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臺山位於山西省忻州市五臺縣境內,地處山西省東北部,西南距離太原230公里。五臺山與普陀山、九華山、峨眉山並稱中國四大佛教名山,並與尼泊爾藍毗尼花園、印度野鹿宛、菩提伽耶、拘屍那迦並稱為世界五大佛教聖地。
五臺山屬太行山系的北端,跨忻州市五臺縣、繁峙縣、代縣、原平市、定襄縣,週五百餘里。介於北緯38°50"—39°05"、東經113°29"—113°44"之間,由一系列大山和群峰組成。
其中五座高峰峰頂平坦如臺,故名五臺。又因山上氣候多寒,盛夏仍不見炎暑,故又別稱清涼山。方圓達250千米,總面積592.88平方千米。
擴充套件資料:
五臺山的歷史:
在佛教極盛的唐代,五臺山寺院多達360多處,在此也誕生了一大批高僧名師。盛唐時期,這裡成了海外信徒留學聽經的高等佛教學院,並藉助李唐王朝強盛的國威,伴隨著對外經濟文化交流的日益擴大而顯赫於世。
唐武宗會昌滅法,五臺山寺廟減少。宋、遼、金、元各代,雖屢有修建,但由於戰亂毀壞,未能盡數復原。到了明代,佛教再興,五臺山重修和建立寺廟院庵多達百餘處。
清代以來,隨著喇嘛教傳入五臺山,有的青廟改為黃廟,並新建黃廟,出現了青黃二廟各具特色,漢、藏、蒙、滿各族僧眾和睦相處的佛地風貌。
五臺山位於山西省忻州市五臺縣境內,地處山西省東北部,西南距離太原230公里。五臺山與普陀山、九華山、峨眉山並稱中國四大佛教名山,並與尼泊爾藍毗尼花園、印度野鹿宛、菩提伽耶、拘屍那迦並稱為世界五大佛教聖地。
五臺山屬太行山系的北端,跨忻州市五臺縣、繁峙縣、代縣、原平市、定襄縣,週五百餘里。介於北緯38°50"—39°05"、東經113°29"—113°44"之間,由一系列大山和群峰組成。
其中五座高峰峰頂平坦如臺,故名五臺。又因山上氣候多寒,盛夏仍不見炎暑,故又別稱清涼山。方圓達250千米,總面積592.88平方千米。
擴充套件資料:
五臺山的歷史:
在佛教極盛的唐代,五臺山寺院多達360多處,在此也誕生了一大批高僧名師。盛唐時期,這裡成了海外信徒留學聽經的高等佛教學院,並藉助李唐王朝強盛的國威,伴隨著對外經濟文化交流的日益擴大而顯赫於世。
唐武宗會昌滅法,五臺山寺廟減少。宋、遼、金、元各代,雖屢有修建,但由於戰亂毀壞,未能盡數復原。到了明代,佛教再興,五臺山重修和建立寺廟院庵多達百餘處。
清代以來,隨著喇嘛教傳入五臺山,有的青廟改為黃廟,並新建黃廟,出現了青黃二廟各具特色,漢、藏、蒙、滿各族僧眾和睦相處的佛地風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