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攜手人生
-
2 # 阿致
我覺得科學,而且美,甚至美得一塌糊塗,挑不出毛病的美,美得連科學家看了都會目瞪口呆,好漂亮啊,這種精準完美的黃金比例,巧奪天工的工作機構,讓人歎為觀止美感設計,豈是諸多臭皮匠所能完成?若干諸葛亮焉能呼?。
-
3 # 許躍波
題主說的科學是什麼標準?現在的西方科學家做一個出來試試看?要知道那是幾千年前的儀器,那個時候希臘的哪個鼓吹科學的傢伙還在哪裡?為什麼要用這個重重重孫子的所謂標準來衡量我們祖宗的發明?這個題目的設定就不科學。
-
4 # 我行我素狂野世界盃
祖宗張衡發明出來的渾天儀在當時的歷史條件下,是最科學最科學的儀器。
如果現代人有不服的,在沒有前人的理論和實體前,沒有工具的情況下,純手工製作出一個儀器,我那才叫服他。
文明古國在搞科學時,西方人還處在蠻荒時代,不知科學是什麼東東。
我們應該以祖先的發明引以為豪,更不應該質疑,包括中醫,四大發明促進了社會生產力的發展,五千年曆史的中華文化更是博大精深。崇洋媚外的心態危險,國外的月亮並不比中國的月亮圓,這就是一箇中國農民的心裡話。
-
5 # Sj51586581987
張衡是東漢時代的科學家,而且還是文學家。曾兩度執管天文的太史令。
張衡精通天天曆算,創造世界上最早的利用水力轉動"渾象"即渾天儀,和測定地震的地震儀。
張衡第一次解釋了月食的成因,說明月光不過是太Sunny的返照,月食是由於月球進入地影而產生的。天文著作有《靈憲》,總結了當時的天文知識。他在巜靈憲》一書中明確提出:"宇之表無極,宙之端無窮。"這就是認識到了宇宙的無限性。認識到行星運動的快慢與地球的距離遠近有關。
上世紀八十年代我曾到南京紫金山天文臺參觀增長了一點天文知識哈。
-
6 # 使用者104252546073
渾天儀是渾儀和渾象的總稱。渾儀是測量天體球面座標的一種儀器,而渾象是古代用來演示天象的儀表。中國現存最早的渾天儀制造於明朝,陳列在南京紫金山天文臺。
張衡製造的渾天儀是依據渾天原理而製成。其形狀是個球形的東西,相當於現在的天球儀。渾天儀分做內外幾層,每層都可以轉動,中間有個鐵軸貫穿球心,軸的方向就是地球自轉的方向,軸和球體的接觸有兩個交點,即天球上的北極和南極。球的一半隱沒在地平圈的下面,另一半顯露在地平圈上面。在球的表面排列有二十八宿和其它恆星,球面上還有黃道圈和赤道圈,二者成24度夾角,分列有二十四節氣。從冬至點起(古代以冬至作為一年的開始),把圓分成365¼度,每度又細分成四個小格。球體外面有兩個圓圈,一個是地平圈,一個是子午圈,外圈圓周長為一丈四尺六寸一分。天軸支架在子午圈上,和地平斜交成36度,就是說北極高出地平36度。這是洛陽地區的北極仰角,也是洛陽地區的地理緯度。這架儀器的構造,幾乎囊括了當時所有先進的天文學知識。
為了使渾天儀能夠按照時刻自己轉動,張衡又設計了一組滴漏壺。滴漏壺是古代測知時刻的儀器,它用一個特製盛水的器皿,下面開個小孔,水一滴一滴流到刻有時刻記號的壺裡,人們只要看到壺裡水的深淺,就可以知道是什麼時刻。當時沒有發明鐘錶,我們的祖先就用它來測定時刻。張衡運用這個原理,設計了一組滴漏,巧妙地應用兩個壺和渾天儀配合起來,利用壺中滴出來的水的力量來推動齒輪,齒輪再帶動渾天儀運轉,透過恰當地選擇齒輪個數,巧妙地使渾天儀一晝夜轉動一週,把天象變化形象地演示出來,人們就可以從渾天儀上面觀察到日月星辰執行的現象。
張衡製成青銅渾天儀後,把它安裝在一間密室裡,用流水的力量使它轉動。然後,讓一個管理人關閉在室內,高聲向站在觀象臺上的觀察者報告說:渾儀上哪一顆星正在升起,哪一顆星正在達到天頂,哪一顆正在落下去。一切都準確地同天象相符。
-
7 # 我的底線是誠信
若沒有董仲舒劉徹他們的罷黜百家獨尊儒術的政策,我中華一定早已是世界科技大國 !
-
8 # 濤聲依舊孟哥
不管渾天儀科不科學但是他是第一個。。。
-
9 # 使用者2713127290465
有沒有都兩說著。還談什麼科學
-
10 # Nick8354
製造工藝方面應該是很領先,科學原理方面有點中醫味,藝術設計方面有點皇權味。
-
11 # 佛生無我
古人的智慧,也是不能否認的
-
12 # 旁觀者7061
科學技術也是不斷進步進化的,這與石頭的刀斧沒有區別。
回覆列表
我們看問題不要離開特定的歷史條件,用今天的眼光去看古代的事物。舉個例子吧,在宏觀世界裡,速度等於路程除以時間,但是,在微觀世界裡,這是錯誤的,是一樣的道理。所以說,是科學的。