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國學園

    概括起來,孔子人文觀的核心就是“仁”。孔子說:“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達而達人。能近取譬,可謂仁之方也已。”(《論語·雍也》)什麼是“仁”呢?仁就是自己要站得住,同時也使別人站得住;自己通達,也要使別人通達。人們都可以從當下的生活中一點一滴地去做,這是實踐仁道的方法。

    “子貢問曰:‘有一言而可以終身行之者乎?’子曰:‘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於人。’”(《論語·衛靈公》)君子終身奉行的“恕道”是:自己所不想要的東西,絕不強加給別人。這不是指物質層面的東西,而是指人格尊嚴。比如,我們不希望別人羞辱自己,那我們也絕不要羞辱別人。尊重別人,是別人尊重自己的前提。這裡強調的是一種寬容精神,設身處地地為別人著想。

    什麼是孔子的一以貫之之道?曾子說:“夫子之道,忠恕而已矣。”(《論語·里仁》)“忠”就是盡己之心,“己欲立而立人,己欲達而達人”“恕”就是推己及人,“己所不欲,勿施於人”,這就是人與人之關係方面的仁道。推而廣之,這也是國家與國家、民族與民族、文化與文化、宗教與宗教的相互關係的準則,乃至是人類與動植物、人類與自然之普遍和諧之道。

    仁道的價值理想,尤其體現於人在道義與利慾發生衝突的時候。孔子並不貶低人們的物質利益要求和食色慾望的滿足,只是要求取之有道,節之以禮。“君子喻於義,小人喻於利。”“富與貴,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處也。貧與賤,是人之所惡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去也。君子去仁,惡乎成名?君子無終食之間違仁,造次必於是,顛沛必於是。”(《論語·里仁》)

    發大財,做大官,這是人人所盼望的;然而,不用正當的手段去得到它,君子並不接受。人生存的價值,就在於他能超越自然生命的欲求。“君子食無求飽,居無求安,敏於事而慎於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謂為學也已。”(《論語·學而》)“君子謀道不謀食”“憂道不憂貧”(《論語·衛靈公》)。

    孔子終身所憂的是:“德之不修,學之不講,聞義不能徙,不善不能改。”(《論語·述而》)他的快樂,是精神的快感、愉悅。他讚揚顏淵,窮居陋巷,簞食瓢飲,“人不堪其憂,回也不改其樂”(《論語·雍也》)。“飯疏食飲水,曲肱而枕之,樂亦在其中矣。不義而富且貴,於我如浮雲。”(《論語·述而》)

    孔子提出的道義原則,仁愛忠恕原則,仁、義、禮、智、信等價值理想,是中中國人安身立命、中國文化可大可久的依據。這些價值理想通過他自己踐仁的生命與生活顯示了出來,成為千百年來中國士人知識分子的人格典型。

  • 2 # 江湖孤影風雨故人

    讀書須用意 一字值千金 一以貫之 實為 以一貫之 是華夏文化的價值核心 就是得道 就是體悟到了生命的本源實相 如果說是論語中所說的忠恕 已經是操作層面的事 達不到道傳一貫的高度 得道 就是孔子所說的五十而『知天命』 就是他對老子的感嘆 其猶『龍』也 龍也就是『氣』 說我們是龍的子孫 實際上說的是我們的祖先達到了某種高度的文明境界 所以說我們不是一個民族鍋架 而是一個文明鍋架 只有認同了這個文明的高點 才是能通天達地的真人 才是可靠的 才能得到這個文明體系的認證 所以佛道修行又成的師父都要寫一個或者一個系列的偈語 以表示自己達到了這個境界 儒家也一樣 包括了岳飛 文天祥 王陽明 左宗棠等等 莫不如是 所以說 華夏文明是一個打造超人的文化 至此 如果不能達到這個高度的文明 要麼不能延續 要麼不能與這種文化競爭 包括現在的西方文明 在真正明瞭的哲學家眼裡 東方是真正的未來 比如達摩 辜鴻銘 南懷瑾 錢學森 朱清時 羅素等等 莫不如是 辜鴻銘 學貫中西 在民族最黑暗的黎明中 給我們一份清冽的清醒和自信

  • 3 # 保哥講論語

    還是來講故事吧!

    有一天,夫子講完課。突然就來了這麼一句:“曾參啊,吾道一以貫之啊!”

    曾參抬起頭,說:“是滴,師父!”

    夫子啥也沒說,扭頭出門走了。

    剩下師兄弟們大眼瞪小眼,小眼兒瞪大眼兒,最後瞪到了曾參的眼上。

    “師父說的啥意思啊師弟?”

    “曾師兄,屬你學問做得好呢!師父到底一以貫之了個啥呀?給大家嘮嘮唄……”

    曾參說:“咱們家師傅啊,從開始講他的道一直到現在,我覺著吧就倆字——”

    “嘮嘮嘮嘮……” “哪倆字兒啊,賣什麼關子?說唄!”

    “我覺著啊,就是一個忠,一個恕!”

    一個小師弟說道:“不就是忠誠和寬恕嗎?”

    曾參嚴厲地說道:“你懂個屁!”

    “那你接著說!說人話啊!”

    “忠,就是心裡的中!就是中庸之道的中,就是合理。意思是做人要永遠求合理,求心裡合理!不合理,不合心的事那就是河南話的不中!”

    “恕,就是心地如一!就是對待外人和世界要像對待自己一樣。意思就是咱師父整天叨叨的“己所不欲,勿施於人”!”

    “你就瞎叨叨,假傳聖意吧!師父本意不一定就是這樣的!”

    “我說師父是這意思就是這意思!”

    “你過分了啊,你這個不中(忠)了啊!”

    “沒過分,我說的很合理,很中。因為《論語》這本書都是我學生在寫嘛!他們還會把我今天說的話都寫進去!”

    So like this。

  • 4 # 荼蘼香晚

    作為一個合格的儒學黑,對儒學的認知理應比儒學粉更專業一點。

    孔子說“吾道一以貫之”,曾參說“忠恕而已”,曾參可謂善聽。

    其實,孔子、曾參所言的道:“忠恕”就是“仁義”,忠恕之道就是仁義之道!

    “忠恕”兩字極大,後輩儒生心眼極小,很多的紛爭由此而產生。

    “忠”字,從心從中,中者,立中也,所以恪守原則謂之忠。這是一個很大的概念,對事而言,“盡心竭力”謂之忠,忠於職守是也。對人而言,守信盡責謂之忠,忠信忠義是也。引申為對君主的忠誠,比如忠孝,後世儒家都從此引申義來闡述孔子的話,意思小了!

    “恕”字,從心從如,如者,和順也,故順天尊上謂之恕。恕字也是極大,對自然而言,敬畏天地謂之恕。對人而言,和善相待謂之恕。

    在孔子和曾參眼裡,“忠”近乎“義”,“恕”近乎“仁”,“忠恕”就是“仁義”,忠恕之道就是仁義之道!

    不是孔子和曾參沒說清楚,是儒家徒子徒孫把“忠恕”兩字理解小了!

  • 5 # 春芳

    “吾道一以貫之”意思是:我講的道,拿一個道理把它貫穿起來。

    該句出自:《論語·里仁篇》——春秋戰國·孔子的弟子及再傳弟子。原文如下:

    子曰:“參乎!吾道一以貫之。”曾子曰:“唯。”子出,門人問曰:“何謂也?”曾子曰:“夫子之道,忠恕而已矣。”

    譯文:

    孔子說:“曾參啊!我講的道,拿一個道理把它貫穿起來。”曾子說:“我明白了。”孔子就出了。曾子的師兄弟來問:“這是什意思呢?”曾子就告訴他們:“我們的老師所講的道,講忠恕之道而已。從這裡開始學,學到圓滿的境界,就是道。”

  • 6 # 中華經典起名

    吾道一以貫之

    【原文】子曰:“參乎,吾道一以貫之。”曾子曰:“唯。”子出,門人問曰:“何謂也?”曾子曰:“夫子之道,忠恕而已矣。”

    【譯文】孔子說:“參啊,我講的道是由一個基本的思想貫徹始終的。”曾子說:“是。”孔子出去之後,同學便問曾子:“這是什麼意思?”曾子說:“老師的道,就是忠恕罷了。”

    忠恕之道是孔子思想的重要內容,待人忠恕,這是仁的基本要求,貫穿於孔子思想的各個方面。在這章中,孔子只說他的道是有一個基本思想一以貫之的,沒有具體解釋什麼是忠恕的問題,在後面的篇章裡,就回答了這個問題。對此,我們將再作剖析。

    參,從古從眾讀森。孔子呼曾子之名曰:參,吾之道,汝可一以貫之。曾子應之曰唯。孔子出。門人不解,乃問曾子,何謂也?曾子答曰:夫子之道,忠恕而已矣。貫者貫穿,以一理貫穿萬事,則萬事皆有其理。孔子之道,一理分為萬事,萬事歸於一理。有入世者,有出世者。而能一以貫之。然出世之道非常人所能瞭解,故曾子以忠恕答之。何謂忠恕,漢注盡己之謂忠。己所不欲,勿施於人,是謂恕。忠恕之道仍在世間,但與出世之道相近。中庸引孔子曰:“忠恕違道不遠。”既曰不遠,即是近之。近則可以由事入理,而能一貫矣。

    其實就是一貫的意思,一向如此,從未改變,謂用一種道理貫穿於萬事萬物。

  • 7 # 夫子久久jj

    孔子的“吾道一以貫之”出自《論語》(里仁.十五)

    子曰:“參乎!吾道一以貫之。”曾子曰:“唯。”子出,門人問曰:“何謂也?”曾子曰:“夫子之道,忠恕而已矣。”孔子說:“參啊!我的學說在天下千頭萬緒的事物中,都以一個根本的道理貫穿著。”曾子聽了,就心裡明白,介面回答:“是的。”孔子出去以後,眾弟子問曾子說:“先生說‘一貫’是什麼意思?”曾子說:“先生的學說,概括起來就是‘忠恕’兩個字罷了。

    此章是講聖道一理貫通的意思。

    “一以貫之”的道理,如佛學上的“拈花微笑”,解釋起來是很麻煩的事,這是“孔門心法”,也即禪宗的“教外別傳,不立文字”的法門,不須透過文字言語而能傳達道的意思。

    至於曾參回答孔子說:“是的,知道了。”是什麼?知道了什麼?這些都是悟道後只可意會不可言傳的東西。所以孔子的其他弟子問“一以貫之”的意思,曾參只能根據他們的理解程度,用做人做事的簡單哲理“忠恕"兩字來回答了深奧的道理,告訴其他弟子們只要以“忠恕”做人做事,也即將心比心,你就進入了道門,用寧靜、安詳、平淡內心來悟道,你就會得道。

    孔子學說博大深邃,難得其門而出入,不觀宗廟之美。仁人君子,仁者見仁,智者見智吧!

  • 8 # 言者青青

    對孔子的“吾道一以貫之”這句話的理解上,從歷史上就很多,大多數是些有學問的名家,例如:錢穆、楊伯峻、南懷瑾、傅佩榮、李澤厚、劉兆英、曾仕強等等,他們分別對這句話闡述了各自不同的觀點,歧義較大,對後世還是很有影響的。

    對這句話的理解,主要圍繞在“一以貫之”這四個字上。有的說作串通意;有的說作貫穿或統貫解釋;有的說不是一貫之,而是二以貫之;有的說作完整系統或中心思想解;有的說貫通一致的(指思想學說);有的是一切可用,貫穿與概括;有的說貫通與統一等等。這些解譯前提就是“吾道”,指我的思想,“一以貫之”是建立在“吾道”基礎之上的。

    以上之所以有如此多的詮釋迷障,很可能是因為名家們把孔子偉岸化,說的話過於神祕化,再加上文言文解讀歧義多有關。

    “吾道一以貫之”出自《論語·里仁》。它的前後句是:“子曰:‘參乎,吾道一以貫之!’曾子曰:‘唯。’子出。門人問曰:‘何謂也?’曾子曰:‘夫子之道,忠恕而已矣。”對這句話的解讀就是:孔子說:“曾參啊,我的思想可以用一種態度來貫穿它。”曾參說:“是的。”孔子走出去以後,別的弟子問道:“老師的話說得是什麼意思呢?”曾參說:“老師的思想無非忠恕罷了!”就這麼簡單。至於曾參對老師的思想的這種闡釋是否恰當?這是仁者見仁智者見智了,有必要再去考究曾參的理解能力嗎?實在是沒必要。

    在“吾道一以貫之”後邊,曾參所說的“忠恕”,指儒家的一種道德規範。忠,說的是盡心為他人,沒有二心二意;恕,是寬恕他人。“忠恕”就是以善待自己的心態去對待他人。“忠恕”已成為儒家處理人際關係的基本原則之一。

  • 9 # 塵谷行知

    首先我們要明白,聖人之所以能成為聖人,並不是因為他富可敵國,也不是他位高權重,而是因為聖人是“道”的化身,是宇宙天地萬物的生化本質規律在人世間的具象呈現。

    當某個社會發展到了一定的程度,必然會促使一部分人從生命的深處自我覺醒,以期校正社會不良風氣。

    聖人便是這一類智者,他們的出現,如同在一池汙水中注入一股清流,使整個世界變得更加美好。

    聖人降世,一部分是由於他們自身的天命驅使,另一部分則是時代需要,這兩個因素就是普通人與聖人之間最明顯的懸殊之處。

    所以,一個人想要成就聖人的此等境界,務必從這兩個方向上入手修正內在之德性,才有可能達到人類最高的心智狀態。

    一以貫之,這四個字真可謂是洩露了天機,是達到天道和人道互相契合的最高明的修行手段。

    孔子是一個偉大的開悟者,他不談玄妙之道,不談虛空幻化,僅僅從生命的存在意義出發,告訴你天生我材必有用。

    “用”於何方?

    走正道便是一個人最大的“用”處。

    每個人生下來都有各自的位置,把你自己的位置往無限的宇宙層面擴充,達到萬物一體,這就是儒家君子所謂的“大人”之學。

    那麼什麼是“大”人。

    “大”者,“一”中有“人”,“人”中有“一”。

    脫去凡塵慾念,以人道觀天道,而後天人互相感應,於是“天理”猝然彰顯,順此天理而行者,即是“大人”,或者叫“君子”。

    回到問題,一以貫之就是:持守中道,以天理處世應物,無可無不可。

  • 10 # 公明先生八字算命

    馮山如仁在《論語·里仁》中,有這樣一段話,“子曰:‘參乎,吾道一以貫之!’曾子曰:‘唯.’子出.門人問曰:‘何謂也?’曾子曰:‘夫子之道,忠恕而已矣.’”我沒有想到,就孔子的這句“吾道一以貫之”的解釋竟然異彩紛呈而莫衷一是.然而,這句話真的就不能有所簡單的解釋嗎?在丟擲我的理解之前,我們首先將幾位名家的解釋呈現給大家.

    錢穆先生在其《論語新解》中就“吾道一以貫之”這句話解釋為“我平日所講的道,都可把一個頭緒來貫串著”.在注評中,錢穆先生重點解釋了“貫”字,作串通義.他還順勢批判了清代儒將“貫”字解釋為行事義的說法.楊伯峻先生在其《論語譯註》中就這句話解釋為“我的學說貫穿著一個基本觀念”.楊伯峻先生在註釋中也是重點解釋了“貫”字,作貫穿或統貫解,同時也否定了清儒阮元的行或事的解釋.南懷瑾先生在其《論語別裁》中就這句話解釋就更戲劇化了.他說:“這一以貫之的是什麼呢?如果說是錢,把它貫串起來還可以,這‘道’又不是錢,怎麼一以貫之呢?”他還說,曾參給同學的解釋是兩個字“忠恕”,那麼這就不能叫“一以貫之”,該是“二”以貫之了.接著他用禪宗中的“拈花微笑”的故事和俱胝禪師的“一指禪”的故事來比擬孔子的心法.就是說,他以為,孔子所謂的“一以貫之”這個“一”字究竟是說什麼,只有曾參領悟明白了,這就像迦葉的微笑和小沙彌的伸出一根食指從而悟道一樣.南先生還無不感慨地說,孔子的這句話乃是“千古以來一個大問題、一個大疑案”

    傅佩榮先生在其《解讀論語》中就這句話解釋為“我的人生觀是由一箇中心思想貫穿起來的”.但他在解讀“一以貫之”則說:“指完整系統或中心思想.這是人的理性發展與實踐心得抵達一定程度時都會嚮往的境界,而自古以來只有極少數大智大仁者可以如願以償.”李澤厚先生在其《論語今讀》中就這句話解釋為“我的思想學說是貫通一致的”.他在註記中說:“這章非常著名而異解甚多.有的且涉神祕.關鍵在於何謂‘一以貫之’.有的解作禪宗頓悟,祕訣心傳.有的講為基本觀念,一統萬物(如王弼注),本讀解作實行踐履(朱注近之)因為‘忠恕’並非觀念的知識,而正是為人做事對人對己的基本道理和原則,仍是實用理性的呈現.而‘中心曰忠,如心曰恕’(《周禮·大司徒疏》),又都與心理情感有關.這明顯是種道德情感,絕對而普遍,所以能一以貫之,無往不適.”劉兆英先生在其《論語新釋》中就這句話解釋為“我講的一切可用‘一’來貫穿和概括”.他在註釋中說這個“一”是指道.他還解釋說,“‘一’是先秦哲學的重要概念.老子說:‘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他又說:‘天得一以清,地得一以寧.’由此可知,‘一’是道在陰陽未分之時的狀態或陰陽處於平衡和諧的狀態.孔子所強調的‘一’正是道的意思,而不指‘始終如一’.”曾仕強先生在講解《易經的奧祕》時說,孔子有一次講說“吾道一以貫之”大家都很熟悉,“吾道一以貫之”我的理解是這樣的.孔子說,我的思想可以用一種態度來貫穿它.或者可以解釋為,我的思想是貫通而統一的.在這裡,我們首先解釋這個關鍵詞“道”字.從孔子曾討教並較熟知於老子的學說看,孔子所謂的“道”應該是對老子的道理念的引申之後的運用,即此處的“道”可以解釋為思想.而“道”理念在老子那裡,應該是對宇宙發生者或創造者的命名.他認為,“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只是在古漢語中,“道”的本義乃是道路.那麼,老子為何會選用“道”字而描述他所直觀而想象的那個宇宙創生者呢?我們猜想,或許他經常在路途中散步遐想那宇宙創生的問題,從而靈機一動,這腳下的道路原先是沒有的,人走得多了或者人們經過規劃拓展而修整便成為了道路.然而那最早的踩踏者或修路者卻早已退隱不見了,可這道路卻總在存在著.道路的意義就是一則方便人們迴歸家園,一則也方便人們的相互往來.由此他便以道路的道而命名他對於世界發生的理解.在他看來,是道創造了這世界,只是道在創造了這世界之後便退隱不見了.由此也就生成了他的退隱哲學.自此之後,這個“道”字由道路而引申為創世者而引申為規律而引申為思想等等.在這裡,我們再解釋關鍵詞“以”字.就這個字的用法,一則可以解釋為動詞或介詞.按古漢語的說法,“以”本來就是動詞,《說文解字》就說“以,用也”.譬如,孔子曰:“如有政,雖不吾以,吾其與聞之.”(見《論語·子路》)這句話的意思是說,假如有政務的話,即使不再用我了,我還是能夠知道些的.現在我們就這個字一般都解釋為介詞,將其理解為“用”“拿”“憑藉”等.由這類“以”組成的介詞結構表示動作行為以某種事物為工具或表示動作憑藉某物來完成.用“以”組成介詞結構放在動詞前作狀語.譬如,《捕蛇者說》中的“而吾以捕蛇獨存”句.這句話可以解釋為,然而我卻用(或憑藉)捕蛇這件事而獨自存活著.譬如,孔子的“吾道一以貫之”便可以解釋為我的思想可以用一種態度來貫穿它.又譬如孔子的“一言以蔽之”便可以解釋為用一句話而概括它.一則也可以解釋為連詞“而”.就是說主要連線動詞有時也連線形容詞或其他成分.譬如,《屈原列傳》中的“其後楚日以削,數十年,竟為秦所破”.這句話可以解釋為在這以後一天天地而被削割,幾十年後竟然最終被秦國消滅.又譬如,孔子的“吾道一以貫之”可以解釋為我的思想是貫通而統一的.將這兩個關鍵詞解釋了之後,其中的“一”字我們便將其理解為數詞,翻譯為數量詞“一種”.原句便可以重構為“吾道以一貫之”.再則也可以理解為動詞“統一”,原句則可以重構為“吾道一而貫之”.這樣句中的“之”字便只有調節音節的作用.就該句中的“貫”字,我們沿用大家的解釋作“貫穿或貫通”.經過了我們對該句中關鍵詞的分析,大家就應該明白,孔子的這句話並不神祕,也並不很難翻譯.然而不知何種原因以往的諸位名家在解釋這句話時要麼說它有歧義,要麼說它很神祕.這樣的結果便是幾千年來或者至少長期以來讓大家在這句話面前往往望而生畏,以至於使人們都不敢相信自己能夠把這句話解釋清楚.文言文確然因為歷史久遠也因為表達簡約,從而給後人造成理解上的諸多不便.然而就孔子的這句話而言,我們以為之所以有如此的詮釋迷障,很可能是因為那些名家把孔子的言說過於偉岸化從而神祕化了.總而言之,對於《論語·里仁》中的這段話,我們的解釋如下:孔子說:“曾參啊,我的思想可以用一種態度來貫穿它.”曾參說:“是的.”孔子走出去以後,別的弟子問道:“老師的話說得是什麼意思呢?”曾參說:“老師的思想無非忠恕罷了!”說到這裡,諸多的解釋家曾多在懷疑曾參對老師的思想的這種闡釋是否恰當,我以為這實在是見仁見智而已,從而就不必過於追究曾參的理解力了。

  • 11 # 會說話的鍋

    “吾道一以貫之”出自《論語·里仁》篇:

    子曰:“參乎!吾道一以貫之。""曾子曰:“唯。”子出。門人問曰:“何謂也?"曾子曰:“夫子之道,忠恕而已矣。”

    孔子告訴自己的學生曾參,自己的主張始終如一。這就是成語“一以貫之”的出處。別人聽到這樣一句話會很懵,但曾參卻非常理解老師的話。他解釋說,老師始終如一的主張就是“忠恕”。

    那麼何為忠恕呢?

    我們先從“恕”說起。

    《論語·衛靈公》篇中有這樣的記載:

    “子貢問曰:‘有一言而可以終身行之者乎?’子曰:‘其乎!己所不欲,勿施於人。’”

    子貢向老師孔子發問,有沒有一個字可以一輩子去踐行。這正好符合孔子“吾道一以貫之”的表述。孔子回答他說,這個字大概就是“恕”。他又進一步解釋說,“恕”就是“己所不欲,勿施於人”。

    由此可見,“恕”就是“己所不欲,勿施於人”,即自己不想要的東西,不要施加在別人身上。

    “忠”要說明白,有點麻煩,我們慢慢說。

    “己所不欲,勿施於人”的“恕”,換種說法就是“推己及人”,即用自己的心意去推知別人的心意。但仔細想一想又不全是,準確的說,只做到了一半。

    “己所不欲,勿施於人”,這是一種消極保守的表述,強調人們不要做傷害別人的事情。孔子可能覺得一個人一輩子能不做傷害別人的事情已經很困難了,因此沒有進一步向子貢闡述應該做什麼。

    但這個問題還是讓子貢問出來了。《論語·雍也》篇又有:

    “子貢曰:‘如有博施於民而能濟眾,何如?可謂仁乎?’子曰:‘何事於仁!必也聖乎!堯舜其猶病諸!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達而達人。能近取譬,可謂仁之方也已。”

    這裡講到了“己欲立而立人,己欲達而達人”,與“己所不欲,勿施於人”的表述看似相反,實則是一塊硬幣的兩面,說的是一個意思。“己欲立而立人,己欲達而達人”是一種積極的表述,它強調人們應該做對別人有利的事情。

    《論語·學而》篇載:

    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為人謀而不忠乎?與朋友交而不信乎?傳不習乎?”

    這裡將“忠”與“為人謀”聯絡在一起,可見“忠”是為別人做事時的準則,而這一準則正是上面講到的“己欲立而立人,己欲達而達人”,即與別人相處時的積極原則。

    “忠”與“恕”其實是“仁”的一體兩面

    孔子講“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達而達人”,可見與別人相處時的積極原則“忠”就是“仁”的一部分。與人相處時的消極原則“恕”——“己所不欲,勿施於人”其實也是“仁”的一部分。

    《論語·顏淵》篇中記載:

    仲弓問仁。子曰:“出門如見大賓,使民如承大祭。己所不欲,勿施於人。在邦無怨,在家無怨。”

    在這裡孔子對“仁”的解釋頗多,但“己所不欲,勿施於人”這條說的非常清楚。我們再看看孔子對“仁”的其他解釋。

    《論語·顏淵》篇中記載:

    樊遲問仁。子曰:“愛人。”

    孔子告訴樊遲,仁就是愛人。那麼什麼是愛人呢?消極地說,不傷害別人就是愛人,即“己所不欲,勿施於人”;積極地說,做對別人有利的事情就是愛人,即“己欲立而立人,己欲達而達人”。

    《論語·顏淵》篇中還記載:

    顏淵問仁。子曰:“克己復禮為仁。”

    孔子對顏淵的回答是:剋制自己,回覆到禮,就是仁。由此可見“禮”的一個重大作用就是幫助人剋制自己。那麼到底要剋制什麼呢?這裡自然指的是剋制人的私慾。為什麼要剋制自己的私慾呢?因為私慾即是一種貪慾,貪慾的膨脹必然損害其他人的利益,甚至整個族群的利益,所以是必須剋制的。那麼剋制到什麼程度呢?這個程度就是“禮”的規定。綜上而言,“克己復禮”與“愛人”是沒有差別的。

    因此孔子所謂的“吾道一以貫之”,他的弟子曾參解釋為“忠恕”,而我們則可以說是“仁”。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歷史上有哪些女王和女皇帝(包括國外的女性國王和女皇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