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華夏趣談
-
2 # 九頭鳥漫談文史
關於明朝,最著名的評價就是“不和親,不納貢,不稱臣,不割地,天子守國門,君王死社稷”這句名言,這句話並沒有正式的詔書宣佈,也沒有在正史中記錄,它是後人對明朝的一份總結,這句話來源於三個方面:
我朝國勢之尊,超邁前古,其馭北虜西蕃,無漢之和親,無唐之結盟,無宋之納歲幣,亦無兄弟敵國之禮,其來朝貢,則以恩禮待之。
這是敖英對本朝極其自豪的一段評述,也契合了明朝在對外邦態度的真實情況,明朝的疆土雖然未必是歷史上最龐大的朝代,但這個態度還是很熱血的。
朱棣為了方便攻擊蒙古,也為了把國都搬遷到統治根基更牢固的起家之地北京,不顧文官集團和部分勳貴的反對,把首都遷移到北方。
因明朝最大的威脅一直就來自於關外的蒙古,且北京距離長城防線十分近,形成了事實上“天子守國門”的形勢。
“土木堡之變”後,于謙率領群臣擁戴明英宗的弟弟明代宗繼位,並堅持不南遷,以北京為防線抵抗瓦剌的進攻,並擊敗瓦剌大軍,這是明朝“天子守國門”的事實範例。
明末崇禎朝,明思宗朱由檢在清軍多次攻破長城防線,肆虐河北大地,且明軍毫無對戰能力的情況下,也一直堅持守在國都北京。
崇禎朝雖然最後是滅亡在農民起義軍手中,但整個崇禎朝時期,明軍的精銳大部分都是在防備關外的清朝,朱由檢的堅持也形成了“天子守國門”的事實。
-
3 # 依然戀逍遙
明朝不割地天子守國門君王死社稷,是後人總結的。明成祖朱棣第二次征伐蒙古班師回朝的時候曾說過,“我朝國勢之尊,超邁前古,其馭北虜西番南島西洋諸夷,無漢之和親,無唐之結盟,無宋之納歲薄幣,亦無兄弟敵國之禮”,被後世總結為:“不和親,不賠款,不割地,不納貢”。明成祖朱棣遷都北京,崇禎帝煤山自縊,被後世稱讚為”天子守國門,君王死社稷“。我們來看看是怎麼回事。
明朝不割地明朝是由明太祖朱元璋於1368年建立,定都於南京,後1421年明成祖朱棣遷都於北京,1644年李自成攻入北京,崇禎帝朱由檢煤山自縊,明朝滅亡,傳十六帝,共計276年。明代疆域東北抵日本海、外興安嶺,後縮至遼河流域;北達陰山,後撤至明長城;西至新疆哈密, 後退守嘉峪關;西南到達緬甸和暹羅北境,後折回約今雲南境;並在青藏地區設有羈縻衛所 ,還曾收復安南,鼎盛時期相較於中國其他王朝也是排在前幾位的。 明朝前期軍事實力強大,蒙古政權被打的退回漠北,當時女真還未強大,明朝四周並沒有可以促使其割地賠款的強大政權。其實明朝也經歷過一次很重大的外敵侵入,那就是土木堡之變。公元1449年6月,瓦剌太師也先入侵明朝邊境,明英宗朱祁鎮在大太監王振的蠱惑下御駕親征,在鷂兒嶺慘敗,餘下部隊移師於土木堡被瓦剌襲擊,明軍戰敗,傷亡過半,明英宗朱祁鎮被俘,大太監王振被憤怒的明軍殺死,這就是土木堡之變,土木堡之變後,瓦剌也先以明英宗朱祁鎮為要挾,意圖迫使大明割地賠款,但大明政府在一代名臣于謙等的力排眾議下,立郕王朱祁鈺為帝,拒絕了也先的割地賠款要求。這就是明朝不割地。
天子守國門公元1398年,明朝開國皇帝明太祖朱元璋駕崩,傳位於自己的孫子朱允炆,是為建文帝。建文帝繼位後,著手削藩。而燕王朱棣豈是束手待斃之人,於是起兵反抗,這就是著名的靖難之役。最後侄子還是沒有鬥過叔叔,燕王朱棣打敗建文帝朱允炆,自立為帝,就是歷史上著名的明成祖永樂大帝,而建文帝則下落不明。朱棣稱帝后,為了鞏固自己的政權,遷都於離外在威脅最近的北京,這就是天子守國門。
君王死社稷明朝後期,宦官專權,內有李自成等農民起義,外有清兵虎視眈眈,大明王朝岌岌可危。1644年,闖王李自成攻入北京,明朝崇禎帝朱由檢沒有選擇棄城逃跑,做一個流亡之君,而是選擇在煤山自縊,這就是君王死社稷。
-
4 # 江少晨
明朝所說,天子守國門,君王死社稷,其實完整的內容應該是,不和親,不賠款,不割地,不稱臣,
第一處來自明成祖朱棣。1414年(永樂十二年),朱棣第二次御駕親征蒙古後,班師回朝於北京時如是說:“我朝國勢之尊,超邁前古,其馭北虜西番南島西洋諸夷,無漢之和親,無唐之結盟,無宋之納歲薄幣,亦無兄弟敵國之禮。”這句話其實是相當於為明朝定下了國策,後來逐漸演變成了“不和親、不賠款、不割地、不納貢。”
第二處的出處最讓人意外,“天子守國門”這句話的最早出自閻崇年2004年編寫的《正說清朝十二帝》一書。閻崇年是著名的清史專家,他在說到咸豐皇帝有多混賬時,將明成祖朱棣拿來作對比:
“面對英法聯軍6000餘人犯八里橋,咸豐沒有動員兵民“勤王”,全力守衛京師,而是準備逃跑。當年,明成祖朱棣遷都北京,原因之一是“天子守國門”,抵禦入侵……咸豐皇帝在大敵侵入之時,不盡職守,不守國門,卻帶領老婆兒子、軍機大臣、王公貴族,逃之夭夭,美其名曰“巡狩”。咸豐皇帝鑄成了歷史之大錯、特錯!”
第三處的出處是遠在兩千多年前的春秋時代,“君王死社稷”這句話出自《禮記》。《禮記·曲禮下》:“國君死社稷,大夫死眾,士死制。”意思是國君與國家共存亡,官員與百姓共存亡,士族與國君的號令共存亡。
“不和親、不賠款、不割地、不納貢,天子守國門,君王死社稷。”這句話雖然不是見諸史書,而是由後人總結而成的,但有明一代276年,明朝確實是做到了。
這是我個人總結的幾處,雖然沒有歷史記載,後人杜撰,但是卻也能反應,明朝在那個時代的民族氣節!
-
5 # 1啊米豆腐1
這既不是詔書也不是後人總結,而是當代明粉鍵盤大俠的自我意淫。
不割地?事實上明朝自朱棣象徵性的北掃蒙古後,實際控制地一直在減少。
天子守國門?朱元璋定都於南京,這是國門,?朱棣遷都北京,這時北京是國門?朱棣更多的是為了避開南方龐大的文官體系,更方便對蒙元用兵為自己c篡位洗白。
君王死社稷?崇禎表示真沒想過,孫傳庭死,崇禎想跑,可是大臣們不配合演出,沒三請四請崇禎南巡。後來李自成兵圍北京,就算不顧臉面想跑也跑不掉了。然而北京城破,崇禎第一時間想到的仍然是跑,而不是什麼死社稷,在勤政殿放火自焚,一直到煤山,身邊只剩個死太監,無路可跑了,才勉為其難的上吊自殺
-
6 # 梅子雨summer
“天子守國門,君王死社稷”是後人對明朝末代皇帝崇禎的評價,而“明朝不割地”是和清朝末期割地賠款做的對比。
下面是明崇禎皇帝的遺言:
朕自登極十七年,逆賊直逼京師。雖朕薄德藐躬,上幹天咎,然皆諸臣之誤朕也。朕死無面目見祖宗於地下,去朕冠冕,以發覆屬面,任賊分裂朕屍,勿傷百姓一人。崇禎皇帝說:我自從十七歲當上皇帝,皇太極的軍隊就直撲京師而來。我雖然給予百姓的恩惠不夠,導致上天降下懲罰,但這都是朝廷百官誤導我的結果。我死後不敢面見諸位祖宗,把我的皇袍脫去,用頭髮蓋住我的臉,任由清軍賊兵把我五馬分屍,但不要傷害我大明一個百姓。
崇禎這一段遺言,就是“天子守國門,君王死社稷”評價的由來了。
當然網路上也有人說這都是朱元璋的明訓,但是我沒有找到相關的依據,所以不做表述。
回覆列表
天子守國門,君王死社稷”是很多明朝粉都喜歡的一句話。天子守國門是指大明第三任繼位之君朱棣,北遷首都於北京。大明王朝自朱元璋建國以後,再加建文帝在位四年,成祖朱棣在位前十八年,長達半個世紀之久大明王朝以南京為國都。洪武三年,朱棣受封燕王。建文帝四年,朱棣攻陷南京,直至永樂八年開始提出遷都議程。從歷史看,遷都的客觀表現就是朱棣以北京為中心,全面防禦北方邊境,並五次出征徹底掃除蒙元殘餘勢力,確保北方邊境再無戰事。以此為立場完全可以稱之為“天子守國門”。
君王死社稷是指崇禎皇帝煤山殉國。1644年3月19日,李自成率領的“大順”軍隊攻入了北京城內。此時的崇禎皇帝已經無能為力,只能嘆息“文臣皆可殺”。他在殺了皇后,后妃,皇子,公主之後帶著貼身太監去了故宮後面的煤山尋死,臨死前留下遺言“朕涼德藐躬,上幹天咎,然皆諸臣誤朕。朕死無面目見祖宗,自去冠冕,以發覆面。任賊分裂,勿傷百姓一人。”可悲可嘆,可惜可恨呀。
如今在網路上,只要談論起明朝,肯定會說“天子守國門,君王死社稷”這句話,甚至有時會沒有底限的吹噓明朝,對此,我只是想說,因為清朝的存在,我們想在明朝寄託精神的行為可以理解,但也要注重事實,因為,明朝並沒有我們想得那麼“神明”。
因為朱棣遷都北京,於是有了明朝“天子守國門”的豪言壯語。可是,我們去看看歷史,秦、漢、隋、唐,它們的首都在哪?難道不是直接面對著北方遊牧民族的威脅嗎?將首都放在離北方遊牧政權這麼近的地方,便是為了讓王朝的戰略重心不離北方,監視北方,更好的制定針對北方的戰略戰策,秦漢隋唐難道不是“天子守國門”?如果明朝首都不北遷,誰知道在南方享受的皇帝有沒有心思管北方?但是秦漢隋唐為什麼沒有像明朝那樣讓人感到悲壯呢?因為秦漢隋唐在很多數時候都可以將北方政權按在地上狂毆,但是明朝,在永樂朝以後,那是真的挺悲壯的,明英宗帶著精銳親征瓦剌竟然被也先俘虜了,北京城都被圍了;哈密衛被人搶了,奴兒干都司也丟了;甚至連豐臣秀吉都來打秋風了,夠悲壯吧?最後,朱由檢在北京城破時“死要面子活受罪”地跑到煤山,留下句“皆諸臣誤我”以推卸責任便自盡了,真是守到最後一刻了啊!但是,“天子守國門”並不是明朝的專屬,而是每個統一王朝在基本情況下都會執行的戰略方針。
明朝的“天子守國門,君王死社稷”是真實發生的歷史事件,只不過這是後人的總結,而非出自明朝政府確定的具體的國策,以及廣泛流傳的所謂《皇明祖訓》裡的話。所以很多人認為這是中國歷史上最大的謊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