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欣仔啊其實

    有些是跨平臺的app。

    那種只要開發一次,可以同時打包到ios和android的,基本上包會比較大。

    這類應用普遍是打包執行時,執行時分別是ios和android的基礎應用容器。這個容器包含了大而全的功能,用來承載下游開發者開發的應用,下游開發者利用這個容器去做衍生的開發,你看到的app的展現其實是下游開發者開發的應用。

    那這個應用就包含了

    1:應用容器

    2:app應用功能包

    app應用功能需要在容器內有效執行.

    這個容器需要在ios平臺或者android平臺執行。

    如果下游開發者開發出來的功能很小,那最終的應用,這個容器的體積肯定會佔大部分,舉例:應用功能包1M,容器50M,所以你看到一個功能簡單但一但是有51M的app。

    如果最終開發出來的功能很複雜。那本身最終釋出的應用程式就會很大,自然容器的體積就佔用比很小。舉例:應用功能包200M,容器50M,結合他的功能,你也不會覺得者app特別大。

    也可以拿小程式舉例:小程式的大容器是微信app,小程式本身的大小最多1-2m,按原生應用的開發釋出,同類功能的app大小最多5m。如果微信app把所有其他功能去掉,就留這個小程式的入口,我們可以把當前微信當作是這個app,那這個app的大小就是500多M。

    很多跨平臺的應用都是藉助類似的容器才能有效的實現一次開發,多平臺釋出,你看到的很大的記憶體佔用,80%甚至90%是這個容器的大小。

    普遍這類應用存在很多不必要的記憶體開銷。因為有個大而全的容器在外執行著。

  • 2 # 劉大呼好嗨喲

    介面:

    越來越多的系統、平臺、第三方接入 。

    說白了就是產品本身越來越不單純了。

    對上下游資料分發越來越多。

    本身功能:

    在這個以資料為基礎的網際網路時代,越來越重視大資料。為了實現資料的採集,產品本身也不得不增加更多的功能。

    當然5G的實現可能對現有的一切將會顛覆。因為傳輸速率大幅度提升?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影響職業心態的因素有哪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