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渡雲天

    我所在的學校教學手段仍然是老師放課件、講課、板書這樣比較傳統的方式,就我個人而言,是非常喜歡嘗試新鮮東西的,沉悶不變的教學風格不單學生不喜歡,我自己也不喜歡一成不變的教學套路。

    隨著科技越來越發達,網路越來越流暢,運用在教學上的新鮮裝置越來越多,這些輔助教學裝置都有一個共同的特點:增加師生互動。

    一般授課模式都是老師講一節課,有什麼問題都放在了課後,主要是課上也不好一一解決個人存在的問題,只能是老師儘量講的生動有趣一些,讓學生們儘可能多的聽懂聽明白能掌握。師生之間的課堂互動主要體現在了問答上:老師就某些重難點提出問題,學生舉手回答,如此而已。如果放開讓學生提問,那這節課基本就沒法進行下去了,沒時間講解,只能答疑了。這是大課堂比較統一的上課模式,一個老師三四十個學生,只能是老師多講學生多聽,普遍問題課堂解決,個別問題課後解決。

    新的教學裝置能在一定程度上改善這樣的狀況,比如您提到的這個紙筆智慧課堂系統,老師在課上可以非常方便的檢視每一名同學的實時答題情況,學生在哪裡有問題,老師在課堂上能夠更加精準的瞭解並給予解決,平板教學系統也有這個特點。

    新的教學裝置在師生互動上提供了更多的手段,讓老師和學生在課堂上能夠更好的互相交流,提高課堂教學效率,這是它們共同的特點。

    我覺得未來授課,在新的教學裝置、新的教學系統的輔助下,講課更有效率,師生互動更好,同學之間交流也很方便,極大的提高課堂教學效率。

    也可能出現一個主講老師多個輔助老師共同上課的情況,透過先進的教學裝置、教學系統,所有的老師在主講老師帶領下,給好多好多(甚至成百上千)的學生同時上課,師生互動、學生交流會毫無障礙的進行,極大的提高教學效率。

  • 2 # 心寬容天下

    兩者各有優勢,各有千秋。科技服務人類,改變生活,但是傳統紙筆的魅力和作用無可取代。這個問題就好比電子書和紙質書的比較一樣。科技可以實現快速高效,但紙筆更親近文字,把兩者結合起來是最好的選擇,類似於中西醫結合效果更好。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用木工用的臺鋸鋸片直接打磨成刀怎麼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