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軍武文齋

    這問題都多老的梗了,沒炸東京,三點原因:1.不值得炸 2.沒必要炸 3.炸了沒意義。哈,其實就是一點原因,沒必要再給它一顆核彈了,因為,完全不需要了。

    我們看下東京在那會兒長啥樣,下面這張圖就是。

    然後我們再看看廣島被炸了以後是啥樣,下面這張圖就是。

    1944年11月開始,美軍就一直在對東京進行空襲,直到戰爭結束,東京大大小小的空襲遭受了106次。這是美軍對於日本的戰略轟炸的一部分,除了東京,其他工業區均被美軍空襲過,損失都是非常慘重的。而東京,恰恰是最慘的一個。

    經歷了一百多次戰略轟炸,李梅老先生又拿燃燒彈燒了一遍,東京總共死了幾十萬人,數量可比廣島長崎加起來還要多。東京在1945年的時候,已經被美軍拆遷大隊給拆的差不多了,一片廢墟,整個東京,也就那幾個比較重要的地方沒被炸碎了。

    關於這個原子彈投放地點,美軍其實壓根就沒考慮過東京。廣島長崎,這都是核武器的最開始的應用,這裡面最主要的就是檢驗武器的威力。

    你想被原子彈炸,這裡面是有很苛刻的條件的,不是說隨便一個城市都有這個資格。

    首先,你得相對完整,能讓人看出武器威力如何。那麼,東京既然已經是廢墟了,你自然就沒這個資格被炸了。你炸之前是個廢墟,炸完了還是廢墟,你檢驗出什麼效果了麼?

    其次,這個目標還得是有重要的價值的,你要麼是個軍事基地,要麼是個工業基地,要麼是個交通樞紐。而東京呢,有價值的都被炸沒了,就剩皇宮和軍部了。核武器投放過去,能造成多大殺傷?

    5月10日,目標選擇委員會提出了最初的四個候選人,分別是:京都、廣島、橫濱、小倉。這四個候選人裡面,壓根就沒東京啥事。而5月29日,橫濱被美軍空襲了,結果就是橫濱被淘汰出局了,目標裡面沒橫濱了。

    5月28日,目標選擇委員會在候選目標裡面加入了新潟。而且,也提出了候選目標應該具備的三個條件:

    1.目標直徑超過3公里,要求是都會區

    2.爆炸能夠造成足夠傷害

    3.在8月份以前沒被炸過。

    新潟、廣島、小倉、京都都是日本重要工業區,意義重大,而且相對也是比較完整的。美軍在進行戰略轟炸的時候也是規避這些目標的。後來京都被淘汰出局,長崎替補入選這些候選目標。長崎也是重要工業區軍事基地和港口,意義重大。

    這些目標裡面,他們受到的傷害最小,城市相對完整,也是重要地帶,這些地方被炸,可以極大程度削弱日本的戰爭能力。

    那麼,你東京這種條件那種條件都不具備,炸他幹嘛?沒意義。

  • 2 # 小小小百科全書

    原子彈這個大殺器是迄今為止,人類武器系統中最巔峰的武器裝備了。從原子彈誕生到現在,唯一一個真正使用過原子彈的國家,那就是美國。而唯一一個切身體會過原子彈威力的也只有日本。1946年8月6日,美國在日本廣島投擲了第一顆原子彈。三天後也就是在8月9日,美國又在長崎投下了第二顆原子彈。在兩顆原子彈爆炸一週後,日本就宣佈了無條件投降,可見原子彈徹底擊垮了這個瘋狂的民族。也徹底擊垮了對方的抵抗之心。

    由此我們也可以看出,美國向日本投擲原子彈,其根本目的就是為了逼迫日本投降。是的你沒看錯,美國是想要逼迫日本投降,而並非是要拉仇恨。在美國初期選擇原子彈投擲地點的時候,共選擇了東京、京都、廣島、長崎、小倉、新潟等城市作為投擲原子彈的備選目標。但東京很快就被美國高層給否決了。其原因就是因為日本天皇就在東京。美國在戰後想要一個完全順從、服從美國的日本。而不是一個對美國充滿仇恨的日本。日本天皇作為日本的象徵,其意義是無比巨大的。日本之所以在德國戰敗投降後,還死死的不願意投降。就是因為不同意把天皇歸為戰犯。因此美中國人意識到了日本天皇的重要性,他們也清楚天皇在日本人心中代表了什麼。所以美中國人絕不會傷害到日本天皇。這也是美中國人避開核爆東京到原因。

    而日本天皇又是日本人心目中的神。所以美中國人很明智的不去傷害天皇。因為他們知道,只要沒有傷到日本天皇,那就一切好談。而且戰後美國佔領日本,他們還需要天皇來成為美國統治日本的工具。所以美國不會核爆日本天皇所在之處。美中國人之所以要核爆日本。一方面就是為了試驗核武器的真正威力。畢竟核武器一直都是理論中無比強大的武器。但究竟有多強,事實上美中國人自己也不清楚,所以他們才會在核武器誕生後需要去試驗它。正好有日本這個現成的目標。因為日本在德國投降後拒不投降,並且正式拒絕接受《波茨坦公告》。

  • 3 # 城市中迷途小書童

    美國當年將原子彈投入日本的廣島與長崎,這兩處城市是日本平民聚居相當多的地方。因此日本的原子彈事件一直蒙受著人道主義輿論的譴責。但是日本這個民族實屬冥頑不靈,尤其是軍國主義分子寧可拉上平民一起陪葬也不願投降。

    而在二戰末期,日本所面臨的戰爭處境非常危急,但他們的軍國主義分子仍舊鼓動玉碎計劃,號召平民百姓加入戰爭。比如著名的日本神風特攻隊(在日本國內輿論一樣飽受譴責)就是在這期間產生的。日本的軍國主義洗腦十分嚴重,只要天皇一聲令下,平民百姓就會搖身一變成為雜牌軍士兵。

    如果美國不使用原子彈,他們就會面臨代價巨大的對日登陸作戰,美中國人不會願意因為人道造成更多的盟國軍民傷亡。而美國選擇平民眾多的廣島、長崎,就是讓日本平民認清他們必敗、不降必死的事實。

    至於原子彈襲擊地選擇廣島、長崎的原因如下:

    廣島、長崎除了大量平民外,還是日本重要的軍事工業重地,尤其是廣島甚至是日本軍事的前沿陣地,三菱重工也在廣島。日本的毒氣研發基地、工兵做業場、陸軍運輸部都在廣島,所以廣島也被稱之為日本的“軍都”。

    長崎則是日本最早對外開放的港口城市,還是艦船工業的基地。日本大部分艦船都出自長崎。二戰期間,日本與美國的交戰多在海上,因此長崎必然是首選目標。

    至於為什麼排除了東京,因為原子彈襲擊東京的話就會把日本天皇連同決策層一起幹掉,整個日本群龍無首真會國民造反最後和他們的“敵人”扛到日本這個國家徹底覆滅為止。反對投降的呼聲在原子彈事件之前在日本依然很高,廣島長崎事件後才有很多主張投降的聲音。轟炸東京起不到結束戰爭的作用,反而會讓更多的人付出生命。

  • 4 # 走心197548170

    那是因為美國害怕把日本天皇給炸死了、到時候連一個交涉物件都沒有了,畢竟天皇當時是日本最具有威信和統治力的一個人、再就是美國也沒有想著要毀掉那麼一個大都市來逼迫日本投降的、靠的還是原子彈的威懾力和恐嚇心裡來讓它懼怕和投降的,找兩個相對東京小點城市來給點顏色和教訓就足以證明美國的強大和實力,更重要的是美國還想擁有日本這個平臺的、要是把東京毀掉了那豈不是給自己以後控制日本帶來不可必要的麻煩唄… 美國當時也就一共只有三顆原子彈試爆了一顆就剩下兩顆啦、萬一放下東京把日本政府與天皇炸死了、再激起日本人民的反對和一些好戰分子的軍人估計剩下那顆原子彈無論投放在那個城市已經不重要了、日本勢必要與你拼死一戰魚死網破,那樣的話二戰可能就要推遲結束程序了、這是那個國家都不願看到的,畢竟每個國家都已經必備不堪了、人員傷亡物資損失慘重都希望早點結束這場戰爭急於恢復過來、所以它是有許多因素在裡面發生的,不僅僅是單獨的毀掉一個東京而已的、都想摘去勝利的果實來補充戰後的重建

  • 5 # 邪惡的小諸葛

    二戰末期的日本

    說起日本是一個讓人痛恨的國家,對我們,對亞太人民都做出了不可饒恕的罪行。但是壞人總有走到頭的那一天,正義永遠會勝利,儘管有時候會遲到。二戰末期,反法西斯聯盟的成立,德國在蘇聯戰場的節節失利,日本偷襲珍珠港後美國也被迫參加了反法西斯聯盟,正義的天平開始向反法西斯的一方傾斜。而作為二戰的二號罪人,日本此時也走到了窮途末路。開始在盟軍的反攻下節節敗退。

    為了儘快結束戰爭,美國決定對困獸猶鬥的日本丟擲殺手鐗,那就是動用剛剛製造出來的原子彈,在日本本土上試一試威力。美國在日本投了兩顆原子彈,分別選擇了廣島和長崎,但是大家都知道當時的日本首都是東京,如果炸掉一個國家的首都那震懾力及政治影響力都比後面這兩個地方要大,美國為何沒有選擇東京投放原子彈呢?

    原子彈沒投在東京的原因

    美國之所以選擇廣島和長崎而沒有選擇東京,其實原因只有一個,那就是東京實在沒有什麼東西可以炸的了,也就是說東京其實早已經是一堆斷壁殘垣了,除了僅剩的皇宮和東京大學就沒有完整的地方了。而且當時的東京嚴格意義上來說已經被美國無差別,無死角,地毯式的轟炸了不知道多少回了。

    當時的美國第21轟炸機隊長柯蒂斯李梅被要求不惜一切代價摧毀日本的戰爭潛力。著名的火燒東京就是在這樣的背景下出現的。1945年2月23日,179架B-29轟炸機帶著復仇的怒火飛到東京上空,傾瀉了幾百噸的凝固汽油彈,開始了火燒東京的序幕。

    後來據統計,僅僅一個晚上,東京的63%左右的商業區和20%的工業區就被燒的精光,有10多萬無辜的東京市民葬身火海。而到了3月10號對東京的轟炸達到了前所未有的程度,東京的損失也是空前絕後的。日本可恨就可恨在不僅讓別國的百姓遭殃,最後也讓本國的民眾處於水深火熱之中,自作孽不可活。

    結語

    所以美國沒有選擇在東京投原子彈,其實東京已經沒有轟炸的意義了,而廣島和長崎還儲存著日本的有生力量,只有摧毀他們,才能打垮日本人的抵抗意志,結束戰爭。不知道大家對美國選擇轟炸廣島和長崎怎麼看的?歡迎留言討論!如果你也喜歡歷史,可以關注我,大家一起聊聊歷史那些事!

  • 6 # 狼煙火燎

    在美國控制塞班島後,美軍就開始策劃轟炸日本本土了。1944年11.24日。88架美軍轟炸機從塞班島起飛轟炸東京,這一次轟炸美軍還比較保守,轟炸機在1萬米高空投彈,效果並不理想,僅僅只有30架找準了自己的目標,炸彈命中率更是隻有10%。這次轟炸後美軍總結經驗,第一天氣不好影響了視野,第二日本工業為小作坊生產,然後大工廠組裝,目標太分散,於是美軍轟炸機部隊司令李梅提出了火攻戰速,對日本實施無差別攻擊,慘無人寰的火攻大轟炸就開始了。

    1949.3.9日,美軍334架B29再次光臨東京,而且這次美軍首次採用最新凝固汽油彈,美軍飛行員更是大膽採用低空貼臉掃蕩式轟炸,加上東京城大多為木質結構,美軍投擲的2000多噸凝固汽油彈瞬間讓東京成為一片火海,大火造成的氣浪連低空飛行的轟炸機上都能感覺到,甚至燻黑了轟炸機腹部。這一次轟炸造成8萬多人直接燒死,100多萬人流離失所,41萬平方公里東京城被燒燬,相當於燒掉了1/4個東京,美軍計劃中的22個目標全部摧毀。

    11日,317架B29在此對名古屋進行了火攻

    13日,300架B29再次光臨大板;

    16日,轟炸機群又光臨神戶,所到之處就感覺大地在燃燒。

    5.26日,500架B29更是投下了4000噸凝固汽油彈對東京城來了一次掃尾,整個東京90%被燒燬,這裡變成了1個死城,再無可炸目標了。

  • 7 # 古今通史

    您這是想要了美帝的命吧,美帝扔核彈就是為了產生威懾作用,避免登陸日本本土作戰,因為以日本的抵抗程度,美軍的傷亡將會極其慘重,死亡人數至少趕上新冠,更有人預估美軍登陸日本本土作戰,傷亡將以百萬計,兩顆核彈都扔在東京,美帝找誰談判去呀,直接面對“一億玉碎”的炸彈人那就老尷尬了。

    東京幾乎被夷為平地殘破不堪不值一炸

    不說美國在李梅火攻中轟炸了什麼,咱就說剩下什麼吧:

    聖路加國際醫院;

    東京大學;

    基督教救世軍;

    日本天皇居所。

    明治神宮沒保住,皇宮也被燒燬一部分,算是誤投吧,真扔對位置,皇宮就全完了。

    以明治劇院為例,日本人瘋狂的向劇場內擁擠,人群幾乎呈現堆疊狀,高度更是超過了2米,但隨著燃燒彈劇烈的消耗著氧氣,劇院內的日本人無一倖存,雖然他們沒有被炸被燒,但卻全部窒息而死。

    還有一些日本人妄想跳河逃過一劫,但持續了整整4天的大火燃盡了氧氣,烤乾了河水只剩下乾涸的河床和燒成焦炭的屍體。

    即便在250公里外的太平洋海面,東京的大火依然那麼刺眼。東京幾乎淪為死城,只剩下數萬“幸運兒”垂死哀嚎,飛行編隊順利完成任務,因為除特殊保留地點外,已經沒有任何目標可供轟炸,整個東京失去了轟炸的意義。

    這樣的東京已經不需要核彈了,扔下去也是白白浪費,不如扔在長崎廣島造成更多更大傷害,更能起到威懾作用,日本一旦無條件投降,美國可以省卻麻煩無數,沒有人想承擔日本本土登陸作戰的損失,那將是難以承受之痛。

    廣島是日本南部地區最大的指揮中心,他還保有著完整的兵工廠以及供應鏈,軍事力量也幾乎沒有損失,是日本續戰的倚仗之一,這個日本“幻想”點必須被清除。

    長崎,當時日本的造船速度鐵定是比不上美國,但論艦船先程序度,日本是可以排進世界第一梯隊的,這裡是海軍的大本營,他的存在,始終威脅著太平洋安全,相當於不斷向日本海軍輸送著有生力量,所以這個日本續戰幻想點也要被清除。

    相對幾乎被夷為平地的東京,顯然這兩個城市更應該成為打擊目標,況且前文說過,核彈屬於稀缺戰爭資源,僅剩兩顆而已,必須用在最最重點的目標上。

    裕仁是日本人的“精神領袖”,無論是無條件投降,還是戰後日本管理,都需要這個傀儡充當工具使用,如果他死掉,在日本沒有任何一個人的凝聚力會超過天皇的存在,他不死,只要妥協投降就能馬上熄滅戰火;他不死,能夠讓整個日本聽從美方的安排;他不死,日本不致陷入無政府狀態的混亂;他不死,美國不會付出難以承受的死傷代價。

    上,可以主動投降,下,可以制止抵抗,今後他可以充當美國的傳聲筒,這就是他可悲的命運。

    綜合來說就是稀缺戰爭資源不能敗家亂丟,破破爛爛的東京也不值得一炸,不小心炸死裕仁還挺麻煩,何況日本還存在能對美軍構成威脅的城市,所以就丟到廣島長崎去了。

  • 8 # 血染戰旗紅

    其實一開始,日本東京是在美軍原定的原子彈轟炸目標之內的。當時美軍一共選擇了六個日本城市作為原子彈轟炸的目標,這六個城市分別是東京、京都、廣島、長崎、小倉、新洩。但後來為什麼又將東京和京都排除了呢?

    第一,在投原子彈之前,東京就被美軍轟炸過了。特別是1945年3月9日晚上零點,美軍出動了334架B29轟炸機對東京進行了大轟炸,投下了1800噸燃燒彈,將東京幾乎燒成了廢墟。開始人們還想救火,但火實在太大了,只好放棄救火的念頭,四散逃命。但四面八方都是火,加上東京絕大多數的房子又是木質結構,燃燒彈一點就著,最後偌大的一個東京被燒成了一片,就連河裡的水都被大火煮沸了。跳進河裡避難的人被活活的煮熟了。據統計,這次東京大轟炸,造成的直接死亡人數超過了10萬人,整個東京幾乎被燒成了廢墟。也就是從這一天開始,美軍對日本的其他城市進行了持續五個月的大轟炸。到了5月9日,為了慶祝德國投降,美軍又出動差不多400架B29對東京再次進行了轟炸。可以說,經過這兩次大規模的轟炸,東京已經沒有什麼目標值得美軍對它投原子彈了。而京都被美軍排除,則要感謝樑思成這個建築大師。是他說服美軍不要轟炸京都的。京都是日本的古都,儲存著非常多的古建築,這些都是人類的藝術瑰寶。所以京都也被美軍排除了。

    第二,在二戰末期,美蘇之間的分歧越來越大了,美國和蘇聯都知道,戰爭一結束,美蘇之間的矛盾將不可避免的爆發,世界將進入到美蘇爭霸的時代。這時候美國已經有了扶持日本抗衡蘇聯的念頭,所以他們有意將日本天皇保留下來。這也是美國不對東京使用原子彈的原因之一。畢竟日本天皇在東京,如果對東京使用原子彈,萬一將日本天皇炸死了,局勢就不好收拾了。

    正是基於以上兩點,美國才不對東京使用原子彈。

  • 9 # 小川叔的旅行世界

    二戰末期,美軍將人類歷史上唯一的一次原子彈投放,瞄向了日本的廣島和長崎。

    有人會問,美國如果要摧毀日本的重要目標,為什麼不選擇東京、京都、橫濱這些人口超百萬的大城市呢?無論從人口、規模、軍事、經濟上,廣島和長崎都遠不能與其比較。

    但美軍之所以選擇廣島和長崎這兩座城市,是有其政治考慮和軍事考慮的。

    首先從軍隊的角度上,雖然目標重要性越高,震懾效果越好。但這畢竟是人類的第一次原子彈實戰,軍事上需要評估原子彈的威力,所以就考慮原子彈投放城市不能太大、也不能太小,最好控制在一定範圍內,以供軍事專家事後評估其威力,所以就剔除了東京、大阪、名古屋等幾座大城市,也剔除了一些小城市。

    在政治上考慮,原子彈威力太強,美軍用原子彈轟炸日本,也並非是要整個摧毀日本,目的是逼迫日本放棄抵抗,選擇投降。在選擇城市上,也考慮了文物保護、平民傷亡、戰後管理等因素,如果轟炸像東京這樣的大城市,破壞效果太大,而且轟炸可能會讓日本天皇等決策層一同傷亡,這樣可能造成日本群龍無首,達不到逼迫日本投降的效果。

    而選擇像廣島、長崎這樣的中型工業城市,是當時最好的選擇。

    1、當時的廣島是日本最重要的工業城市,是日本的軍事工業基地,比如三菱重工等大的軍工廠就在廣島,所以長島當時被稱為日本的“軍都”。

    轟炸廣島,對日本的震懾力極大,可一舉摧毀日本的軍工中心,使日本無法為戰爭提供後方軍工力量。

    (被原子彈轟炸的廣島,整座城市瞬間灰飛煙滅)

    2、被原子彈轟炸的另外一座城市長崎,則是日本的港口城市,是日本的造船工業基地,日本的旗艦都產自長崎。在二戰中,美日對戰的多數時候都是在太平洋戰場的海戰,所以摧毀日本的造船基地,對美國來說很看重。

    8月9日,美軍投放了第二顆原子彈轟炸長崎,一星期之後8月15日,日本無條件投降,人類歷史上唯一一次原子彈實戰也就宣告結束,滿目瘡痍的廣島、被轟炸的長崎成為日本永恆的傷痛。

  • 10 # 李明的小號

    為什麼不把原子彈投在東京?

    因為投在東京的弊大於利!

    弊端:東京作為日本最繁華的城市,全日本政治經濟的中心,天皇、國會的所在地,東京對日本人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所以如果投原子彈把東京摧毀了,那就是把日本人推到退無可退的絕路上了。日本人萬一發起瘋來玩命,可能根本就不會投降了。就算投降了以後也不會好統治。

    原子彈固然能摧毀城市,但是原子彈不能征服人心!

    原子彈爆炸

    給予別人希望,也是一種征服的手段。就好比古代包圍敵人的時候,不能一下子四面全圍上,而是要“圍三卻一”,給敵人留下一個逃跑的退路、一個逃跑的藉口,在心理上是對敵人戰鬥決心的一種瓦解。看似是不“圍困”敵人,實則是對敵人另一種形式的“進攻”。

    把一件事情做絕了,反而會起到反作用。

    把原子彈投在廣島和長崎,是給日本一個震懾,如果日本因此投降了,就不必考慮進一步的威懾,如果日本仍舊不投降,或者是日本國內的民眾造反推翻政府,或者是美國進一步投放原子彈摧毀日本更大的城市,都是逼迫日本屈服的手段。

    不能一下子上來把最強的手段都用出來,不然後面就沒得用了。事實也證明,美國這種操作達到了他們的預期。

    原子彈爆炸後的廣島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讀書超過一千本書的人都是什麼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