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每天學一點法律
-
2 # 松鼠說高鐵
目前國內的地鐵(或城軌)系統是有時速100以上的線路的,但大部分線路仍是設計時速80的型別,這一般是由於線路站距,列車效能,及整體造價的問題。
國內的地鐵或城軌系統目前設計時速多為整數的80,100,120,140,乃至160。時速100的線路設計大致是近年來興起的一種方案,目前有在中大城市推廣開的趨勢。而時速120的線路設計,是一種在市郊或近郊軌道交通系統中比較常用的方案,下面以設計時速120的方案作為重點。
先說結論。若線路設計的站距小,列車大部分時候加速不到100時就要減速進站,對整體而言是一種過度,是一種浪費,而非超前的設計;速度快,那麼對列車的效能,以及線路的曲線半徑要求就高,需要的錢也就越多,同時通達度降低,無法兼顧部分地區居民的出行需求。
雖然地鐵設計時速能夠達到80公里,但是在實力運營過程中,平均時速不過50-60甚至更低
一般是15-160km/h。
地鐵是鐵路運輸的一種形式,指在地下執行為主的城市軌道交通系統,即“地下鐵道”或“地下鐵”(Subway、tube、underground)的簡稱;許多此類系統為了配合修築的環境,並考量建造及營運成本,可能會在城市中心以外地區轉成地面或高架路段。
擴充套件資料:
1890年,第一條4.8公里的電氣地鐵開始運轉。1900年倫敦開始建造更多的管式地鐵,並對開挖回填式線路進行電氣化改造。在第一及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地鐵車站發揮了防空掩蔽所的作用。其他許多城市都效法倫敦的榜樣。蘇格蘭城市格拉斯哥則於1896年年底開通地鐵。
由於地鐵內的系統低於地平線,而導致地上的雨水容易灌入地鐵內的設施。因此地鐵在設計時不得不規劃充分的防水排水設施,即使如此也可能發生地鐵站淹水事件。
為此在發生暴雨之時,地鐵車站入口的防潮板和路線上的防水閘門都要關閉。一個知名的例子是臺北捷運在納莉颱風侵襲時曾經發生淹水事件,還有北京地鐵一號線因暴雨積水關閉了數小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