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手機使用者一瓢飲
-
2 # 寒門達文
“就在6萬年前,有一頭母猿產下兩個女兒,一頭成了所有黑猩猩的祖先,另一頭則成了所有人類的祖奶奶。”——《人類簡史》
人類能夠繁衍生息不斷髮展的關鍵因素就在於“養兒養女”。撫養一個新生命從來都是一種負擔。看看鳥類的反哺;看看“螳螂食夫”;再看看數以億計精子中成為受精卵的那一個。這種“負擔”被人類賦予了希望,看作是神聖的使命。單從自然繁衍的角度來說,人類撫養後代成為了一件偉大而幸福的事情,更多的時候這不單是生命的延續,更是精神的依託,是個人長存於世的最有力“證據”。當精神上的滿足對沖了不斷付出所帶來的不良情緒,這種負擔變得微不足道。
隨著社會的發展,物質以及精神世界的不斷豐富,以及認知水平的不斷提高。人們對未來的期許不會僅僅止步於能生存,能溫飽而且希望自己的後代能夠走進上流社會,變成社會精英。在某種程度上,這也是家長自身未實現的理想願望。“起跑線”理論被很多家長看作是消除貧富差距最好的辦法。而這可能就是樓主所說的“負擔”。各種早教,藝術特長培養,全學科課外培訓。單單參與其中一樣,可能就要花去一個普通工薪階層家長一半的年收入。何況有的家庭可以讓孩子週末完成四個課外培訓內容,而且還住別墅開豪車。
改革開放四十年,祖國從落後狀態齊身世界經濟強國。很多人們經歷了從解決溫飽到步入小康的全過程。在資訊、科技爆炸式發展的當下,要讓孩子跟上時代進步的大流不被落下,有些“負擔”必不可少。
法律規定,生了兒女不養會犯遺棄罪。養兒育女歷來是負擔,且繫有繁衍能力的思維正常的人們自願攬來的負擔,更是普通大眾對人類源遠流長的一份力所能及的貢獻,還是自身生命存在的意義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