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使用者4850056636592
-
2 # 劉雲兵歐楷創作
喜這個字是一個多橫的字,書法中這個字橫畫一定細,橫與橫之間的距離就是一個筆畫的的寬。首先寫一個小橫,筆畫要細,稍抗肩,然後第二小橫,左邊齊著首橫寫,右邊少少的短一點,然後一中豎,首橫上的長最多是首橫的一半長,不要太高,這個豎筆畫要粗。一般地上面的半豎,即上下通的豎筆畫要粗。並且這個豎稍向左有點斜勢,這個豎可以透過第二橫,也可以不過第二橫。(上面的字頭也可以先寫一橫再寫一豎,再寫一橫)然後一個口,口的寬和首橫一樣寬,齊著上橫的外沿寫左豎,少向右斜,間距和上面一樣平行寫口的上橫,到了首橫的右上角頓筆折回,多向左斜,使得口上寬下窄,口的兩橫之間的間距可以少大點。然後左邊實接豎,寫口的下橫。下邊順著口的左豎少向左錯半筆寫一個豎點,右邊也順著口的右豎向右錯半個筆畫寫一個小撇,然後是大橫,也是這個字的主筆,大橫的長是口的上下的中間寬的三倍,(因為口是上寬下窄,所以取中間寬)大橫和口的間距和上面相等,大橫少低一點起筆,抗肩,到了口中間少回正一點,(回正特別小)這樣大橫在口的左右兩邊伸出的一樣長,最後是下邊的口,這個口的左豎少問左起半筆,口的右也少向右半筆,這是對上面的口來說的。這就是說上面的口如果垂直下落,能坐到下面的口裡面,少向左半筆入口的左豎,少向右斜,口的上橫與大橫間仍保持平行等距,口的上橫到了上面口的上下角的中間頓筆向左收,這樣右邊就向右寬了半個筆畫,最後口的下橫到口的中間回正,這個口的上下間距可少大一點。寫這個字注意上下通道,不能給擋著,就是說,最上面的豎向下,過兩口的中間,且過大橫上點和撇的中間,這個點撇絕不能把這個豎的指向擋住。下面是我寫的喜字,不當之處請大家指導。
本待寫一個與你,但身邊又恰好沒有筆墨,網上又無有合適的字,姑且摘一個唐人國詮的字,大體與歐體相同。如下:寫這喜字要注意,萬萬不可將口寫成正方形,正方形一串下來,變成糖胡蘆了。猶要注意中間一橫,有坡度而又有力量。下方的口要比上方的略大,顯得有變化和重心穩。這個字與歐體不同之處,在於重心略低,筆劃上起收方式不及歐體方整,其它無甚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