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馬遷觀史

    有御史大夫、太尉、郎中令、衛尉、廷尉等。

    1、御史大夫

    御史大夫,官名。秦代始置,負責監察百官,代表皇帝接受百官奏事,管理國家重要圖冊、典籍,代朝廷起草詔命文書等。西漢沿置,與丞相、太尉合稱三公,秩中二千石 。

    成帝綏和元年(公元前8年),仿古制設三公,改大夫為大司空。東漢又改為司空。大司空(司空)不在御史臺。“侍御史之率”的名義改屬中丞。

    晉以後多不置御史大夫。唐復置,專掌監察執法。宋不除大夫,以中丞為臺長。明代燕王朱棣陷南京,將御史府改回都察院,自此御史大夫遂廢。

    2、太尉

    太尉,中國秦漢時中央掌軍事的最高官員,但終秦一朝未任命太尉;秦朝以“丞相”、“太尉”、“御史大夫”併為“三公”(秦朝無三公說法,御史大夫秦時為銀印青綬,為上卿,但非“公”,此處為後人對比總結)。後逐漸成為虛銜或加官。

    3、郎中令

    郎中令,官名。始置於秦,為九卿之一,掌宮廷侍衛。漢初沿置,為皇帝左右親近的高階官職。郎中令的屬官有負責議論的大夫;負責賓客迎送、接受群臣奏事的謁者;

    供奉宮廷、等待受職的諸郎;以及期門、羽林等禁衛軍。郎中令的職掌也比較複雜,職掌主要有兩個方面,即主要職掌和其它職掌。主要職掌包括宿衛警備、管理郎官、備顧問應對,勸諫得失、郊祀掌三獻、拜諸侯王公宣讀策書。

    4、衛尉

    始於秦,為九卿之一,漢朝沿襲,為統率衛士守衛宮禁之官,隋以後改掌軍器、儀仗等事。始皇時有衛尉竭。漢景帝時一度改名中大夫令,後又恢復舊名。新莽時改為大衛,東漢時仍稱衛尉。

    5、廷尉

    廷尉,官名,秦置,為九卿之一。掌刑獄。秦漢至北齊主管司法的最高官吏。漢景帝中元六年(前144)改名大理,武帝建元四年(前137)恢復舊稱,哀帝元壽二年(前1)又改為大理寺。

    新莽時改名作士﹐東漢時複稱廷尉。漢末復為大理。魏黃初元年(221)改稱廷尉﹐後代沿襲未改。北齊以大理寺為官署名,大理寺卿為官名,歷代遵行。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自制油剁椒的做法是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