有餘榮”。說罷,讓人抬著事先準備好的棺材,袒著胸抱著必死的決心,直向奉天殿方向走去。朝堂的大臣都為錢唐捏了一把汗。內侍們也飛跑進去稟報。只見,朱元璋果然命金吾衛士殺氣騰騰的拉滿弓,正等著錢唐的到來。見到錢唐視死如歸的模樣,氣頭上的朱元璋更加憤怒,便真的讓金吾衛士連射了好幾箭。錢唐的左臂、左肩、胸部都中了箭。被射倒在朝堂上,但仍然掙扎著向皇帝的座位前爬去,看著錢唐痛苦而堅毅的樣子,朱元璋終於退縮了。

    此事之後,朱元璋不僅沒有因此治錢唐的罪,還命令太醫院的太醫仔細地為他治療箭傷。第二年冷靜下來的朱元璋就下了一道諭旨說:“孟子辨異端,辟邪說,發明孔子之道,配享如故”。算是極不情願的把孟子的牌位又請了回去。如此說來錢唐對亞聖孟子,可謂居功至偉,難怪後人對其讚不絕口。

    但朱元璋覺得這個孟老頭實在有點討厭,

    什麼“民為貴,社稷次之,君為輕”;什麼“草芥、寇仇”,什麼“殺人之父,人亦殺其父,殺人之兄,人亦殺其兄”,什麼“殘賊之人,謂之一夫,聞誅一夫紂,未聞弒君也”;什麼“君有大過則諫,反覆之而不聽,則易位”。這些真的有點像指著鼻子在數落自己。特別是《孟子》,又是官定的四書之一,各級學校用來做教本,科舉考試又來命題,這豈不把天下的學子們都教壞了。洪武二十七年,朱元璋最終還是沒有放過孟子。既然配享不能動,我動你的書應該可以吧。於是命令翰林院學士劉三吾對《孟子》進行刪節,82歲的翰林學士劉三吾奉命後戰戰兢兢經過反覆揣摩。共刪掉85條朱元璋感到刺眼的內容,保留了170餘條成《孟子節文》一書。朱元璋立即下了一道詔令,規定“今自八十五條之內,課士不以命題,科舉不以取士,一以聖賢中正之學(指《孟子節文》一書)。孟子配享的這段公案,至此才算結束。

    孟子的思想在那個時代是超前的,他認為君臣,君民之間的關係都是相互的,這和朱元璋一姓家天下,皇權高度集中的思想相違背,這才是朱元璋想把孟子請出孔廟的原因。

  • 7 # 心靜自然涼

    眾所周知,除了至聖孔子之外,儒家地位最高的大師就是亞聖孟子,儒家也因此被稱為“孔孟之道”。不過與孔子相比,中國古代對孟子的官方評價卻是幾經變化,一波三折。

    明朝初年,由於朱元璋特別不喜歡孟子,甚至一度把孟子遷出文廟,孟子的地位遭到很大沖擊。雖然在儒家弟子的力爭下,朱元璋沒有廢了孟子的亞聖,但還是下令刪減《孟子》一書。

    洪武二十七年(1394年),朱元璋刪減的《孟子節文》正式刊印並作為科舉考試的官方教材。不過《孟子節文》在朱元璋死後便逐漸消失,如今已是難得一見。那麼朱元璋為什麼如此討厭孟子呢?

    朱元璋早年出身貧農乞丐,中國古代歷史上沒有哪一個皇帝的出身能比朱元璋更低了。正因為自己拉低了做皇帝的門檻,所以朱元璋心裡特別擔心有人造反,想盡辦法加強皇帝集權。

    為了防止造反,朱元璋嚴厲打壓那些“造反有理”的思想。而孟子恰恰是第一位明確提出“民為貴,社稷次之,君為輕”的思想家,也是公開支援“造反有理”的思想家中影響最大的。

  • 8 # 一貳一橙

    朱元璋在起兵之處,一直就是打著“孔孟之道”的旗幟行事的,可是後來,在他登基之後,就把孟子搬出了孔廟,只留孔子一人。

    在孟子的學說裡,“民貴君輕”是其核心,而朱元璋作為一個底層打拼上來的帝王,最怕的就是有人效仿他的做法,再來一次改朝換代

    在朱元璋讀到了《孟子.盡心章句下》的“民為貴 社稷次之 君為輕”一句後,大發雷霆,下令從即日起將孟子移出孔廟,詔令一下舉國皆驚,大臣們紛紛上表請求皇帝不能違背天理,不能把萬世師表之一的孟子全面否定,為此該發生死諫之事,幾個性格比較剛的大臣直接在朝堂上被朱元璋射成了篩子。

  • 9 # 沃克特爾

    孟子的“民為貴,君為輕,社稷次之”,朱元璋不喜歡。朱元璋是窮苦人出身,貧窮時生命、生活都沒有保障,他從來沒有“民為貴”、“君為輕”的感受。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三國演義空城計諸葛亮如何看出司馬懿為什麼不敢攻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