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2
回覆列表
  • 1 # 地球自由工作者

    那得看看孩子多大的時候說的這句話。

    如果3歲左右,我會說:好啊,寶寶做什麼,媽媽都會支援!

    如果孩子7歲左右。我會先問孩子為什麼會這麼想?孩子可能只是看到乞丐們天天不用上學,上班,沒人管還蠻自由。再去帶著他去觀察一天乞丐的生活,每天撿垃圾吃。然後睡在天橋。天天不洗澡不洗臉。吃不飽穿不暖。如果他還想當乞丐。好啊。我去垃圾箱裡撿塊饅頭,吃的下去,媽媽就同意!

    如果孩子15歲左右,還是不開玩笑的那種語氣,可以直接送去心理治療?

  • 2 # 佳爾媽媽

    先問問孩子為什麼會有這種想法,是受影視劇影響,還是不想上學不勞而獲,還是說可以接觸形形色色的人?

    往往孩子對乞丐的生存條件瞭解很片面,也可以帶著孩子去觀察乞丐一天的生活(居無定所,衣食不飽,衛生條件堪憂等等),這樣他就會有新的認識,自己不努力,一味靠他人施捨是過不上幸福生活的。

    這讓我想到“童話大王”鄭淵潔(皮皮魯、舒克和貝塔等的創作者)在他小學的一次作文課上,老師佈置“我長大了幹什麼**”,在同學們紛紛寫理想是科學家、老師、醫生等等的時候,他另闢蹊徑,寫的是“掏糞工”(當時國家宣傳的一個勞動模範時傳祥,就是掏糞工),老師並沒有指責他,還把這篇有新意的文章推薦到校刊,父母也沒有過多幹預,而是發現他有寫作的天賦,不斷買文學書籍供其閱讀學習。

    所以孩子有什麼奇異想法,請先不要打壓,瞭解原因,發現孩子長處,再加以引導,棍棒底下出不了天才。

  • 3 # 唬說爸道

    和孩子談心聊天是非常有必要的事情,如果碰到題主所述的情況,那麼在交流溝通時注意以下幾個環節比較重要。

    職業不分貴賤,尊重他人的勞動和勞動成果;

    分析利弊與輕重,讓孩子知道良好的職業規劃對其一生的影響;

    分清玩笑與志向的區別;

    設定好目標就要努力實現,不可半途而廢;

    儘量剔除網路、影視環境中給孩子帶來的不良資訊。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母嬰店如何選擇促銷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